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砺刃 >

第242章

砺刃-第242章

小说: 砺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我们都已经看到了,美军没有切断这条公路线大概是让城内的平民撤走,而军用车辆根本就进不来,也出不去。”

“围三厥一,典型的包围战术,美军大概希望通过轰炸、炮击,以及封锁击溃伊朗守军,然后兵不刃血的攻占阿瓦士。”顾卫民在石凳子上坐了下来,“就算伊朗守军不投降,真要围上一段时间,等到城内的平民都撤都差不多了,再发动攻城战斗,那么美国受到的国际谴责也要弱得多。”

“现在城内已经没有多少平民了,就我们所看到的,大部分平民,特别是妇女、儿童都已经离开了这座城市。”甘宁军也坐了下来,“美军肯定会在近期内攻城,只有打下阿瓦士,美军才能够继续向北面与东面两个方向推进,也才有希望在短期内攻占胡齐斯坦省。不管美军的目的是有限的,还是想要占领整个伊朗,都必须要尽快,最好能够在一个月之内打下整个胡齐斯坦省,战争拖下去的话,对美军没有多少好处。”

“那我们就得抓紧时间了。”袁德良拿出了烟来,先给两个坐着的人点上了。“另外,霍梅尼港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凌天翔接过了香烟,然后摇了摇头。“多半已经沦陷了,我们离开德黑兰的时候,阿里代伊已经与霍梅尼港的守军失去了联系,如果美军的行动迅速的话,那么第1陆战师现在已经登上了海滩。另外,萨卜瓦尔少将也没有提到霍梅尼港的情况,加上美军已经提前控制了拉夫桑贾尼大桥,恐怕现在霍梅尼港那边的情况比阿瓦士还要糟糕得多。”

“美军是在昨天晚上发动进攻的?”顾卫民朝地图上看了过去。

“不,是昨天傍晚。”

“这么说……”顾卫民沉思了一下,“美军至少已经攻占了霍梅尼港,现在肯定正在通过铁路线将物资运送到前线来。或者是美军即将控制霍梅尼港,美军将很快得到作战物资,才会发动攻打阿瓦士的作战行动。”

“那我们更得抓紧时间。”袁德良也坐了下来。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怎么离开阿瓦士?”甘宁军叹了口气,“如果我们要绕过美军的防线的话,最好的结果也需要至少花两天的时间才能到达拉夫桑贾尼大桥,也许得花上三到四天的时间,而到时候,恐怕阿瓦士已经沦陷了,到时候炸不炸掉拉夫桑贾尼大桥的意义都不大。”

“那么,我们就得在一天之内赶过去。”凌天翔最后一个坐了下来。

四个人都沉默了下来。美军已经完成了包围阿瓦士的战术行动,那条留给伊朗军队喘气的通道随时都有可能被切断。而现在凌天翔他们在阿瓦士根本就出不去。如果要想及时的赶到拉夫桑贾尼大桥,并且在美军打下阿瓦士之前炸掉大桥的话,那就得找一条捷径,一条穿过美军防线,而且不能被发现,更不能遭到美军拦截的捷径。

“沿河而下。”顾卫民打破了沉默,丢点烟头后,他接着说道,“我开始观察了一下,卡伦河的水量很充沛,河道中央水深在5米以上。我们可以沿着河道而下,在下游大概30公里处就能绕过美军的防线了。”

“可是,美军在下游设有浮桥,两岸肯定有不少的部队。”甘宁军提出了一个问题。

“从浮桥下面过去。”凌天翔回答了这个问题。“上岸后,我们可以沿着公路线前进,这仍然很容易被发现。”

“这附近没有伊朗的游击队。”袁德良摇了摇头,“而且我们也不可能联系上游击队,如果在白天前进的话,危险性非常大。”

“我们只能想办法找到车辆,而且是美军的车辆。”顾卫民在地图上点了一下,“美军在东岸这边肯定有物资囤积点,甚至会有一座临时军营。在美军还无法完全依靠霍梅尼港的情况下,地面补给通道是其唯一的物资运输路线,因此,美军必然会在这边设有物资囤积点。”

凌天翔微微点了下头,必须要伪装成美军,才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拉夫桑贾尼大桥。

“具体的情况,我们现在也说不清楚。”顾卫民抬起了头来,“只有到了前线之后才能够确定。”

“那我们需要足够的潜水装备。”甘宁军朝顾卫民看了过去,“老顾,我们都接受过水上训练,你的那些队员……”

“我们后来编入了总参特种大队,都接受过水上作战训练,而且是由陆战队的教官教导的。”顾卫民这话的意思是,他带来的那批队员比凌天翔这批人员还要厉害。

“那么,看看我们能否找到足够的潜水设备。”凌天翔站了起来,“我去找仓库管理员,你们三个把队员组织起来,希望伊朗军队能够有一批潜水装备。”

在与仓库管理员交涉了一番之后,凌天翔他们被带到了一间民房里。这也是一座临时仓库,里面堆放着各种各样的民用设施,在一个角落里就放着很多的氧气瓶、水下呼吸用的面罩、潜水镜,没有潜水服。

“他说,这些都是从霍梅尼港送来的。”负责翻译的队员说道,“之前美军曾经出动了特种部队,想渗透到城区里面来,而伊军也组织了一批潜水员,想去炸掉美军的浮桥,却没有成功,这些装备都是多余的。”

“数量够吗?”凌天翔觉得并不差,至少比什么都没有要好得多。

翻译询问了那名仓库管理员,然后说道:“大概有50多套,应该足够了。”

“告诉他,我们需要40套。”凌天翔一边说着,一边走了出去。

队员们已经在外面集中了,顾卫民与甘宁军正在整队。

“找到装备了?”袁德良走了上来。

“有氧气瓶、潜水镜与呼吸面罩,没有潜水服,不过应该够了。”凌天翔朝队员们看了一眼,又说道,“让兄弟们都去取一套,另外,还需要弹药的话,尽快去领取,争取在半个小时之内出发。”

队员们都去领取了各自的潜水装备,随后一批突击手去领取了部分弹药。不到半个小时,所有人都带上了所需要的物资与装备。凌天翔让负责翻译的队员给那名仓库管理员送一包“华夏”烟,就凌天翔这段时间了解,大部分伊朗人对共和国的香烟都很感兴趣,而且当作了高档货,用烟来做礼物是很受欢迎的。

队伍步行着离开了这座临时仓库,顾卫民带着一名队员在前面带路,其他的队员则以4到6人为一队,在后面分散跟进。现在是大白天,美军的炮击相当猛烈,而且不时还有美军的攻击机出现在城市上空。队员们都尽量靠着民房前进,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挨几发炮弹。

到达河边的时候,顾卫民首先停下了脚步,其他队员都默契的停了下来,随即蹲在了地上。凌天翔猫着腰跑了上去。前面就是一段平缓的河岸,河岸上没有人,下水的理想地点。

第二十六节 秘密潜渡

夜晚的卡伦河是冰凉的,白天的酷热刚刚散去,从高原上奔流而下的卡伦河就如同沙漠里的一条血管,清澈的河水正在向波斯湾奔腾而去。水面下的感觉很奇怪,因为没有潜水服的保护,所以很容易感到四肢麻木,仿佛冰凉的河水已经浸入了体内,随着河水流动,身体的热量也正在被一丝一丝的抽走。天空中的月光,还有爆炸的闪光在透过河水的时候变幻得光怪陆离,凌天翔没有办法把自己想像成一条鱼,也就没有办法理解那些晃动着的亮光。枪声、炮击声、爆炸声,以及河岸旁人群的喧哗声,还有河上机动船只发出的噪声,在穿透河水的时候都走了调,就像几千只苍蝇在快要熟睡的人的耳边嗡嗡乱飞,显得沉闷压抑有焦躁万分。

河里很暗,暗得只能勉强看到前后两名队员模糊的身影。凌天翔几乎没有自己用力,而是依靠着流动的河水前进,就如同是河里随波漂流的一条鱼。他朝前面的那名队员看了一样,那名队员也尽量收拢了身体,这一来可以降低阻力,二来可以减少身体的散热面积。他又回头看了眼跟在后面的袁德良,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袁德良正在奋力的划水,看样子,额外携带的弹药给他造成了不轻的负担。

凌天翔差点笑了起来,如果人能够在水里说话的话,那么现在袁德良肯定想骂人,说不定已经开始骂人了。环境让大部分队员都感到很吃力,都是因为带了额外的弹药。队伍在水下缓缓的前进着,凌天翔看了眼手表。下水的时间是六点五十分,他们没有选择在下午下水,主要就是害怕被美军的侦察机发现。既然伊朗军队曾经出动过蛙人去炸美军的浮桥,那么美军就会严密监视河道两岸,特别是伊朗军队控制的河道两岸。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出动侦察机,也许是无人侦察机,在河道上空盘旋,不间断的监视河道两岸的情况。白天下水的风险太大了,队伍才选择在天黑之后下水。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快三个小时,队员们都换上了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氧气瓶。河水流动的速度大概是每小时10公里左右,而人员漂流的速度要比河水流动的速度稍微慢一点,大概只能达到每小时8公里左右,出发点距离美军浮桥大概有27公里,也就是说,美军浮桥就在前面不远之处。

凌天翔正这么想着的时候,前面的队员已经停了下来,他立即停下了划水的动作,让双脚垂了下来,然后在前面队员的帮助下缓缓向前划去。顾卫民仍然在队伍的最前面,他是标准的突击队员,以前就是大队里的侦察尖兵,听说在进入特种部队之前,他就是某机械化野战军直属侦察营里最厉害的一个排长。

顾卫民朝头顶上指了一下,凌天翔抬头看了一眼。水面上透下来的光线明显明亮了许多,而且还在不断地晃动着。当凌天翔再次向顾卫民看去的时候,顾卫民比划出了一个分散前进的手势,凌天翔立即把手势传递了下去,后面的队员按照命令分成了两批。接着,顾卫民比划出了让所有人都呆在原地不动的手势,在凌天翔把手势传递下去的时候,顾卫民已经向着左侧的河岸,也就是河的东岸游了过去。

凌天翔没有跟上去,顾卫民是去摸清情况的。有几名队员身上带了专门用来炸浮桥的炸药。部队在通过了浮桥,在下游上岸之后,将炸掉浮桥,到时候美军必然会全力搜索整条河道,而且还得设法将掉入河里的车辆打捞起来,抢救受伤人员,防御会松懈很多。这是顾卫民提出的计划,而现在顾卫民就要去确认一下岸上的情况,好确定到底该怎么做。

过了一阵,凌天翔看了眼手表,接着就检查了一下氧气瓶上的压力表,剩下的氧气最多只够呼吸20分钟,其他队员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更糟糕。必须得尽快通过浮桥,还要离开美军的巡逻监视区域,20分钟的时间太紧张了。顾卫民在干什么?凌天翔有点急了,如果再不前进,他们就将被困死在这里,没有人愿意从美军阵地的中央突围,那与送死没有太大的区别,最多只是拖上几个垫背的。

就在凌天翔犹豫着是否去找顾卫民的时候,一个模糊的身影游了回来。顾卫民只花了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侦察任务。他竖起了三根指头,然后向下游方向指了一下,意思是分成三列队伍,从浮桥下面的三个桥孔里通过。队伍立即分散成了三列纵队,顾卫民在左,凌天翔在中间,甘宁军在右面。

不多时,桥墩模糊的身影出现在了凌天翔的视野里面,距离也不过10来米左右。美军肯定在浮桥上架设了照明灯,美军不需要担心遭到轰炸,而且架设浮桥的地点也在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