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邓 小 平军事谋略 >

第12章

邓 小 平军事谋略-第12章

小说: 邓 小 平军事谋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政委不得不 “命令”他去医院接受治疗。      自8月20日夜到9月10日,参战部队在民兵、群众大力支援下,按照 预定计划,如期完成了战役第一阶段的任务,给敌人的 “囚笼政策”以沉重 打击。                                陈赓就怕邓小平      在黄埔时代被称为“黄埔三杰”之一的陈赓,人们只知道他这个天不怕、 地不怕的传奇英雄,却怕一个廖仲偿先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又有 人传说他怕彭总,但在一二九师内部却流传着一种说法:陈赓对谁都不怕, 就怕邓小平。      在八路军总部驻云阳誓师抗日时,朱德住在北街 “毛家大院”,邓小平 住在西南角的 “文家大院,”曾有一段插曲,《陈赓日记》写道:      上午乌云密布,下午微露晴意,大家喜形于色。昨日根英由西安到云阳 总政治部,小平同志加菜为我们庆贺,并另辟一室,使我作尽夜之谈。是晚 彼此互诉离情,直达深夜,尚无疲意,其快乐有胜于1927年武汉新婚之夜。 根英在狱达4年,艰苦备尝,在敌威迫利诱下,始终坚持共产党员的立场, 不为动摇,使我对她更加敬佩……”      然而,国难当头,陈赓不得不与久别重逢的爱妻骊歌匆匆,奔赴抗日前 
…………………………………………………………… Page 40……………………………………………………………

线,跃马太行。当时,陈赓任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在刘邓麾下驰骋疆场。      8月20日晚,百团大战打响了。在华北敌后战场上,八路军和游击队的 健儿在日军毫不知觉的情况下,从高低纵横的山岳沟壑中,从漫山遍野的青 纱帐里,万箭齐发,以正大路为主要目标,扑向敌人控制的数百里铁路线和 数千里公路线。      于是,枪炮声、爆炸声、喊杀声、响彻了正太路、同蒲路、平汉路等交 通线的指定地段。正大路像一条人蛇在熊熊燃烧,华北大地在怒吼,在震 荡……      日寇遭到沉重打击后恼羞成怒,疯狂反扑。      在百团大战的第三阶段,一二九师在敌人强大的进攻下处境十分艰难。 10月28日,刘、邓率师部人员连夜行进到达宋家庄,在日趋严重的形势面 前,给每人发了一支步枪,准备人自为战。29日,陈赓指挥三八六旅以及决 死纵队对关家恼实施总攻击。整整一个上午,炮声隆隆不息。中午,刘邓率 师部奔赴前线。到达西申坡后,邓小平指示: “一切为着前线的胜利!今晚 机要科,一科任务特别重,不能睡觉。’。当时师部工作人员一个个都疲惫 不堪,但坚决执行这一指示,坚守岗位。夜10时许,彭德怀来电,规定次日 4时发起总攻,要求不惜一切牺牲坚决消灭关家垴、东庄、中村之敌。从 4 时开始到中午,战斗一直在激烈地进行着,敌机狂轰滥炸,企图掩护其部队 突围,我方的伤亡数字不断增大。      在距关家垴不远的刘邓指挥所内,刘怕承、邓小平守在电话机旁,密切 关注前线战况,气氛紧张和静穆。这时,参谋将话筒交给刘伯承。陈赓报告 说,因为伤亡太大,有的连队只剩十余人,已经有些顶不住了。刘伯承对着 话筒大声地说: “……同志!无产阶级的队伍,难道我不心疼吗?”说完, 气冲冲地把话筒一摔。      邓小平上前拿起电话,十分严肃地对陈赓说: “同志!全局!全局!要 从全局出发!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拿下来!打大仗不可能无伤亡,问题是把 火力组织好,一鼓作气,减少伤亡。”      这几句简短有力的话,特别是 “全局!全局!”这几个字重于泰山,陈 质表示坚决服从,毫不犹豫地打下去。      这以后,电话一个接一个来往不断。      一会儿听说已歼敌500余人,还有300余人钻进了山里的窑洞不肯出来, 一会儿又听刘伯承对着话筒怒吼: “把手榴弹从烟筒里扔进去,给我炸!用 石灰呛死他厂邓小平接过去说: “用柴火向洞里饶,熏死他!”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毅兮短兵接。”军令如山倒,我军将士浴血鏖 战,义无反顾,与凶悍顽强的臼寇展开了殊死的大搏杀。有的将士负伤了, 殷红的血在流淌;有的将士阵亡了,他们死得其所。      这一仗,尽管我军损失较大,但确实打得日寇丧魂落魄。据日军抓去的 民快回来说,日军在死尸堆里抱头痛哭。我军终于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压倒 了猖狂一时的敌人。这一仗之后,在一二九师内部传出一种说法,说陈赓对 谁都不怕,就怕邓小平。      说陈赓对谁都不怕,就怕邓小平。实际上这是在无可争辩的权威和铁的 纪律面前的折服。而这种折服又何止陈赓,整个一二九师,整个晋冀鲁豫军 区部队,以至后来整个第二野战军都是如此。 
…………………………………………………………… Page 41……………………………………………………………

                             邓小平评说百团大战      一二九师在百团大战中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总计破坏铁路240余公里、 公路500余公里,进行了大小战斗529次。一度收复县城9座,毙伤日伪军 7500余名。      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刘伯承、邓小平总是亲临战斗的第一线,亲自实施 战场指挥。他们时而翻越太行山,时而行军数十里。有一天,头上敌人的飞 机炮弹都打到了他们所住的山洞门口了,可刘伯承、邓小平只是出来看了看, 就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起程又走了。只要危情一过,立即安营扎寨,邓小 平政委就又召集各类会议,作报告,讲局势:讲政策,他的声音总是那么洪 亮,分析总是那么透彻。      在百团大战中,邓小平、刘伯承关于 “狼战术”、“总力战”等军事理 论与技术的创造性发展,使日本人和正面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都感到震惊。日 本学者阿布秀山在其 《中国战争研究》中写道:一二九师的统帅“以其四川 人特有的聪明才智,指挥其所率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对侵华臼军给予了重 创……无疑,一二九师是一支非常优秀的军队。”      不过,对于百团大战这场规模巨大的战役,邓小平或许并不完全赞同后 期拼消耗的战术,他在稍后就进行了客观而中肯的分析。      1941年4月,邓小平在(反对麻木,打开太行区的严重局面)一文中说:  “百团大战给了晋冀鲁豫边区各方面工作以最大的考验,也给了一二九师以 最大的考验。百团大战证明了晋冀鲁豫边区无论在军事上、政治上以及党和 群众工作上,都有了相当基础,足使敌伪胆寒,足使全体军民具有充分的信 心走向抗战胜利的道路。但百团大战同时也暴露了我们工作上的一些弱点, 使得我们在百团大战之后,虽在主力兵团方面得到一些补充与休整,但在根 据地的巩固上,则甚为严重。这表现在:敌占区日愈扩大,抗战区日愈缩小。”      1943年,在总结抗战五年来的斗争时,邓小平又指出:“百团大战给予 敌人以很大的震荡,使敌人重新考虑了问题,提出了 ‘治安强化运动’的方 针,取消了 ‘剿共灭党’的口号,而专致力于‘剿共’……百团大战中本区 军事力量过于突出暴露,不仅自己伤亡很大,元气不易恢复,且警惕了敌人 对我们的严重注意,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应该说邓小平的总结是实事求是的,既看到了百团大战在当时的重大影 响和积极作用,又指出了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消极作用。                            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邓小平以极大的精力抓紧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直接领导了冀南行政主任 公署的建立,并在实践中总结提出了建立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所应具备的几个 基本原则。邓小平在 《在敌后方的两个路线》一文中指出,第一,它应该成 为真正领导抗日的民族主义的政府。第二,应成为民权主义的政府。即必须 是由民众选举出来而为民众所信赖的政府,其行政人员应该是忠诚为国、廉 洁奉公、刻苦努力、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抗日分子。第三,应成为民生主 义的政府。这个政府必须坚持有利于国而无害于民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去 适当地改善民生。第四,这个政府还应成为统一战线的政府。它不仅是各抗 日党派共同拥护的政府,而且是团结各阶层的核心。最后,为了适应抗战的 
…………………………………………………………… Page 42……………………………………………………………

需要,有必要按照地形。敌情等条件来重新划分行政区域,使军、政、民在 特殊条件下不致于发生慌张溃乱的现象。这是从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 对抗日民主政府基本属性的规定。      当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关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提 出了“三三制”的政权体制后,邓小平更进一步抓紧在大行山各抗日根据地 加以落实,并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和阐释。4月15日发表了《党与抗日民主政 权》一文,集中反映了他在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方面的理论贡献,是对中共“三 三制”政权思想的补充和发展,而且提出了并回答了一个不容回避的关键问 题,显示出邓小平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和勇气。      在文章中,邓小平首先充分肯定了 “三三制”的政权是当时敌后抗战的 最好的政权形式,因为它是 “几个革命阶级对汉好、亲日派、反动派的联合 专政,既能合乎统一战线原则,团结大多数以与日寇、汉好、亲日派进行斗 争,又能保证由共产党员与进步势力结合起来的优势”,而且这种形式也是  “将来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所应采取的政权形式。”      邓小平还着重论述了中共与政权之间的关系,这是中共领导人论述党政 关系最早的重要文献之一。他指出: “三三制”的实质是民主问题,党在领 导政权工作时必须贯彻民主的精神。党的领导责任是放在政治原则上,而不 是包办。他尖锐地指出那种认为 “党权高于一切”甚至“党员高于一切”的 错误观点,是国民党 “以党治国”的恶劣影响在我们党内的反映。      邓小平还分析了出现 “以党治国”不良现象的原因和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对中共的极端重要性。指出,这种不良现象的产生表明了在 “一个半封建的 缺乏民主的国家”里, “共产党员一般缺乏民主的习惯,缺乏民主政治斗争 的常识与锻炼”。他充分肯定了民主政治的好处,认为 “它能够及时反映各 阶级各方面的意见,使我们能够正确地细心地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它能够 使我们从群众的表现中去测验我党的政策是否正确,是否为群众所了解所拥 护;它能够使我们对事物感觉灵敏,随时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它能够使我们 党得到群众的监督,克服党员堕落腐化的危险,及时发现投机分子以及破坏 分子而清洗出党;它能在民主政治斗争中提高党员的斗争能力,使党更加接 近群众,锻炼党使党成为群众的党。”      在邓小平的直接领导下,从 1941年4月开始,太行根据地开展了村选活 动,经过宣传教育、发动、调查户口、登记公民、划分小组、民主选举几个 步骤,产生出村政委员会和村长,随后选举边区临时参议会参议员。在此基 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7月7日,晋冀豫临时参议会在太行辽县桐峪 开幕。邓小平以中共首席代表身份出席了会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