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大清风云 >

第180章

大清风云-第180章

小说: 大清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玉先率军进攻西门,西门防御很强,只能退回,转攻南门。攻进南门后,在校武场遇上了武冈千总张大宏,起义军不敌,只能撤退。蓝正樽当然不肯就此作罢,气势汹汹地来,不能灰头土脸地回去,下令强攻,今天一定要拿下武冈城。
当知府徐瑃拿出红衣大炮时,他们才真正尝到了厉害,也明白了军队不是一天可以建成的。看到起义军死伤一大片,蓝正樽头脑清醒了许多,下令撤退。
能退到什么地方去呢?蓝正樽也不懂啊,他只是个平凡的瑶民,哪有什么战略规划。他甚至都不清楚他到底在干吗,他不明白他是在带着大家送死,最多不过是给道光留下一个经验总结:对待瑶民不能太苛刻了。即便如此,蓝正樽自己也是难逃一死的。
退到蔡家塘后,乡绅张谦殷勤地招待起义军,蓝正樽没有城府之心,以为这人真的是对自己好。他万万没有料到,张谦表面上好酒好肉地招待他们,私下里却早已派遣人去向官府禀报。当起义军喝得烂醉如泥的时候,官府的人马已经将蔡家塘重重包围。
就这样,蓝正樽起义还没几天就失败了,而且清军不费吹灰之力就镇压了这场叛乱。蓝正樽这人虽然没有其他能力,但从他及早逃脱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非常警觉的人。
虽然这次起义动静不大,但是道光却高度重视,对于起义这种事道光一向是敏感的。听说蓝正樽下落不明,他急调湖广总督纳尔经额去搜捕。湖南巡抚荣光本来已经光荣卸任,道光让他留在那里观察形势,新任的湖南巡抚裕泰也赶往湖南剿匪。如此兴师动众让人感觉道光真有点小题大做。
蓝正樽的下落如何呢?那次在蔡家塘,得知官兵赶来,蓝正樽神不知鬼不觉地脱身,换上乡民的服装逃到漆家湾。没想到跟当地乡勇发生冲突,蓝正樽被乡勇用石头打死。听到这个消息,道光半信半疑,让新任的湖广总督林则徐去调查此事。林则徐是个实在的人,他办事道光放心。林则徐经过查证后表示,蓝正樽确实死于乡民之手,道光本该卸下心头重压,睡一个安稳觉了。但是他凭“直觉”认为林则徐在骗自己,他感觉,当然只是感觉,蓝正樽没有死,还藏在山中的某个地方。
道光被心中的怀疑折磨得非常痛苦,一气之下,将纳尔经额降职,调到西藏去,永远不许回京。林则徐也被处罚了,降五级留任。
第三次瑶民起义是由一个叫雷再浩的人发动的。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九月十日,湖南新宁县瑶民雷再浩联合汉人李辉、陈名机等人在连州发动起义。雷再浩起义也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清军扑灭,但清军也付出了代价,多少为雷再浩挽回一点面子。起义军击毙了清军守备李廷杨、千总刘春林,还有外委陈国熊、马瑞春等人。
第四次瑶民起义的发起人还是湖南新宁县的村民,此人名叫李沅。这次起义有黑社会性质,都是一些“拜把子”兄弟干的,他们成立了“把子会”,打算学梁山好汉,劫富济贫。后来李沅的兄弟们被官府抓进去了,李沅带着兄弟们劫狱,就这样拉开了造反的序幕。
起义以后李沅不称王也不称元帅,自称“总大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大哥大,打出“劫富济贫”的口号。这次起义发展很快,清军动用了一万多官兵剿匪,直到道光死后三个月起义才被镇压下去。
可怕的敌人
彝族起义也好,瑶民起义也好,跟后来的起义相比,都不过是给帝国挠痒痒。
白莲教曾经把乾隆和嘉庆折腾得很惨,虽然最后被扑灭,但是到了道光朝又死灰复燃。道光末年,河南出现了一个叫朱麻子的人,这个人企图复兴白莲教,召集了几百人起义。朱麻子等人虽然被清军火速扑灭,但就像野火一样,是一个不好的开端。很多人打着白莲教的名义搞一些地下活动,“白莲教”是清廷统治者非常敏感的三个字。
王朝衰落之际,过去已经销声匿迹的一些“妖孽”往往会再度复活,这不,天地会也冒出来了。道光十二年(1832年),台湾嘉义县的天地会首领陈办、张丙等人率众起义,一时之间,台湾云集响应,将嘉义城包围得密不透风。清军大批将领被天地会杀害,一时间起义军膨胀过万。
接着,便是政府从全国各地向台湾调兵,义军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对于清廷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道光十五年(1835年),山西爆发了先天教起义。这场起义在嘉庆年间就开始酝酿,直到道光年间才爆发,起义虽然失败了,却给道光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所以,道光下令从严处罚作乱之人,凌迟、摘心、斩首的有一百多人。
从道光元年(1821年)到道光十五年(1835年),全国爆发的起义多达二百五十多次,叛乱如此频繁,足见当时国家的衰败。但是道光没有想到,更可怕的敌人还在后头呢!
捻子正气势汹汹地向大清国涌来,在捻子身后是更可怕的太平天国,在太平天国背后,站立着一个疯狂的广东人:洪秀全。
先说说捻子吧!
捻子是民间一个秘密的社团组织,据说在康熙年间就存在,甚至有人说在明末就存在。捻子主要是由手工业者和农民组成,在嘉庆年间,他们的活动开始频繁。捻子是北方的方言,意思是一伙人、一群人。嘉庆末年(1820年),捻子在安徽、江苏、山东一带异常活跃,数十上百人为一捻,大的捻子甚至有几千人。很多私盐交易都是捻子在背后干的。
捻子恐怖的地方在于他们并不是一支专业的造反队伍,相反全是一些潜伏派,是民间广布的火种。平常的时候,他们看上去就像老实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一到特殊时刻就摇身一变为土匪。孙玉庭曾经向道光奏报捻子的危害,道光着令他查访缉拿,不过捻子的人数太多了,抓到几个首领对他们不构成任何损失。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捻党在直隶活动,白天横行,晚上打劫。清军前来镇压,和捻军在王家楼大战。此后又有许多小规模的战役,这些小打小闹的战役就像是热身赛。虽然由于清军的镇压,直隶一带捻子活动暂告平息。但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山东捻党又活跃起来,分批进入河南和直隶。这些捻子虽然没有对清军发动大规模的袭击,但是分散的无孔不入地骚扰更让人难受,不时发生官银被劫被盗的事情,搞得这些省份不得安宁。
从分散的捻子转化为有组织有预谋的捻军,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就像是化学反应,需要催化剂。这个催化剂就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疯狂的落第秀才
晚清历史上最疯狂的人莫过于洪秀全了。
洪秀全原名火秀,又名任坤,后来给自己取了个“秀全”的名字。他是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出生于一个耕读家庭。在中国封建社会有很多这样的家庭,一家人都在种田,供着一个有希望的孩子读书,指望这孩子将来有一天鲤鱼跃龙门。
洪秀全从小就被寄予了深厚又沉重的希望,所以我们应该理解,他的压力其实是很大的,自尊心也是薄弱的。据说洪秀全小时候读书还真不错,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村里一些阅人犀利的老人都认为这孩子将来有出息,应该能金榜题名,步入仕途。
然而,现实是无情的,不知道是当时主考官有问题,还是洪秀全天赋才学不够,考了三次连秀才都没考上。第三次落选之时洪秀全已经二十五岁,老大不小了,还是个单身汉,连个文凭也没有,更不用说工作了。
这次落第给了洪秀全一个沉重的打击,回家以后,就病倒了。这一病居然改变了他的命运,在梦中他好像神游了一趟基督教的天堂。洪秀全曾经在第二次落第之时,发现了一本《劝世良言》的小册子,书中宣扬的全是基督教的思想,当时洪秀全心情非常低落,正需要这种东西寻求精神上的安慰。
病好了,洪秀全却疯了,他逢人便说自己是耶稣的兄弟,是上帝让他下凡斩妖除魔。这下,洪秀全犹如醍醐灌顶,把儒家的四书五经全扔了,发誓从此不考科举,要宣扬基督教。这时,洪秀全连《圣经》都没摸过,所有关于基督教的思想都是来自那本《劝世良言》。
洪秀全告诉大家:“现在人心败坏,政治腐败,不久老天就会降灾于这个世界,只有信仰上帝才能避免灾难啊!入了上帝教,不分男女,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信不信由你们,反正我是信的。”
乡亲们问他:“你就这么肯定?”
洪秀全表情沉重地说:“是的,非常肯定。因为上帝是我爸爸,耶稣是我哥哥,他们让我下凡来了,来拯救你们这些受苦受难的同胞。”
你还别说,真有很多人信他,受苦受难的人实在太多了。第一个相信他的是洪秀全的表弟冯云山,他很快成了洪秀全的得力助手,跟着表哥一起传教。
洪秀全到广州传教后,效果不是很好,广州是个富裕的城市,劳苦福斯没有穷乡僻壤多,大家犯不着加入邪教啊!最后,这兄弟俩学乖了,跑到山区去传教,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经过两年多的宣传,终于吸纳了两三千名教徒。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洪秀全正式成立“拜上帝会”。
直到此时,洪秀全心里可能还没有造反的想法,否则他不会跑到家里著书立说。如果说洪秀全这是奠定理论成果,为后来的革命制定方针政策,那也不对,从后来的表现看,洪秀全并不是这么深谋远虑的一个人。他要真有这种智慧,也不至于后来把太平天国弄得那么糟。
后来,洪秀全还考虑进修,向美国传教士罗孝全学习基督教理论。罗孝全是个负责任的牧师,他拒绝为洪秀全这种双重大逆不道的人洗礼,他清楚地看到洪秀全根本不是什么基督徒,而且一个居心叵测的野心家。洪秀全自诩为上帝的儿子是对上帝的大不敬,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既是对清廷的大逆不道,也是对华夏文明施暴。
洪秀全怏怏而归,开始了中国特色的基督教大业。洪秀全忽悠能力还是相当强的,可能是因为有一股强大的激情指引,在他的领导下,拜上帝会的规模迅速膨胀。
不幸的是,十二月份,冯云山被捕入狱。后来,拜上帝会的人把冯云山救了出来。洪、冯二人回到了紫荆山,让洪秀全感到欣慰的是,拜上帝会的教徒已发展过万。这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拜上帝会团体里已经人才济济,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这些人都是在这时加入的。拜上帝会也不仅仅局限于广东,在广西也得到迅速发展。
造反的念头可能就是在这时开始的。洪秀全知道,天无二主,清廷是不会容许拜上帝会发展下去的,到最后必然分出个胜负。这段时间,洪秀全也在积极筹划武装起义的事情。起义还没有爆发,道光就已经死去。
这场PK注定要由道光的儿子咸丰来完成,咸丰当然不是洪秀全的对手,不过咸丰手中有一张克敌制胜的王牌:曾国藩。鹿死谁手我们已经知道,看来多读点儿书学习努力一点儿还是有好处的,不学无术的洪秀全终究不是传统士大夫曾国藩的对手。
道光死后不到半年,洪秀全召集各路人马,在广西桂平市北部金田村商议起义之事。两万人马齐聚金田,创建了太平天国,一个庞然大物就这样诞生了。腐朽的清王朝和一个蛊惑人心的野心家正式开战。王朝虽然衰朽,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野心家虽然恐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