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

第624章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624章

小说: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战地图

   
兵书战策 '二战…R'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战役

    1943年12月24日—1944年1月1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乌克兰第1方面军实施的进攻战役,是右岸乌克兰战略进攻的一部分。

    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为瓦图京大将)在顺利进行的基辅进攻战役过程中,夺取了基辅地域第聂伯河登陆场,威胁右岸乌克兰德军集团。德军极欲清除该登陆场,于11月15日从日托米尔以南地域进行反攻,以便将苏军打退到第聂伯河并攻占基辅,但德军统帅部这一企图遭到破产。在击退德军多次突击并在基辅地域集中重兵战略预备队之后,苏军统帅部决定粉碎当面德军集团,进至南布格河并打破德军再次攻占乌克兰首都的企图。按照大本营的企图,乌克兰第1方面军(第13、第60集团军,近卫第1集团军…司令为格列奇科上将,第18、第38…司令为莫斯卡连科上将、第40、第27集团军,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司令为雷巴尔科坦克兵上将,坦克第1集团军…司令为卡图科夫坦克兵中将,空军第2集团军)应实施两个突击:方面军基本兵力——近卫第1集团军,第18、第38集团军,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坦克第1集团军在地带中央实施主要突击,以粉碎布鲁西洛夫地域敌军集团,尔后向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文尼察方向进攻,第60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一部兵力对敌军拉多梅什利集团实施第二个突击,并前出斯卢奇河。第13集团军在方面军右翼保障战役的实施,突击科罗斯坚、沃伦斯基新城和萨尔内。左翼第40、第27集团军向白采尔科维、乌曼实施突击,其任务是从南面保障方面军主要集团,并与乌克兰第2方面军右翼协同粉碎基辅以南第聂伯河法西斯德军。空军第2集团军担任空中支援。乌克兰第1方面军编成内有83。1万人,火炮和迫击炮约114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125辆,作战飞机529架。方面军当面之“南方”集团军群(司令为曼施坦因元帅)德军坦克第4集团军共有57。4万人,火炮和追击炮696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200辆。第4航空队500架作战飞机支援该集团军。战役准备是在激烈的防御战斗过程中,于很短时间(8—9昼夜)内进行的。主要注意力放在突击集团的建立、物质技术保障和工程保障上面,因为战役是在冬季解冻造成道路泥泞的条件下实施的。党政工作主要协助首长组建部队和分队,以及训练和教育来自长期被占领的乌克兰各解放地区新的补充人员。

    由于进攻前坚决大量集中了兵力兵器、在各突破地段形成的密度为:每公里正面火炮和迫击炮180—2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20多辆。为使敌人错误判断主要突击方向,在科罗斯坚方向第13、第60集团军地带模拟了步兵、坦克和炮兵庞大兵力的集中。

    1943年12月24日,方面军主要突击集团在50分钟的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之后转入进攻,突破了德军防御。12月25—28日,其他集团军开始进攻。进入突破口的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和坦克第1集团军扩张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战果。在3天的进攻中,苏军重创当面德军集团,攻占了重要抵抗枢纽部拉多梅什利,至12月29日前将突破正面扩大到300公里,向纵深前进约100公里。该方面军继续进攻,于12月31日解放了日托米尔,1944年1月4日解放了白采尔科维,1月5日解放了别尔季切夫。在夺取白采尔科维战斗中,斯沃博达将军指挥的捷克斯洛伐克第1旅英勇奋战。在方面军右翼,第13集团军于1月3日解放了沃伦斯基新城,1月11日解放萨尔内,此后停止进攻,派出先遣支队进至戈伦河。德军为消除突破口,于1月10日前分别从“南方”集团军群预备队,从战线其他地段和从德国向该方面军地带调来近16个师。德军将重兵集团集中于文尼察东南后,于1月11—12日对前进中的坦克第1集团军和第38集团军进行反突击,而后以2个坦克师的兵力由乌曼西北地域实施反突击。经大本营准许,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方面军进攻地带左翼和中央的军队转入防御,以扼守所占领的地区并击溃德军反冲击部队。

    点评:此战,苏军在700公里正面上展开进攻,前进80—200公里,几乎全部解放了基辅州和日托米尔州,以及文尼察州和罗夫诺州一些地区,击溃敌6个师。乌克兰第1方面军占领了从北面威胁“南方”集团军群基本兵力的有利态势,方面军左翼各集。团军深远包围了扼守卡涅夫地域第聂伯河右岸敌军。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战役的特点是,正确选择军队转入进攻的时机。在方面军进攻过程中,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实施广泛的机动,先遣支队用于夺取敌防御纵深内重要目标和地区。特别重视集中炮兵火力射击敌人最坚固的抵抗枢纽部。航空兵的基本兵力支援方面军突击集团的行动。游击队积极地参加了战役,密切协同方面军行动,在许多场合与方面军一起解放城市和大居民地。苏军17个战功卓著的部队和兵团获得“日托米尔”,7个获得“白采尔科维”,9个获得“别尔季切夫”,5个获得“萨尔内”等称号。

    作战地图

   

兵书战策 '二战…S'塞瓦斯托波尔战役

    1941年10月30日至1942年7月4日,在苏德战争的克里木战役中,德军为攻占苏军黑海舰队的主要海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而进行的战役。

    塞瓦斯托波尔位于乌克兰克里木半岛南端。克里木半岛是乌克兰向黑海突出的大半岛。黑海是土耳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诸多国家的共有内海,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价值,一旦掌握了黑海的制海权,就能向沿海周边国家施加政治压力。而塞瓦斯托波尔是当地最合适的港口,也因此成为各国觊觎的一块宝地。一千年来,塞瓦斯托波尔遭受无数异民族的血腥侵袭,8世纪的正教希腊人、13世纪的景教鞑靼人都是强有力的殖民者。从15世纪开始,回教土耳其人逐渐控制半岛,在19世纪中期俄国掌权时期爆发了大规模的克里木战争,俄国人在塞瓦斯托波尔进行了英勇的防御(参见塞瓦斯托波尔战役)。苏联在30年代,对要塞进行了全面的现代化改进并修建了军用机场。对此,德军认为: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的苏军可以随时从黑海登陆对侵苏德军南线部队进行包夹攻击,这使得德军必然不敢向东方推进;而且从克里木机场的起飞的苏联飞机时刻威胁轴心国的生命线…罗马尼亚的普罗耶什蒂油田,又能够促使土耳其在政治上靠近德国。

    苏德战争爆发前,塞瓦斯托波尔只作了对海和对空防御准备。该城的陆上防御配系从1941年7月起才开始建立,由3个防御地区(前进防御地区、主要防御地区、后方防御地区)组成,但在德军前出到该城的近接近地时(10月30日),工事构筑仍未完成。塞瓦斯托波尔守备部队约有2。3万人,野战炮和海岸炮约150门。海上防御由海岸炮兵和黑海舰队的舰艇承担。

    以塞瓦斯托波尔市区为参照,整个市区北靠细长的塞维纳亚湾南岸,塞维纳亚湾北岸和别别克峡谷之间是防御重点。在这片绵延360公里的矩形地带,配置了12个永久要塞群,占全部克里木要塞数量的75%,每个要塞都有一个典型的苏联式名称,但多数史学家认为这是德军给起的别名。中心地带由“莫洛托夫”、“契卡”、“柯别乌”这3个巨大的要塞群把守,西南靠海的角形突出部配置了“列宁”和“北堡垒”这2个要塞,正东有5个联合要塞:“斯大林”、“西伯利亚”、“伏尔加”、“顿涅茨”和“乌拉尔”,在4重防御线的最北也是最容易被突破的隘口,是当时最强的“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联装炮塔要塞,它拥有1934年制造的双联装305毫米巨炮,射程达到44公里,外部防御层形状酷似当时的战列舰炮塔,由200—300毫米厚的装甲板全体包裹,炮塔下面有3层永固工事,每层永久混凝土天盖都厚达3000—4000毫米。此外,在“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东侧还设置了“巴格拉季昂I号”要塞作为前瞻。所有要塞周围都被永久混凝土装甲板覆盖,用地下通道和小型铁路连接,在山地部分更设置难以数计的暗堡、火力点,所有的要塞炮塔都是下沉式安装且具有绝对优势射界,理论上不可能对该防御地带进行地面攻击。而且设计者将要塞的基本弹药存放在塞维纳亚湾南岸地下深达30米的“库拉贝”主弹药库中,可谓万无一失。

    但市区南部及西部防御力量就没有这么集中:沿正东到东南只配置了“巴格拉季昂II号”、“库贝”和“巴勒库勒瓦”这3个要塞,在它们中间穿插着5个主要的一线步兵防御阵地:“白糖帽子阵地”、“北方鼻子阵地”、“废墟山”、“荆棘山”、“红色高地1、2、3”;一线阵地西侧只有3个二线步兵阵地:“上坡高地”、“秃鹫高地”和〃风车高地”。为防止南部海上威胁,在克里木半岛南端突出部设置了“马克西姆…高尔基II号”联装炮塔要塞。在二线阵地和塞瓦斯托波尔市区之间是“苏联山脉阵地”,这是最后一道屏障。

    德国第11集团军(司令为曼施坦因上将)于1941年10月突入克里木后,企图于10月30、31日或11月初从行进间攻占塞瓦斯托波尔。但苏军的守备部队在舰炮和航空兵的支援下粉碎了德军的企图。在最初的几次战斗中,苏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在杜万科伊地区的几次战斗中,其海军陆战队队员克拉斯诺谢利斯基、奥金佐夫、帕尔申,齐布利科在政治指导员菲利琴科夫率领下,用生命阻止了敌军坦克的进攻。11月4日,保卫塞瓦斯托波尔的陆海军统一编入塞瓦斯托波尔防区,11月9日,滨海集团军也编入这一防区。黑海舰队司令奥克佳布里斯基海军中将任防区司令,滨海集团军司令彼得罗夫少将为分管陆上防御的副司令。防区约有10万人,170门火炮,防空配系中有60门高射炮和30挺高射机枪。塞瓦斯托波尔的几个机场上共驻有90—100架飞机。舰队的基本兵力已于11月初转移到高加索沿岸各港口。但有1艘战列舰、几艘巡洋舰及其它一些舰艇仍定期驻泊在塞瓦斯托波尔。为了便于指挥,塞瓦斯托波尔防区划分为4个防御地境,每个防御地境设一指挥长(师长)。有1。5万多名塞瓦斯托波尔居民自愿参加民兵,大部分党团员由市防御委员会(主席为市委书记鲍里索夫)派去加强部队。

    德军统帅部从行进间攻占塞瓦斯托波尔的企图失败后,对该城发动了三次猛烈进攻。第一次发生在11月11—21日。德军集中4个步兵师、1支摩托化部队和1个罗马尼亚摩托化旅,沿雅尔塔公路向巴拉克拉瓦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并从切尔克兹—克尔缅地区沿卡拉—科比亚谷地实施辅助突击。经过激烈战斗,德军只在个别地段上突入前进防御地带1—4公里。由于第51集团军从刻赤半岛后撤,11月19日塞瓦斯托波尔防区直接隶属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德军人员和技术装备损失巨大,于11月21日转入有计划的围攻,并向塞瓦斯托波尔调来生力军和重炮(其中包括铁道炮)。苏军统帅部利用短暂的平静时机进一步加强城市防御。守备部队增加了从高加索经海路调来的步兵第388师和9个补充营。

    12月17日,德军发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