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

第560章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560章

小说: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埃塞俄比亚向国际联盟求援,但未得到西方大国的支持。意大利为了准备战争,开始在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边界地域扩建港口,修筑铁路、公路、机场,架设通信线路。意大利统帅部计划在北、南战役方向上及中部部分战役方向上向埃塞俄比亚腹地实施向心进攻。北部(厄立特里亚)方向为主攻方向。侵略军企图在短期内打败埃塞俄比亚军队,占领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为此将其本兵力(厄立特里亚第1、第2、第3军,以后又增加厄立特里亚第4军,以及马里奥蒂和库图雷将军各5000人的两个纵队,总兵力达25万人)在北战场展开(司令官为德博诺将军,1935年11月起为巴多利奥元帅)。在南战场(索马里)有2个战役集群(约11万人),由格拉齐亚尼将军指挥;中央方向有一个战役集群(近17000人)。埃军由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的禁卫军(1万人)和各省、各部族地方军队(35—45万人)组成。战斗力最强的是原来在意大利殖民军中被雇佣的5万士兵。军队装备有旧式步枪,200—300挺轻、重机枪,约200门野炮、近50门高射炮。埃塞俄比亚统帅部计划在山区进行机动防御,配合以游击战,为转入决定性反攻创造条件。根据埃军展开计划,在北战场集结了塞乌姆、古克萨、穆鲁格塔等拉斯(公爵)的军队集群(15—20万人),在南战场集结了涅西布和德斯塔二拉斯的军队集群(10—15万人)。在中央方向约有1万人。禁卫军和一些地方部队留作预备队(近11万人)。

    1935年10月3日晨,意军不宣而战,北路意军首先空袭埃北方军事重镇阿杜瓦,地面部队20余万人在德博诺指挥下,以坦克部队为先导从厄立特里亚分两路侵入提格雷省;对阿杜瓦发起进攻。阿杜瓦守军2。5万人顽强抗击;终因力量悬殊于10月6日放弃该城。11月初,意军12万人向提格雷省首府默克莱发起进攻。8日;埃军投降。埃陆军大臣穆鲁吉埃塔公爵率10万大军和伊姆鲁公爵指挥的军队进入提格雷省,经激战挫败意军进攻锐势。中路意军约1。7万人从阿萨布进入埃境,因坦克陷入沙漠无法行动,改用马队和骆驼队向前推进,遭顽强阻击。埃军民采用夜袭战法并实施坚壁清野,阻滞意军进攻。南路意军11万人由索马里总督格拉齐亚尼将军指挥侵入欧加登地区,企图攻占科拉黑,直逼埃第二大城市哈勒尔,切断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的铁路线。德斯塔公爵和纳西布侯爵率埃军10余万人抗击,重创意军后于11月8日放弃科拉黑。11月6日;德博诺被免职;意军由总参谋长巴多利奥元帅直接指挥。12月中旬,伊姆鲁和埃尤厄鲁二拉斯的军队集群在阿克苏姆地域对占领军进行突然袭击,击毁许多坦克。1936年1月,塞乌姆和卡萨二拉斯的军队在滕姆比恩省击败敌人,解放了亚比亚迪城。在埃军反突击过程中,意军相当大的一些集团陷入合围,损失惨重。意军虽拥有军事优势,使用野蛮的作战方法,但很久未能挫败埃塞俄比亚人的抵抗。只是大规模使用空军和毒剂,大量消灭埃军,并使成片的和平居民区变成废墟之后,意大利统帅部才得以于1月末击退埃军的猛攻。同时在外交上粉碎英、法斡旋〃议和〃的阴谋。3月初,意军发动进军亚的斯亚贝巴的新攻势,对埃城镇狂轰滥炸并大量施放毒气;逐步掌握战场主动权。3月下旬;海尔·塞拉西一世亲临北线指挥作战,31日率主力在迈奇奥地区迎战意军,企图阻止意军向首都逼进。经3天激战;埃军被意军击溃,亡8000余人。4月1日,古都贡德尔失守。15日,埃皇前线指挥部驻地德塞陷落,通向埃首都的大门被打开。与此同时,南线意军向哈勒尔和吉吉加推进。海尔·塞拉西于1936年5月3日逃亡国外。伊姆鲁拉斯担任临时政府首脑。5月5日,殖民军占领了亚的斯亚贝巴。1936年6月1日,意大利宣布由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组成“意属东非”殖民地。

    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从1936年5月持续到1937年4月。埃军不再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化为分散独立的队伍,分别撤到西部和南部各省。其中,伊姆鲁、德斯塔、菲克雷·马里亚姆等拉斯的队伍规模最大。埃塞俄比亚人进行了顽强的反抗,曾多次战胜殖民军,消灭其大量有生力量和军事技术装备。以伊姆鲁拉斯为首的埃塞俄比亚临时政府负责协调各爱国力量的作战行动。游击队不断对殖民军的驻地和交通线实施相当规模的突击。他们保护在许多地区人民免遭意大利法西斯的大规模掠夺和迫害。意大利统帅部把220—250架飞机投入战斗,并继续大量使用毒剂,才于1936年12月底俘虏了伊姆鲁并击溃了他的队伍。1937年2月又击溃了德斯塔拉斯的队伍。“意属东非’总督格拉齐亚尼将军指挥了这次战役。占领军在清剿主要抵抗根据地的同时,还加紧对埃塞俄比亚人民使用恐怖手段(1937年2月爱国者对格拉乔亚尼行刺未遂,有3万人被杀)。在战争期间和埃塞俄比亚沦陷期间,全国军民共死亡76万余人。然而,野蛮的镇压并未能使人民群众放弃反对外国奴役者的斗争。游击战在埃塞俄比亚一直持续到1941年11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英军于1941年1月对驻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和意属索马里的意军发起进攻。在这种形势下,反抗意大利占领者的游击战加强了。由于游击队员和全体埃塞俄比亚人民的积极行动,英国军队才取得了胜利。在把意大利人全部赶走之后,埃塞俄比亚成立了民族政府。但是,英国向埃塞俄比亚提出解散政府的要求。被这一要求激怒了的埃塞俄比亚人民在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展开了反对新占领者英军的斗争。1941年4月6日,埃军开进首都。埃塞俄比亚每年都把这一天作为国庆节来纪念。5月5日,海尔·塞拉西一世回到首都。18日,意大利总督投降。至1941年底,意军被全部肃清,埃塞俄比亚人民取得抗意战争的最后胜利。

    点评:此战,埃塞俄比亚人民遭受巨大牺牲,死亡76万余人(其中28万余人死于毒气)。他们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给法西斯意大利以沉重打击,消灭意军14万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并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作战地图

世界战争 '现代…B'北高加索战役

    1920年1月17日—4月7日,在苏联国内战争中,高加索方面军为粉碎邓尼金将军的白卫军而在北高加索实施的战略进攻,是苏军南方秋冬季总攻(参见南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的进攻)的继续。

    进攻开始前,高加索方面军(司令为绍林,2月4日起为图哈切夫斯基;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为古谢夫、斯米尔加、特里福诺夫,2月3日又增加奥尔忠尼启则)在从塔甘罗格湾到里海的基兹利亚尔湾800余公里的地带内展开。方面军的编成为:骑兵第1集团军,第8、第9、第10、第11集团军(22个步兵师、7个骑兵师、1个骑兵军和1个远征军);步兵47600人,骑兵22700人,火炮590门,机枪2732挺,共计215000人。方面军当面的白卫军部队有:独立第1“志愿军”军、顿河集团军、高加索集团军(1月下半月起为库班集团军),其战斗部队计有60500人,骑兵31600人,火炮451门,机枪1185挺,共计42万人。高加索方面军在不断击退白卫军的同时,占领了顿河左岸巴泰斯克附近和萨尔河的许多登陆场。白卫军指挥部指望首先在顿河、萨尔河和马内奇河设防固守,而后转入反攻。

    苏军统帅部的企图是:用高加索方面军右翼和中央兵力对季霍列茨卡亚、叶卡捷琳诺达尔(克拉斯诺达尔)和新罗西斯克总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第11集团军进攻基兹利亚尔,圣克列斯特(布焦恩诺夫斯克)。1920年1月17日—2月6日,骑兵第1集团军,第8、第9、第10集团军和第11集团军部分兵力实施了顿河—马内奇河战役,削弱了邓尼金战线,使敌战役预备队——各骑兵兵团疲惫不堪,方面军的中央和左翼兵力向敌纵深推进40—100公里,前出至整个马内奇河一线,第11集团军右翼各兵团占领并固守马内奇河登陆场。

    2月14日—3月2日,高加索方面军部队进行了叶戈尔雷克斯卡亚战役,并以部分兵力协同斯塔夫罗波尔游击队实施了斯塔夫罗波尔进攻战役。这就使苏军在北高加索牢牢掌握了主动权,支解了邓尼金战线并对敌独立第1“志愿军”军、顿河集团军和库班河集团军的一部形成有利包围态势。随后,高加索方面军实施了库班—新罗西斯克战役,然后,以第9集团军和骑兵第1集团军部分兵力协同游击队实施了图阿普谢进攻战役。与此同时,高加索方面军左翼兵力(第11集团军)于3月12—24日实施了格罗兹尼进攻战役,3月17日攻占格罗兹尼,尔后,协同捷列克河游击队和达吉斯坦游击队解放了弗拉季高加索(奥尔忠尼启则)、彼得罗夫斯克港(马哈奇卡拉)和杰尔宾特。4月初解放了整个达吉斯坦地区和捷列克州,肃清了白卫军北高加索集群和资产阶级民族部队的残余。高加索方面军在从黑海到里海的全线,前出至外高加索资产阶级共和国边境。

    上述战役以彻底粉碎北高加索的邓尼金军队而告终。1920年4—5月,顿河集团军和库班河集团军大部(8万人)投降。邓尼金残部乘武装干涉者的船只逃往克里木。两个半月内,高加索方面军共俘虏敌官兵163600名、缴获步枪32600支、火炮537门(含战斗过程中武装干涉者送给邓尼金的)机枪723挺、装甲列车23列、坦克17辆、飞机30架、子弹6150万发和炮弹340万发。解放了苏维埃俄国的重要经济区,为重建黑海舰队创造了条件,扩大了亚速海区舰队和里海区舰队的活动基地。

    点评:北高加索战役过程中的作战经验丰富了苏联军事学术,这些经验是:在宽大正面同时实施突击,进行重大的战役性变更部署,在敌浅近战役防御纵深实施大规模骑兵遭遇交战,追击敌人过程中正规军同游击部队在战役战术范围协同作战,强渡江河障碍和在山林地歼灭敌孤立集团。

    作战地图

世界战争 '现代…B'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战役

    1919年8月20日—11月3日,在苏联国内战争时期,东方面军为歼灭高尔察克军队和解放西西伯利亚而实施的战斗行动,又称托博尔斯克—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战役。

    东方面军(司令为奥尔德罗格,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波泽尔恩)辖第5、第3集团军,总兵力为步兵近5。5万,骑兵6000名,火炮171门,机枪1081挺,于1919年8月中旬追击从乌拉尔退却的高尔察克海军上将的军队(步兵57500名,骑兵约1万名,火炮239门,机枪766挺),进至托博尔河。图哈切夫斯基指挥的苏军第5集团军(步、骑兵34800名,火炮76门,机枪479挺)与萨哈罗夫将军的白卫第3集团军和西伯利亚哥萨克军(步、骑兵约23800名,火炮122门,机枪356挺)相对峙。在伊希姆—托博尔斯克方向,梅热尼诺夫指挥的苏军第3集团军(步、骑兵约2。6万名,火炮95门,机枪602挺)与高尔察克军队的第1和第2集团军(步、骑兵33700名,火炮117门,机枪410挺)相对峙。苏军稍加变更部署并将渡河器材准备就绪后,于8月2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