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我非枭雄 >

第162章

我非枭雄-第162章

小说: 我非枭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作霖也在11月30日正式发布讨伐令,命令张作相、张学良在连山一带迎战。

郭军出关后原计划攻取锦州,然后夺取奉天。不料李景林突然背盟,向冯玉祥的国民军开战,并扣押郭军在天津存放的钱款和6万套冬装,使郭军的给养发生困难,并威胁郭军的后路。为防备李景林从背后偷袭,郭松龄命令魏益三的第五军回守山海关,同时请求冯玉祥派兵援助。但冯玉祥犹豫不决,迟迟按兵不动。所以,郭军一开始就陷入无后方的境地,还要分兵对冯、李加以戒备。

郭松龄派人找到了刘铭九,希望念在旧日的友情上,让刘铭九的华夏纺织公司为他们的军队赶制一批冬装。可惜的刘铭九当面答应。转身就离开了天津城,躲到盛苹荪的外祖宅里去。郭松龄的代表找不着他,李景林的人也找不着,张作霖派来的第三个代表、北京政府外长顾维钧更是被武同周圈留在了天津华夏饭店内玩上了女人。

  第二十八节 反奉风云中)

第二十八节 反奉风云中)

12月2日,辽西遭遇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风雪。这场大雪使张作霖喜不自禁。他认为郭军的冬装被李景林扣押,士兵在这样的天气下穿着秋装难以持久,只要奉军坚持住,便可使郭军不战自溃。但出乎意料的是,郭军却利用大风雪的掩护,从结冰的海上进行偷袭,迅速突破连山防线,并于12月5日清早夺取连山。接着,郭军马不停蹄,对锦州发动进攻。奉军只有一小部分进行抵抗,大部分一触即溃。

12月7日黎明,郭军攻占锦州,形势的发展对郭松龄非常有利。当时,张作霖所能调动的只有张作相的第五方面军5万多人,黑龙江的部队由于苏联控制的中东铁路拒绝运送张的部队而无法及时到达。

而此时在热河原来辽西省内的那些个**、国民党人,也纷纷行动了起来。他们一边购买、一边运送,总算是帮着郭松龄暂时勉强的解决了一部分官兵的冬装问题。而且也有不少的**和国民党人,干脆就加入到了郭松龄的队伍中。

不过原来刘铭九的那些个留在辽西的老部下们的反应,却让两派都看明白了,在这片土地上真正已经让人心臣服的,只有躲在天津卫的刘铭九。郭松龄派人先是去动员、不成功后派去一去抓丁。直接就引发了凌南、凌源和建平三地老兵集结后的集体上山。也不跟郭松龄打,就占山为王谁也不帮。郭松龄哪里知道,那个消失在他们视线里很久的独立师军情处长丁绍权,正带着**的特务团,一直在他们的这块根据地上活动着。

12月5日,锦州失守的消息传到奉天后,张作霖大失常态,“当即命令内眷收拾细软转移,府内上下手忙脚乱。 10时检点就绪,即以电车27辆,往返输送家私)南满货栈。然后令副官购入汽油10余车及引火木柴等,布满楼房前后,派兵多名看守,一旦情况紧急,准备逃跑时付之一炬”,据目击者回忆,在得知郭军进入锦州后,张作霖“整天躺在小炕上抽大烟,他抽一会儿烟,又起来在屋里来回走动,口口声声骂小六子混蛋,骂一阵子又回到炕上去抽大烟。”

形势逼迫,张作霖准备下野。省长王永江按照张作霖的意思,召集省城各法团负责人开会,说:“大帅让我召集你们大家来谈。军事情况,对我们是不利的,但集中兵力还可背城一战。不过使家乡父老遭到兵的蹂躏,大帅是不忍心的。大帅说,政治好像演戏一样,郭鬼子嫌我唱得不好听,让他们上台唱几出,我们到台下去听听,左右是一家人,何苦兵戎相见。烦你们辛苦一趟,专车已经备好,你们沿铁路向西去迎接他,和他说明,我们准备正式移交。”

在郭松龄起兵之初,日本人明里打着“严守中立”、“不干涉”的幌子,背地里却与郭松龄接触,企图乘机取得过去没有得到的利益。

拉拢郭松龄失败后,日本人转而与张作霖接触。在此危急时刻,张作霖慌不择路,也希望日本人能够拉自己一把。张作霖向日本人表示,只要能保住他的地位,“一切要求都好商量”。日本人乘机提出增筑吉会等7条铁路、获得商租权等侵害中国国家主权的要求,张作霖为一时之急。同意了日本人的无理要求,双方订立了反郭密约。战事结束后,张作霖对日本人所作的承诺全部反悔,作为补偿,张作霖亲自携带私款500万现大洋酬谢日方有关人员。但此举并没有起多大作用,日后被炸身亡,即源起于这个没有兑现的反郭密约。

12月8日,关东军司令官奉日本内阁之命对张、郭两军发出警告:“帝国在该地有重大权利与利益。因此,在铁道附属地带,即我军守备区域内,因战斗或骚乱,对帝国利益带来伤害,或有危害之虞时……本司令官当然要执行必要之措施。”这一警告看似针对双方,其实对处于劣势的张作霖来说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

日本人的讲话一发出,在山东的第七军和第十六军立即发表两军联合讲话,抗议日本人干涉中国内政。罗希良、武同进和刚刚从天津赶到滨州的尹宝山于同日正式宣布重新组建毅军,反对张作霖勾结日本人打内战的行为。罗希良被推举为新毅军总司令、武同进任总政委、尹宝山任总参谋长。在中**队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政治委员这一称号,但其职责其实是政治部兼带了后勤部的部分职权而已。

新毅军总共整编为了八个师又一个旅后,宣布鲁北地区自治,由罗希良兼任鲁北自治政府主席,拒绝再接受张作霖的指挥,而是直接接受北京政府的指挥。并且致电段祺瑞,表示只支持北京政府,而不再受奉军的挟制。这对皖系和败退到长江中下游的直系来说,可是个好消息。因为他们真正惧怕的奉军三大主力中,郭松龄反了,毅军中立了,只有个李景林还不确定到底怎么回事,

只要张作霖一垮台。段祺瑞和吴佩孚才真正有了东山再起、指点江山的机会,不过他们怎么会知道,新毅军的自治,表面上看真的与刘铭九没任何关系,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刘铭九早就已经在筹备和准备的事。刘铭九不出面,却是新毅军每个官兵都很清楚、绝对主宰的幕后统帅。不出面就是不想纠缠不清,从而更好的保存这十万大军。

12月9日,段祺瑞通电正式承认了新编毅军左武卫军的番号,并且任命刘铭九为北京政府的国防次长兼外交次长。张作霖也不想再把这些已经明确表示中立的、他那个躲在天津不知所踪干儿子的老部队也逼反,也就随后跟着发表了通电,承认了毅军重组的事实。

段祺瑞的任命,其实一点实际效用也没有。刘铭九此时虽然各种大绶一堆,可军衔却还只是个少将而已。北京政府随便拉出个厅长,此时都至少是个中将军衔,又怎么可能让个少将去领导中将的。他只不过是想借机拉拢而已,刘铭九也看出了他这一套,根本就不露面,依然躲在盛家老宅里下棋、打牌、看戏、遥控已经逐渐明了的商业大战,

12月:“我帝国完全准备好了应付阁下任何行动方案,顺便转告。”郭松龄答复:“贵国在东三省之侨民生命财产,于本军范围内。当竭力保障其安全……惟对方反对本军和平主旨,恐不择手段。”

此时,大凌河铁桥及沟帮子铁路给水塔被奉军炸毁,不能通行火车,郭松龄被迫改变策略,以主力徒步向奉天进发。另派一旅袭取营口,抄东路侧击奉天。

罗希良这回可不客气了,在接到了刘铭九的电报后,立即派出了两个师,直接就抢下了张宗昌只派了两个保安团防守的淄博和潍坊后,公开表示如果日本人再如此妄为、粗暴*涉中国内政。左武卫军将兵进青岛、驱逐日本人在青岛的部队。

但日本人却根本在乎,一面向段淇瑞施压,迫使段下令不许罗希良胡来。一面继续调兵准备帮助张作霖平定已经有了赤色成分的郭松龄之叛。

12月13日,郭军前锋抵达沟帮子,右路军马忠诚旅抵达营口对岸。

12月14日,郭松龄发表《痛告东三省父老书》,宣布张作霖的十大罪状,发布自己治奉的十大方针。

这时,日本人又向郭松龄递交第二次警告书。与此同时,关东军司令官白川义秘密委派大石桥守备队长安河与郭接触谈判,做最后的拉拢。安河提出:“阁下如要进入奉天,必须承认张作霖与日本帝国所缔结的条约,维护日本帝国在满蒙的特殊权利和投资利益,也就是说,必须正视日本帝国在满蒙的优越地位和特殊权利。如果阁下能答应这些条件,则日本帝国就能立即予阁下以援助,至少亦当促使张作霖下野。”郭松龄答道:“我班师回奉是中国的内政,希望贵国不要干涉。我不懂得什么是日本帝国在满蒙的优越地位和特殊权利。”安河见拉拢不成就威胁道:“阁下如不承认日本帝国的优势地位和特殊权利,帝国可要对阁下不便了。”郭松龄义愤填膺:“岂有此理!你们日本如果不讲道理硬要干涉中国内政,你们若把我拉到水里,我也要把你们拖进泥里!”

拉拢失败后,日本人开始对郭军的进攻进行干预。日本守备队奉白川司令官的命令对渡过辽河开往营口市区的马忠诚旅进行强硬阻挠,迟滞了郭军原定14日对奉军发起总攻的时间。

罗希良又在刘铭九的幕后部署下,派出了武同进亲自指挥三个师攻占了莱州、登州和栖霞。另外一路由尹宝山亲自指挥,也出动了三个师攻占了高密,将兵锋直指青岛。日军却在加强了青岛和胶州的防御,并得到张宗昌回防的三个师相助后,将毅军的行动完全不放在眼里。

在天津的刘铭九盛怒了,下达命令让华夏集团一天内把日本国内的物价又抬高了10,并且动用洪门的势力,冲进了日本租界大肆打、砸、抢。发动致公社成员和在天津的国民党、**人发动了12。14大集会。致公社秘书长、前辽西省省长穆德更是亲自走上接头,声讨日本人干涉中国内政。

可是这一切,都没能改变原有的历史。日本人还是按照他们的计划,进一步的帮起了张作霖。(未完待续,

  第二十九节 反奉风云下)

第二十九节 反奉风云下)

15日,白川司令官将大石桥、辽阳、奉天、抚顺、铁岭、开原、长春等14个铁路沿线重要城镇划为禁止武装部队进入区域。禁止郭军通过。随后,又假借“护桥”、“换防”的名义,从日本国内和朝鲜紧急调入两个师团,分驻马三家、塔湾、皇姑屯一带,拱卫奉天,一旦奉军危急,便可出动。

日本人的干涉使张作霖有了喘息之机,他迅速将残余的部队进行整编,任命张学良为前线总指挥,并在巨流河东岸布防。张作霖此时在巨流河的兵力约有六、七万人,而且有优势的骑兵。炮兵虽不及郭军,但使用的多数是由奉天兵工厂运来的新炮和日本重炮。而且,由日本人亲自指挥和操纵这些炮队,弹药也由日本人提供。

由于日军的干涉,郭军原计划南北夹击奉天不能实施,只得在巨流河一线正面与奉军作战。

当天段祺瑞的特使终于见到了已经将日本商人彻底击倒的刘铭九,以战后允许鲁北包括登州、莱州、淄博、潍坊在内的地区为毅军自治地区为条件,换取了刘铭九一个不再让毅军在此时反日的承诺。

段祺瑞以为他是占了次便宜,总算在日本人面前有了点资本。实际上他怎么知道,刘铭九其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