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穿越红楼之贾璐 >

第80章

(红楼同人)穿越红楼之贾璐-第80章

小说: (红楼同人)穿越红楼之贾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则,园子里的消息传出来,说是自己送的丫鬟竟然当着贾璐的面穿起了红衣,这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差点让她平白担了不敬亡嫂的帽子,她可是再不敢乱动了。
这样一路到了年,热热闹闹过完年,宁国府那边忙碌起来。
原来今年新开会试,贾蓉正要参加,一家子又为着他忙碌起来。
虽然如今还在韩氏孝期之中,但贾蓉是孙子辈的人,不需要像贾璐和他父亲那般守上足足三年的孝期,如今两年过去了,况且他的年纪不小了,趁着这次会试考了,若是能中,便好想看起来,若是不中,也再耽搁不下去了。
幸而贾蓉在康盛四十一年的时候参加过一回,虽然名落孙山,但一回生二回熟,一一备置妥当。
唯有一处不好的,便是越接近考试,贾蓉越发得紧张不安,以至于夜里时常惊醒,白日里神思不定,瞧着脸色一日一日憔悴下去,还每日攻读到三更天,章氏瞧着心疼,一罐一罐的安神药熬了灌了下去,但安神倒没有安好,反而喝倒了胃口,连饭都吃不下去了,吃什么吐什么可急坏了众人。
宁府中唯有贾敬当年科考过,他心知贾蓉这是畏惧科举,尤其是他之前还失败过一回,他身为宁国府唯一的嫡出长孙,肩上担职宁国府的兴衰未来,心中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种事情旁人也帮不了他,只能靠他自己调节走出来,但瞧着他的这个模样也知道他自己是走不出来了。
贾敬便想着让他去庄子上放松一二,章氏是文人出身,也见到过有能耐的族人就是因为可科考前的恐惧多年不能成事,反而蹉跎了年岁的,虽然担心成绩还是儿子的身子重要,于是应下了。
不过只有贾蓉一个人过去,没人看着,恐怕他只是换个地方重新读书罢了。只是这贾珍、章氏两人,前者从小都没管过贾蓉,便是跟去了,也不知道是谁管谁,后者正好是二月庄子春种的时候,上上下下的活计全靠着她,连个帮衬的人都没有,也是脱不开身。
至于贾敬,他是贾蓉的祖父,但同样是家族中的族长,这一次科举不仅仅是贾蓉一人参加,这么多年来贾家族学的改造终于有了成效了,有七八名族人读出了名堂,都要参加会试,他得每一家都走到了,一一慰问。
贾蔷得了一个九城司差事,会试期间,大量读书人涌入京城,若是只是读书人倒罢了,这些读得起书的人家境都是有产有业的,他们不差钱,连带着带起来了京城的第三产业,大量闲杂人等涌入,京都治安受到挑战。如今军中没什么战事,贾蔷就跟着维护京都的治安,这些日子以来也都忙着呢。
最后还是贾璐听说了这个事情,自告奋勇,要陪着贾蓉侄儿去庄子上。
几日后,贾璐整装,拉着好不容易被劝出来的贾蓉,身边陪着李嬷嬷等人上了前往庄子的马车。
贾璐等人出了府,沿着大道像城外走去。
之前有说过,本朝比前朝开放很多,贾璐也曾在父兄的带领下出过门,只可惜年纪小,父兄都不放心,怕被拍花子给拍去了,每次出门都被丫鬟婆子小厮们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着,她个子又小,除了听听声音,竟什么都看不到了。
后来渐渐大了,韩氏就不好了,这一次也是难得几年才出的门。
长辈们都不在,贾蓉是晚辈,贾璐好奇心兴起来,她得将头探了出去,发现今年气候虽还不是丰年,但京都里头繁华依旧,叫卖的买卖的络绎不绝,市容整洁,连个乞讨的都没有,好一派富贵繁华气象。
出了城门,越往外走,人迹越发稀疏起来,庄稼一片连一片,贾璐前世今生两辈子都没近距离接触过庄稼,也不知道现在这个时候田地里这一根根矮小的杆子是好是坏。
看了好一会,景色千篇一律,在李嬷嬷的万般催促唠叨下,贾璐没了耐心,缩回马车,一晃一晃的,见贾蓉捧着书,瞄上一两眼,迅速合上,嘴里还在碎碎念。
贾璐也是看得傻了眼了,这么熟悉的场景让她想到了自己高考前争分夺秒背书的场景,虽然这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但记忆犹新,只要一想到贾璐就不禁头皮发麻。
贾蓉生的好,但不够英朗,颇有现代韩娱男明星的感觉,无论在哪里,凭他这相貌,稳妥妥的男一男二!
可在这科举上,完全没有男一男二少则探花榜眼,重则三元及第的好运气,上一回科考众人都道他必然是过的,结果却是名落孙山。


第一百二十四章 赖家
贾蓉在这一辈的年轻子孙之中算是坐得住,能读书的,被称为贾珠之后第二个能从科举出身的,这样的追捧给了他无限的骄矜与自持,但也是这份骄傲让他在一次失败之后有些承受不住了。
贾璐无奈叹息,她这个侄儿的心理素质也太不过关了吧?
贾璐瞧准时机,见他再一次闭上眼睛,猛地上前一扑,贾蓉闭着眼嘴里正碎碎念着,被贾璐一吓,顿时愣住。
贾璐趁他愣神的时候,一把抽出书,在贾蓉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手脚利索得将书本往坐蓐下面的柜子里一塞,再往上一坐,得意洋洋得笑说,
“嫂子和父亲可特意说了,不让你看书,让我看着你,好侄儿,你偷带着这书出来,姑姑见你是首犯,饶你一次,要是再犯,可不帮你藏着了。”
贾蓉看着这拿着鸡毛当令箭的贾璐乐的很,她往日里随着长辈一起叫自己蓉哥儿,只有这么难得的时候才会撑起长辈的架子,叫自己“侄儿”。
只得将看向李嬷嬷,李嬷嬷也知道贾敬等人的打算,撇过头,不打算帮他。
虽然还是想再看会,不过贾璐两只脚死死地挡在屁股下面的柜子,罢了,她既是姑娘家又是姑姑,他可做不出扒腿找书的事。
李嬷嬷在一旁看着,见蓉哥儿果然消停,和姑娘两人安心说话,不由感叹这蓉哥儿沉迷书卷,老爷太太奶奶是重不得也轻不得,还是要“没皮没脸”的姑娘出手,才能成事。
就这样,一路无事,到了庄子。
一庄头领着众人过来请安,“小子赖尚恩给姑娘、蓉大爷请安。”
姓赖,贾璐将疑惑看向李嬷嬷,李嬷嬷在一旁轻声道,“正是隔壁赖嬷嬷的孙儿,赖大的侄子。”
庄园的庄头正是赖二家的小儿子和他媳妇,赖二在红楼中只出现过一回,众人对他怕是不是很熟悉,但他的哥哥和母亲,却耳熟能详。
他母亲是赖嬷嬷,贾母的心腹,就算早已除了府,还常常会荣府陪贾母打牌说话,最是一等一的得意人。
而他的大哥叫赖大的,是荣国府的大管家,就是贾宝玉马上见了也得下马,恭恭敬敬问候一声“赖爷爷”,更不要提那些个落魄的族人了。
其中赖大的儿子后来还凭着主家的威势,脱了奴籍,当上了一方县令。
赖二在红楼中也是宁府的主子之下奴才之上的大管家,唯一一次出现还是在焦大的口中,就是焦大吃了酒道出宁府猫腻的时候,骂赖二偏心的:
“有了好差事就派别人,像这样黑更半夜送人的事,就派我。没良心的王八羔子!瞎充管家!“
真是风水轮流转,这焦大如今是宁国府的大管家,宁府中的大姑娘贾璐都得叫他一声焦爷爷,而红楼中偏心的赖二却不见了踪影,不知上哪当差了。
要是赖二还在,又岂会让自己的儿子在这庄子上做活,这庄子虽好,到底比不上在主子面前伺候来得体面油水多。
要说这背景深厚后台大的赖二怎的就会在主子面前失了影呢?羊毛出在羊身上,赖二怎么起来的,他就是怎么下去的。
当初贾母史家嫡出大姑娘嫁入贾家的时候,还只是个重孙媳妇,上面两三层婆婆,要想最快融入贾家,也就是将自己身边的丫鬟嫁给贾家的积年的世仆,当初贾母千挑万选,选了贾家家生奴才中的二等人家,虽不是贾家最有权势的,但在贾家奴才中关系遍布。遂将自己精心**,几个大丫鬟中最是拔尖的丫头嫁给了那户家。
要说贾母也是个精明人,那出头的世仆人家,大都是她的太老婆婆、太婆婆、婆婆的心腹,这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层层下来,这些个人家还不知道能剩下多少。选了这二等人家,自己上面几层婆婆也可以放心不少。
果不其然,上面的婆婆见她没有肆意搂权,只是一关系较多的普通人家,还当她是个轻权的,对她更加放心些。到了贾母婆婆当家那会,之前在众仆面前趾高气昂的人家,经过内宅变革,都去了十之八九了。
正巧,那个时候贾家文字辈的爷们要选随从,赖家关系广,人员多,加之当初荣宁二府虽已分府却亲密更似一家,很多时候,奴仆都是合着用的。
这赖家,赖嬷嬷的几个儿子都在,赖二被贾敬选上了,从小伺候的奴才可不得比之前在长辈面前得意的焦大来得亲密些,贾敬之父贾代化早逝,自己身边的赖大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宁府的实际大管家。
荣府贾代善活得久,他的妻子贾母作为身份最高、掌家时间最久的女性长辈,自然也能够推自己心腹赖嬷嬷的儿子赖大当荣府大管家。
这也就出现了令蛮京都大户人家鄙夷好奇的两户公爵人家的大管家是一户奴才家出来的奇葩现象,如果两家主人家糊涂些,这样这两家公爵府都得姓赖了不成?
刚重生的贾敬也是出于这个想法将赖二给换了的。
要说他们这些陪老皇帝打仗出息的人家,底蕴什么的可能比不上别的书香人家,可最不缺的就是金银财宝了,当初为了安抚或者拉拢自己手下的将领,除了国库和不得动寻常百姓家,康世祖可是允了他们随便抢的,那些个皇宫,大臣,宦官家里,一箱箱的财宝被抬了回去,堆了好几库房的。
宁府后代就是再怎样的奢侈无度,**无度,也不至于将这些全败光吧,况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贾敬知道贾珍等人就是个平庸**的,但在这世道,若是年景好些,买个人或许贵些,若是年景不好,二十两银子购买好几个长相体面的姑娘了,想来除了掺和进皇家那些事,贾珍等人再怎的何至于到最后那个地步。
再说皇家的事,宁府一向少闺女,自己去后,一代不如一代,朝中也没什么力量,一般情况下谁会理你这样的有名无势的落魄爵家。
而荣国府一向心大,贾元春入了宫当上了皇妃,荣国府一不想失去这个靠山还想得个皇子,只能不停往里头塞钱,那个时候元春虽没孩子但还年轻,又颇得盛宠,荣府就不止一次和在道观里修行的自己商量为贾家的未来,两府共同出资资助贤德妃娘娘,自己当时一心沉醉在修行道法中,并没有理睬,宁府加入不多。


第一百二十五章 冻疮
但在贾敬死后,贾珍又不是个聪明的,少不得被荣府以贾家未来荣华富贵**,加之,贾妃年纪渐长,圣宠渐失,膝下无一子嗣,要想获得那几位龙子的青睐,朝中无势的贾家除了金钱还有什么可以献上的呢?
就算如此,贾珍等人还不至于蠢到将整个家私奉上的地步,又不是自家的闺女,那会真伤筋动骨,可抄家后,家中无一横财,只能寄宿荣府,想来,当时权掌宁府的赖二怕是没少欺上瞒下转移宁府家私。
贾敬甫一重生,细细思量宁府灭家之疑后,悄然调查起深受自己信赖的赖二赖大管家,赖二果有私心,他虽没直接动宁府财产,但不停地提高与赖家相关的人在宁府担当库房等处重任。
而赖家主脉在荣府,贾敬不由心惊,自己去后这么十几二十年,赖二可是一直都在宁府大管家的位子上,多年下来,凭着贾珍那小门小户的妻子尤氏,家里搬光了,成了荣府的附庸她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