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正说司马家 >

第88章

正说司马家-第88章

小说: 正说司马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朝有一个出了名的大帅哥王衍,他的特点首先是长得帅,其次是口才好,学识也渊博,他的父亲曾任平北将军,也算是个将门之后。在洛阳,王衍年纪轻轻就成了“京城偶像”一类的人物,是众多少女追逐的目标,也是众多少男学习模仿的目标。他在京城中树立了一种注重仪表,善于清谈的风气,在当时引领潮流。当王衍19岁时,无数名门千金托媒人前来求婚,但王衍一律看不上对方。一个人长相太丑固然不容易找对象,长得太帅也照样找对象困难,因为他看谁都觉得不合适。直到有一天,在一个公众场合,有一位姑娘入了王衍的法眼,这位姑娘年方16,长得美若天仙、知书达理,气质仪态处处透出皇家风范,王衍立即爱上了她。这位姑娘也疯狂地爱上了王衍,两人之间爱情的发展速度如火箭般惊人,直到要谈婚论嫁了,姑娘才对王衍说出了自己的家庭背景,她名叫杨芷,父亲是太傅杨骏,姐姐是皇后杨艳。
这本来是一段才子佳人的美丽童话,但王衍在这个时候突然悬崖勒马了,因为他意识到其中隐含着风险,因为杨芷虽美,但她父亲杨骏的所作所为让人不齿,王衍年纪轻轻就看出杨骏的昏庸和无能,心想一旦与杨家沾上关系,不知将来后果如何。看到王衍似乎要打退堂鼓,杨芷可不干了,她在当时算勇敢的女性,勇于追求自己喜欢的男人,动用父亲的势力一定要让王衍娶她。但王衍好像天生有逆反心理,急于推销的东西他总认为其中有诈,于是装疯卖傻就是不肯娶杨芷。搞到最后杨芷没办法,她因失恋,几次试图自杀。姐姐杨皇后怕妹妹想不开,把她接入皇宫中暂住,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让妹妹偶遇司马炎,让司马炎将杨芷留在宫里。姐姐杨艳去世前,又竭力要求司马炎册封妹妹杨芷为新一任的皇后。
王衍摆脱了杨芷之后,很容易又换了一个女人并顺利结婚。这个嫁给王衍的女人姓郭,是贾充妻子郭槐的侄女,司马衷妻子贾南风的表姐。贾南风就是目前政变成功的贾皇后,而失败的一方是太傅杨骏及其女儿杨芷杨太后一家人。大家都奇怪,王衍当初年纪轻轻怎么就那么有远见,从杨家过渡到贾家,从而逃脱了灭顶之灾,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王衍最后曾做到丞相,但他私心太重,凡事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从不为国家考虑。当时的荆州和青州是国家的军事要地,王衍任命弟弟王澄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并私下里对二人说:“荆州扼长江水道,青州背靠大海,你们在外为将,我居京师,可谓狡兔三窟。”他每时每刻所想的是给自己留后路,让自己不要陷入麻烦。
19 宗室内讧与后宫争权
清除完杨骏的残余势力后,晋朝获得了极为短暂的安宁。惠帝司马衷看到自杨骏及其亲信党羽全部离岗后,朝廷的政务无人打理,就想到自己亲属司马家族的几位重臣。当时司马家族辈分最大的一位是司马亮,是自己的叔祖,据说水平不错,于是就封司马亮为太宰,为百官之首,主要负责处理政事。太宰原来就是太师,因为要避司马师的讳,才改为太宰。司马亮虽然在清除杨骏的战役中没有出力,但事后却获得了最大的好处。司马衷此时已经三十多岁了,但仍然没有处理政务的能力,所以只能信任老婆和亲属来协助治理国家。
除了自己的亲属外,司马衷还提拔了一个亲信,就是卫瓘。卫瓘是当时不多见的能臣,当年平定邓艾与钟会之乱,卫瓘是主要参与者,后来又被留下治理归顺后的蜀地。
皇后贾南风此时也急不可待地登上舞台,这次推翻杨骏的政变她是主谋,现在胜利了,该分享成果了,怎么能少了贾家的这一份呢?但问题是贾充这一家子无男丁,贾南风多想随便抓几个贾家的男丁硬是让他封王拜帅啊,但就是没有。实在没办法,只能扩大搜索范围,她任命族兄贾模为车骑将军,郭彰为右卫将军,以及外甥贾谧为鲁公,与楚王司马玮,东安王司马繇共同参知国政。司马亮看贾皇后在不遗余力地培植自己的势力,他也不含糊,也加紧给自己的亲信封官,光是封侯,一次性就封了一千多个,估计在这个时间段,只要你跟司马亮混一阵,立即就封侯,有点天上掉馅饼的意思。
这样一来,贾南风觉得司马亮明摆着是在与自己较劲,欺负贾家没人是吧?贾南风毕竟是女流之辈,对国家军政大局不是很了解,她只是一厢情愿地想,是不是可以让司马诸王相互牵制,相生相克,别让司马亮一人独掌大权。既然贾家无人可封了,那她就参与对司马家的封赏,她专挑可以抗衡司马亮的人封赏,她一下子就封了秦王司马柬为大将军;东平王司马楙为抚军大将军;楚王玮做卫将军,兼任北军中候;下邳王司马晃为尚书令;董猛为武安侯。贾皇后这么做,目的就是为了让司马家族的人相互牵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甚至允许所有诸侯带兵,这样一来,各人军权在手,实力就大多了。但贾皇后忽视了一点,她这种做法只能出现在皇帝强有力的情况下才可行,一旦皇帝虚弱无力,诸侯又各自带兵,必定你争我夺,互相不服。
司马玮年少轻狂,做事随心所欲,常与老前辈司马亮产生矛盾,司马亮倚老卖老总喜欢教训小辈,但司马玮可没把老前辈放在眼里。司马亮说得多了,他就要叛逆,本来手上没有军队吧,还惹不起啥事端,一旦有了军队,惹出的事情就大了。司马亮几次看到司马玮不听话,就打算削夺他的军权。这下司马玮可不干了,他打算向司马亮叫板,司马亮看到司马玮要对他不利,就与卫瓘商量如何把司马玮赶回他的封地去。
卫瓘给司马亮出主意,说要动司马玮,首先要动一下他身边的两个帮手:长史公孙宏和舍人岐盛,解决了这两个人,司马玮就好办了。没想到卫瓘的此番言论被传到了公孙宏和岐盛的耳朵里,这两人特别紧张,为了自保,就编造卫瓘串通司马亮打算废立皇后的证据让司马玮送到贾皇后的手中。贾皇后别的可以不管,但听说有人想废立皇后,也就是要动她的位子,那能干吗?当时就勃然大怒,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立即代替皇帝下发诏书,命令司马玮去抓捕并解决卫瓘与司马亮。
司马玮知道此诏书未必出自皇帝的本意,但既然皇后命令自己去讨伐司马亮,也算附和心意,那就不管其他的了,立即率兵前去抓捕。司马亮此时犯了一个错误,他的手上也有军队,本来可以负隅顽抗,但他想自己一辈子忠于大晋,从未谋逆,一旦起兵抗拒,倒反而坐实了自己的反情,不如先不反抗,跟他们去向皇帝申辩,也许根本没事。没想到公孙宏和岐盛两个小人无毒不丈夫,乘着这个机会,借口司马亮拒捕,当场就杀了他,顺便又杀了他的儿子。
贾皇后派出的另一路人马,司马遐及其部下荣晦率人前去抓捕卫瓘,卫瓘也不愿意当场反抗以坐实了他谋反的罪名,也打算跟着去向皇帝申辩,结果也被荣晦给当场杀了,根本没给他申辩的机会,荣晦一不做二不休,还杀了卫瓘的所有子孙,以绝后患。
司马亮和卫瓘死后,楚王司马玮的处境就很微妙了,他与贾皇后就像是一对合伙盗墓人,盗出大批宝物后,是分赃共赢还是相互杀戮?这是个问题。此时双方都想到了这一点,司马玮站在皇宫前面再三犹豫,此时他若指挥兵马乘机入宫诛杀贾皇后,估计贾皇后就人头落地了。这么做属于高风险高回报,在此时此刻,风险已经不算很大了。贾皇后在皇宫里也想到了这一点,此时只有司马玮的权力最大,万一他发起难来,自己还真无法抗拒,唯一的办法是彻底赶尽杀绝。她毅然派出仅有的皇家禁卫军,手持皇帝的诏书,去向司马玮宣旨,只要司马玮稍一犹豫,接受了皇帝的诏书,其余事情就好办了。果然事情的发展就是司马玮稍一犹豫,接受了皇帝的诏书,被宣布为“矫诏枉杀大臣”,立即被捕法办。
司马玮这才知道什么叫“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人生的际遇不允许有半点差池,关键时候稍加犹豫立即全盘皆输。公元291年4月13日,司马玮惨死在狱中,时年23岁,给他殉葬的还有岐盛,公孙宏,皆夷三族。这简直就是飞鸟尽走狗烹,典型的卸磨杀驴。
20 虽有能臣却难挡天灾
贾皇后杀尽所有反对派后,朝廷固然太平了,却也没人给她干活了。说到治理国家,贾皇后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搞阴谋可以,治国没本事,于是她不得不启用了几位人才,其中有张华和裴頠两人,这两人是当时最为出色的政治家。整个晋朝,若论政治家的排名,第一当属羊枯,第二张华,第三刘毅,第四裴頠,所以贾皇后这么做,对国家的治理还是有正面意义的,她对谁都狠,唯独对张华和裴頠特别尊重,给他们很大的权力,让他们负责整个国家的运转。
晋朝的天下就这样平平稳稳地过了十多年,直到下一次灾难的到来。在历史的进程中,气候对王朝更替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上一次气候灾难发生在王莽篡汉时期,王莽的前半生一直是个做人典范和治国能臣,在全国上下拥有广泛的赞誉。但当他篡汉时,不幸发生了,因气候变迁导致天下大旱,农田颗粒无收,全国发生大饥荒,此时他的思维没有跟上形势的巨变,还想按照原先的计划搞改革,结果导致大范围的农民起义,二百多年后,这个气候周期再次降临。
公元293年,全国很多地方遭遇冰雹灾害,某些地方积雪有三尺深。
公元294年,各地大旱,庄稼一片枯焦,大饥荒席卷全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
公元295年,东南沿海地区下冰雹,同一年,荆、扬、兖、豫、青、徐六州发大水,九州大地,有三分之二地区发生洪灾。
公元297年,雍、秦二州大旱,并发瘟疫。物价随之上涨,一石米居然卖到一万钱。古代银铜的比例一般为1:1000(宋朝除外)。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只能买12斤米,一斤约合当今社会300元人民币。
公元298年,荆、豫、徐、扬、冀五州大水。
天灾最怕的就是连着来,一次两次国家还能承受,但连续几年都这样,国家也吃不消,因为国库里没粮食了。国家一旦没粮食,不但赈灾乏力,若是遇到战乱,就更无能为力了。
国家统治能力减弱了,天下就开始大乱。首先发难的是西北边境的游牧民族,毕竟他们好歹有建制,有军队,比普通老百姓强多了。赵王司马伦镇守关中时,不思治兵,却把心思都花在了镇压当地少数民族上,匈奴人不堪司马伦的血洗政策,推举郝散为首领,起兵反抗。匈奴人是天生的骑兵,其战斗力大概和今天的机械化部队相当,曹操生前对匈奴骑兵也惧怕三分。
21 没有饭吃胡人靠抢
296年,终究有人率先起事,几股游牧民族的部队开始行动了,郝散和弟弟度元联合兰羌和卢水胡,杀掉了北地太守张损,随后击败冯翊太守欧阳建,一时间攻城略地,所向披靡,他的第二个目标是雍州。雍州刺史解系很不满司马伦的镇压政策,主张安抚。司马伦却把责任推给属下孙秀,并以此挑起二人不和。张华对司马伦的所作所为早有耳闻,于是调回了司马伦,以司马彤代之。解系随后上书请求杀孙秀以平民愤。朝廷不准,解系和孙秀的个人恩怨就此激化,这也直接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