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步步为赢 >

第93章

(红楼同人)红楼之步步为赢-第93章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步步为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赦冲梁疏说完,又转身冲着围在衙门外的众人也是一拱手。这让众人一惊,便听贾赦说道:“今日贾某含冤被诬,要在这公堂之上当面对质一证清白。我贾某素日为人如何,众人也都知晓。不做亏心事,自然也不必避人。今日之事,也希望这京城百姓能听完这是非曲直再做评论,千万别生这官官相护之心毁了官府的清誉去。”
围观众人听了倒是连连点头。也有人小声嘀咕起来说贾大人如此坦荡,到却像是受了冤屈的。自然也有人反驳道,说不定就是嘴上说的漂亮,这官官相护是必然的,不信等着看。这话也都传进贾赦耳朵,贾赦只是一笑便转身进了公堂。
梁疏也实属无奈,自己虽说是个京城府尹,可京中是个官都比自己根基厚实,这贾府又岂是能轻易得罪的?
这案子像个烫手的山芋,自己自然不想接。可不想接也只有推出去才行。梁疏先试图将此案推给督察院,都察院已不合礼制为由给推了回来。继而又想推给大理寺,大理寺倒是躲的更快,压根连接都没接。折腾一番这苦差事还是落到自己头上去了。
今日这案子看着简单,内里复杂。原告虽是平头百姓,可偏偏来个“邀车驾”,还偏偏碰上的是义忠亲王,如今这王爷不知为何与贾家不睦,见此案自然与那小儿撑腰。就是今日,这被告倒是早早到了,原告倒是姗姗来迟。这一面是王爷一面是国公之后,哪个不都是厉害的主,也只有自己倒霉,夹在中间。
待贾赦进了公堂,梁疏也不敢怠慢,忙命人奉了茶搬了座。贾赦倒是拒了,说升堂问案没这规矩,也不能因自己就破了去,说罢往堂上背手一站。
片刻之后原告也到了,乘的是义忠王府的马车。那小孩一身重孝,满脸泪痕。这围观众人见了倒是颇为唏嘘起来。
贾赦也是瞧着,毕竟自己上次去王获家去看字并未见到此人。今日瞧见了,看年纪也不过是十一二岁的模样。一身重孝倒是让人瞅着有些可怜。贾赦心里叹了一下,如此年幼小儿也诓在其中当作棋子,这设套之人也着实狠毒。
这原被告都到了场自然要开始审案问案了。梁疏端坐一拍惊堂木,左右两班衙役在列,梁疏刚要开口,便听一人喊道:“稍等片刻。”众人回头去瞧,倒见这义忠亲王、忠顺王爷、忠敬王爷一并前来。
梁疏见了忙下堂施礼:“不知三位王爷到此,有失远迎,还请王爷莫怪。”三人倒是都摆了摆手,免了礼去。贾赦在一旁站着,见三位王爷齐刷刷来倒也觉得有趣,也近前行了礼。
梁疏此时额上的汗不停涌出,心里暗骂道,这一个贾府一个王爷还不够乱的,再来两位王爷又算是怎么回事去?可心里怨气也不敢在脸上漏出半分,依旧面上带笑道:“不知三位王爷来此,有何指示。”
义忠亲王先开了口道:“那日这小儿拦了我的马去。我将这案子交到梁大人手上,今日升堂自然也是要看看的。”说完又转脸对贾赦道:“贾将军别在意,我见这小儿着实可怜,此事是非曲直自有梁大人秉公,本王自不会插手,今日也不是来给其撑腰站台的。”
梁疏听这话自然一肚子火,合着好人你当坏人我做啊。可又只能压了火气转向一旁忠顺王爷问道:“那王爷是?”
“此事因蜀素帖而起,我与那幅字也有些缘分,故而过来一观。”梁疏点点头又瞧向忠敬王爷,忠敬王爷笑笑道:“我倒是无事,听他们说有热闹,便跟来了。”这话说的实在,贾赦差点没绷住笑了。梁疏咬着牙让衙役搬了凳子请三位王爷上坐,待众人坐定,梁疏要再拍惊堂木,手还未落下,便听贾赦叫了停。
“贾将军何事?”梁疏举着惊堂木道。
“这升了堂,此案便正式开审。未审之前,我还有几句话要问问这小儿。”
梁疏瞧了瞧三位王爷,见其没有阻拦之意,也点头道:“贾将军你问吧。”
贾赦看着跪在地上的小儿道:“我瞧你年纪尚幼,开审之前我先劝你一句,莫被人三言两语蝇头小利骗了去。若是你此时撤案,我也不追究你诬告之事。”
那小儿脖子一梗道:“杀父之仇如何说的这样轻巧,我敢当街拦马,自然不会撤案。”
贾赦点点头:“当街拦马,怨不得是父子呢。行事作风倒是一致,一个拦马为儿治病求买假字,一个拦马为父鸣冤诬告好人,原来此事也是祖传。”
“你休要得意。”那王聪气呼呼道。
“我就是再问你一句撤还是不撤?”
“不撤!”
“好,倒是有些骨气。”贾赦从梁疏一拱手道:“梁大人我问完了,您请继续。”
梁疏此时捏着惊堂木的手都有些酸了,往桌上重重一拍,朝王聪道:“你有何冤屈尽管说来!”
“梁大人且慢。”
梁疏颇为无奈,瞧着贾赦却又不好发火,咬着牙问:“贾大人还有何事?”
“梁大人请恕罪,贾某只是想起一事。依本朝法律,这民告官不论是非先杖责二十,查实若为诬告再杖责八十。不知贾某说的可对?”
梁疏点点头,的确如此。若不是自己看这小儿年幼,只是命衙役将其轰出府去,若是那日自己将其打上几板子,估计也没今日之事了。
大堂之外众多百姓听了贾赦此话颇有些不满,有人甚至嚷出声来:“这年幼小娃经得起几板子去,二十板子下去了,怕是连命都没了。”
这话声音颇大,贾赦也自然听见,“说的没错。我也是因是如此才特在梁大人审案前专门问他是否要撤案。若是撤案,自然不必挨板子去。”贾赦顿顿道:“这小子不撤诉,倒是让我有些刮目相看。毕竟民告官,若是为官中正被人肆意诬告,众口铄金,久而久之也必失了民心去。故而这律条中才有这条,这法不可乱。”
此时再看那跪在地上的小子,似乎有些瑟瑟发抖。贾赦叹了一声:“怎么你竟然不知此事。唉,我以为你早已知晓,故而方才未明说。”说完贾赦从袖中摸出一锭元宝来,上前一步搁在梁疏的公案上。
梁疏瞅了瞅那枚元宝又瞧了瞧贾赦有点傻眼,顿了顿才开口道:“贾将军这是合意?这当庭贿……”
“大人误会了。梁大人为官清正,审案之时我怎会有贿赂之心。这锭银子是给那小儿疗伤之用的。今日之事若是先打了板子,怕那小儿伤势过重无法堂审,我也代为求情。还请梁大人审完时在打也不迟。”贾赦一顿,又道:“哦,我倒是忘了,这是诬告,申清还要加八十。唉,这小身子骨,别说一百大板就是十板子也未必受得了。这锭银子就算是为其身后事之用吧。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梁疏听了贾赦这话先是一愣,接着又想贾赦果然不是好得罪的。再瞧那跪地小儿,现在真是瑟瑟发抖起来。
“如此贾将军倒也算是仁义。先前有劝,之后又为你求情。我倒是从未见过如此的被告去。小儿今日有冤只管说来。若是属实,梁大人自会为你做主。”一旁的忠敬王爷倒是先开了口。
作者有话要说:嗯,真正的计策要往后推一章了,没想到一下写high了
代表自己觉得法律面前众人平等,年龄职业疾病都不是可以触犯法律的缘由。
抱歉说了两句私货的话。
谢谢小天使们的收藏评论,么么哒=3333=


第一百一十九回 
119
惊堂木在公案上重拍一记,梁疏朝王聪道:“你有何冤屈尽管讲来。”
不知是被贾赦先前那些话吓到还是被梁疏的惊堂拍案震到; 此时跪着的王聪声音也抖了; 话也结巴了:“小、小人王聪; 随州人士。今、今日为父含冤。我父被、被歹人毒死,望大人明断!”
这话说的扼要但也含混。只字未提贾赦强买字的事去。贾赦听了撇嘴; 本想张口,后见忠敬王爷对其丢了个眼色,便将嘴闭上了。
这梁疏听着也郁闷呢; 这与递上来的状纸说的不一啊。之前你不是口口声声说是贾赦骗买了你家祖传的蜀素帖么; 怎么被人家几句话一说; 你听着要挨打,这事都不提了?你不提我怎么审; 我都把人叫来了; 这堂上还坐着三位王爷。况且你不说这打就能逃了去?真是小儿想事。
“那今日堂上你状告何人是毒杀你父之凶手?”梁疏追问道。
“我、我、我不知?”
“你不知!”梁疏气得用惊堂木往公案上敲了一记; “你这小儿; 先前状纸上写明是状告荣国公之子一等将军贾赦,怎么今日升堂众目睽睽之下你竟告我你不知?公堂乃是威严之地; 哪容你等如此信口雌黄?我且再问你一遍; 若是再乱言; 我治你个戏弄官员藐视公堂之罪; 先打二十大板; 再将你撵出公堂去。”
梁疏本就憋了一肚子邪火去,这堂上的几位都是爷,自己开罪不得; 若不是因你原告生事,哪会有今日自己如坐针毡的审案?
被这么一吓,那王聪开了口小声道:“小人、小人的确是要告贾、贾赦。是他害了我父亲去。”
“你说贾将军害了你父,可有证据?”
“他因看上我家祖传蜀素帖,设计诓骗,使我父将字贱卖与他,我父知晓后寻他算帐,确被他下毒害死。”
贾赦在一旁听着直咬牙,这被人当面诬陷的感觉太糟,真想上去直接抽丫两大耳光先消消心头之气再说。
“你说的这话状纸上已有,我现问你,你可有证据说明贾将军毒杀你父亲?”
“我家祖传的蜀素帖现在其手中。他确是从我父亲手中买的。”
“那下毒呢?有何为证?”
“仵作验过说是中毒而亡。”王聪顿了顿,“村头李老头可以作证,那日我父亲因知道自己贱卖了蜀素帖要去贾府讨个公道,遇到李老头跟他提过此事。”
梁疏心里一叹,这让原告举证就是浪费时间么,没有一句是在点上的话。不过因两边都是自己得罪不起的,自己也是认真查证过。官府仵作也验过尸,王获的确是中□□之毒而死,不过仅凭一个老头的转述,就能认定是贾赦下毒,也太想当然了。
“贾将军你有何话要说?”梁疏转头问贾赦,这案子就不值一审。
原本站在一旁的贾赦忽然听闻梁疏问自己忙答道:“梁大人,我确是从王获手中买了一幅蜀素帖的摹本,但收了那字是因王获街头拦马,跪求我救他,我因听其说自己儿子重病,急需用钱才收的。至于其余之事,贾某一概不知。”
王聪急忙叫道:“分明就是你骗了我父亲,硬说我家传宝贝是赝品摹本。”
贾赦眼睛一瞪道:“那幅字是摹本,此事我第一次去你家中便已告知,又告其如何甄辨之法。那日与我同去的宋仕朝也知晓。王获来求我时,也说他去了京城古董店询价,古董店主也称其是摹本。此事你父早已知晓。”
“那宋仕朝可在?请他前来一问?”梁疏问道。
“因被人诬告,我也想寻个证人,去了宋府两次,可惜此人出去云游了,至今未归。”贾赦道:“也不知归期,不过他们府中或许有知此事者,大人也不妨一问。”
梁疏点头派人去宋府询问,准头又对贾赦道:“这蜀素帖乃当今天下名帖,读书之人莫有不想见识一二。今日此案既与此帖有关,且先不论真伪请贾将军拿出一观。”
贾赦点头道:“这倒是无妨。今日我也特将这蜀素帖摹本带了来。”说罢一挥手,身后来一小厮,其抱着一小包裹呈上。贾赦冲梁疏点头,便有衙役接了过去,至于公堂案上。
梁疏亲手将这包袱打开,小心将长绢展开,因长绢太长只展开了一半。梁疏瞧那绢上之字,写得甚是漂亮。这就算是摹本也值得一收啊。
“王聪,你且上来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