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不做公主做海盗 >

第104章

不做公主做海盗-第104章

小说: 不做公主做海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菀儿,还痛吗?”清菀忧心地抚摸女子的额头。
“已经不痛了,睿的手掌犹如一剂最好的汤药,不知多有效呢。”
清菀偏着头,嘴角带笑,全然没有了之前痛苦的模样。这让清睿一直提着的心神,终于稍稍放松了一点。
“菀儿,你千万不要硬撑着,如果身上有什么不适,一定要立即告诉我。”
“我省得的。”
正巧,殿外候着的官员已等了些时候,似乎边境那海国的异动愈发明显,让军机处日日都要为此商讨不已。清睿遂只得又嘱咐了许多话,方不舍地离去。
只是清睿一去,忙碌的宫殿便霍然安谧了下来,女官们静静地侍奉在主子的身边,等待吩咐。
“你们都下去吧,我有几句话要单独问一问崔太医。”
女官相互对视了一眼,方行礼退下,“是。”
厚重的宫门吱呀合上,清菀的神情立即从柔弱女子变回了那个曾经凌驾于正座宫殿,令人高不可攀的从容公主。锐利的目光直直落在崔太医的脸上,似乎等着对方先开口说话,而后者也没有露出一点惊异,只是沉了半晌,才幽幽开口。
“臣给公主请安。”
清菀嘴角噙笑,语调平缓,“崔太医妙手仁心,素来只要诊过一次脉相,就逃不过您的法眼,何况崔太医自幼照料本宫凤体,若不是凭借崔太医高妙的医术,本宫现下也未必能够活于这世间,所以本宫对崔太医可是十分之敬重钦佩。”
“公主谬赞。”
少时,清菀身子不佳,常发热生病,虽太医院会派太医前来诊治,然而对于连帝王都几乎记不得的一位公主来说,没有什么人会真得将她的生死安危放于心上,既是当真病死过去,也不过是依例禀过君王后,便风光大葬罢了。
直到当清睿求来崔太医主治清菀的病症,这位届时还年轻的医者,以赤子之心对清菀多有照顾,用最费时的针灸之法日夜替她医治,方使她的身子在之后的岁月里大有好转。也因此,在一朝坐拥荣华之后,兄妹俩对这位昔日的恩人,皆是多有感恩。
“那么,崔太医。”高贵平缓的女子猝然换上了令人发寒的眼眸,就好像是一面冰镜,要直白地看清对方的底细,“既然你已经识破本宫的正身,也知道失忆之症只是本宫的伪装,难道你就不好奇,曾经的一国公主,怎么就变成了她嫡亲兄长的王后?”
“臣只是太医院中的一个医者,臣也只会通过脉相来诊断一个人的病情,至于猜度一个人的心思想法,却并不是臣可以办到的。”
崔太医略低着头,应得不卑不亢。
“本宫一直很佩服崔太医,佩服您这种遗世独醒的傲然气度,幼时您对本宫的恩情,本宫一直铭记于心,只是不晓得,多年过去,已身居太医院院首之职的崔太医,是否还能够犹如往昔,对每一个病人,皆一视同仁,不偏不倚?”
尽管看不见男子的表情,然清菀还是低眉盯着欠身不起的崔太医,即便目光没有接触,但是只要待在这间屋子中的人便能感受到,从女子的身体里散发出的凛凛威风。
“臣自小从医,为的亦是救死扶伤,并非金银权位。”
“崔太医的这席话,听了真是叫本宫欣慰。那么本宫便希望崔太医看在医者仁心的份上,替本宫传一句话出去,不知崔太医可否代劳?”
“若然不是蜚语谣言,臣自当为公主效劳。”
清菀委婉一笑,“放心,本宫是不会叫崔太医这样的老实人,堕入这个宫中漆黑漩涡里的。本宫要传的话很简单,只是传话于她听的这个人,希望崔太医能够避开王兄耳目,亦不要让旁人察觉。”
“公主要寻的人是?”
清菀交握敲打的手指,骤然停下,上扬的笑容略带嘲讽。
“是当今王太后。”
崔太医应道:“王太后现在的平安脉正由臣负责,此事并不困难。”
“那真是多谢崔太医了。”
清菀颔首道谢,她相信崔太医不会出卖她,除了他素来是个刚正不阿的人以外,常伴在兄长身侧的崔太医也应当清楚清睿反复无常的性子,尽管这个性子的发生多是与她有关。只是现下清睿一再地不希望她与过去有所接触,而一旦发现崔太医知晓了真相,恐怕一国君王反复无常起来,既是曾经有过大功的崔太医,性命也会如在悬崖之边,祸福难知。
“只是在传话之前,臣也有一个问题要向公主询问。”
崔太医的声调肃穆低沉,显得十分慎重。
“崔太医,旦问无妨。”
一直秉持着低头回话礼节的男子,这会缓缓抬起头,不同于平凡无奇的脸,他的嗓音眼眸都透露出一种纯粹的淡漠,这种出于内心的平缓静默,或许正是男子身为医者公正无私的源泉。
“公主腹中的骨肉,可是王上的帝裔?”
gt;

第一百五十九章 筹谋(上)
更新时间2013922 20:47:42  字数:2314

 “我……有孩子?”
素来成竹在胸的面色豁然变冷,清菀的双手不可置信地按在自己的腹部,高昂的头却始终不敢低下。
“确准么?”
“虽然只有一个月,但脉相行云流水,如盘走珠,的确是喜脉无疑。”
这刹,清菀方缓缓低下头,注视着自己的腹部,这里面竟然孕育着一个生命?一个鲜活的生命。
铁达穆,你知道吗,我有了你的孩子。
万般的欣喜被掩在浅浅弯起的唇角里,这种如海浪般,层层不停传来的喜悦感,令清菀几乎觉得自己漂浮在蔚蓝的海水中,
“这孩子……好吗?”
“现下并无其他症状,只是公主,怀胎前三月,至关紧要,多要静养。”崔太医顿了顿,补充道,“公主,医书上静养,并非单单的静坐于寝殿之中而已,更讲究的是一个人的心境。”
“我知道。”
一切的阴谋算计,都是耗费心神的东西,并不会利于胎儿的成长。
只是,肚中的孩子啊,若然她不去思考这些,或许你甚至不会有降临人世的机会。所以,孩子,你一定要坚强,坚强地出生在这片土地上,无论命运如何,都要懂得什么是百折不饶的毅力,坚忍不拔的信念。
“崔太医,这个孩子,与王兄无关。”
垂眸望向男子的目光虽然柔和,却含着无可动摇的意志,“你会帮我吗?”
如果说之前的那番话,都是公主与一个臣子的交谈,那么唯独最后一句,那是她对故友的请求。请求他以一个仁爱的医者身份,守护她腹中的骨肉。
而一如崔太医自己所说,他自小从医,为的只是救死扶伤。
俯身在地崔太医,额头点地,声音铮铮。
“臣,万死不辞。”
清菀欣慰地扬起笑弧,到底海龙真神还是庇佑她的,赐给她一个盟友,赐给了她一个孩子,即便这个孩子也许不会拥有父亲。
万籁俱静的寝宫内,清菀靠在柔软的床上,静默地捧着自己的腹部。
铁达穆还活着吗?韩旭能够顺利地重新回到那个岛上吗?既是寻到了岛屿,那颗仙丹又是否发挥了效用呢?环环重重的关卡里,只要稍稍错了一个环节,那么铁达穆及久微族人就会永远沉入地府之中……
“穆……”
哀伤的眼眸,雾气弥漫,清菀深呼吸一口气,让自己的心情得到平复。
她不能消沉,身为人母,她要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才是,何况这个孩子一定会保佑自己父亲的。
从这日开始,清菀的食欲便逐渐好转起来,她想为了孩子,自己也当多吃一些。而清睿对此亦显得十分高兴,尽管边境琐事连连,但只要看见菀儿的脸,清睿便觉得心情顿时舒畅了起来。
随后不过几日,在清睿与朝臣谈论国事的当口,侍奉在侧的女官有些急切地跑上前禀报。
“娘娘,王太后亲临中宫。”
清菀没有想到王太后会亲自凤鸾前来,本以为会传召她去祥云宫才是。不过那位雷厉风行的王太后想来也十分清楚现下的情势,倘若有一点风声传入王兄耳中,恐怕她们都不可能会有今日的会面。
“统统退下,哀家要和中宫单独谈话。”
气势逼人的当朝太后,威风凛凛,单是站在那便足以光芒万丈,让所有人都不敢仰望窥探。
“清菀见过王太后,太后贵安。”
待众人唯唯诺诺地退下,清菀方敛袍行礼。端坐于正座上的王太后,尽管年过六十,但丝毫不显华发,甚至那双摄人心魂的眼眸,一如当初推举王兄登帝时那般,气贯长虹。
“真是没想到,哀家竟会在这座中宫殿中再见到你。”
“清菀也没有想到,还能再见到王太后。”不等王太后吩咐,清菀便径自起身,淡淡一笑“当日,清菀能够离开这座王宫,还要多多感谢王太后的帮助。”
王太后轻哼一声,道:“好不容易将你送到玉都去,没想到不过半年,你竟换了个身份回到王宫,如今看来,当初你我分别说服清睿,不过是徒劳无功,还真是让哀家不得不叹一句无奈。”
一直被宫中流言传为不和的两人,此刻相对的眼神里没有半分敌意,甚至暗含一种约定的默契。
“王太后说的是,是清菀和王兄辜负了王太后一直以来的栽培。只不过清菀也没有料到,王兄竟会在我嫁做人妇之后,这样不择手段。实则,泉家满门覆灭,清菀和王兄都难辞其咎。”
王太后隐约听出女子的话意,眼眸微眯道:“怎么,你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王太后,当初您会选择拥护王兄登帝,除了因为我们无母之外,应当更是欣赏王兄一直隐忍不发、聪慧沉稳的性子。不过……”清菀抬起眼眸,直视眼前威严依旧的王太后,“您还认为王兄,可堪大任么?”
“呵,你是在贬低自己的兄长?往昔你们两个,不是最要好的么,要好得清睿竟对你生了那样不伦的情丝,委实枉费哀家对他的栽培。”
“王太后说得是,所谓帝王无情,并非区区说辞,而是要求君王以此为戒,学而用之。但王兄或因童年烙印,心有缺损,行事难免极端。原本清菀也希望自己的离开,能够让王兄重新认识自己一国之君的重任,然而事与愿违,王兄却接连做出残杀亲族、擅离王宫、诬陷忠臣等事,且不论王兄是都国国君,既是一员大将,也不该做出这些公私不分的事。”
清菀指责自己兄长的一席话,说得十分平缓,没有半点起伏难过,“不过这些都不是终结,如今我入住中宫,那么只要我在王宫一日,王兄定然会为了我,继续犯下种种错误。”
“所以呢。”历经宫中风雨的王太后,眼神骤冷,底下巍然竖立的年轻女子赫然就带给她一种危险的感觉,“这次你的提议,似乎不会只是出嫁那么简单。”
“王太后不愧是国母,清菀的心思自然逃不出您的耳目。”
清菀笑得怡然自得,不含半点困惑内疚,“眼下,王兄不惜一切代价希望我的确失去了从前的记忆,而若我忽然恢复了那些回忆,并被人得知我的真实身份,定然朝野大动。但是以王兄现在的心境和手中的权利,他甚至会不惜一切地斩草除根,将所有阻碍纷扰全部削株掘根。”
“所以,王太后,为了都国安稳,您觉得是不是该如同八年前一般,再换一位都国帝君呢?”
gt;

第一百六十章 筹谋(下)
更新时间2013923 20:54:30  字数:2260

 王太后猝然大惊,不顾半点端庄严谨,猛地从座位上站立起来,惊愕满脸的神色紧紧地盯着眼前坦然自若的女子,勃然怒喝。
“你知不知道自己方才在说什么?!”
清菀没有半点怯意,淡淡地重复出之前的话意,“我是说,当今王上已无意以都国为重,王太后身为都国国母,是否应当大义灭亲,为都国重新择选一位盛世明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