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韩娱同人)娱乐圈之思考者 >

第233章

(韩娱同人)娱乐圈之思考者-第233章

小说: (韩娱同人)娱乐圈之思考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希成。”
熟悉的声音让在瞬间冻结了李希成的思绪。
“姐……”他哑着嗓子说。
他没有设想过的是,家人找过来,他应该怎样做。
“爸现在怎么样了?”
在李希成的那些“策略”里,无论是横眉冷对,还是装可怜陷郑智雍于不义,对象都是那些不了解他的陌生人。但是应该如何向与他关系最亲近,受他的举动的影响也最大的人解释,李希成其实没有想好。
毫无防备地见到姐姐,他只憋出了这样一句话。
李希敏比李希成大三岁,今年二十七岁了。李希成在出事之后还在学校读了几年书,她却是在次年就高中毕业离开学校进了工厂,成为了一名流水线工人,虽不是什么天纵之才,学历也拖后腿,九年的时间下来李希敏好歹混到了小组长的位置,只是日子依然过得很紧巴。多年来生活辛苦,李希敏也无心于打扮,看起来就像三十多岁的人,此时精神状态又很不好,更显得忧郁愁苦。
“你和他的照片已经被传到网上了,爸昨天干活的时候被认出来,被‘劝’回家休息两天”,所谓“休息”,不过是他的同事和雇主都不想惹麻烦而已,“我请了假”。
“你的同事知道吗?”
“还不知道,thinker说过不要挖掘我们的信息,但是你和爸的资料已经被传到网上了,我还没有。”
“假慈悲。”李希成冷笑。
“先想想你自己做了什么吧,现在谁相信我们对你做的事一无所知?谁相信你和thinker打了半年交道都没有告诉我们?”
“我们……”
“你注册账号成为anti,窃听了thinker的电话下午就发到网上,主动约人做直播,什么时候考虑过我们?”
李希成无言以对,小时候家人之间非常亲密,后来生活重压之下他们的联系渐少,但也没有舍弃彼此,而现在,他看到了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深深的裂痕。
李希敏大早上地跑过来,当然不是单单为了教训李希成:“走。”
“去哪里?”
“先见一个人。”
一辆普通的现代车停在不远的地方,驾驶座上坐着一个年轻的、上班族模样的男人:“我叫黄佑俊,dispatch记者。”
“我以为这件事需要经验更丰富的人处理。”李希成跟着李希敏上车,坐到后排的位置,听到黄佑俊的自我介绍后,他皱着眉说。
这无疑是在暗示黄佑俊年轻,而黄佑俊丝毫不以为意,“我的前辈们认为除非你的价值不大,除非你爆出thinker新的问题,有证据的那种,不过你如果真的有,最迟在直播的时候就会说出来了吧”,他笑着说,“他们在努力约thinker的专访,这里由我负责”。
其实是那天晚上在aomg的成功蹲守让黄佑俊拍到了corner被“送走”的照片,半年来他在报社的地位又有所提升,才能够负责一个方向,但为了让李希成更清醒一点,黄佑俊没有说出来。
李希成果然皱了眉,心不由自主地往下沉:“那你想从我这里问到什么?”
“对于thinker这两天说的话的感想”,黄佑俊说,“最好能把氛围再炒热一点,thinker既然说可以用在同情肇事者的同时又不会美化错误来证明他的观点,应该是很值得期待的”。
李希成被关了两天,但人们不会等他出来再开始讨论。
李希成和李东吉的身份早就被扒了出来,这还是在有网络实名制的约束加上郑智雍明确声明不希望翻旧账的情况下。听说李东吉一直在老老实实辛辛苦苦地干活还债,网上对他的评价还可以,这也算侧面印证了郑智雍的话,犯过错不等于这个人就罪不可赦了——如果李东吉没有在他儿子的事里掺一脚的话。怀疑corner对郑智雍的所作所为里有他父亲的影子的人其实不少,但是身在舆论中心的郑智雍如此谨小慎微,对于没有证据的事情他们也不好任性妄为。
当父亲的不好说,骂起儿子来就毫无压力,corner是人渣这一点早就是网络上的共识,唯一的一点疑虑是他刚好负责郑智雍那片的快递是不是太巧了一些,当证明了确实就是这么巧以后,这点顾虑也消失了。
由于人们对李希成的骂和扒皮都太勤快,郑智雍在4月11日凌晨的那次发声里提到他写谅解书的事,都有了足够的理由:一是我的伤不严重,二是谅解书能减轻的惩罚和隐私泄露舆论抨击带来的麻烦相比根本小巫见大巫,谅解书我写了,corner出来以后因为被认出被骂什么的出事我能不负责吧?
已经对郑智雍的那一套无语了的网民们:放心,不挑你毛病,行了吧。
对于郑智雍,人们现在更关注他能怎样在对伤人者寄予同情的同时还能凸显他行为的不合理性,简单点说是“可怜又可恨”。其他的事情郑智雍都已经说得足够清楚了,没有什么可以继续挖掘的。
李希成希望将人群按“有钱”与“没钱”划分,试图借用广大的经济不宽裕的阶层的仇富心理引发对郑智雍的谴责。郑智雍则将人群分为“遵守规则”和“不遵守规则”,因为抱有侥幸心理的人非常多,两者之间的界限与冲突不像贫富差距那样明显,但也够用了。
“根据各个论坛点赞量最高的评论,现在大家认为,thinker有点神经和理想主义,但在道德上没什么问题,动机是本性中的恶还是侥幸心理要分开看待,但是最好还是不要侥幸,否则害人害己”,黄佑俊游刃有余地给后座的两个人解释当前的舆论风向,“至于你,corner,也许有可怜的地方,但仍然是个垃圾”。
“哈哈哈哈”,身边李希敏的脸色已经黑得不能再黑,李希成则被巨大的荒谬和挫败冲乱了原来的思维逻辑,“连记者大人也以为事情闹得这么大,都是我推动的?”
“thinker直播前做了准备,你窃听的电话可能是thinker在‘钓鱼’,他可能在之前就知道你的身份了,可是这重要吗?难道你要说thinker之前一直对你颐指气使,只有那天态度特别好?”黄佑俊笑着说。
“你做的那些事情的性质不会有任何改变,thinker所做的也不会,就算这一切是他的筹谋,他冒着那么大的风险,能够得到几句夸赞,多赚几分钱?”
“你还真以为他是心怀天下的人。”
“不,只是从我的角度评估风险与收益后,我认可thinker是不缺钱花了就想做点事的人”,黄佑俊说,“事情闹得人人都知道了,侥幸心理就能少些,理由也多了,周六同事聚餐,课长还说要多点一些饮料给开车去的人,在这件事上,还必须要感谢你说得那么事无巨细,但这不是你希望达到的目的吧”。
黄佑俊笃定地说。
李希成没有说话,他想让黄佑俊住口,但是做不到。
他曾经以为自己的处境不能更坏,现在他知道了“更坏”是什么,他付出巨大的代价想拉郑智雍下水,最后不仅无果而终,还可能让对方得偿所愿。
“我不应该期待别人的同情心的。”最后,李希成只能这样滴喃喃自语,或者自我辩解。
同情心也不是给你这样的人的啊。
为了不在开车途中被采访对象殴打,黄佑俊稍微地忍耐了一下。


第241章 MV
李希成的遭遇;郑智雍并不关心。该给公众打的预防针他已经打过了,也没有小辫子在李希成手里,他最近又没得罪h不至于一边很诚恳地发专访邀请;一边和连卖惨都没卖好的李希成合作坑在舆论中占据绝对上风的郑智雍。与其担心李希成会折腾出,郑智雍还不如担心有哪个神通广大的媒体或者哪位嘴碎的当事人在这个时候把过敏的事抖出来。

    “你有要注意的事情”,金泰浩不知道发生在更久之前的这一层隐情,同样认为郑智雍要小心一点;“r也有可能会再直接袭击你;被他打伤了不值当”。

    “我会注意的,警察局也在帮忙留意着。”

    他确实应该小心些;太聪明的人以他的段数搞不定;愚蠢的人因为不按套路计较利益得失,同样防不胜防。虽然李希成看上去是有点小聪明却被执拗所裹挟无法做出正确判断的人——他如果真的明智,直播的时候放低姿态认个错再诉个苦;郑智雍就成了为难的那一个;不过现在想想;到警察局留了个案底之后李希成做出更不明智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金泰浩联系郑智雍;不是为了关心他的状况,了解和叮嘱顺手为之,接下来就进入了谈正事阶段。

    郑智雍对李希成的引蛇出洞得到了金泰浩的默许,《无限挑战》想清扫掉卢宏哲乃至gill回归节目在舆论上的障碍,李希成这样身份微妙三观又不正常的人放在那总不是个事。走一步看一步的结果就是,李希成的问题是差不多解决了,也差不多没《无限挑战》什么事了。4月11日凌晨发了第一次声明后,当晚郑智雍又以讨论的形式对内容进行了补充,大致的内容是“规则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可以建议修改,可是规则如果没有问题,即使违反规则的人并无恶意甚至可以确定不会带来问题,该处罚的还是要处罚,不然会乱套的”。

    这说的就是卢宏哲的情况了,发现违规停车后想给车挪个位置,按理说不会有什么外部危害性,可是不按酒驾罚的话,要是以后有人喝了酒以后想把车“挪”两条街呢?即使性质没那么严重,该罚还是要罚的。

    郑智雍要的是“该罚还是要罚”,《无限挑战》要的是“性质没那么严重”,在事情被闹得非常大、相关讨论深入人心的情况下,双方各取所需,都达成了目的。

    在一个讲究论资排辈的社会,郑智雍的言论会被那些年龄比他大的司机们真心采纳几乎不可能,通过口头的教育让人接受某种理念改正某个行为,连《无限挑战》做起来都很难。郑智雍一开始想的就是弄出件足够有刺激的事,再适当地带风向,让旁观者自己能从中得到启发,李希成送上门来,阴差阳错地省了郑智雍不少功夫。

    至于“得到启发”具体是怎么回事……科尔伯格总结出来的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说,人的道德发展会有序地经历以下六个阶段:一,服从,避免惩罚;二,利己,趋利避害;三,人际和谐;四,法律与秩序;五,人权与社会契约;六,普遍的人类伦理。人们经常高举着三四五六阶段的道德做旗帜,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行为普遍被前两个阶段的道德所驱使。

    所以郑智雍真的要感谢李希成放大了李东吉的凄惨与无奈,当人人都知道这个一念之差造成的悲剧后,不仅侥幸心理会收敛一些,拒绝推辞时也有了更多的理由,同时郑智雍也可以回避对肇事者的道德谴责,以免得罪太多的人。

    如今事情闹得已经足够大了,郑智雍和《无限挑战》各自的目的也基本达成,到了该收场的时候。

    金泰浩认为,节目还是要拍的,毕竟之前放出了风声,《无限挑战》想谈这件事的意思,有些敏锐点的看客都能感觉到,但是阵仗不要弄得太大,《无限挑战》的收视率国民度已经那么高了,再做大动作观众恐怕会审美疲劳。

    “那样就用不上我了吧?”郑智雍猜测道。

    “是的,我准备设计一个小游戏,遵守规则会更安全,也可能因为他人的违规而受害,违规会获得一些小的收益,避免一些小的损失,也可能一无所有,最后说几句套话,剪辑一下大概十分钟吧”,虽然现在用不上郑智雍了,金泰浩还是向他具体详细地解释了原委,又问,“你有什么打算吗?我看网上有很多人在鼓动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