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穿越红楼之贾璐 >

第20章

(红楼同人)穿越红楼之贾璐-第20章

小说: (红楼同人)穿越红楼之贾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半瓶。”
“我这儿还有一瓶,你顺道带回去,还有茯苓霜,小孩子家家的,碰到这种事惊着了,也不知道会不会移魂,你将茯苓霜带回去给她用牛奶或滚开的水冲泡、调匀了喝,茯苓有抚脾、养心安神的作用,最适合她这样体弱又惊着的小人了,我这还有几瓶,你都带回去好了。”
“是。”
翠歌接过红柳递给她的东西,回贾璐的院子去了。
章氏见韩氏担忧着小姑子的事,宽慰道,
“璐姐儿才多大的人呀,哪里懂得那些个事情,估计见宝弟弟和那婢子,叫袭人的,闹得动静大了些,才急着叫人的。况且,翠歌不也说了,璐姐儿睡的也好,额头上也没留什么伤疤,太太自是放心好了。”
韩氏突然激动起来,
“放心,我如何放心的下,璐姐儿常年和西府里的姑娘玩耍,那贾宝玉又是个浑不列的,不思读书考功名,小小年纪尽想着。。。想着那些事,还说他是个好的,生而带玉,是个富贵有前程的,我看他就是个膏粱纨袴子,**无能儿,要是把我的璐姐儿给带坏了怎么着?还有你,不说他,怎么登仙阁都没个人守着,竟让这些乌七八糟的事发生了,啊!”
章氏忙跪下请罪,
“是儿媳的错,因着那宝玉实在是困倦得厉害,连路都走不了了,我才就近安排了登仙阁,因着宝玉说只要袭人候着便是,我也没多留人,之只留了两个老婆子在。”
“你还知道留两个老婆子,那你怎么就不知道派一个人跟着你妹妹?”
章氏忍着一天下来的忙碌,连连请罪,
“是儿媳的错,是儿媳的错。”也不敢再说是她自己不要人陪着的。
韩氏喝口茶,半饷方平复心情,看着跪在下面面**狈的章氏,想到她今日也忙的很,为的也是自己的大孙子,对她的迁怒也就少了些。
“罢了,你起来吧!这也不怪你,以后,有下人守着的地儿就算了,凡是那些个没人的都让人给锁了,璐姐儿身边也不能少人。对了,”
韩氏声音放低,“后续都处理好了?”
章氏回,“都处理好了,孔嬷嬷派的那几个丫鬟婆子道登仙阁的时候,他们完事了,正好从里面出来,她们没发现什么不妥,后来还是孔嬷嬷不放心,亲自过去后,才发现被袭人那丫头藏起来的脏了的被单子,确定换下来的脏了的**亵裤都被袭人带走了,这才封了屋子,通知了儿媳,儿媳后来又让人分别试探了那几个丫鬟婆子,确定没发现什么事,不过为以防万一,之后儿媳会让人将她们送到庄子。”
“西府里的人可知道?”
“如今想是还不知情,不过,袭人不是姑娘总有一天会看出来的。不知咱们是否要如实告知?”
“告知什么,咱们可什么都不知道。好了,你这样处理很好。有你在,确实可以放心些。”韩氏打了她一巴掌,又给了她一个红枣。
“不敢。”
“这西府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贾赦虽**无能还算是个守成的,但贾府那个史老太君是个偏心的,家业恨不得都留给他的二儿子和宝贝孙子宝玉。”
说道宝玉,韩氏毫不遮掩流露出鄙夷不屑,
“可她那个二儿子,到现在也不过是个无权的五品员外郎。下一代,贾瑚、贾琏倒是个好的,可早早的去了,贾琏有那样的媳妇,指不定怎样呢,贾兰年纪小,贾环贾琮两个庶子,活的连个体面的丫鬟奴才都不如。贾宝玉更是,嗤!”
“还是婆婆教的好,贾蓉善文,贾蔷善武,还有懂事乖巧的璐姐儿,各个都是人杰。”
韩氏笑了,
“夸我呢,还是夸你自己,我可没什么精力教他们。咱们家的孩子是好,可就是太少了,都是一脉单传,也就贾蓉多一个兄弟留下来。”
韩氏思虑一会,道,
“还有一事,你且精心着些,璐姐儿如今也大了,也不过是几个字,她的先生可找得如何了?”
章氏一怔,这韩氏历来最是放纵贾璐的,也不在意之夫子之事,又道,璐姐儿还小,好生玩玩,至今也不过是在跟李嬷嬷学学规矩体统罢了,如今怎提起这个来了?
“还未曾好,这如今好夫子难寻,听闻一女夫子盛有才名,如今在大长公主府里头教郡主呢,已经和她说好了,明年出来就来咱们府里。”
韩氏听了点点头,
“这位夫子我也是听说过的,是个好品行好学识的,可惜命运不济罢了。其他的倒也罢,琴棋书画本是陶冶情操的玩意儿,若璐姐儿感兴趣就让她细学了去,若不感兴趣,就教个一两年,不至于和其他人说起来听不懂就好。夫子不一定要齐了再交,只一点,明年开了年,便要拘着她学习了,别让她随意去西府了。”
原来这韩氏想着,这宝玉平日里也不过在内宅厮混,年纪又小,又不曾安排专人教导,如何知道这些男女之事,想来必是他们荣国府私宅混乱之故,此前贾璐还小,并不知事,可如今一年年大了,再听见了就不好了,于是想着明年趁着学习的事,拘了她,不许她再过去了。
另一边,那个陌生的男子悄无声息出了宁国府的大门,似乎走累了,路边有一茶寮,顺手就坐下了,喝着茶,片刻就走了,茶寮老板娘上来收拾,男子顺手给老板娘封了赏。
老板娘谢了赏,收拾了桌子,便进茶寮里头了,取出一便签,
“贾宝玉年幼好色,不足为惧。”
抬头,却见那男子往皇宫的方向去了。


第十六章 贾蓉中举
入了秋,且要说那远在江南的贾蓉了,贾蓉远在江南,自言可以下场了,贾敬虽远,瞧不见他的功课,想来试试无妨,便同意了,今年就让他在江南考考看好了。
要说科举,且先说一说本朝历史。
本朝唤为大康王朝,与贾璐所处世界唐朝之前是一样的,后五代十国纷争不断,不过之后,兴起的不是赵匡胤,而是一众王姓子弟,自称出自太原王氏。
五代十国期间,不断有势力兴起,也不断有势力覆灭,这一众王氏子弟所建势力由小渐大,一开始,谁也没有注意,不知其来历,大势后自称出生名门,也不见有人否认。
王氏子弟也不是简单的,建朝之后,很是发展了三四百年,然依然躲不过朝代的更替。当权者越发奢侈无度,对下压迫至深,农民起义不断,对女拘束限制,地位极其低下,上层沉溺女色,纳妾无不数十位,禁脔更是不计其数,下层百姓男子深受压迫,无法延续香火,平静了数百年的中原大地再起战火。
赵氏乃秦朝战乱时期逃亡关外的,与外族融合,趁中原打乱,进攻中原,赵氏与外族杂居多年,有着外族的彪悍,打仗十分勇猛,又有汉人的胸襟,在治理王朝时,促进民族融合。
开国君主康世祖赵运,虽不是贾璐世界宋朝开国先祖赵匡胤,但同为赵姓,不得不让人感叹历史的同一性。
赵运只有一妻,乃女真族人,后被封为仁孝懿恭皇后的佟氏,佟氏虽为外族,但自幼聪慧,为人和善,况在关外异族,男女更为平等,赵运只她一人,对她宠爱有加。颇为看不上王氏王朝极度的尊男卑女现象,在康世祖的支持下,大肆改革,提高女性地位。康世祖同佟氏对科举制进行改革。
康朝的历史大致在贾璐世界的明朝相一致,明朝是科举制发展的顶峰时代,康朝的科举制经前朝的变化,世祖夫妇的改革,竟与明朝颇为相似。
贾蓉出自勋贵人家,蒙祖宗庇荫,圣上英明,有一国子监名额,可以不通过考试就可加入国子监,名为监生。
国子监里有各学说大师众多,每三年一次的科举会试试卷便是有他们联合所出。在其中读书,起点就比旁人高了不知一节,同时,监生可以直接参加乡试。
监生不仅有着无数资源,还是众多朝廷勋贵清流等势力第二代集合最多的地方,很多落魄的侯爵人家,就算没什么出息的子嗣,也不愿放弃这个可以交好各大势力下一代的机会,所以,国子监虽好,风气有些杂乱。
乡试由各省省会城市左右布政使司、直隶总督等人牵头安排,生员只能在户籍所在地的省会城市参加考试,考虑到各省学生水品不同,乡试试卷由各省自行组织,会试在京都举行,由礼部组织。
乡试每个省都不同,这也是贾蓉回到金陵学习的原因。
贾蓉如今也已十九的年纪,将将及冠,今年乡试,不管好赖都得娶媳妇了,若有个举人的名头,也好说亲。
为此,贾蓉之母尤其在意,还在夏末之际,就开了一间佛堂,每日磕头念经,诚心实意,就连韩氏也大笔银子给了京城的各大庙上,只为佛祖保佑。
确实有用,可能也是江南文气滋养,贾蓉倒也顺利通过了,消息传来,阖府欢喜,贾蓉却道,要在江南回请老师同窗,收拾东西,回京之日怕是要到过年了。章氏虽不高兴,儿大不由娘,也无法了。
到日子久却也快,一晃眼,又到了岁末,要说这两年年成不好,靠着皇城根儿的百姓还好过些,至于旁个越发难过了。
去年冬季就冷死了不少人,惹得贾家当家奶奶们忙忙碌碌备冬衣炭火,好在年初回了暖,还降了雨,这才好过些。不想又是一年岁冬,比之去年还要冷些,加上自秋以来就不曾下过雨雪,达官贵人家自是无事,但寻常百姓家则是连年都难过了。
这日,焦茜的爷爷,宁府里的大管家焦大前日和几个贾家的老部下喝酒,一时高兴,喝多了,焦大到底年纪大了,还是跟着老太爷打仗过的,第二日早上没起得来,焦大老婆早去了,等到他儿子进来看的时候,焦大竟烧起来了,焦大儿子赶紧请大夫,还在焦大素来身体底子好,救得及时,没什么大碍,不过以后要忌酒,忌肉,忌生辣,可把老爷子愁坏了,在家不肯吃药,都闹到贾敬那儿去了。
贾璐见焦茜担忧老祖父给她放了假,让她回家住两天陪陪祖父,再回来。焦茜急吼吼得回了家,却见老爷子嗓门大的要吃肉要喝酒,精神头好着呢!才在家里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收拾了些母亲做的家常小菜,就打算回府里。
在后街上见到一个面带沧桑,却衣裳整齐干净的老妇人领着五六岁大的小男儿往这来着呢,这一处后街都是荣宁里头的家生子或者落魄的贾家族人住的地方,大家伙都是熟人,来的生人也就只有些卖生意担子的,卖吃的,买玩耍对象的,然这两人手里空空荡荡的,也不像那些人。
靠近了些,正听那婆子向路边的小女孩打听周瑞家的,焦茜是知道周瑞家的的,她是西府里二太太的陪房,最是捧高踩低的,怎么会有这等穷亲戚?
带着这等疑惑焦茜回了府,与主子她们闲聊的时候,说了一嘴,贾璐当时也不过过了过耳朵。
去和母亲那儿蹭饭时听说明儿蓉哥儿就要回来了,贾珍有了个举人儿子十分高兴,请了他那些朋友们来吃酒。
偏家里的玻璃炕屏被小厮们没轻没重蹭坏了一角,送去老工匠那修不了,家里头虽还有其他的炕屏,但一来不得他喜欢,二来找起来麻烦。
又听说隔壁老舅太太给给王熙凤送去一个内嵌大鹏展翅模样的玻璃炕屏,想着让章氏去问她那个弟妹借着摆着使使,两日后还。
贾璐思忖着她已经有两天夜里走了困,今天午饷也不歇了,免得晚上再睡不着,顺便就拦了这差事,领着几个力大的婆子去荣府走走,消消食。
等到了荣国府,先去了贾母那,贾母不巧休息了,就去了黛玉那儿跟她说了几句话,黛玉体弱,为养生每日午时都要小睡片刻,贾璐也没再多耽搁。就去了王熙凤的院子。


第十七章 刘姥姥(一)
偏偏又是不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