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大清风云 >

第183章

大清风云-第183章

小说: 大清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云山也确实有萧何的心胸,所以他在为太平天国制定蓝图时完全站在集团的立场上,没有考虑自己的得失。本来,如果没有杨秀清和萧朝贵,冯云山稳坐第二把交易,现在却要屈居在杨秀清之下,没有容人之量肯定是做不到的。在制度设计时,冯云山一心想“重回汉唐”,在冯云山看来,汉唐制度开明,正是他理想的帝国模板。
洪秀全对这种设计是否满意呢?从史料中看不出洪秀全有任何不满的地方,这可能跟洪秀全的知识水平有关,他看不到这种设计实际上不利于树立他至高无上的权威。洪秀全不但没有任何不高兴,反而非常开心,自己坐在最高的宝座上,吃喝玩乐,什么都不用操心,真是世间最美的事。等洪秀全意识到这一点时,他跟杨秀清的关系就像历史所揭示的那样,两个人中只能活一个。
看到太平天国已经有了帝国的雏形,洪秀全高兴之下,一口气纳了二十一个妃子,提前享受当皇帝的感觉。
客观地说,太平天国这套制度在刚开始的时候还是管用的,人心划一,所有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所有人都为着同一个目标奋斗。所有人都把自己的财产交出来,上缴到“圣库”之中。谁需要花钱就从“圣库”中领取,人人平等,大家同吃同住,天南地北皆兄弟。会众必须要严格禁欲,连夫妻平常也不能会面,这么做是为了防止沉溺女色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如果发现男女私底下约会,处以极刑,连正常夫妻都不例外。右丞相陈宗扬和妻子同房被发现,夫妻俩论律当斩首,杨秀清极力保住他们,装着天父附体的样子,情愿为他们挨六十板子,保住了他们的性命。
禁止男女交往很明显违背了人性,这个政策很难推行下去,第二年就被废去。
但不能不承认的是,这种军事化管理和共产主义式的财产制度确实能鼓舞大家的积极性,在革命的初期能让教众们保持高昂的斗志。洪秀全为了表示和清廷对抗到底的决心,号召教众们一起蓄发。此后,清政府称这些蓄发的叛乱者为“长毛”。
漂亮的一仗
周天爵这个人还是有些来头的,他是咸丰老师杜受田的门徒。周天爵做官还不错,不怕得罪人,颇有李卫的风格,但这人很明显有暴力倾向,性格非常顽固。他跟顶头上司李星沅的关系很糟,周天爵提出一整套剿匪的计划,李星沅根本不买账。
周天爵、李星沅、向荣这三人就脾气来说是很像的,三人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不服别人,让他们协调作战几乎是不可能的。咸丰将这三人安排在一起不知用意何在,说到用人,清朝自康熙以降,几乎是一代不如一代。
清军将帅不和,这对太平军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太平天国高层决定发动一场主动袭击,地点选在三里圩。三里圩是一个丘陵地带,中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村落,这种地带最适合布置伏兵。在此之前,杨秀清先派人查探地形。杨秀清这个人确实有些恐怖,他做事之认真仔细简直不像是烧炭出身。他不仅让人勘察地形,甚至改变地形以适应战事需要。
杨秀清是怎么改变地形的呢?比如说这块地方路口太多了,清军很容易杀进来,就把路口给堵起来;这块地方掩护少,就多搬些石头过来;这条河流正好通向我们的老巢,就想办法把河堤炸掉,迫使河流改道。杨秀清亲临第一线,监督各地防御工事,当时太平军防御之严密连清军都叹为观止。
石达开跟杨秀清性格不一样,他更具进攻性,所以也更加重视枪炮这些武器。两人有一个共同点,做事情都非常严密有条理。
韦昌辉负责在前线指挥,杨秀清率领主力在后面,等待敌人深入,石达开在关口坚守炮台。整个作战体系是相当严密的,太平军布置成一个布袋的形状,就等着清军钻进来。
周天爵很快就上套了。周天爵是个性情非常急躁的人,尤其是跟李星沅和向荣关系闹僵之后,他想独自率领军队拿下太平军,以此证明自己的实力。周天爵手中的兵马很少,只有一百多人,用一百多人去灭掉两万多太平军,周天爵是不是脑子发热了?说来这周天爵还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听说书的人说岳飞率领八百人破金兵十万铁骑,心想我在路上再招募一两百人,不跟岳飞破金兵的比例差不多吗?
在路上,周天爵又招募了一百多乡勇。周天爵赶到武宣县时还分了一百人给知县刘作肃,自己率一百多人向东乡出发。太平军得到这个消息非常惊慌,没人知道周天爵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话说这个周天爵赶到东乡时,李星沅也急了:他这么搞迟早要连累大家。没办法,只好派出五千人增援。向荣也带着两千乡勇赶了过来。向荣虽然吃了不少败仗,但确实是一个相当勇勐彪悍的将军。洪秀全对他还是心存忌惮的,听说他来了,命令韦昌辉往后撤退。
向荣看太平军撤退,以为这些人都是软蛋,玩起了艺高人胆大的把戏,率领六百人孤军深入,结果大家都能猜到,被围了。被围之后,乡勇们只顾逃命,哪还顾得上他向荣。向荣想阻止,他的部下甚至想背后给他一刀。
听说向荣被围住了,周天爵抛弃旧怨,带着四百人前去支持。周天爵不怕死,其他人可很在乎小命,大家看到太平军的架势,纷纷想逃跑。周天爵手起刀落,连砍了两个逃兵,但是于事无补。看这些人个个都胆小如鼠,周天爵很看不起,也很无奈。相反,他倒悠闲地抽起了烟。我们很难知道他在想什么,可能他在想:这才是英雄本色,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不久,李星沅派来的援兵到达,这时清军已经有万人,总算解了向荣之围。接下来便是讨论作战计划了,还没进营帐中,这些人就吵了起来。大家并不是商量什么作战计划,而是互相责骂,吵到大家都觉得累的时候,才气喘吁吁地讨论作战方针。最后,在其他人极不情愿的情况下,终于通过了周天爵提出的作战计划:兵分四路进攻。
这四路军队最后全部落入太平军的包围之中,在战场上,清军终于看清了:这群人全都是疯子,他们高唱着洪秀全编写的诗歌,进入战场如入无人之境。清军全面败退,后来在太平军的连番打击下,周天爵终于服输了,输了战场不要紧,如果输了心气那就完蛋了。
周天爵到最后居然认为太平军是不可战胜的,清廷是永远不能击败他们的,为啥呢?他们全都不怕死,好像吃了什么奇怪的药。周天爵还把这个观点上报给咸丰,咸丰也是将信将疑。
这一战,杨秀清的功劳最大,事实上他在太平天国的地位也更加巩固了。如此,我们才能明白冯云山当时为何把杨秀清安排到丞相的位置上。杨秀清连大字都不认识一个,更别说有什么深厚的文化功底,却有天生的治国和军事才能。他所以能脱颖而出,跟太平天国草创时期的松散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杨秀清在天京事变被杀后,太平天国不断走下坡路,最后到了进退维艰的地步。其实,在杨秀清的一生中,仍然有很多失误。最大的失误就是自居九千岁,想和洪秀全平起平坐。虽然杨秀清治军甚严,但战略上也有失误。比如,定都南京就是杨秀清的主张,南京虽然自古就是一个帝都,但这里盛产偏安朝廷;如果说杨秀清是想以南京为根据地的话,这还不能算作一个失误,但他兵分两路北伐无疑会分散军力,西北两路军相隔甚远,又不能做到首尾呼应。
杨秀清是一个雷厉风行、铁腕有力的领导者,作为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之一,他实际上是这个集团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他被杀之后,太平天国的领导层出现一个真空状态,再也没有人能填补这个真空。洪秀全虽然把自己的亲朋好友都弄到重要岗位上,但太平天国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覆灭之路。
忠王李秀成评价杨秀清说,他在世时,军令严整,赏罚分明,民心臣服。洪秀全意识到这点,他借韦昌辉和秦日纲之手除掉杨秀清,又以滥杀无辜的罪名除掉韦昌辉和秦日纲,后来又规定杨秀清死的那天为“东王升天日”,让天国的人民代代不要忘记。
其实杨秀清所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避免农民军成为流寇。这就是为什么太平军在前期势如破竹的原因。
钦差大臣不管用
清军的惨败给咸丰打了一针,让他意识到自己可能遇上对手了。
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惩罚那些作战不力的将领,接下来便是调兵遣将了。咸丰派遣湖北盐法道姚莹和淮扬道严正基前往广西督战,还派遣广州火器营副都统乌兰泰去支持。乌兰泰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只带了二十八个火枪兵。如果说这些还只是点将的话,那么接下来就是要选帅了。
为了确保战争取得胜利,咸丰还任命首席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赛尚阿为钦差大臣,到广西去坐镇指挥。赛尚阿出马可见咸丰对太平天国的重视程度。
赛尚阿是满洲正蓝旗人,嘉庆年间曾中过举,在满人之中他算是比较有文化的,道光年间曾担任军机大臣,官职理藩院尚书。到道光末期,他又身兼协办大学士和九门提督等要职,在人们眼里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了。
在赛尚阿出征前,咸丰就送给他一把尚方宝刀,授予他先斩后奏的权力。咸丰还给他增拨了两百万两白银,对他寄予了殷切的希望。赛尚阿去广西,一般人都认为贼众死定了,只有少数人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翰林院侍讲铁林就是其中之一,他断定赛尚阿这次去不但不会成功,反而会引起天下的兵灾。
铁林凭什么作出这样的判断呢?事实上,铁林对太平天国也不了解,但他了解赛尚阿是个什么样的人。赛尚阿做官还可以,清正廉洁,审案和办公都还行,让他去打仗却是万万不行的,上了战场我们就知道了。
赛尚阿出发时排场是相当大的,时任吏部侍郎的曾国藩当时对此就很看不上眼,在给弟弟的信中嘲讽赛尚阿虚张声势。赛尚阿还没有到达广西,从其他各省选出来的四千精兵已经开到广西。在赛尚阿抵达广西前,广西已经有四万的清军了。李星沅已经被打怕了,整日忧惧,既恐惧太平军袭击,又担心咸丰怪罪。没多久,就一命呜呼。
赛尚阿从京城到广西,走走停停,一共花了两个月。这两个月,清军和太平军主要是对峙,双方都忙着修建防御工事,并不急着交战。中途,太平军的将领凌十八率领万人前来会师,结果清军在江上拦截,致使会师失败。这次会师失败,对太平天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们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战无不胜的。
其中一些教徒开始清醒,清醒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后悔:“哎呀,我的脑壳出了毛病啊,怎么相信上帝、天堂这些个离谱的东西。”可惜财产都已经充公了,现在肯定是要不回的,一些心怀不满的人于是在背地里搞破坏,抢劫民财、煽动叛乱等,太平天国的军纪开始受到挑战,如果不能果断有力地处理好,很有可能从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再次蜕变为流寇。
这时候,杨秀清站出来了,哐啷一声倒在地上,又噌的一声跳将起来。不得不佩服杨秀清这个人,每到太平天国危难之时,他都不顾脑震荡的危险,模仿僵尸倒地跳起这种非常伤筋骨的行为。杨秀清对大家说了:“我派遣你们的主子为天王,他说的话就是我的命令,你们一定要遵从。你们要全心辅佐你们的天王,不得有任何胆大妄为的行为,也不能有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