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是木匠皇帝 >

第26章

我是木匠皇帝-第26章

小说: 我是木匠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嘉谟乃是十三位顾命大臣之一,虽然挂着南京户部尚书的职衔此时却身在京城,当然也在大殿之上。对于这个周嘉谟历史上还是有着很积极的评价的,当时大明朝的党争非常严重,官员的升迁吏部不能做主。直到这位周大人当上了吏部尚书,选贤任能,可是终究因为力量太过渺小,没能成事。后来被魏忠贤给赶走了,最后还被魏忠贤害死了。

第四十八章 周嘉谟

周嘉谟是东林党之中少数的实干派,他曾经历任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后来又升任兵部右侍郎仍旧巡抚云南。在这期间不但弹劾黔国公木昌祚侵占民田八千余顷,后来又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广东,在这期间,加强边防,防止交趾兵侵犯。主持修复南海、山水、高要等邑被洪水所毁去的堤岸。

因为长期在地方任职,周嘉谟深知百姓疾苦,大明积重难返,所以在当上了吏部尚书之后,并没有像东林党想象的那样提拔自己人。而是认人为贤,整肃吏治,乃是东林党之中少数的几个实干派。其能力仅次于左光斗,甚至在杨涟之上。

看着天启皇帝面无表情的模样,下面的大臣都不知道这位皇帝打的是什么主意,也都没有说话。有几个跃跃欲试的齐浙楚党的大臣,却都被方从哲示意没有站出来。

这位三朝老臣,宦海沉浮无数次可是对于这位十六岁的皇帝却很是有些看不透。虽然这位皇帝只有十六岁,心性却是沉稳的可怕。在登基之前,杀伐果决能够自己动手杀人,可以说很是不凡。

本以为这位皇帝登基之后会有什么大动作,可是没想到却是十分的沉得住气,这让方从哲越发的认为这位皇帝的不凡。既然天启皇帝将李汝华赶回了家,那么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还是观望一下比较好。

还有一件事让方从哲闻到了一丝怪异,那就是东厂和锦衣卫,原本沉寂的两个衙门现在却都是异常的忙碌。虽然没有传出来什么消息,也不知道这些人究竟在忙些什么,可是方从哲相信肯定和这位天启皇帝脱不了关系。

此时的乾清宫甚是安静,所有的大臣都不说话,跪在地上的陈琦此时也是头冒冷汗。此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天启皇帝的身上,都在想着这位皇帝究竟在想什么。

看着下面的大臣,天启皇帝微微一笑,这应该是大明有史以来都少有的,轻轻的叹了口气,天启皇帝缓缓的道:“既然诸位爱卿没有什么意见,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吧!没什么事情,退朝吧!”说完就缓步的都出了大殿。

在天启皇帝离开大殿之后,大殿里先是一阵安静,紧接着就是一阵喧闹。抱怨者有之,恭喜者有之,不一而足。

在所有人都乱糟糟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让大殿里再一次安静了下来,这个人就是陈洪。陈洪也没有理会这些大臣,径直走到了周嘉谟的身边,笑着道:“咱家先恭喜周大人了,陛下有旨,请周大人入宫。”

周嘉谟此时神情有些恍惚,没想到自己居然就这么成了吏部尚书,听到陈洪的话才回过神来,跟在陈洪的身后向后面走去。

此时天启皇帝正等在乾清宫的御书房,看到周嘉谟进来,天启皇帝淡淡的笑了笑,道:“周爱卿免礼吧!来人赐坐。”等到周嘉谟坐下,天启皇帝才缓缓的道:“周爱卿是进士出身吧!”

周嘉谟心里很紧张,原本以为天启皇帝会说关于自己升官的事情,没想到居然和自己聊起了家常,却也不敢怠慢,连忙道:“回陛下,臣乃隆庆五年进士。”

“嗯,爱卿已经是四朝元老了,想必这么多年发生的事情你也知道。神宗皇帝宠爱郑贵妃,喜欢福王,朕和先皇并不是十分被喜欢。这么多年了,朕也没有一个像样的老师,就更不要说读圣贤书了。先帝驾崩的早,朕草草的就继位了,朕深感自己的学识不足啊!”看了一眼周嘉谟,天启皇帝缓缓的道,语气之中略带伤感。

周嘉谟已经被弄蒙了,这些事情他自然知道,神宗皇帝岂止是不喜欢泰昌皇帝父子,甚至恨不得没有他们才好呢!那样他就可以传位给郑贵妃的儿子福王了,这对父子的日子可想而知。不要说读书了连最低的生活保障都没有,只有在要死的时候才立了泰昌帝帝为太子,天启帝为皇太孙。为他们找了老师,可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泰昌帝已经三十九岁了,天启帝都已经十六岁了。这也是这两位皇帝昏庸的主要原因,而此时天启帝提起这件事情,周嘉谟真的不知该怎么说。

好在天启帝并没有问他什么,略微沉吟了一下,天启帝继续开口道:“朕这些天一直在学习,这么多天了也算有点心得,可却也有很多困惑,不知道周爱卿能不能为朕解解惑?”

看着天启皇帝的脸,周嘉谟更加的茫然了,这位皇帝究竟要说什么?自己虽然是进士出身,可是学问却并不出名,这样的事情为什么找上自己?来不及多想,只能硬着头皮道:“微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很好。”听了周嘉谟的话,天启皇帝顿时大喜,从龙书案后面缓缓的站了起来,来到了周嘉谟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周嘉谟顿时受宠若惊,在大明朝很少会有皇帝和大臣做出如此亲密的动作,天启皇帝笑了笑,淡淡的道:“朕前几日看到一段话,可是忘却了大半,不知道爱卿听说过没有?”

“请皇上示下。”

“是这样的,朕只记得其中一句,就是:读圣贤书,所谓何事?不知道爱卿有没有听过?”看到周嘉谟的样子,我的心里就一阵好笑,缓缓的将自己的问题抛了出来。

听了这个问题周嘉谟的心里就是一沉,虽然略有些明悟却似乎还没抓到,只能缓缓的道:“这句话是南宋文天祥的名句,是他在临死时留下的。”

“那爱卿知道这段话的全部是什么吗?”天启皇帝见周嘉谟含糊其辞,便将后面的问题也抛了出来。

“臣记得,全文是这样的说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周嘉谟此时已经猜到这位天启皇帝要说什么了,心中也是暗暗的想,这位皇帝远比他的年龄来的老道,可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那些想要愚弄他的大臣,最后下场肯定很惨。可是换一个角度来讲,这样的皇帝却很可能是一位好皇帝,也许是江山之福,社稷之福,万民之福。

第四十九章 读圣贤书

“爱卿给朕解释一下这段话好吗?”天启皇帝看着一脸怪异的周嘉谟,知道火候已经差不都了,微笑着道。

“陛下,臣相信以陛下的聪慧,自当早就领悟了这段话里的含义了。”周嘉谟也不傻,宦海沉浮,几经磋磨,这个人已经是油滑了很多。年轻时候那份报国的雄心已经被消磨了很多了,可是和天启皇帝一番交谈之后,心中的报复似乎再一次被点燃了,年轻时候的梦想似乎也再一次醒了过来。虽然是这样,可是还是抱着人到中年的矜持,继续和天启皇帝打着太极拳。

周嘉谟话里的意思天启皇帝自然能够听懂,他无非实在告诉自己,自己的话他已经听懂了,有什么话就直说吧!这么绕来绕去的有意思吗?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沉声道:“借用一句诸葛亮的话,益州疲弊,此真存亡之秋也。蜀国随疲惫,可是却也有诸葛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今我大明可谓大厦将倾,国家也是千疮百孔,可是这个时候,大明的这些大臣在做什么?”此时压抑在天启皇帝心中的怒火,似乎找到了宣泄的场所,天启皇帝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不断的回响。震慑着这大殿,也震慑着周嘉谟的身心,他的身子都为微微的颤抖。怀才得遇英明主,那么自己也可以一生无憾了。

“他们在争权夺利,在挖大明的墙角,他们有没有想过,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或者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换个主子而已,可是这么多年的圣贤书都读到哪里去了?平日了满嘴的清高之词,可是谁少拿一点都不行。正应了那句话,笔下有千言,胸中无一策。文天祥临死前说过,读圣贤书,所谓何事?”天启皇忽然间状若疯魔,眼睛因为愤怒迅速充血变得血红,伸手便将腰间的宝剑拔了出来。

天启皇帝用剑指着周嘉谟,眼睛瞪着他,大声的喝问道:“你是不是大明的重臣?愿不愿意和朕中兴大明?如果你言不由衷,朕就灭了你的九族。如果你此时告诉朕,你不可以,朕让你致仕。”此时天启皇帝已经将剑驾到了周嘉谟的脖子上,对于自己不能肯定的大臣都要进行一番测试,周嘉谟就是天启皇帝要测试的第一个人。对于这样有能力的大臣,天启皇帝是打心底里期盼的,可是如果他们深陷党争,不要说做什么实事了,就算能不能坚持本心都难说的很。

周嘉谟没有想到天启皇帝居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他不由抬起头看着天启皇帝,可是看到的却是天启皇帝愤怒的眼神。虽然是愤怒的眼神,周嘉谟看到了一丝信任更多的却是期盼。此时的他不禁想起来自己年少的是的梦想,想起了曾经发下的治国平天下的豪言壮志,胸中顿时一种东西要喷涌而出。

狠狠的将头磕在地上,声音颤抖着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臣愿为陛下马前卒,虽死不悔。”

天启皇帝将宝剑收了起来,将周嘉谟缓缓的扶了起来,拍着他的肩膀道:“卿不负朕,朕必不负卿。他日若大明亡国,朕希望爱卿能在朕的身边。”

“如果真到那个时候,臣必不在陛下身边,臣虽然武不能上阵,文不能定天下。可陛下以国士带我,臣必以国士报之。到了那时,臣愿提三尺青锋,为陛下战死杀场。”周嘉谟此时心里已经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这一生能遇到这样的值得报效的君王,自己何惜一死?这或许就是文人的气节,文人的骨气,文人的脊梁。

用力的拍了拍周嘉谟的肩膀,天启皇帝用力的道:“有什么想法,经管放手施为,朕给你做主。”

“陛下,朝中臣子大多结党营私,想要澄清吏治,第一步是要澄清朝堂,将这些结党营私之人全部赶出朝堂。然后选贤任能,才能迅速的澄清吏治。”周嘉谟将自己的意见抛了出来,这是他为官这么多年的经验之谈。他的心中对于面前的这位帝王有了强大的信心,说起话来自然不再有丝毫保留。

“朕何尝不想一举扫除党争,澄清吏治,可是谈何容易。朝堂上的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爱卿上任之后,可以先选拔一批有能力,有才干的官员。将他们的能力全部都记录下来然后送到朕这里来。等到时机成熟,朕自会一举解决党争,澄清吏治。”周嘉谟的意见自然是好的,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大明朝积弊已久,正可谓积重难返,想要一步成事,自然是不可能了。

“是,臣遵旨。”虽然天启皇帝没有准了自己的办法,可是周嘉谟的心里却更加的安心了,因为皇帝是老成谋国之言。此时他的心里更加的安心了,干劲也更足了。

带着满心的欢喜和对未来的希望,周嘉谟离开了乾清宫,此时他仿佛看到了大明的中兴。一个强大的王朝,一位贤明的君主,还有自己一代贤臣,必将留名青史。

从乾清宫出来之后,周嘉谟在紫禁城的门口遇到了两个人,或许说是正在等他的两个人,这两个人就是杨涟和左光斗。

“周兄,不知陛下召见有何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