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穿越红楼之贾璐 >

第82章

(红楼同人)穿越红楼之贾璐-第82章

小说: (红楼同人)穿越红楼之贾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伯父的意思是这银子是给娘娘用的,可是这娘娘既然圣眷隆中,还要那么多银子作甚?”
赖大被扫了兴致,不满又不屑得道,
“你个眼皮子浅的,你也不想想,便是咱们家里,若是没个打赏的银子,又有谁愿意奔波劳碌?更别说是人精子聚集的宫中了!”
“那么,既然是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是我们这边主子出的?反而要小侄偷偷从账上截下来,再一个祖母大人这是有门路直接通宫里不成?”
赖管家最庄头的还是自己切身的利益,要不是赖家长辈包括自己的父亲在内,都一力要求自己听从赖大的话,他也不会趟这个浑水,出了岔子,最后还都怪罪到自己身上。
要是能回到府中自然是好的,但若是自身有危险,还不如安安分分的,截取一点小利息,他的这个庄子是宁府数一数二的,见到主子的机会也有,加上每隔几年府上会选一批年幼的家生子入府参选,回府的机会也不是没有。
赖大脸上傲慢似嘲讽般的笑意,只剩下唇角被肉毒杆菌固定的一点弧度,而他的尴尬、惊慌和提防毫不掩饰地从眼神中散发出来,语气也平和下来,带了一点安抚的意味。
“怎会没有呢!咱们这银子是交给太太的,太太是娘娘的生母,况且又一贯慈悲菩萨心,必然不会忘了我们的!
至于你们府上的主子,非得说什么为人臣忠其君,君赏君罚都是君恩什么的迂腐话,还让咱们府里不要做多余的事,好好听从圣上安排就是。
油泼不进,这等好事又怎么会让他们家来做。
这么古板不知变通,外人夸得再好,能有个什么用!”
赖庄头问,“祖母大人不是老太太的人吗?怎么和太太有了交情了?”
“这又有什么,太太是娘娘的嫡亲母亲,她的儿子宝玉又是老太太的心肝儿,这将来荣国公府到底是谁的都说不准呢,和太太交好有什么不好的!”
这赖家一开始确实是打算死死靠着贾母的,但前些年因为赖嬷嬷想要讨好老太太,揭开了林姑娘流言的事情,一下子得罪了当家的大小王氏,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赖嬷嬷虽然出府了,她的祖孙还在那府里,很是吃了不少亏。
吃一堑长一智,赖嬷嬷心道不好,又瞧着元妃省亲的热闹富贵,这才想着交好王夫人的。
这一番对话下来,赖庄头也是知道赖大等人的打算了,原来他们是想插手荣国府上大房和二房之间的争斗了啊,他们站在了二房身后,自然想为自己的新主子谋取一些好处,在宁国府主子这边讨不了好,便想着从自己身上下手了啊!
这荣国府的管家好糊弄,以至于这赖大便以为全天下的人是好糊弄的了,这荣国府里的事情怎么也跟他这个宁国府的奴才无关,没见之前他们主子都奈何不了自己主子吗?
这般想着赖庄头内心的惶恐紧张谦卑仿佛去了一层,内心起了一点敷衍的意味。
便是赖大也不大想待下去了,便道,
“这一季的既然出了问题便罢了,之后可得当心谨慎一些知道吗?”
赖庄头想着哪里还有第二回 ,不过赖大到底是长辈,庄子里还有两名主子在,他也不想闹大了去,打哈哈道,
“这是自然,请大伯父放心,小侄绝对当心。”
两人又说了些闲话,赖庄头就要将赖大送出去,一开门,就见门口被五六个汉子围住了,赖庄头认出他们是从府里出来的,吓软了腿,一下子跪到了地上。
赖大虽然也被吓得够呛,但他毕竟是多年荣国府的大管事,见过的世面多,还能撑得出,当下拿出他大管事的威势来,
“你们做甚围在这儿,你们是谁!呜呜呜!”
赖大还想说着被堵了嘴捆了起来,连带的还有赖庄头,两人都被一起打晕了,关进了屋里。
贾璐瞧着他们打开门,这惊讶到恐惧再到强作镇定的表情,啧啧啧,看看看,这说悄悄话就不能关着门,外头看不到里面,里面也看不到外面,这一脸懵逼的。
既然出了这样的内贼,加上来庄子的目的基本上达成了,贾璐等人也不多留了,第二日收拾行李便要回去,赖大、赖庄头也跟着一起回去了。
回到家,贾敬接手了赖家的两个人,并没多说什么,只吩咐贾璐早些回大观园去吧,家中可能有一些要忙了。
贾璐想着不过是两个小贼,她爹定然是能搞定的,加上章氏忙活她儿子的事情,她是小姑子,她留下来的话,章氏还要分出心神来照顾自己,得不偿失,便先回了大观园中。
在大观园,只听得说是赖大被放回来了,为人低调了不少,看见贾璐或者宁国府的主子们恭恭敬敬的,倒是让别人怀疑贾敬做了什么?
后来宁国府又抓了不少老人,说是贪污主子家中的东西,念在贾蓉科举在即,网开一面,都放了身契打发了出去,只身上一丝一毫属于宁国府的东西都不能带走。
转眼便道了会试,贾蓉本来本事在身上,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砺,文章写得虽然不甚华丽及锋芒毕露,胜在四平八稳,获得了八十八名,虽然不是很好,但也可以参加殿试了,众人皆喜,章氏一度要摆宴庆贺,被贾敬及时拦住了。
到了殿试,贾蓉随众人进入保和殿,纵然他也是勋贵出身,但家中无圣人心腹,从未入过宫,旁边站着带翎的官身,胸口之中扑通扑通跳个不停,腿脚都有些发软。
贾蓉表现得算是好的了,至少表面上是镇定的,还有人吓晕、殿前失仪的,这些都被人拖了出去。
一旁看惯了的大臣们心里摇摇头,真是可惜了,进了殿试,是如何都不会刷下去的,前途一切光明,但有了这个殿前失仪的污点,一辈子都要被毁了,便是重新考都无用了。奈何知道归知道,每次殿试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如此的。
分发了考卷,贾蓉见了考题,顿时心不慌腿不抖了,考得正是前年山西大旱,贾蓉是官宦出身,家中长辈官职不一定做得多好,但朝中邸报是少不了的,这就比平民出身的贡士多了一层底细。
月前他又去了庄子上,跟种地的庄稼人聊了不少,自己还亲自种过,当时场景还历历在目。
便是贾蓉也不得不感慨上天的恩厚啊!
只是他也不想想,其他有庄子有邸报的人也有,他们怎不会想到看看邸报,和庄稼人聊一聊呢?
只能说种花得花种果得果,便是老天爷给了机会也要自己抓住才行啊!


第一百二十八章 “咕”
小黄门将主考官选出的二十份考卷呈了上来,圣人取过,先看了主考官推出的排名,是一些眼熟的人名,他们倒是中规中矩,就选了久负盛名的几人,然后又翻了考卷,或有高谈论阔,或有侃侃而谈,或言辞锋利,但更多的不过空中楼阁罢了。
不过这也无妨,年轻人嘛!喜欢写就去翰林院,锋芒利就去当御史,文字质朴、心思细腻也可以培养着当亲民官。
去年秋天他开的恩科,今年是第一年会试,作为他继任之后第一次恩科大典,他也是非常在意的。
再者这朝中上下多是上皇旧臣,自己虽然是名正言顺的皇帝,但上皇对他心思难测,加上他那几个兄弟在其中搅局,朝中众人更是人心浮动,自己便是想要做些什么,都是受到各种限制。
他如今继续在朝堂之上有自己的力量,而进士是最好的选择了,由此,他上心非常。
单单这二十份,他还是不放心,担心有些有才的被故意刷了下来,命小黄门又去将剩下的再取过来。
主考官听此,心中满是不忿,历来圣上只需要看前二十名,对名次做一些调整表明自己看过了就是,从来没有再看二十名开外之人,这摆明了是不信任自己等人,这对他在朝中立足很是不利。
但他是皇上,主考官也只能笑脸奉上,只想着之后再告知上皇便是。
圣人可不知道他挑的主考官是这样的想法,但他看着小黄门出去,便也想到了这般举动的不妥之处,但人也召不会来了,只能罢了。
随后看到三十六名的时候,大喊一声
“好!”这篇文章文字立意暂且不说,不过寻常,但胜在言辞恳切,对农家之事一一道来,又瞧他对山西之事也不陌生,猜测该是关心朝政的农家子弟吧!
对于皇上而言,有时候身份反而是累赘,有家族培养的士子反而不及贫苦人家出身的人更加受他眷顾,毕竟家族出身之人立场总是站在他们家族之上的,反而不及他人能全心全意为自己办事。
然而余光瞧见贾蓉二字,便在心中摇了摇头,叹了句
“倒是可惜了!”
虽然宁国府比较低调,但作为四王八公中的一员,圣人还不知于连他的长孙继承人都没印象,旁边履历上也写明了出身宁国公府。
宁国公府是上皇旧臣,上皇的势力够大了,他还不想再增添他的势力,又实在放不下他的才学,犹豫片刻又放到了一边。
一个时辰之后,考生百无聊赖坐在小黄门安排给他们的宫殿侧殿,饿得肚子咕咕直叫,如今天色已经全黑了,相互之间接头接耳,这自本朝建立以来还未曾有过这么长时间的审批,这宫中按规矩也没有准备他们的晚食,只是成绩不出他们也不敢离去。
不仅是他们,便是皇宫侍卫也在暗中骂娘,这都要落锁了,这群读书人还不出去,到时候他们是赶还是不赶?
贾蓉按了按自己饿到没知觉的肚子,听着耳边叽叽喳喳,差点就要忍不住暴怒了,想想现在所处的地方,只能强压了下去,偏头一瞧,是几个士子为着一个中等身量,体形微胖的中年人奉承着。
那种中年人瞧见他看了过来,拱拱手,笑着说,“贾世弟这是如何了?”
贾蓉看着他脸上油腻腻的泛光,明明饿着的肚子反而有了一丝反胃,挤出一丝笑意,
“甄世兄无需担忧,小弟只是饿了起来走走罢了!”
没错,一个“真”一个“假”,两年前他们甄家犯了错,连带着义德王爷和甄贵太妃都没了脸,自去年老圣人身子逐渐康健起来,加上怀念旧情,对甄贵太妃又垂怜了些,他们甄家也跟着抖落起来。
偏偏贾家和甄家乃是百年的世交了,就是他祖父来了也得笑脸问好,别说是他了,只能忍了。
一旁沈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咱们去门口透透气吧!”
贾蓉瞧着是他的同窗兼好友,笑意真诚了些,点点头应下了,向甄世兄到了别,便来到了门口。
夜色渐浓,一阵阵冷风拂面吹来,这风对于身娇体弱的读书人来说过于寒了些,所以周围并无他人,没了不绝于耳的交谈声,便是吃冷风也舒坦些。
沈云拢了拢自己的披风,他有一个自小的妹子,贤良淑德,尤善女红,早上出门前她非得让自己将披风带着,他还笑这春末之际还要什么披风,没想到最后还是她考虑得周到。
贾蓉瞧着他的披风都转不开眼神,沈云瞧见了笑了笑,问道,
“贾弟考得如何?”
贾蓉对自己的答卷很是满意,嘴里却谦虚着,“一般一般,能不落后就好了,不及沈兄才思敏捷。”
沈云笑了笑,他对自己的文章倒是有些不满意,他一来不了解山西旱情,不好多说,二来他家境虽一般,但也轮不到他去种田去,所以虽说不是五谷不分,但也好不到哪里去,但他不大担忧,自己文采不错,又拜了好座师,早就有了去处,便是考得不好了也无碍。
只是这就不必跟他说了。
还要接着说话,保和殿大门打开,一黄门大喊,“请众生入殿!”
一道道声音依次传来,众生收衣敛容,依次入殿。
宁国府,荣安堂正厅,一桌子饭菜摆得好好的,贾敬端坐于上位,贾珍、章氏、贾璐依次在下处坐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