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正说司马家 >

第14章

正说司马家-第14章

小说: 正说司马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呛芎玫摹2还颐侨逖サ赖男尴肮灿腥霾愦危航拧⒌翘谩⑷胧遥傻投撸蚪ソH还樱胨”咀菔迪喔妗!
虽然曹家公子家世显贵,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所有学生一律平等,老师都要一视同仁,他用眼角余光瞥了一下曹丕、曹植的反应,咬了咬牙,最后暗暗决定还是直言而道,“依本座看来,曹大公子的‘仁者能使人爱己、智者能使人知己’之语,乃是修习儒道的‘进门之见’;曹三公子的‘仁者爱人、智者知人’之语,乃是修习儒道的‘登堂之见’;而司马公子的‘仁者自爱,智者自知’之语,方是修习儒道的‘入室之见’!”
其实王朗做人做事也很有分寸,就算目前他是以老师的身份来教导学生,但仍是重视说话的技巧,他讲到这里,又往三人脸上一看,却见曹丕听了之后面色一窘,颇有些不快;曹植听了之后微微颔首称是;司马懿听了之后面无表情淡定如旧。
虽然忠言逆耳,但作为老师总不能误人子弟,该说的还是要说,于是他又耐心解释道:“荀令君为什么要问大家这个问题?他就是希望大家能明白:人若不自爱,则焉能爱人?反之,人须先自爱而后能爱人,能爱人而后能使人爱己;人须先自知而后能知人,能知人而后能使人知己!”他这番话讲完,堂上众人已是掌声雷动、喝彩不断。
34 荀彧的见解——绝代高人的精彩教义
在任何时代,各个领域的大咖永远是最牛的人物,东汉时期的文学界,荀彧就是这样的大咖,在所有学子的心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掌声喝彩之中,荀彧仍然静若幽谷。他端起那只黄玉双耳鹤纹杯,轻轻呷了一口清茶,润了润自己的嗓子,然后双手又是轻轻一抬,全场立刻又静了下来。
能够在这样的学习讨论会上与荀彧对话,向他请教问题,这是每个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就像我们平时能有机会向中科院院士提问一样,荀彧正欲开口发话,却见司马懿坐在席上突然高高举起了右手。“仲达,你有何事?”荀彧伸手向他一招,“起来讲罢。”“令君老师,小生斗胆想问您一个问题。”司马懿面色恭然之极,垂眉敛目,站了起来轻轻问道。
司马懿的做法引起大家的不满,有些人心里想,难道他太想表现自己的才华了?全场儒学学子们顿时如同潮水一般涌动了起来。刚才会场的规矩是已经宣布了的呀——这次会上,只许令君提问出题,堂下众位青年才俊只能应声答题啊!他司马仲达这时却跳出来想问令君老师什么问题?怎么这么不守规矩哟!
荀彧倒是没啥不满的反应,他想既然司马懿敢于主动提问,必然有他的道理,不妨听一听,或许对大家也有启发:“很好。你且问吧。”荀彧在稍稍一愕之后立刻恢复平静淡定,语气中又裹带着一股强劲异常的力道,“不过,你挑战了会规——所以在回答了你这个问题之后,本座要罚你在我荀门做受业弟子,随时随地都要向本座执持师礼!”
嘿嘿,竟然还有这种事?看来令君老师也是看颜值的,除了颜值还看悟性,好的弟子往往像好的老师一样难找,全场诸人又是一阵哗然。荀彧的这般举动叫什么“罚”啊?司马懿大胆违规挑战他的权威,他却要收他为徒?荀令君虽以爱才如命而著称,却也不该对司马懿一味优容包涵到这般境地啊。
在这个时代,要想去荀门做受业弟子可不容易,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去得成的,就像我们要入读清华大学差不多,司马懿听了他这话,不禁暗暗一怔,但此刻他亦无暇深思,便顺口而道:“令君老师如此优礼包容,小生真是汗颜了!既是这样,小生就在此拜师了!”说罢,在席位之上伏身而跪,恭恭敬敬地向荀彧叩了九个响头。
就像北大、清华这等优秀大学每年也要去争夺各省文理科状元一样,一旦发现有好的弟子,荀门也是要争夺的,因为也只有优秀的弟子以后才能将荀门发扬光大。荀彧高坐方榻肃然受下了他这一番拜师大礼,右手一挥,让他起身而立,缓声而道:“仲达,你有什么问题就问吧!”
既然成为了荀门弟子,司马懿提问也就不再惶恐,他心里有很多疑难问题,正好逐一请老师指正,他恭然应了一声,徐徐问道:“依小生之见,天下之士或以德扬名,或以勇立身,或以智行道,心中念念所求者乃是一个‘成’字。请问令君老师,在您心中这个‘成’字该做何讲?小生恳请赐教。”
古时候的学生,压力远没有今天的学生大,古时候的生活节奏也没有如今的快,所以他们有时间去想一些纯理性的问题,听了司马懿这番问话,荀彧双目中光亮一沉,静默了许久,才慢慢地开口了:“仲达这个问题问得好。世人不明‘成’为何物,一生内迫于欲而外诱于物,营营碌碌,随波逐流,纵是争得了势倾天下、富可敌国,亦不过是以手捏水而终不能得,落个生前身后一场空罢了。”
好学生就是善于提问,就像好的相声搭档,善于引出另一方的观点阐述,所以老师喜欢好学生也是有道理的,顺着司马懿的问题,荀彧正色说:“本座是这样看待这个‘成’字的:成者,以蓄志为本,志之所在即是功之所在,誓与天地争毫厘之转机,纵是以身而殉,亦能薪火相传、殁而不朽!如此之为,方可谓之‘成’!”
听到荀彧的这一番论述,这场学习型聚会才算有了高潮,大家从荀彧的观点中获得了关于做人处事的正确方法,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好!”孔融在一旁的席上听得热血澎湃,不禁跳了起来把手掌拍得“啪啪啪”直响,“令君大人对这个‘成’字真是讲解得太精辟了!孔某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啊!”
在座的所有学生,人人都觉得荀彧的话是至理名言,可以作为今后人生的行为指南。“令君老师这番指教,实乃振聋发聩的至理名言,足以书之竹帛而流传万世!”司马懿听得亦是心悦诚服,恭然拜道,“小生誓必永铭于心,终生践之而不息不怠!”
35 骄乃万祸之源,傲系百殃之本——司马每日自省录司马家的人每日在外的一切言行,回家后都需做个总结和研判,这样能及时纠正自己失误,晚间在司马府的密室之内,烛光摇曳,将司马防、司马朗、司马懿三人的身躯在墙壁上映照出三个如白杨一般高挺伟岸的剪影。
越是厉害的人,平时越要假装没用,不要给人以一种太过于强势的印象,善于隐藏自己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二弟近来未免有些太过骄矜自负了。”司马朗直言不讳地向司马懿说道,“为兄听闻崔琰大人谈起你在育贤堂上大显口才、妙语斐然、轰动四座——你且不知‘骄乃万祸之源,傲系百殃之本’么?如此自炫其才、游猎浮誉,对你未必就是什么好事。”
对司马懿初生牛犊不怕虎,随便展露自己的才华,大哥不以为然,司马朗接着批评,“二弟,为兄知道你昨日在育贤堂上大展才华、语惊四座,是急于在当今清流儒林之间树名立誉……”司马朗也觉得自己刚才的语气太过尖锐了些,便缓和下来慢慢而道。
司马朗毕竟在丞相府里当主簿多年,熟悉官场的那一套虚伪做作,对二弟的鲁莽担心不已,“在这官场之中,表面上人人一团和气、你掬我扬,似乎个个都是正人君子——然而人心之褊狭猜疑、人性之嫉贤妒能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他们明面上会吹捧你,暗地里却不知道会给你下什么‘绊子’。到时候你栽他一个大跟头,还茫然不知自己是在哪里被哪一条暗索给放倒的!为兄周旋官场十余年,目睹这类活生生的事例和教训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司马懿其实有他自己心里的想法,毕竟他初在官场混,总得打出些自己的名气来,否则东西再好,没有广告宣传还是无人知道啊,所以他只是含笑颔首,却不作答称是。
父亲对孩子总是最了解的,司马防一向对这个二儿子很是关心,他知道司马懿在内心里想什么,这次司马懿的一言一笑司马防站在一旁看得明切,他一摆手止住司马朗,沉思着说道:“懿儿一展自身典籍义理之造诣,无愧于文学掾一职,亦无不可。能进荀门育贤堂中的人士,大多都是大节不堕的清流贤望。只不过,懿儿你还年轻,不懂得声名实乃累人之物,便如压在肩头的包袱一般,日后你该卸还是得卸啊!”
司马朗在丞相府日久,对曹操以及其他各色人等都特别熟悉,知道很多其他人不知道的内幕,“父亲大人,您可不要曲意回护他了——请恕孩儿坦言,他昨日竟公然拜投在荀令君门下为徒,这可是大大的冒失啊!”司马朗沉吟了一阵儿,咬了咬牙,还是禁不住硬邦邦地说道,“孩儿近来在曹操身边静观潜察,深深感到荀令君与曹操之间的关系已然到了貌合神离的地步。
“尤其是曹操与荀彧的关系,司马朗特别重视,因为这两个人才是丞相府里最重要的角色,先前曹操未任丞相之时,荀令君与他常常是‘一日三晤、同席促膝、无话不谈、亲密无间’;自从曹操担任了丞相之后,他俩的来往是愈来愈少了,就是见了面后也多涉公务而言不及私。
“以曹操与荀彧的个性特点,双方都非常犟,各自内心都有自己明确的方向,照这样下去,荀彧与曹操的关系彻底破裂是迟早的事儿。然而此刻二弟他竟贸然拜投在荀令君门下,只怕曹操会视他为荀府亲信而暗生芥蒂,日后对他在丞相府中的仕途发展会有些不利啊。”
司马懿其实不以为然,他极其敬佩荀彧的为人,不愿意与荀彧站在对立面,曹操方面他有足够的自信能够处理好关系,司马防也理解二儿子的立场,他摆了摆手,对司马朗讲道:“朗儿为我司马家之宏图大业忧深思远、谨小慎微,防患于未然,这是很好的。但是,你亦不可太过狐疑多虑。懿儿拜荀令君为师,也许将来在曹操心目中会暗暗对他怀有芥蒂,但是这种危机只要懿儿自己应对得当,自会金蝉脱壳,一无所损。”
司马防的想法是,因为荀彧的名气太大,很多人都是他的门下弟子,曹操不可能将荀门弟子赶尽杀绝,“人,总不能因噎废食吧?荀令君那一头联系着满朝上下十之七八的名士大夫与贤能俊杰,他们都是荀令君这些年来一手栽培的。曹丕、曹植、曹彰他们都还是他的门生弟子。”
如果这样看来,曹操就算有篡逆之心,但在明面上还需给士林儒家一个光明正大的说法,“懿儿拜投在荀令君的门下,是绝对不会吃亏的。通过他引荐与关照,会结交到许多的名士大夫、贤能俊杰。这对我司马家将来在儒林清流、名门士苑之中扎下深厚的人脉根基是极有裨益的。”

第四章 先声夺人

表面恭顺的人内心未必服气。
时代不断在变化,固守陈规是愚蠢的。
看清发展的方向,不要用生命去捍卫什么。
36 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荆州的人心变化自从曹操大办朱雀池会之后,原本大家都以为可以不战屈人之兵的,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似乎感觉到一点不一样的味道,炎炎盛夏陡然逼近,许都城里的空气一夜之间也骤然高度紧张起来,仿佛一只装满了火药的大桶,一触即爆。
韩嵩当时从许都返回荆州时,曹操对他做了大量的工作,希望他能说服刘表投降,但是一直到六月十二日,荆州方面传来消息——被朝廷册封为侍中之官的韩嵩回到襄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