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步步为赢 >

第267章

(红楼同人)红楼之步步为赢-第267章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步步为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心善; 做事稳妥; 我自然是最放心的。”史菲儿点点头; 心中暗叹若世上真有菩萨,那为何还会有这么些苦命的人。
次日一早尤氏便来给贾母请安,又给惜春带来几样亲手做得点心和几件衣裳。史菲儿笑道:“何必次次如此; 难得过来一次,每次来还要准备许多,如今你手上事情多,莫要太劳累了。”
“自是应当的,如今我们姑嫂相互依靠,虽不是每日得见,但我这个做嫂子的总是心中牵挂着。不过是做点吃食、做两件衣裳,也不算劳累。”尤氏笑笑道,又拿出条抹额给贾母,“我新做得,老太太试试看看合不合?”
史菲儿笑着让丫鬟接过比了比,点点头道:“我这些东西颇多,下次就别单给我做了。”
尤氏笑道:“我不过是尽点心力罢了。老太太帮衬我们那么多,着实无以为报,如今蓉哥也比之前强了不少,能帮衬着分担许多事情,如此我倒是能有些功夫摸摸针线。”
“一会儿我在让你们姑嫂相聚,今日我寻了你来倒是有一件事想与你商议。”史菲儿顿了顿,“如果你能帮我办成了,我倒是要还要好好谢你一番。”
“老太太不知是何事,只期望侄媳妇儿能帮您分忧呢。”
史菲儿便详详细细将英莲一事都说与尤氏听,又将从张夫人那边听来的那番话学给尤氏知晓。本来尤氏就听闻过此事的,这个赵家也的确是宁国府祖上的旧部,而且这个赵诚唤自己也是知道的,昔日宁国府遭了难,最后贾珍扶灵回金陵,这赵诚唤还专程送来了十两散碎银子。贾珍还感慨了一阵,说是越是落难才越发知晓人心。这赵家昔日在宁国府繁盛时不大走动,如今自己府上落了难,反而还能拿出银两帮助。这银两散碎,想必积攒着实不易。
尤氏便将这桩事说给贾母听,史菲儿听了倒是对这个赵家子弟有点刮目相看。尤氏应承下来这事,说是若真是此人倒也还好办了。贾蓉和其相识,让贾蓉去问问便是,还省得中间来回传话。史菲儿听了,觉得这样更合自己的心意,便让尤氏对此事更上心些。又请来了甄家母女和尤氏见见,尤氏见了对英莲自然是又赞了一番。因为这事史菲儿本意也不愿欺瞒甄家母女,所以昨日便跟其都通了气。甄夫人也是点了头的,而且还言自己相信英莲是个有后福的,如今大劫难都过去了,倒是不信什么克妻之类的鬼话。
尤氏离去回了自家宅院,便叫来了贾蓉跟贾蓉商议了一番。贾蓉如今待尤氏也如亲母一般,诸事自然上心。贾蓉想了想道:“赵家在府中危难时愿意出手想帮趁,如今我们也比之前缓了许多,不如请人家来家中坐坐,喝酒叙旧,如此也好说。”
尤氏想想也点头应了。
转过天来,贾蓉忙完事,便去找赵诚唤。两人见面自然是叙旧一番,贾蓉也将自己回金陵之后的事跟其说了一番,二人都是经历过家宅破败的,自然说起话来,分外投机。只因天色晚了,明日赵诚唤还有事,二人都觉得不能尽兴。贾蓉便约其三日后去家中吃饭,彻夜畅谈。
三日后,赵诚唤赴约,尤氏早就精心备好了酒菜。虽然尤氏也希望能促成这桩亲事,但是仍心里打鼓。不过不管成与不成,这个赵诚唤倒是值得结交的。贾蓉和赵诚唤两人在屋中吃饭饮酒,席间贾蓉之妻胡氏出入几次,来送温热的酒菜。
借着几分醉意赵诚唤道:“虽说我们家中都遭遇了大变故,但是蓉少爷还是与我等不同。如今我这样的岁数,还连家都未成,每日回了院里,清锅冷灶的,连口热水都喝不上。 ”
贾蓉见其忽然自己说起这事,便也借着酒意道:“那是赵兄,不愿将就,赵兄这等为人,还不知道日后哪家姑娘会有福气呢。”
赵诚唤摇摇头道:“你是不知道我的旧事,人说我是天煞星,克父克母克妻,否则我为何现在仍是孤身一人。莫说能成亲,就是如今我要出院门,找人帮忙看着宅院,都有人怕从我这里沾染了晦气。不瞒兄弟说,你还是头一个来我家找我的。就冲此事我也敬你一杯。”
贾蓉点头饮酒,借着赵诚唤这番话便将英莲的事仔细说了出来,说完之后,贾蓉又道:“我倒是觉得你们两人甚是般配。我虽没瞧见过这女子,但我家太太和我夫人都瞧过,说是这姑娘模样好,性子和善,谁要能娶了去,不知道是前世哪里修来的福气。”
赵诚唤摇摇头道:“这样好的女子,若是让我克死了岂不是太可惜?我可不能牵连了人家。”
贾蓉笑道:“你倒是想得长远,还没三书六聘呢,就怕给人家惹事了?你若不信,我想办法哪天让我家太太请了来,让你家中管事的长辈瞧瞧,看我说得是真是假。”
赵诚唤点点头道:“如今我这事,我的上司倒是还帮我留意,我明日便跟其说说,若是此事真能成了,我还要谢过蓉兄弟你这桩大媒呢。”
二人之后将话题引开,又说了会儿旁的话,又喝了会儿酒,喝了个一醉方休。
次日一早尤氏便从贾蓉哪里得了信,心里高兴,急匆匆给贾母回了话。史菲儿也是开心,也只是等信。而赵诚唤回去,倒也惦记这事,心里有点期盼,但又真怕自己命数不好,真害了人家。前思后想了三天才跟自己上司略略提了此事,上司一听倒是高兴,忙让其太太备上礼下帖去贾蓉府上走动走动。
接下来事情便顺遂多了,尤氏安排赵诚唤上司家太太见了英莲,这一见这太太便做主将亲事定了,接下来便是三书六聘一应事宜,史菲儿将这事都托付给了尤氏操办。尤氏也因为自己受了老太太大恩,这事办的格外尽心。又因为赵诚唤年纪也大了,又怕等时间久反而生出事来,所以从下了定,到花轿将人抬进门,也不过是小两个月的光景。
英莲嫁入赵家,史菲儿给了些银两,也没敢给太多,怕给其惹事,送了间小店铺,算作让其日后生活贴补用。和英莲相好的姐妹也都送了礼,张夫人、王熙凤也随着老太太给了些银两。如此英莲出嫁虽不算非常风光,但比起一般人家也要强上许多。英莲出嫁前说自己母亲辛苦,如今没有依靠,询问可否接了其来同住,若是不便,自己想在临近之处赁个小院子让母亲住下,自己便于照顾。
赵诚唤听了笑道:“自家有许多空房,岳母愿意住那间都可。自己无父无母无兄弟,如今家中多了人气自然是好事。”英莲得了信,心中甚是欢喜。
待人入了府,赵诚唤见英莲如此模样,性格又温柔,说话办事又有度,回到家中热茶热饭等着,又有人嘘寒问暖,更是喜欢到不行。夫妻自然恩爱。甄夫人如今寻得女儿,又找了个好女婿,自然是开心不已。
众人都得了好结果,旁人都看着觉得也替她们高兴。只是薛家得了信儿,气得牙根痒痒。薛蟠口出狂言还要去人家闹事抢人,只是薛姨妈如今怕薛蟠在京中惹出祸来,每日便将其关在房中。毕竟这赵家是在京城衙门口中领的差事的,若是再惹出祸来,已经不是靠花几个钱就能解决了。之前薛蟠惹出的祸,已经让自己哥哥摊上了事,若不是有人保着,怕不知道会牵出什么事来。


第三百三十九回 
甄英莲得了好结果,众人皆高兴; 唯有薛家不喜。可是不喜又没有用; 本来薛家虽说有些富贵; 又是皇商,这样的条件若是和普通人家比; 自然是高高在上了。可在京城之内,莫说和贾府比了,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比其要强。况且薛家在京城也主要是要依仗着贾家和王家的势力。虽说贾母这事做得让自己觉得失了颜面; 可是又不值当拿出去与外人道。若是真说了; 人家反而还会盛赞贾母重情义; 好慈悲之类的话呢。
尽管薛姨妈一肚子火,可是仍是不敢得罪贾母; 毕竟自己来京本来就是为了薛宝钗能够待选一事来的; 结果薛蟠闯祸连累了自家妹妹。入宫家世人品可是首要; 更何况若是单论薛家这家世在京城本就很一般; 如今又有个哥哥在外面犯了这样的罪过,就算是长成天仙了; 也不能入宫。所以薛姨妈一番痛定思痛之后; 还是觉得给宝钗物色个好人家嫁了; 也不枉费来京城这一遭。更何况如今金陵的营生都变卖的差不多了。若是在京中在站不稳脚跟; 那日后可如何是好?正因早些时候; 有人劝其说,这贾宝玉和薛宝钗年纪相当,又是亲戚; 若是成了亲家,岂不是亲上加亲了。只要攀上贾府这棵大树,日后还有什么可愁的?
正事如此,即便是出了甄英莲那一桩事后,薛姨妈仍是时常带着宝钗去贾府走动。薛宝钗自是不大情愿的,但也不好让母亲不悦,也只得每次都跟着去了。不过万幸是贾府中众位姑娘都是不错,待人也和善,也不因为自己是商家之女而瞧不起她。和众姐妹待在一处倒是很有趣。
这一日众姐妹正在一处耍着,宝玉也是下了学,便也急匆匆赶了来,和众姐妹能聚在一处倒是一日中最开心的事。今日众人一处耍着,宝钗的小丫头莺儿瞧见了贾宝玉带着的玉,上面似乎刻着什么字,便好奇问:“这玉上还篆刻着字呢,也是新鲜。”
贾宝玉本来就觉得每日里要将块玉挂在脖子上甚是累赘,只是自家太太定是要如此,也是没有办法。听莺儿好奇,便直接取下来递给莺儿道:“不过是个劳什子,又沉又没意思,上面只是刻了个吉祥话罢了,太太说带着求个平安。”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莺儿拿着念了两遍,倒是想起了什么,笑道:“这倒是有趣的紧。”
贾宝玉好奇道:“不过是寻常两句吉祥话,哪里有趣?”
莺儿笑道:“我倒是说这字有趣,而是想到我们家小姐有个金锁,上面也有两句吉祥话,倒像是和这个字是一对儿。”
“宝姐姐也有一个金锁?”贾宝玉一愣,又问道:“上面是刻着什么字?可否拿来瞧瞧?”
原本在一边下棋的几人,也听着好奇,都央求薛宝钗将金锁拿出来瞧瞧。薛宝钗也是被众人央求不过,只得将挂在脖子上的那枚金锁取出顺手递给了自己身边的探春。探春将金锁接过细瞧,果然上面也刻了几个字,探春慢慢念出来,“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迎春听探春念出这几个字,便也急着道:“让我也瞧瞧?”探春也忙将金锁递给了迎春。迎春拿着那块金锁不停地翻看,倒是眉头皱到了一起。
薛宝钗瞧着众人,觉得众人神色奇怪,自己也有了疑心,还未开口,就听见探春问道:“宝姐姐,你这金锁可是有何来历?”
薛宝钗没开口,就听见莺儿道:“听太太说是个和尚给的,说是能驱邪避凶,日后要和有玉的配成一对儿才好。”
“你这小丫头,乱嚼什么舌头,快去倒些茶水来。”宝钗出言,欲将多嘴的莺儿哄了出去。迎春道:“若是和尚给的,倒还算不太错,可是找个玉儿配之类的话便有几分杜撰了。”
莺儿本来正欲往外走,听了这话,倒是停住了脚步,“姑娘这话不在理,怎么便是杜撰了?”
探春笑笑道:“天底下这金锁多了,多是父母长辈买来或者做来给子女,期望给子女添些福气的。若是硬要强拉硬拽找个东西来配,反而是糟践了东西。”
莺儿生气,撅着嘴。迎春在一旁忙拉了拉探春,探春瞧见宝钗脸上不大好看,想起来自己方才说的那些话,定是让宝钗觉得失了面子,也是有些不好意思。而此时原本在一旁玩的的惜春瞧见了那金锁,伸手将自己脖子上塞在衣服里的金锁也掏了出来:“宝姐姐的金锁跟我这个金锁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