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大清风云 >

第47章

大清风云-第47章

小说: 大清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可望投靠清军后,获得了“义王”的封号,出于对李定国的愤恨,孙可望将大西军的机密全都告诉了清军。清廷从来不是什么善类,当他们确信孙可望不再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在狩猎中,以误杀为名射死了孙可望。
孙可望降清后,李定国虽然执掌了大西军和永历朝的大权,但是却因此陷入了精神困惑中。他对将领们越来越不信任,时时刻刻担心他们会降清,所以对部下控制的非常严。为了避免孙可望降清事件的再一次出现,李定国挟持了许多将领,要他们誓死效忠南明,怀有二心的立即予以诛杀。
从此,大西军陷入了一种紧张的气氛中,大家都互相猜忌,往日那种团结合作的局面很难再看到了。以前的四将军,现在只剩下李定国。孙可望降清,这个不用说,艾能奇战死了,刘文秀因为对李定国有功,部下势力非常大,遭到李定国的猜忌,李定国不放心他一个人在贵州,将他召回云南。回来后,刘文秀郁郁寡欢,不久就病死。
应该说,这次内乱给大西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导致了后来的失败。
顺治十五年,清军派出三路大军攻入云南,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吴三桂。在三条战线上,李定国均遭遇了失败。永历皇帝带着文武大臣仓皇逃入缅甸,李定国和白文选也紧随永历皇帝进入缅甸,缅甸人派出十万大军围剿。李定国虽然杀出重围,但没有救出永历皇帝。
此后,清军一再招降李定国,都遭到了严词拒绝。李定国仍然进行着无望的反清复明运动,得知吴三桂处死永历皇帝后,李定国怒气攻心,原本生病的他病情越来越重。康熙元年(1662年)六月二十七日,李定国病逝,临终给儿子留下遗言:“可以死无全尸,一定不可以投降。”
由此可见,李定国并不是单纯地利用永历政权,从他的表现来看,他应该是忠心耿耿地拥护南明政权。这种拥护很有可能是一种精神支柱,显然后期他已经陷入了精神泥淖中。但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李定国坚定抗敌的精神终归是可钦可佩的。

第七章孝庄与多尔衮的往事

孝庄这么精明的女人,又经常跟多尔衮泡在一起,多尔衮心情的变化她自然是第一个敏锐地感觉到。孝庄现在面临着两项重要的任务,一方面是保住儿子的地位;一方面是安抚多尔衮,绝对不能让这个权力野兽发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对男女很微妙
小顺治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因为他是自他以后清朝九代皇帝中唯一一个享受到母爱的,这是幸福,也是不幸。从小顺治后来对于母亲的叛逆和反感来看,孝庄带给了他非常大的痛苦。
清朝在定鼎中原后,模仿明朝的规定,即皇子出生后必须交给专门的保姆抚养,这使得母子之间见面的机会并不多。福临在幼儿时,一直是由母亲亲自抚育。当上皇帝后,自然不能再和母亲同食同住。孝庄和姑姑孝端文皇后商量,打算将小皇帝移居到五宫之首的清宁宫,也就是孝庄姑姑哲哲的住所。说实话,孝庄很舍不得这个孩子,所以选派了自己的贴身侍女苏麻喇姑伺候这孩子。
苏麻喇姑在历史中的名气虽然不是很响亮,在清初的历史舞台上也算是一个非常厉害,非常优秀的女人了。
苏麻喇姑是蒙古人,出生于科尔沁草原的贫民之家。随着苏麻喇姑长大,她的美丽贤惠远近闻名,终于被科尔沁的贝勒府发现,提拔她做布木布泰的贴身侍女,布木布泰后来成为闻名天下的孝庄太后,能够一直跟她混下去的女人肯定也非等闲之辈。
苏麻喇姑一生陪伴着孝庄,抚育了两代帝王,顺治和康熙,她对大清朝忠心耿耿,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女性。随着与这些皇亲贵族的接触,苏麻喇姑的文化修养也在不断地提高,从一个文盲变成一个掌握满、汉两门外语的知识分子。更难得的是,她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还曾担任过康熙最早的启蒙老师。
苏麻喇姑和孝庄相处时间达六十年,表面上她们是主仆关系,私下里多以姊妹相称。所以,苏麻喇姑在宫中的地位非常高,但是她为人却非常谨慎。孝庄称呼她为格格,康熙称她为额娘,她仍非常谦恭,小心侍奉这些领导,总是自称奴才。
康熙二十六年,孝庄去世,苏麻喇姑顿时感觉生命失去了重心,精神受到沉重打击。康熙担心她精神出什么问题,基于对她性格的了解,康熙决定让她抚养自己的十二子胤祹。按照清宫的规定,只有嫔以上的女人才有资格抚养皇子,当康熙把这个任务交给她时,她深深地体会到康熙的一片好心。
为了报答康熙,她从悲伤的阴影中走出来,努力抚养这个孩子,把自己那无微不至的母爱全都倾注在这个孩子身上。她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在康熙末年的太子争夺战中,大家斗得你死我活,而胤祹却很少介入,基本保持中立的姿态。即使雍正当上皇帝后,他也没有受到打击和排挤。在乾隆年间,他以七十九岁高龄寿终正寝,活得比康熙还长。这些都得感谢苏麻喇姑与世无争的教育思想。
苏麻喇姑是一个非常淡薄宁静的女人,终身未嫁,晚年笃信佛教。她信佛跟别人不太一样,她不是为自己祈福,也不是要去什么西方极乐世界,她信佛的目的是为皇家祈福。应该说,苏麻喇姑是极品女仆,是主子都会喜欢这种仆人。
苏麻喇姑生活上有一些非常奇怪的习惯,比如她常年不洗澡,只到年终的时候才用少量的水清洗身体,洗完之后还把脏水喝掉。她还有一个奇怪的习惯是不吃药,病得再严重,她都不吃药。没有人知道她为什么有这种奇怪的生活习惯。在今天的话,她肯定是一个非常不讲卫生,而且不相信科学的人,但事实证明,她的身体非常棒,活了九十多岁。
在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苏麻喇姑停止了念佛,闭上了双眼,离开了这个她侍奉了一辈子的大清。
话说这顺治搬到清宁宫后,多尔衮经常以讨论国事为由跑到清宁宫去。讨论完了,就去清宁宫旁边的永福宫,孝庄就住在那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交往越来越亲密,顺治虽小,时间长了也慢慢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史书记载顺治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从他保护豪格就可以看出,这孩子确实很聪明。他那么小,就知道亲疏,知道谁对自己好,谁对自己坏。但顺治也有一些缺点,他体弱多病、神经过敏,由此导致他年纪很小的时候脾气就特别倔强易怒。
生活在这么一个复杂的宫廷里,一个小孩子是没法单纯的。顺治早逝可能就跟在宫廷里长久受刺激有关系。在多尔衮把豪格支走,去打张献忠的时候,顺治就大哭大闹:“你们怎么这么坏?难道我们大清国没人了吗?为什么非要让我哥哥去受苦。”
顺治对着母亲大吼:“额娘,我明天就要降旨让大哥回来。”
这时,多尔衮突然走过来,瞪了顺治一眼。孝庄本能地握住孩子的手,苏麻喇姑赶紧冲了过来,将小顺治抱走。
“站住!”多尔衮厉声喝道。苏麻喇姑听到这么凶巴巴的声音,吓得全身发抖。还是孝庄见过大场面,她拉着多尔衮的衣袖,温柔地说:“老大,你别吓着孩子,有什么事我们慢慢再说。”
苏麻喇姑见状,赶紧抱着小顺治跑了个没影。
多尔衮面无表情,脸上笼了一层秋霜,他坐在虎皮大椅上,很不高兴地看着孝庄。孝庄识趣,赶紧去给多尔衮大爷斟茶。
多尔衮心情稍微好了一点点:“你这个孩子是越来越不听话了。”
孝庄:“小孩子嘛,摄政王你就别跟他计较了。”
多尔衮:“现在就这么不听话,将来还了得。”
孝庄:“摄政王教训得对,赶明儿我好好教育他。”
多尔衮:“看到福临这样子,我真是恨铁不成钢啊!我当年扶持他,就是希望他做一个好皇帝,如果变成废铜烂铁……”
孝庄赶紧拉住多尔衮的手:“快别这么说,小孩子只要好好教育,将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好皇帝的。”
多尔衮把手放在孝庄的脖子上,冷冰冰地说:“也许你说的对,我们进房去好好商量一下怎么把这个小淘气教育成人吧!”
孝庄:“一切谨遵摄政王大爷的吩咐。”
多尔衮:“他要是有你一半乖就好了。”
也不知为啥,小顺治对这个哥哥特别喜欢,根本不听多尔衮和母亲的劝告。听说豪格即将带领军队回来,他喜出望外,和大臣们讨论豪格回来后应该用什么礼节欢迎,还特地咨询当年豫亲王多铎平定江南后的礼节。这让多尔衮很生气,豪格回来后居然无人问津,门庭冷落。
小顺治的失望那是不用说了,孝庄这时候心里是咋想的?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可以转化成:儿子与情人哪个更重要?
毫无疑问是儿子,准确地说,这时候的孝庄应该是非常没有安全感的。自从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进入了北京,然后迎皇太后和皇帝在紫禁城二次登基。短短的时间内,多尔衮消灭了流寇李自成和张献忠,可以说此时他的声望已经达到了顶点。他虽然名义上是个摄政王,实际地位跟皇帝完全没两样。
这就导致了大清国只知有摄政王而不知有皇帝的情况,小顺治心里肯定很不爽。这么聪明的一个小孩,肯定知道自己是个傀儡,虽然他未必知道傀儡这个词语,但整天被人耍,这种感觉他还是清楚的。而多尔衮是不是心里就很爽快呢?也不是。多尔衮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当然有了,自己功劳这么大,却只是个王,从礼节上讲还得向那个懵懂的少年行跪拜礼。多尔衮虽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可是为什么偏偏就不是皇帝呢?
随着事业越来越稳定,多尔衮的情绪却越来越糟糕,糟糕的原因只有一个:为啥我就不是皇帝?
孝庄这么精明的女人,又经常跟多尔衮泡在一起,多尔衮心情的变化她自然是第一个敏锐地感觉到。孝庄现在面临着两项重要的任务,一方面是保住儿子的地位;一方面是安抚多尔衮,绝对不能让这个权力野兽发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可以看看多尔衮从刚开始当摄政王到现在的变化。最开始,济尔哈朗是第一摄政王,多尔衮是第二摄政王。结果济尔哈朗下去之后,多尔衮变成第一摄政王。接下来,多尔衮又变成了叔父摄政王,跟着是皇叔父摄政王。孝庄发现,每一次升级之前多尔衮都是烦躁不安的。所以,只要他烦躁不安,孝庄就揣摩到多尔衮的心思,在幕后推动,让多尔衮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孝庄将自己的感情编成一张网,牢牢地网住多尔衮,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免于受伤害,才能让大清国免于受伤害。可惜,小顺治又怎么能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
一边是愤怒的顺治,一边是野心勃勃的多尔衮,孝庄夹在中间太难了。
顺治呢,年龄小,看不清形势,他意识到多尔衮侵犯了自己的权力后,心中想的就是出口气。一次在慈宁宫中,当时孝庄和多尔衮都在场,顺治见多尔衮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气不过,当即摆出皇帝的架势,要给多尔衮一个下马威。虽然对方只是一个小孩子,但是多尔衮还是感觉自己被冒犯了。
看到多尔衮一张脸变成了猪肝色时,孝庄明白了,多尔衮很愤怒,多尔衮很想取代顺治。没办法,为了取悦多尔衮,孝庄只好和多尔衮达成共识,牺牲豪格。
豪格死后,顺治在宫中几近发狂,暴跳如雷,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