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黛玉入农家 >

第42章

红楼之黛玉入农家-第42章

小说: 红楼之黛玉入农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稀的老人家来劝说我一个孤女为了报答十几年的寄人篱下之情,去委身于一个曾虐妻致死的男人。”思忖了片刻,气愤至此的她还是把差点就脱嘴而出的‘卖女求荣’给硬生生倒回了腹中,

愣怔片刻,贾母恍惚的摇了摇身子,她还以为黛玉不知道这些前因后果的,刚才才说了不少的违心话,没成想。。。。。。玲珑剔透的人儿啊。。。。。。。泪水一时间布满老脸,食指指着门外,大声喝道:“这些话,你真真该去说给那些就知道躲在女人背后的爷们听听,我年幼的玉儿都明白的道理,可笑一把年纪的他们竟然不知道!”

轻咬着嘴唇,不知道为什么,好像着才应该是她所认识外祖母一样,黛玉心中不曾闪过一丝愕然,比起适才那个她完全认不出来的老太太,这个熟悉多了。

嚎啕大哭的贾母见黛玉没有任何动静,一下子扑在黛玉身上,“玉儿,外祖母对不住你啊,更对不住我可怜的敏儿和林女婿,全是外头那些黑心肝的,这是要活活逼死我啊。我就独独这一个心肝,还让你们作践成这样,你们都亏不亏心啊。”

还是没有效果,脑袋倚在黛玉的肩上啼哭不止,心里则嘀咕着,看来这回是真把事情做绝了,看来还得再示弱。

“玉儿,外祖母也不怕你笑话,你大舅舅二舅舅的也都不是什么有出息的,这回为了几本不重要的书,得罪了上头,不说这一世荣华富贵,怕是连祖宗脸面,都要保不住了。可再怎么着,一大家子的就算流落街头,明儿个上了断头台,也断不能黑了心肝,拿他们这独一份的外甥女当筹码使唤。”松开黛玉,作势就要出去,斩钉截铁的说到:“你放心,外祖母护你护到底了,即使明儿个一大家子的流落街头,也绝不能让你这个当外甥女的替两个不着调的舅舅收拾残局,我干干净净的玉儿,没得为了他们的龌龊事脏了手。”

“外祖母你又何必这般,句句话戳我心窝子,难不成你们觉得是我祸害府里至此,所以才想着赶走我这个祸害,府里就能平平安安的度过这劫?若是这样的话,明说便是,用不着大家还费心为我寻什么夫家,添什么嫁妆,我立马就能离开,绝不挡了府上的荣华富贵,成了人人唾弃的千古罪人。”她虽然经历甚少,但也不是个傻的,外祖母话中句句带刺,她又何尝听不出来,只是没想到他们祖孙还有针锋对麦芒的一天。

诧异地看着黛玉,不知她怎会这么理解,“玉儿何出此言,又是哪个碎嘴的在说东道西,告诉外祖母,看我不好好惩戒他们一番。”

自嘲的笑了笑,往内墙靠了靠,似乎不想贾母再扑上来,“既然没有这回事,那为什么贾家一出事,大家就要把我往外头推,弄得我都以为自己是煞星了。”既然是你们贾家自己弄出的事情,自然谁人犯错,谁人承担,何必累及无辜?

贾母绵里藏针,作为外孙女的黛玉也不遑多让,句句话亦是锋利的朝着贾母而去。

这么大年纪了,还得被小辈这般羞着,贾母一时间面红耳赤,窘迫的笑了笑,不知该说什么才好,“那玉儿不妨换个想法,这贾家的安危不用你担着,可自己的安危不也得打算一番,若是府里真有个什么,我也不忍心玉儿为了莫须有的罪名跟着大家吃苦受累的。”呸呸,府里当然不会有什么事情了,那位和皇帝本来就不对付,他说的皇帝还不一定信,况且以前的事情,若是皇帝不赞同,元春也未必能成妃,只是明着不用担心,可暗地里谁知道会出什么事情,况且忠顺王爷和他们府里本来就不对付,有心寻错,那是鸡蛋里都能挑出骨头来,总得有人把事情给压下去才好。

“若是府里真有什么说的,身为外祖母您的外孙女,自然该尽孝与跟前,这是做小辈的本分,玉儿自然不敢瞥下外祖母去独享富贵。”还是烫手的富贵。

眼底冷意尽显,贾母站了起来,扶着床柱,话中透着疏离:“可我这个做老人家的不舍得,玉儿还是准备准备吧,孙家也说了,他们不介意娶个带病的媳妇,就到那头养着便是。”

不顾黛玉的震惊,贾母迈着步子走到外间,驻足,“你父你母在你年幼时就已着手准备起你的嫁妆了,原本想着。。。。。。。。。”摇了摇头,“罢了,不提往事,既然你也要嫁了,就一起带着,也算是全了当年林姑爷对我的一番嘱托吧。”她终究还是狠不下这心,眼眶红肿不已。

原本想着,早晚两个玉儿都能凑成一对,林姑爷给黛玉准备的嫁妆,那不还是宝玉的,现在看来,还是拨一部分出来充个脸面吧,省得外头流言蜚语的臭了府里的名声。

“若是当初我在棺中绝了性命,外祖母还是昔日最疼惜玉儿的外祖母,可现在。。。。。。。。。。”里间的黛玉幽幽叙说述说着,“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玉儿,你莫怪我心狠,敏儿还有林姑爷,是我这老婆子对不住你们啊,有什么怨的罚的就朝我招呼吧。推开大门,整个人天旋地转,轰然倒地。

时间还是一日日的过,随着孙家一箱箱的聘礼进门,王夫人眼中的欣喜是显而易见的,也正因为如此,才对贾母大开库房给黛玉添嫁的怨气少了几分。

这一日,农历腊月初一,黛玉出嫁之日的前一晚,终于到来了。

 



第41章 真亦假时假亦真
越是临近婚期,黛玉的身子越发的不争气,原本身子就不好,又是郁结于心,不吃不喝的,哪个能撑的住,躺在床上只留一口气了,这可怎么是好?

见黛玉竟然敢拿命与他们抵抗,贾母的心里也不好受,只避的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全当不知道,只临走时顺手带走了还蒙在鼓里的宝玉。

虽说日子近了,可王夫人他们也怕,若是大姑娘没撑过去,总不能喜事变丧事吧?这才众人又是求神拜佛,又是遍寻名医,一副不把林黛玉的病治好就誓不罢休的尽头倒让两房人空前的和谐起来。

这下,都寻到了专卖“灵丹妙药”的王一贴身上。

王一贴弓着身子,巧言令色得回着话:“大老爷,大太太,二老爷,二太太,这可真不是我本事大小的问题,若是病,用药自然能治,可我适才已经府门就感到一股煞气极其凶猛的朝我袭来,待我定睛一看,果不其然,整个府里上下乌云笼罩,大凶之兆,大凶之兆啊。”挥着拂尘,“那位姑娘定然不是患病所致,怕是命轻,扛不住此等凶兆。”

“休得胡说。”贾政怒上心头,他本就是古板之人,对吉凶之兆又是深信不疑,乍一下听到王一贴的这番话,已然是信了,恰好又触及了近来心中恐慌之事,这颗心悬的就更是厉害了。

看来府里真是大祸临头了。

“我只是一介道士,还是个不成气候的,只是这些年常在两府上奔波着,府里的老爷少爷们对我也不薄,更何况我不也想能继续在两府里得些实惠谋个生路,这才卖弄了点半生不熟又早已丢的七七八八的本事了。”

“那。。。。。。。大师可有何化解的法子?”王夫人见这个道士既然能看出些什么,这说明还是有点门道的,一时间语气都变了。

不过,在她看来,即使有祸头子也绝对是那些狐妖媚子招来的。

这辈子就没被人喊过几次大师的王一贴见到向来趾高气扬的贾府众人还能有求到他头上的一天,志得意满,转起了脑袋,哎,这是个多好的机会,早知道,他也糊弄上一把,还愁银子不滚滚来吗,真可恨那个臭娘们。。。。。。。

这年头被人揪到把柄的滋味可真难受,哎,平白丢了个大差使。

“二太太也知道,我当年在终南山修炼的时候,师傅座下收了五个弟子,我行老大,又与药有缘,这才以救病治人为旨,对五行八卦,奇门遁甲之术,只学了个皮毛,担不起此等重任。”银子啊,白花花的银子啊,哪个傻子生意送上门还往外推的,全天下除了他,怕是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鬼知道他这个半路出家的道士哪里来的终南山,还师傅。。。。。。。。不过小时候在道观里的时候偷学了两招,出来一糊弄就糊弄了一辈子。

即使心里就像剜肉般疼,王一贴也咬牙楞充没事人。

“那可如何是好?要不,我们把马道婆请来问问,她总该有破解的法子。”这下,邢夫人着急的连更加不着四六的人都想到了。

这下子,怕是只要能破解了贾家这一劫,就是阿猫阿狗他们都能请来当神佛一样供着。

又来一个,这年头谋个饭碗的还真不容易。王一贴心里叫骂着。

挥着拂尘,摇头晃脑一副高深莫测的神情:“不用不用,我虽不精于此道,说来也是有缘,前两日刚遇上一个与我一同拜在师门里修道的师弟,他恰好是精通此门,现在想来或许是老天特意指派他来提府里化解此劫的吧。”要是让那个道婆子抢了先,他就没法交代了。

“那还劳烦大师快快去把大师的师弟请来,到府里查看一番,早日破了这劫,我们也好早点安心。”见是有精于此道之人,邢夫人便要王一贴速速将人请来。

很快,两个时辰之后,王一贴带着一个年轻道士进了贾府,一见面才一通话愣是把贾政贾赦他们糊弄的云里雾里,好像真来了个神仙拯救他们家一般。

“既然是那位姑娘受不住大凶之气,怕是源头因在她所居住之处,不妨先领我去那边瞧瞧,若有端由才能一举将鬼怪制住。”

这下,王夫人心里更是不舒服了,她说的就是没错,那个就是个害人精,这才把她的宝玉祸害成痴傻,又克的府里到这个地步。“大师尽管查查,若是有什么妖魔鬼怪的,千万不要手软,灭了便是。”

说着便带头往贾母的院子走去,因为潇湘馆早已改成了祭祀之处,这些日子黛玉便一直居住在贾母院子里的偏房。

“不,这位夫人,照贫道看来,乌云聚集之处并非在这边,而是那边!”反手一指,那方向恰恰是大观园。

心里‘咯噔’一下,王夫人讪讪的笑了笑:“大师是不是弄错了,人可是在这头住着。”院子里现在只有宝玉住着,这不是明摆着说她的宝玉是祸害吗。

“你若不信,那我不说便是,只是府里不出两日,定会大难临头,那时,就是你们把大罗神仙请来也救不了了。”道士转过身,准备循着原先的来的路回去。

这下邢夫人和贾赦着急了,“大师,看,我们看,甭管是哪里,只要能化了这劫你哪里都去得。”末尾,邢夫人还暗中瞪了眼王夫人,凭什么说你儿子是祸害,你就不乐意了,你们房里拿个鱼目当珍珠,乐意宠就宠呗,有本事就别祸害我们这一房啊。

贾政一把毫不留情的一把推开挡在前面发妻,带着道士向大观园方向走去。
这可如何使得,王夫人顾不得颜面尽失,快走几步跟上前面的队伍,硬是把人先带到了潇湘馆。

潇湘馆,原先是黛玉搬进大观园后的居所,当时‘死后’王夫人便把此地改成了祭祀之处,起初说的好听,是因为黛玉是林家的人,进不去贾家供奉祖宗牌位的祠堂,但是又怕老太太没个念想,就特地设了一个祠堂,供着黛玉的牌位。

话虽这么说,可里面的牌位却不是单单为黛玉这个外人供的,浓郁的香火也不是为黛玉而点的。一切的一切,都得从元春说起,那时元春逝于宫中,按理说,皇帝的女人是天家的人,生前死后都是属于天家的,连牌位也得进天家的祠堂。可元春,一没生子,二来,倘若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