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

第12章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12章

小说: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塞内羌众的反抗不曾间断。尽管东汉较羌实力雄厚,但由于对羌作战全无统一战略,许多官吏和将领腐化无能,军队士气低落,故经常处于被动地位。后期,护羌校尉段颖根据羌人快速、强悍但兵力分散的特点,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以快速奔袭、包围和穷追猛打的战法,先后平定西羌和东羌。但东汉国力亦因之衰竭。王莽时,南匈奴叛。东汉时屡犯边郡,后匈奴再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附汉,北匈奴渐衰。明帝、和帝时,东汉以汉军和边郡各族共同组成大骑兵集团远程进攻匈奴,灭北匈奴(参见东汉与匈奴的战争)。北单于西迁,余落为鲜卑所并。鲜卑为东胡族一支。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归附东汉。东汉灭北匈奴,鲜卑占其地并其部众10万余落,力量逐渐壮大,桓帝时,有骑兵l0万,屡犯汉边。灵帝时,鲜卑内部争斗,其势渐衰。乌桓亦为东胡之一支,曾为匈奴所破,后附西汉。东汉初,与匈奴联兵攻汉,为马援击败。安帝时复叛,并与匈奴、鲜卑联兵攻汉边郡,先后为张耽和张奂击败。王莽时,西域复为北匈奴所控制。为争夺西域,水平十六年(公元73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北匈奴,并派假司马班超出使西域。到和帝永元六年(公元94年),西域50余国均纳质归附。安帝时,匈奴复控制西域部分国家。东汉以班勇为西域长史,恢复了对西域控制。东汉为巩固对南方的统治,先后平定了交趾郡(郡治龙编,今越南北宁省仙游东)贵族女子征侧、征贰和岭南各地越族以及蛮族等少数民族的叛乱和反抗,但其统治亦遭削弱。中平元年(184年),爆发黄巾起义。领导人张角等利用宗教进行10余年的宣传和组织准备,起义烈焰迅速燃遍中原。由于起义领导人没有统一的部署和指挥,义军各自为战,互无支援和配合,终为官军各个击破。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的统治,导致了后来的群雄割据。至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入京师后,东汉王朝已名存实亡。

    秦汉时期,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原至汉初平元年(190年)汉献帝即位的412年间,共发生较大的作战320余次。这时期的战争,包括统一战争、农民起义战争和国内民族战争。秦王朝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国防体系:在北部边境,依险据扼,修建了由亭、障、塞、城组成,并由长城联结起来的国防工事。秦都咸阳至四方有驰道可通,主要防御方向上有直道通往边防;长城沿线及各主要道路,设置烽燧、邮驿,发现敌情可通过烽燧传讯报警。秦还第一次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军事体制;军队区分为京师兵、边防兵、郡县兵三种。设太尉总管军事并统领全国军队。但太尉无人事、用兵权,出征的将军及高级武官,均由皇帝任免,50人以上的军队调动,按战国传统,必须有皇帝颁发的虎符,使军队完全控制于皇帝手中。为充实兵源,在郡县制基础上,建立了适龄男丁均有当兵义务的普遍郡县征兵制。军队由步兵(材官)、骑兵、车兵(骑、车兵统称骑士)和水军(楼船士)组成。作战时通常车、步、骑混合编组,协同作战。

    西汉时期的军事领导体制、征兵制度和国防体系,基本上沿袭秦朝。军队结构,仍为骑、步、车、水四兵种。但武帝后期骑兵已上升为军中主兵,步兵为主、车骑为辅的时代已转变为骑兵决定胜负的骑战时代。骑兵主要装备弓弩、铁矛、铁戟、铁剑和铁环首刀等兵器。车兵渐被淘汰,战车逐渐成为运输工具及作为抗骑兵冲击的移动营垒。步兵则加强了弩兵的建设和使用。弩机有了机匣(郭),望山加高,命中率及侵彻力大为提高。水军战船的发展尤为迅速,不仅有了装防护板的战舰和可调节位置、角度的风帆,而且创造可连续产生推动力的橹,固定船位的锚和控制航向的舵,并创造了开孔舵和平衡舵;不仅较前航速加快,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克服气象变化和风向不顺的障碍,使战船的续航性和战斗力大为提高。西汉的国防,采用积极防御和主动进攻战略,强调军事攻势与政治攻势两手并用。创造了大骑兵集团远程奔袭及大纵深的进攻。以骑兵为主力兵团执行战略任务和双方均投入10万以上的骑兵进行对抗,在战争史上是第一次。为保障大骑兵集团进行大纵深作战,还创造了以数十万步兵掩护辎重纵列在骑兵集团后逐次跟进的后勤供应方法,解决了作战补给,并使骑兵得到支援和在步兵掩护下进行休整,以恢复战斗力。与战略相适应,战术运用上强调发挥骑兵的快速性和冲击力,实施机动作战。迂回、包围、突破、奇袭、诱击、伏击等,均为常用战术。军用地图使用更为普遍。

    东汉的军事力量和军事成就,逊于西汉。其军事体制,较西汉有所变化。军队数量减少,一度撤消郡国兵,京师军亦有所压缩。但为进一步集权,中央直辖军驻屯范围扩大,重要郡国驻屯中央军或边防军,边郡和重要关隘的屯军,也由中央直接控制。基本上废除了郡县征兵制,改用募兵制。边郡亦征调或招募少数民族戍边。募兵制和郡国刺史、州牧、太守掌兵,不但耗费巨大,也导致了部曲、家兵等私人武装出现,为东汉末的军阀割据、混战准备了条件。东汉的军队由骑兵、步兵、水兵组成,车兵已退出战争舞台。环首刀的普及和马鞍的进一步完善,为骑兵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东汉的国防及战略战术,大体继承西汉。“以夷制夷”策略的运用,较西汉更为重视使用少数民族部队,加速了周边各民族战法与中原传统战法的交流。

战争通史 '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战争综述

    三国(220—280年)、两晋(265—420年)、南北朝(420—589年)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各政权间战争频繁。魏、蜀、吴三国与西晋初,在治军、谋略、指挥、科技等方面均有显著成就。两晋南北朝时,马蹬的发明和应用,使骑兵装具臻于完备,出现了重甲骑兵;水战和攻守城战的战术、技术有较大发展。府兵制的创立在中国军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曹操、诸葛亮等杰出人物继承和发展了孙伍的军事思想。

    东汉末的黄巾农民起义,摧毁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随后出现军阀割据混战局面。曹操在兖州之战收编黄巾军10余万,实力大增;继而破张绣、灭吕布、败刘备,于官渡之战又击败力量最强的袁绍,基本上统一了中原(参见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孙策决策南渡,破刘繇、败王郎、灭黄祖,开拓了江东(今长江芜湖下游以南地区)(参见孙策平江东之战)。刘备此时尚依附刘表、寄寓荆襄。曹、孙、刘三家均识荆州(约今湖北、湖南)战略地位重要,皆欲取而据之。曹操先机制敌,北破乌桓、消灭袁氏残余势力后(参见白狼山之战),乘刘表新丧出兵南下,收降刘琮,击败刘备,占领了江陵(今属湖北)。曹操企图乘胜一举尽歼刘备、孙权,反而促使孙、刘联盟,导致赤壁之战,兵败撤军,荆州为三家瓜分,刘备获得立足之地。曹操退回中原后,对刘、孙暂取守势战略,用兵关中(今陕西中部)、陇右(今甘肃陇山西);孙权则致力于扬州(时治今南京市)、交州(治今越南北宁省仙游东);刘备乘间袭取益州(治今成都市)(参见益州之战)。三国鼎立局面开始形成。三国务为自保及发展,不断争夺战略要地:孙、曹争夺淮南,在合肥(今合肥市西北)(参见合肥之战)、皖城(今安徽潜山北)(参见皖城之战)、濡须坞(今安徽无为东北)五战,互有胜负;刘、曹争夺汉中(今属陕西)(参见汉中之战),经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一战,曹军败退长安(今西安西北)。随后又发生三家争夺荆州之战。荆州蜀将关羽,乘刘备攻占汉中、孙权进攻合肥之有利时机,北攻樊城(今湖北襄樊)(参见樊城之战),企图夺取曹军占据的荆州二郡,为实施诸葛亮两路出兵恢复汉室的战略计划作好准备。而孙权却与曹操联合,乘关羽后方空虚用吕蒙袭占江陵(参见江陵之战),俘杀关羽。刘备为夺回荆州,东进攻吴,在夷陵之战中败于吴将陆逊。孙权夺取了蜀占荆州四郡,并控制了上游,获得战役上的胜利;曹操运用谋略实施离间,拆散了孙、刘联盟,获得了战略上的主动;唯刘备丧地损兵,成为三角斗争中的失败者,战略地位大为削弱,已无力实现两路出兵恢复汉室的战略计划。曹操死后,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刘备、孙权亦相继称帝,三国鼎立局面于是确立。魏文帝曹丕曾两次攻吴,均因水军不强,难越长江天堑。蜀昭烈帝刘备死后,诸葛亮迅速恢复蜀、吴联盟,摆脱两面作战的不利局势,尔后平定南中(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参见南中之战),巩固后方,积极准备北进。五次由祁山(今甘肃东南部渭水、西汉水间)攻魏,均因魏军采取坚壁拒守方针,无功而返(参见诸葛亮攻魏之战)。此间,孙权与蜀呼应,曾三次在淮南攻魏,亦均无功而还。大将军司马昭掌握魏国大权后,开始筹划统一全国。根据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用兵原则及控制长江上游的战略需要,于魏景元四年(263年)三路进军,发动灭蜀之战(参见魏灭蜀之战)。镇西将军邓艾偷渡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突至江油(今四川江由北),攻破绵竹(今四川德阳北),迫使蜀后主刘禅投降,蜀汉亡。晋武帝司马炎建立晋政权后,于太康元年(280年)水陆协同,多路进军,以战略突袭一举灭吴(参见晋灭吴之战),结束了三国分立局面。

    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第二年,即发生少数民族反晋战争:辽东鲜卑族慕容廆,山西匈奴族郝度元,甘肃氐族齐万年等,相继起兵,经昌黎之战、六陌之战等多次作战,均先后被晋军平定。永康元年(300年),晋室赵王司马伦发动夺权之战,引起王室内讧的〃八王之乱”(参见晋平八王之乱),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长安等地混战七年,始告结束。晋统治基础因之动摇。混战期间,饥民领袖李特、李雄在益州领导流民起义,行宁朔将军刘渊在山西起兵反晋,于永兴元年(304年),分别在成都、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北)建立氐族政权大成国(后改汉)和匈奴族政权汉国。混战结束后,刘伯根、邓定、汲桑、石勒、魏植、王弥、刘芒、王如等,相继在中原、关中起兵反晋,但均分别为晋军、汉军平定。大成帝李雄自保于成都,汉王刘渊则继续向晋进攻。永嘉二年(308年)后的9年中,晋汉两军除在魏郡(治今河北临漳西南)、冀州(治今河北冀县)、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晋阳(今太原西南)等地多次交战外,汉军四攻洛阳,俘晋怀帝司马炽,四攻长安,迫降晋愍帝司马邺,晋亡。建武元年(317年),琅邪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政权,史称东晋,而称晋为西晋。此时晋将张定在凉州(治今甘肃武威)独立,史称前凉,形成汉、凉与东晋并立局面。三国以来,各军事集团为加强军力,均收编少数民族部落武装,致其大量内迁中原。汉在形式上虽为中原共主,但鲜卑、羯、氐、羌等族武装集团,亦随战争发展形成独立势力,相继建立政权,史称十六国。中原遂陷入割据、混战局面。汉大司空靳准杀汉帝刘粲自立,被汉将石勒歼灭。汉相国刘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