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突刺 >

第105章

突刺-第105章

小说: 突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此,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竞赛最初的带有表演性质的比赛算是结束了,观摩的宾客也被请回原来的地方了,接下来的就是四天三夜的正式比赛了。

“跟过去差不多,在原始森林内行军150公里,中间要经过9个控制站,完成14项科目。其中包括攀登、过绳桥、划舟、埋设地雷、通过雷场、获取侦察情报、战场救护、飞刀投掷、识别武器装备、乘车射击、昼间自动步枪集体射击、夜间远距离射击、2。5公里森林沼泽地越障奔袭等等,先后秩序和具体情况不明,需要你们到达控制站接受具体的行动指示。”樊中校站在曲明俊他们二个中国小组,十名队员面前抱着双臂淡淡地说,“最主要的是其中有一千多名来自爱沙尼亚国防军的假想敌将在这四天三夜对你们进行不眠不休的围追堵截。”

“你们在这种情况下还得必须保证按时到达控制站,记住,不能早于或晚于规定时间5分钟,否则都要扣分。记住,早到也不允许。”樊中校说到这里走到曲明俊身边,伸手掂量了一下他的背包,脸上带上了一丝犹豫。

“如果,我是说如果啊。”樊中校琢磨了半天,看了看还在一边帮队员们检查行囊的周瑞说,“万一你们出了什么情况,或者受了伤,实在坚持不住的话,就放弃吧。这毕竟只是个比赛,不用拿命去拼的,明白吗?”“报告教官。”曲明俊看了其余的九名脸上涂上了迷彩的队员,坚毅地说,“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樊中校点点头,又摇摇头,最后什么都没说。

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竞赛指挥部给所有的参赛队员每人下发了一件迷彩马甲和枪口激光发射器,还有一件手表式的无线电求生装置。

迷彩马甲用高抗性纤维制成,里面有对激光粒子感应的金属线,如果使用加装了激光发射器的狙击步枪,在2000米范围内,只要被命中,马甲就会有感应,会自动充气束紧,使人上半身无法动弹,(奇*书*网^。^整*理*提*供)同时通知指挥部,直到指挥部解除情况为止,这样可以避免演习弹由于距离过远,无法打到敌人的情况。

“这玩意儿怎么装,咱们的枪上没有合适的地方啊。”崔泽翻来覆去地看着手里的如同笔筒般的激光发射器和上面装配的用来固定在枪管上的卡笋。

这东西在过去的几届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竞赛中并没有出现过,看来是今年新研发的装备。樊中校把爱沙尼亚的裁判叫了过来,指着曲明俊的95自动步枪开始交涉起来。

樊中校英语也很地道,用不着曲明俊翻译。然后曲明俊就看着那个爱沙尼亚的裁判把自己的95自动步枪拿起来就是一阵摆弄,还顺手叫了另一个来自维和部队穿着美军沙漠迷彩的裁判一起研究起来。他们连着换了三种卡笋,可惜没有一种能很好的把激光发射器固定到95枪族上的。

两位裁判也郁闷起来,比手划脚的问樊中校是不是可以考虑让中国队更换一下武器,使用他们北约制式的武器。这不是开玩笑么,别忘了比赛期间还有实弹射击的项目呢,难道到时候再让后方把曲明俊他们的武器送到射击场?樊中校很严肃的一摆手,“NO!”

眼看着时间快到了,耽误了竞赛时间可是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曲明俊他们也着急起来。

“不好意思,请问能不能找点儿胶布过来?”曲明俊看了看还在裁判手里的属于自己的那支步枪,又看了看裁判最后拿过来的一个圆环形的原本用于卡战术手电的卡笋,想出来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爱沙尼亚裁判看了看曲明俊,顺手招呼正在主席台一侧的救护车上发呆的金发女护士过来。那名护士不明所以,抱着一个画着红十字的铝合金箱子就跑了过来。

曲明俊又简单跟那个金发的女护士说了一下要求。女护士拿出了一卷包扎用的医用胶布给了曲明俊。

曲明俊在照着卡笋的大小,裁剪了部分胶布,在枪管上缠了几圈,然后拿出自己的用于伪装的油彩,在白胶布上涂上了伪装色,最后将卡环套在上面卡紧。那个激光发射器就不伦不类地固定在了95步枪的枪口一侧。

那两位裁判一看立刻眉飞色舞起来,连连伸着大拇指“OK”起来。

随后就给中国队的每个队员抱过来一堆同样的卡笋,崔泽他们按照曲明俊的办法,将激光发射器缠绕好,把开关连接到自己的扳机那里。

樊中校赞许地拍了拍曲明俊的肩膀,“你们快点儿去那边激光靶那里校正一下枪支。”不校正可是不行的,否则瞄准了却打不中,岂不是自找倒霉?

一连串的动作折腾下来,好险没耽误了进入森林的时间。说句实话曲明俊都有些紧张了起来,生怕来不及校正枪支就出发,到时候吃亏的可是他们自己。

“加油!”听到裁判召唤中国一组的声音后,樊中校攥起了一个拳头,对着曲明俊他们认真地说。

曲明俊兄弟五人同时伸出一个拳头,有力地在空中挥舞了一下,什么都没说,转身向着裁判走了过去。这个镜头被在场的记者拍摄了下来,后来被爱沙尼亚的一家报纸命名“胜利者的预言”在头版放出。

第一个命令是让他们赶到20公里外的一个坐标点取得下一步行动的指示。曲明俊晃了晃身上的背包,觉得很稳固,看了看自己的四个兄弟,二话没说,右手向前一挥,兄弟五人保持着战术突击队形跃入了这片危机四伏的陌生森林。

据爱沙尼亚军方介绍,这片位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东南部的原始森林里的比赛场地正面约有30公里,纵深则达到82公里多。在这片原始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的2400多平方公里的场地里面,松枝、腐叶层层叠叠,枯枝、朽木七横八叉,青苔遍地,简直是无路可走。最关键的是里面约有百分之五十的地形是属于沼泽地,而且相当一部分沼泽地下面有流沙,若是一不小心陷了进去,得不到及时救援的话,恐怕就会变成这片森林的养分了。

因为这次比赛禁用GPS,所以曲明俊他们只有拿着比赛指挥部下发的一份军事地图,靠着简陋的指北针,开始了劈荆斩棘的艰难路程。

“操,幸好配发了这把开山刀,不然靠咱们的小匕首得他妈的砍到什么时候啊。”崔泽边挥舞着手里的开山刀,边嘟嘟囔囔极其小声地说着感想“休息五分钟吧。”曲明俊看了看手表,显示他们已经连续行进了两个小时了,按照他们刚才的速度,不过刚刚走出了10几公里罢了,由于路途中反复绕行,恐怕距离他们要去的目的地至少还有一半的路程。

兄弟五个人谨慎地看了看四周,找了一块略微开阔的地方准备坐下来喝点儿水,休息一下。

崔泽摸了摸开山刀的刀背,撇了撇嘴,“哎,这刀都烫手了,我看可以摸个鸟蛋直接在上面摊个蛋饼吃了,嘿嘿。”

司马青笑着看崔泽,嘴里骂了一句,“你丫就知道吃。”说完他就看着屁股下面的一块石头坐了下来。

崔泽还没来得及反唇相讥,司马青突然面现惊诧之色。崔泽一愣,司马青居然一下子四脚朝天,摔了下去。

第122章 … 第一份指示

曲明俊被司马青吓了一跳,怎么一下子坐成四脚朝天了?

司马青骂骂咧咧地坐了起来,“操,这什么石头啊?怎么这么滑啊?”原来他要坐的那块石头上布满的青苔,偏偏颜色又发黑,在光线不足的原始森林里面自然看不太清,他一屁股坐了个空,还好有背包垫着,没磕到脑袋。

“别动!”曲明俊刚想笑,突然眼中一闪,急忙阻止刚起身的司马青不要再站起来了。

曲明俊迅速拔出腰间的飞刀,紧紧盯着司马青的身后。半蹲着的司马青被曲明俊看的心头发毛,嘴巴张合了几下,最终还是没敢说话。

“嗖——”一道闪光突然直奔司马青,几乎是擦着他的左脸飞了过去,司马清被吓了一大跳,一屁股坐在地上。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飞刀“垛”地一声深深地扎进了他身后的树上。到了这时,司马青的耳边还能听到飞刀刮耳而过的啸声,脸上还能感受到飞刀刃尖的寒意。

司马青脖颈略带僵硬地扭头一看,一条叫不上名字的蛇的七寸被飞刀死死钉在了树上,尾巴还在一个劲的卷曲着。蛇不大,但通身青黑色,蛇头成三角形,暗黑色的污血正沿着飞刀上浅浅的血槽向下滴落着。过了半晌,蛇才一动不动,彻底死透了。

“妈耶。”不止惊呼出声的司马青,在场的其他四个人包括曲明俊在内背后都出了一层白毛汗,假如司马青真的被这条蛇咬上一口,那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司马青,我记得上级给你配发的药物里面是不是有防蛇喷剂?拿出来给大家都喷一下。”冯邵军远远地提醒了一下。

司马青急忙解下背包,拿出来一个小罐子,因为这次在这次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竞赛中,小分队通信方面并没有被放在非常重视的程度,主要还是比试所有的特战队员们自身的素质和最基础的侦察技能上。所以司马青这次在小组中被定位成了卫生员,主要负责中国一组的野战救护这个方面。

大家拿起喷剂,淡淡地在身上裸露的皮肤上喷了一层,有一种中草药的味道,司马青抽了抽鼻子,嘟囔了一句:“是雄黄么?感觉不太像啊。外国的蛇虫蚊子啥的,卖中药的帐么?”

曲明俊忍不住乐了一下,他正把飞刀拔了下来擦拭上面的蛇血。这时高梓按向着曲明俊那边走过去了。

曲明俊诧异地看着高梓按利落地抽出匕首,捡起地上的死蛇,顺刀一挑就给它开膛破肚了。很快的,高梓按掏出一个小拇指肚大小的暗绿色带个小尾巴外形像个蝌蚪般的东西,在车上扬了扬,问由明俊:“要不要吃?”

曲明俊摇了摇头,高梓按转头问崔泽他们,“你们要不要?”

大家都摇了摇头,高梓按面不改色的一下子扔到自己嘴里,连嚼都没嚼,“咕噜”一声吞了下去。

看着大家都带着点儿看新鲜的眼色瞅着自己,高梓按咧了咧嘴,解释了一句,“蛇胆,明目的。这玩意儿可遇不可求的,对咱们玩枪的人很不错的。”

“对了,明俊,你还记得副食品基地咱们同屋的老马和老王么?”崔泽突然问了一句。

“嗯?怎么了?”曲明俊纳闷。

“老马有一个酒瓶子,里面常年泡着白酒,他喝一点儿往里面添一点儿,你还记得不?”崔泽问。

“嗯。好像是吧,我没太注意这个。”曲明俊不明白崔泽为啥问这个,看了看手表,休息时间快到了。

“他那酒瓶子底下泡着的就是蛇胆,有十二个,崔泽你是不是想问这个啊。”高梓按抬了抬下巴,接了一句。

“对啊,我原来那嘀咕那玩意儿是啥呢,蛇胆酒啊。有十二个么?这么多,老马真厉害。”崔泽啧啧赞叹出声。

“对了,高班,老马他们那么牛的人为啥都憋在后勤基地啊?”曲明俊突然想起来他一直没想明白的一个问题。现在跟高梓按都这么熟了,赶紧抓紧机会问问吧。

别说曲明俊了,崔泽和冯邵军都向着高梓按看了过来,他们也很关心这个问题。唯有司马青不太明白,不过他倒是听曲明俊和崔泽说过老马他们的故事。

“他们年纪大了,文化基础又低,学东西越来越慢了。咱们大队这几年配发的新装备新器材越来越多,像是动力滑翔伞、新式两栖装甲车什么的,老马他们慢慢就跟不上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