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古代兵制 >

第19章

中国古代兵制-第19章

小说: 中国古代兵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防制度。清朝前期,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外来势力也未从海上给中国带来多大威胁,因此清朝前期的海防地位不很重要,海防的主要任务是防海盗,由北洋、南洋水师分担。东三省、直隶、山东海域为北洋,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为南洋。清政府在旅顺、天津、大沽、登州、威海、烟台、吴淞、江阴、舟山、漳州、泉州、厦门、台湾、澎湖、广州等海防重镇遍设水师,分段管理。战船上装备有火炮等武器。雍正时,沿海总督、巡抚要定期出洋巡视海疆。福建、浙江水师除在本省洋面会哨外,每年还要到外洋会哨。这些制度对保证清朝前期海疆安全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是,由于承平日久,清军水师很少出洋作战。因此,水师训练逐渐废弛,战船和武器装备也很少改进。乾隆嘉庆时期,由于沿海战船过于笨重,不便于追捕海盗,每次检修又浩费甚多,因此下令所有战船均按商船样式加以改造。水师官兵也要“勒期训练,一切帆舵各技务皆娴习。其最优者,不次擢用,惰者惩之”(《清朝文献通考·兵考》)。通过这一整顿,海防力量有所加强,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扭转海防制度上的衰弱和落后局面。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活动的加紧,以木帆船和少量质量很差的火炮组成的海防力量,在外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面前就无能为力了。广东海面海盗猖獗、鸦片贩子横行无忌的事实,证实了中国古代海防制度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开始进入近代,清代的海防也由前期进入后期。但直到一个世纪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有了真正的海防。

辅文列表

附录 辅文图片

记录商朝军队编制“王作自(师)”的甲骨卜辞

牧野之战中商军倒戈

战国时期秦虎符

秦始皇陵兵马俑1号坑兵阵

宋太宗时“神卫左第四军第二指挥第五都记”铜印

明长城

清太宗皇太极调兵用的满文信牌

清乾隆帝弘历围猎(练兵)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