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中外名人看邓 小 平 >

第49章

中外名人看邓 小 平-第49章

小说: 中外名人看邓 小 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看出,杨鹏翔先生在写作中尽可能采取客观态度,把对邓小平的高度敬意溶化到实事求是的描述之中,使人读后产生全方位的感受,从而体会到邓小平作为伟大改革家的形象与业绩。

    耐人寻味的是,杨鹏翔先生把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和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前董事长戴维·洛克菲勒在1988年5月分别说的对邓小平的评论置于他的著作的卷首。基辛格的评论是:“我认为,从理论和实践上看,中国在改革的道路上都比苏联走得远得多。”

    “中国做了一些甚至在苏联还不曾谈到的事。”

    洛克菲勒的评论是:“他(邓小平)言谈举止非同寻常,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极为坦率和富有远见地谈了他对中国和世界的看法,证实了我和其他许多人的看法:他是本世纪的伟人之一。”

    国民党元老、孙中山先生的表侄、担任过大元帅府少将卫士长、当时已108岁的老人郑卓老先生读了杨鹏翔先生这一著作的部分初稿,他深为中国改革以来的巨大变化所鼓舞,深感邓小平的政策确实顺乎民心,顺应潮流,因而欣然为《伟大的改革家邓小平》一书作序。

    杨鹏翔先生的这本关于邓小平的评传,共有27章,下面的文字选录了该书的导言、第26章和第27章的一部分,有些题目作了改动。

    在历史的天平上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东方发生一件重大事件,十亿多人口的中国,政策和路线有了明显的转变。地球上近四分之一

                              

    613

    人口在政治和经济生活方面的积极好转,很自然地吸引着全世界人的关注。

    群众中有很多英雄,中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是亿万平凡人所创造的。但历史学家不排除领袖在群众中产生的作用。

    政策和路线,是领袖高度的智慧、坚强的毅力、实践的经验的结晶。它在关键时刻发生旋转乾坤力挽狂澜的巨大威力,在世界历史上就发生过许多次。中国的邓小平正是这样的人物。

    古今中外许多历史人物,在失败之后很难重登历史舞台,创业不易,守成更难,成功人物的暮年,往往是不能重振雄风的。

    拿破仑是人类史上蹶而再起的人物,他失败被囚后能逃出牢笼,振臂一呼,重组雄狮,与英德联军相对抗,不幸再度被俘,郁郁以终,但法兰西人民至今犹视他为法兰西民族的骄傲。

    人类历史上能三蹶三起的人物,是中国的邓小平,因此,当他第三次在政治舞台上大显雄风的时候,关于他的事迹,成为西方作家的热门题材,有些为了赶时间,粗制滥造,抢先上市。

    由于以往中国对高级干部的历史采取保密制度,使西方作家难以从中国找到第一手的真实资料,只能从港澳的旧资料中去撷取一鳞半爪,甚至引用了错误的资料。……

    美国《时代周刊》选出邓小平作1985年的新国人物,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震动和启发,美国《时代周刊》编辑部原来是考虑过以苏联新领袖戈尔巴乔夫,以及当代若干知名人

                              

    713

    士,作为1985年的新闻人物的。但经过研究分析,在最公正的天平上衡量过,最后认为邓小平才是最适当的人选。

    事先,《时代周刊》派出了庞大的新闻代表团到北京进行访问和实地考察,收集了大量素材。他们又接触了美国其他报馆长期驻华记者,更听取了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们的意见,博采周谘,绞尽脑汁,他们这种一丝不苟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和作风,是全世界历史学家学习的榜样。不到一万字的文章,竟动用这么多的人力和时间,世界上是罕见的。

    《时代周刊》对封面设计也深具匠心,他们请了艺术家罗伯特·卢森堡精心设计。

    《时代周刊》编辑部介绍说:“罗伯特去过中国,在北京和西藏举行过他的作品展览,他在日本与艺术指导路德·霍克兰相遇,霍克兰说:我们认为他能把邓的像设计得富有新意,并反映出革命的传统。这位艺术家通过亲身感触,以及他手头的一些照片,创作出一个肖像似的艺术拼贴画面,画面左上方一把剪刀剪开红绸带,表示中国迈向一个新时期。

    1982年也曾去过中国的卢森堡说:今天出现了新的精神面貌和新的奇迹,那是三年前不曾有过的(指1982年前)

    ,这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开端!“

    艺术家卢森堡这句话引起我的深思。

    《时代周刊》上《东山再起的同志》这篇文章,更激起我心底的共鸣。也引发了我创作《伟大的改革家邓小平》这本书的动机。

    历史学家对人物的评价,着重点是评价他对自己的国家以及对世界的影响。他的人民过去生活得怎样?现在生活得怎样?今后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至于这个历史人物的童年

                              

    813

    和青少年时期的活动,以及他迈向成功之路的坎坷和曲折的历程,则是次要的。

    因此,我以较多的篇幅来写几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牵涉面比较宽广,而对邓小平本人则着墨不多。众所周知,改革开放的每一项成就,都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分不开的,他以高度智慧来指引人民前进的方向,十亿多人就能走上宽广的道路。

    世人把中国的改革和开放称为“第二次革命”

    ,这是有充分事实根据的。因为十年前中国的处境,比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衰退时期,更为严重,更为复杂。

    30年代,罗斯福总统面对美国经济大衰退的浪涛,用铁腕推行新政,扭转了美国经济大衰退,使美国的经济获得复苏,全面繁荣,这也是一种改革,只有经济的繁荣,才能促进政治的修明。当时的和现在的美国反对党,也都承认这个事实。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影响着当时的美国人,今天的美国人,以及尔后若干年美国人的命运,这已成为人类历史不可抹煞的功绩。

    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未到十年,成绩斐然,实践证明,这是造福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一个方案,一场革命。

    所以,全国景从,奇迹迭现,全世界都欣赏和喝采,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苏联也竞相效仿;它将影响着当代中国人,以及若干年后的中国人的命运。

    因此,将《伟大的改革家邓小平》这本书,当作历史的见证也未尝不可。美国《时代周刊》两度把邓小平选为封面人物,介绍给全世界的读者,是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

                              

    913

    领导第二次革命

    由于闭关锁国,思想僵化,政策摇摆不定,再加以“四人帮”的倒行逆施,红卫兵的胡作非为,中国的经济也遭到沉重的打击,诚如中国的舆论所公开承认,70年代的末期,中国的经济已濒临崩溃的边缘。

    中国的命运向何处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领导人日思夜虑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有识之士关心的课题,在海外的华裔同胞,亦寄予深切之关注。

    中华民族要昂首挺立于世界国家之林,不是靠口号和空想来获得光荣,而是靠事实来表现。人,当然要有精神,人也离不开物资。要解决十亿多人民的温饱,在温饱的状态下摆脱穷困落后而进入小康,再由小康而到达繁荣富强,这是一条艰苦曲折的道路。在思想僵化的情况下要解放思想,在生产力萎缩的阶段要解除一切束缚生产力的障碍,是关系到10亿多人民及整个民族前途的大事。

    在这个关键时刻,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得到全中国人民的拥戴,几年的苦干实干,给濒临崩溃边缘的中国经济注射了一针强心剂,奇迹般地呈现了生机蓬勃的喜人现象。

    9年来的实践,已具体看到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这成果还将影响着今天和明天的中国历史。

    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开放,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打开了一条生路,也为全世界经济停滞、生产落后的国家作出了光辉的榜样。实行经济改革开放,在今天的地球上

                              

    023

    已形成一股新风气,开创了第三世界国家摆脱穷困落后的新途径。

    谈改革,说开放,是今日世界有识之士的时髦课题,干改革,干开放,更是时代的新任务、新目标。大势所趋,潮流所向,任何人也阻挡不了。

    历史,是人类在前人思想发展的基础上,不断的改革、改革、再改革的过程中的文字的积累。基于此,现代的历史学家确定: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改革家是发展历史创新历史的先行者!对中国来说,改革就是光明和幸福,就是中国的希望。

    邓小平不是个神,是个现代人。

    作为中国伟大的改革家,邓小平的伟大之处,就是他能吸收前人的智慧与精华,扬弃其愚昧与糟粕,迎合世界潮流,洞察人民意向,大胆创新,排除障碍,发扬民族精神,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他和中共其他领导人,正鼓舞着和带领着中国人民,把历史推向前进,这就是结论。

    “马克思在天之灵很有威严,他看到了我们所做的事情,感到不满意,所以他惩罚我,罚我变成聋子。”

    (注:意译1985年邓小平讲话)

    这当然是10亿中国人民的领袖人物的玩笑话。

    还在作出有魄力的行动,使一个世界人口最众多的国家旧貌换新颜以前,邓一只耳朵听力就不好。但是,在这位身材矮小但拥有铁腕的领导人看来,这句玩笑话意味深长。如果在大显身手搞改革的当中,邓还打算用共产主义革命的祖师爷卡尔·马克思的名义来证明他常常称之为“第二次革命”

    的正确性,他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他在中国推行的政策是与传统的马克思

                              

    123

    主义者(尤其是苏联领导人)所乐于接受的金科玉律有所不同或者相抵触的。照中国阴阳平衡的思想来看,邓的第二次革命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尝试,把表面上看来势不两立的两种东西融合到一块,如国家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中央计划和市场竞争,政治专政和有限的经济、文化自由。的的确确,对在西方世界和共产主义世界的怀疑论者来说,这是将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结合到一起的一种尝试。

    东山再起的同志

    在四川省西北部的茂盛竹林和稻田之间,有一幢带有当地典型风格的U字型农宅(即两厢伸出)

    ,木架结构,灰浆墙,灰色瓦屋顶。

    10户人家住在有百年之久的16间房间里,每间房约32平方米面积。

    庭院里摆放着一束束干辣椒和谷穗。在这拥挤的公共住宅中间,有三间未住人的房间,每天都有不少人到此来参观,这儿就是邓小平的故居。尽管农宅的“文化中心”只有少量的照片和旧的家具,但也足以使人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