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穿越红楼之贾璐 >

第42章

(红楼同人)穿越红楼之贾璐-第42章

小说: (红楼同人)穿越红楼之贾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府的这个庄子论精致大小只能算中等,胜在有个颇大的池子,除此之外,旁边依着山,当初这座小山并不归属与庄子,但贾家先祖机智,早早得将这山个买了下来。现在庄子上除了平常庄子上会种的大麦水稻玉米之类的粮食之外,因着占地不小的温泉池子,温度湿度都比旁的地方刚出不少,因此种了不少瓜果蔬菜,基本上可以供府上每日主子嚼头了。另外山里也养了不少野味,专供府里主子尝鲜的,如此一来,这庄子的账就比旁的多处两份来,还多纷繁复杂。
贾蓉勉强能够认出常用的农具和玉米之类比较明显的作物,这在公子哥里算是“识得五谷”了,至于这一亩多大,产量多少,还有那都是绿色的谁知道它是芹菜还是青菜。
红柳倒是知道些,她原是农村的,荒年被家人卖给了人贩子,后来被宁府给买了回去,但那时候毕竟年纪小,也记不大清了。在这个时代长辈身边的猫猫狗狗都要敬着,哪里能劳动她,况贾蓉当初说自己会处理好,现在也没那么厚的脸皮自己打脸说做不成了,只能自己打肿脸跟着熟练的老农了解着农事,亲自下地,认识作物,了解亩产,越了解,越发现自己真是差的远呢。
当自己在为吊车尾的成绩参加会试时伤怀紧张的时候,庄子里的奴才们正在为骤降的气温而担忧着,这一季的庄稼可能收不回来了,当自己正在看“刻苦读书”而没胃口吃饭的时候,这里像璐姐儿这么大的孩子正在为一口吃食争抢,自己这么大的“孩子”则地里为抢救庄稼而努力着,这还是庄子中过得比较好的一个了,可想而知那些别的庄子,那些没有主家庇护又只有那么一亩两亩的地的平民又如何?
如果贾蓉之前还有几分读书人的酸腐气的话,现在都被这些所见所闻给磨掉了。或许自己还会为了家族的荣光而继续科举,为官,卖货与帝王家,但至少,知道自己这些膏粱子弟的“膏粱”出自何方了,而承担这些“膏粱”的人又在吃什么,喝什么,做什么。而就在这个时候,他也明了了祖母等人安排这些事为了什么,为了让自己放下书,放松放松,但这绝不是祖父想法,他或许更想让自己体会到这些书本上没有的,为官之人最易被忽视的,但却最不能忽视的。
虽然如此,贾蓉还是觉得非常沮丧,虽然学到很多东西,但这么些天他还是没有看出来这里面是不是有猫腻。
红柳看起来虽不关心贾蓉,实际上一直都有对他进行关注,对蓉小爷的心思,不说十成,至少七八成是有的,对此也是颇为满意的。蓉小爷顺着太太奶奶等人的意思,没再捧着书本子不放,也像老爷想的那样了解了民间疾苦,虽然红柳并不认为贾蓉一个大家公子需要了解什么民间疾苦。虽然最后并没有自己查出问题,但公子哥也不需要算账本管家业什么的,这本是他未来夫人的事。
贾璐之前一直由赖庄头家的姑娘陪着自己,她自己并不清楚赖家的官司,又不像贾蓉一样跟在老农身边了解得多,还有账本可以查看,自身的农业知识比贾蓉还不如,贾蓉好歹还知道耕犁工具,一年几熟,她只知道古代是牛耕,现代是大型收割机,哦,还有个种菜的棚子。赖家的姑娘又只将她往庄子里好玩的地方带,玩得完全混忘了自己原来想要知道的普通人家的生活。
见到贾蓉的奇葩形象笑过一阵后,有些懊恼自己只知道玩了,想要和贾蓉一起做事,贾蓉哪里晓得这个小姑姑的心思,只当她无聊了,想和自己玩了,可自己这下地上山的,有哪里是小姑娘可以做的,都没个犹豫,就拒绝了,任由她撒娇威胁,都不同意。
被嫌弃的贾璐决定自食其力,反正是自家的庄子,也没什么危险。她是不行了,自己上辈子的年纪就比他这辈子的年纪来的大(有点拗),还不行自己比不过他了。就这样气哄哄的自己走了,不想这么一走还真被她发现了什么。


第五十四章 韩氏伴游贾母
梨香院,薛家。
凤姐前来说明了意思,宝钗自谦了两句,好生将人送出去了。便进了帘子去见薛姨妈。
薛姨妈正绣着薛蟠的平安囊,见宝钗进来,便问,
“凤姐送走了。”
“是。”
薛姨妈放下手中的平安囊,拉着宝钗到自己身边坐着,笑着道,“可是我说的,忍下去就好,我姑娘这般的好模样、好性情,瞧瞧便是老太太也不得不夸赞一二。”
宝钗难得放松一笑,这些日子以来,她心中也一直憋着气呢,如今老太太也给她道了歉,又说家中两个女孩儿都不及她,给了她这个样子的体面,事情也终于过去了。
不过宝钗想着,姑妈虽说在贾家深受上下尊重,但她到底不是当家太太了,贾母却还是如此的威严,不管如何都得讨好贾母,贾母最爱除了宝玉便是黛玉,这样想来便是要好生交好黛玉了,便对薛姨妈道,
“老太太最爱的莫过于林妹妹和宝玉了,宝玉暂且不提,他向来是个好性子,倒是如今我们和林妹妹生了嫌隙,倒要好好交好一二。”
宝钗沉思片刻,
“林妹妹年幼失母,向来最是怀念母亲之恩,还望妈妈对她也慈爱些,便是超了我也是无妨的。林妹妹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生病,我倒不好单独见她,明儿我们又要一起去那边府里,我寻个空挡,好生道歉安慰她,得了她的原谅才是要紧。”
薛姨妈见她小小年纪如此思虑周到,又是欣慰,又是心疼,也不言语,将她抱之于怀中。
宝钗心头一动,安安静静在姨妈怀中趴了一会。
第二日,天气晴朗,碧蓝如洗,万里如云,果不负昨晚壮丽的晚霞,见此景,人人心情便也开拓了不少。
章氏早早就在门口呆着,见老太太领着众位姑娘还有宝玉过来,赶紧上去迎接,安排轿子,请进了会芳园。
即使是昨日才安排的,到底是积年的世家了,不过一晚上就布置妥当,四处打扫干净,张灯结彩,席面,戏台都已搭好,只待客人到来。
不过贾母倒是不欢喜这个,便对韩氏言道,
“这出门也好,这家里请客也好,不是喝酒吃宴,便是听戏说书,我活了这么久,不管是参加的还是自己办的,也都是够了的。才不过一晚上,你弄得倒是很好,不过也脱不了这个套路。”
韩氏便道,“老太太说这话,心里必是有个主意,非要贬我一下,我且听老太太有何高招,才这般看不上。”
贾母笑着说,“今儿天空正美,韶光正好,何不学那些个意气书生们,去采风去。咱们也不需要出门,你们这小南山到是很好,我们带上些好热的菜,命小厮们在半山上的碧云亭备上火炉子,也不要别人动手,就我们几个自己热上一热,岂不是个好主意!”
贾母这主意,韩氏、章氏、凤姐都未曾言语,众姐妹并宝玉倒是欢呼起来,纷纷言道,真是个好主意,老太太好能耐等语。
贾母见众姐妹兴致高昂,也越发高兴起来。韩氏等人自然也是应允。便让人赶紧收拾东西,自己等人要陪着贾母上山了。
凤姐也要跟着上去伺候老太太,韩氏既然前头答应了凤姐让她歇上一日,便道,“老太太既然到了我们家来,何须还要你。”
又对老太太说,“如今我和章氏来陪您,下面缺个上下调停之人,便让凤姐留下吧!”
老太太有着贤孝的孙子孙女们围绕身边,又如何在意这些。
韩氏便安排着让凤姐进园子歇息去了,又命孔嬷嬷在下面上下统筹,自己带着老太太、姑娘们上山去了。
贾璐因着众姐妹都以瞧她的借口来了,也不敢托大,便向先生告了假,又见母亲要陪着贾母上山,心中十分担忧。
这韩氏本是身体不支之人,有高龄育子,经过这些年来的调养,虽然也有半年未曾发病了,但听孙嬷嬷道,她内里还是虚的,有心让她缓缓,但长辈有了定论,如何敢反驳。又见韩氏爬着爬着,面色红润,手脚有力,才渐渐放心下来。
几个人由着众丫鬟媳妇婆子的陪伴下上了山,宝玉、湘云、迎春、探春四人,年轻体壮,爬地最快是第一等,韩氏跟贾母两人年长体弱失第二等,贾璐伴着韩氏也是第二等,黛玉旧病痊愈,自然脚程最慢在第三等。
原先宝玉是伴着黛玉的,但黛玉脚程慢,走在最后,宝玉好玩,见着上头湘云等人欢声笑语,急得抓耳挠腮,黛玉可怜他,便推着他赶紧走,宝玉推辞了两次,见黛玉坚持,飞奔过去了。
黛玉原先就是喜散不喜聚的,瞧着贾璐在前头陪着她母亲和老太太,也不去打扰她,只自己一个人慢慢悠悠,边赏景,边走着。
却说宝钗见着黛玉一个人了,便也渐渐落了单,和黛玉一处去。
“林妹妹身子可好些了?”
黛玉好奇一瞧,是薛宝钗。心中疑惑,她怎么过来了。原先因着宝钗哥哥是个杀人犯,黛玉心中不喜,暗想两人既是同胞兄妹,即使外头再好。想来必有几分类似,便远着宝钗,宝钗虽人人交好,却也没刻意讨好,所以两人关系并不亲近。
“我自是好多了,宝姐姐怎么来了?”黛玉问道。
却见宝钗向黛玉屈身行全礼,黛玉一惊,忙侧身想让,
“宝姐姐,这是何故?”
“前些日子,虽非我所为,却也是因我之故,惊扰了林妹妹,使得林妹妹遭此大难,为此特特向林妹妹致歉,只希望林妹妹原谅个介。”宝钗含泪坚持行了全礼。
黛玉原先也没怪她的意思,她为人好是她自己的事情,别人拿这起风波,这有如何怪她的意思。却见往常她脸上挂着笑,如今却含着泪,着实可怜了点,便将她扶起。
“我没怪过宝姐姐,宝姐姐快些请起吧。”
宝钗见她如此,心中便一大定,又道“如今这风风波波的,就连我妈妈都担忧得哭了几回。”
黛玉听她母亲慈母心怀,更念起自己母亲也是这般关怀自己,更是心软了三层。
宝钗又拿出姐姐的款来,拿当初之事解说,“林妹妹这样的仙人,如今却受这种委屈,可见生在凡俗之中,也是脱不了地里的泥。”
又说自己怎样发放的赏钱,黛玉自己是怎样做的,如何如何。黛玉身边本是没人教导的,王妈妈老,紫鹃雪雁也不大,为人处世全凭己心,如何能知道此间存在这样的学问。
心里头暗道,这宝姐姐为人温柔稳妥,所谓众人之心,看她确是不错的,往日里倒是她瞧错了,内心便有了亲近之意。
不过这半晌的功夫,两人关系越发亲近起来。众人虽疑惑,但见两人关系好,也只有高兴的道理,宝玉更是开心起来。


第五十五章 韩氏病重
先是上了山,然后在半山上的碧云亭吃了饭,众人尽了兴,正要回去,却见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原先因着爬山身子热,猛然一下雨,降了温,尤其是韩氏,一滴雨竟钻进了她的脖子,冻得她一哆嗦,贾璐握着韩氏的手,见她的手逐渐凉了下,心中越发担忧起来,赶紧使唤人去抬轿子来。
还好山下孔嬷嬷和凤姐妥当,见天不大好,忙让人抬了封闭的轿子上来了,下了不过半柱香的时间,轿子就上来了,众人在丫鬟婆子的帮助下下了山,一下山便进了暖房,泡了去湿的热水澡,有烘得热乎乎的干燥衣裳,一大碗滚烫的老姜红糖茶,暖炉、熏笼、暖茶样样备下。
贾母因着这天气骤变,兴致去了大半,又觉得这天气与预测不利,恐曰不详,便带着孙子孙女怏怏而归。
真是尽心二来,败兴而归。
韩氏虽觉得身子不大舒服,但还是担忧贾璐,顾不上自己,吩咐人赶紧让她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