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当古琴遇见摇滚 >

第26章

当古琴遇见摇滚-第26章

小说: 当古琴遇见摇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光正好,空气静谧,远处有几个中老年人正在打太极拳,一切都感觉刚刚好。闻雪很快进入了状态,抬手拨弹起琴弦,体会着空气随着琴弦的振动而一波一波荡开,如同石子入水,如同鸟儿归林,与天地共振,身心一片平静。
一曲弹罢,抬眼一看,忽然发现身边多了几个脑袋,正一脸严肃地围着她看。
闻雪心里一紧张,赶紧说道:“叔叔阿姨,不好意思,是不是打扰到你们了?”
几个人忽然眉眼一松,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小姑娘,你这个弹得是什么呀?是不是那个叫……古筝的?”
“叔叔您好,这个不是古筝,这个是古琴。”
“哦呦呦……妹妹啊,你老来赛的,弹得老好听的……这个难不难学啊?”
“阿姨您好,这个看人的,您喜欢的话就不会觉得难学了。”
“这个古琴和古筝有什么区别呀?”
“嗯……区别还是蛮多的,最明显的就是古琴体积小音量小只有七根弦,而古筝体积大音量大有二十一根弦。”
“哎呀,小姑娘,你这个手指直接在这个弦上面磨来磨去的,看上去老萨杜的…。。疼不疼呀?”
“这位伯伯您好,我弹得久了,手指上已经磨出茧了,就不觉得疼了。”
“哦呦,这老结棍的……磨的时候肯定痛死特了。”
“小姑娘,你明早还来哇?我们都觉得你弹的这个感觉老好的,老适合我们练太极拳的,比我们磁带里放的音乐好听多了。”
“叔叔阿姨,我以后会经常来的,希望不会打扰到你们。”
“不会不会,不搭嘎的。你要是愿意来,那最好了,我们就不需要带录音机了。”
“呃……那我以后还是在这个亭子里弹,可以吗?”
“好的呀,你弹你的,我们练我们的,最好唻。”
闻雪被一群阿姨爷叔围在中间,觉得传说中特别排外的魔都人民好像也不是那么难以接近嘛,人家都很热情的,好不好?
就这样,闻雪每天早上早起练琴,白天军训,晚上集体活动,还常常半夜被叫起来紧急集合,日子过得飞快,一眨眼就到了月底。
九月份是所有高校新生军训的时间,也是新生们熟悉新同学新学校新环境的时间,每个人都很忙碌。自从上次聚会以后,闻雪没再见过彭飞和茉莉,只是通过几次电话,约好十一再见。倒是在校园里看到过马骏言几次,身边总是跟着或高或矮或胖或瘦的各色美女,有说有笑,举止亲密。马骏言没看见她,她也没上去打招呼,只在心里暗笑:小马,你来到美女如云的江南温柔乡,总算如愿以偿了。
军训终于在十一国庆之前结束了。闻雪看了看自己更加结实的小粗腿,摸了摸更加厚实的腰背,叹了口气,觉得是时候开始跟着文芳练瑜伽了。哪怕不减肥,也不能变成虎背熊腰大象腿啊。于是每天晚上,她和文芳在宿舍的地上铺着垫子,跟着她一个一个动作的学,什么立式、桥式、犬式、望月式、拜日式、眼镜蛇式……从最基本的动作练起,半个小时下来已经累得她不行,感觉全身肌肉筋骨拉伸、用力,控制呼吸,掌握平衡,全神贯注,每次结束时都感觉浑身气血流动,全身汗湿。闻雪看着文芳很轻松的把身体凹成各种造型,暗暗咂舌,心想这童子功真的不是盖的,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练成这种柔弱无骨的柔韧度。
十一黄金周的第一天,闻雪和马骏言约好在校门口的公交车站碰头,一起坐车到外滩去和彭飞闻雪集合。
这几天突然降温,秋风一吹,树叶都开始变黄,阳光照在身上也仿佛没了热度,白花花的照着。虽然是假期,但是出门去外滩方向游玩的人不少,公交车里十分拥挤。马骏言拉住车厢里垂下的拉环,站在闻雪身后,轻轻挡住身后人群挤压传来的压力。闻雪靠近车窗站着,抓住身前座位靠背上的把手,看着窗外飞逝而过的繁华街道和高楼,突然想起一首歌,“上海不是我的家,哪里才有我爸爸……”。离开家一个月了,每个周日晚上给家里打电话变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从最开始和爸爸妈妈在电话两头失声痛哭,到现在欢快的“一周生活总结报告”,不得不说,人的适应能力真的是无比强大。
“小马,你想家吗?”闻雪问道,回头却发现鼻子紧贴他的胸膛而过,抬头就看见马骏言露着一点点胡茬的下巴,挺直的鼻梁,一双乌黑的眼睛正深深地注视着自己。
闻雪心中微微一跳,装作若无其事地转过了头。
“我想念我家楼下小面馆的老米酒和牛肉面。”马骏言的声音在她脑后淡淡响起。
马骏言看着近在眼前的闻雪,好像轻轻一搂就可以把她入怀,却不敢伸出手去,生怕从此她就会察觉自己的心思,和自己拉开距离,连朋友都做不成。她身上少女的香气如珠似露,清纯正气,毫不旖旎却又让他心思荡漾,她海藻般的卷发不听话的蓬起,有几缕松散下来的,被从车窗吹进来的风吹拂到他的脸上,轻轻的,柔柔地,痒痒的。
闻雪觉得后背变得无比敏感,一条线麻麻的从脚底升起,穿越整个后背,一直到达头顶,浑身起了细细密密的鸡皮疙瘩。她轻轻地往前又移了移,尽量和身后拉开距离。
两人各有心事,加上车里人多拥挤,也不再交谈,一路沉默地来到外滩,向约好的地点走去。
走到著名地标陈毅雕像下,发现彭飞和茉莉都已经到了,旁边还站着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孙鲁一。
马骏言大笑着上前和孙鲁一彭飞一一击掌拥抱,闻雪拉着茉莉在一边笑吟吟地看着,心想:三个帅哥啊!兄弟情深啊!真是赏心悦目啊!
孙鲁一这一年个子又窜了不少,他大概属于晚发育型的,原来比彭飞和马骏言矮了半个头,现在眼看三人已经差不多身高。一眼看去,彭飞冷峻不羁,马骏言随性洒脱,孙鲁一斯文沉稳,三人站在一起,都是长身玉立,一水儿的大长腿,颇为养眼。
等到三人的见面仪式结束,闻雪上前重重地拍了拍孙鲁一的肩膀,笑道:“老孙,你怎么来了?”
孙鲁一咧嘴一笑:“你们都在魔都,我一个人在京城多么寂寞,当然一有时间就要跑过来。”
“你主要不是来看我们的吧?你是不是听说了“爱在华师”这句话?”闻雪不怀好意地笑着。茉莉在一边狠狠地掐了她一把,疼得她龇牙咧嘴。
孙鲁一想了想,不愧是学霸,瞬间便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意味深长地说:“看来我以后更得经常来探望你们,时常给你们个惊喜。”
“惊喜就不必了,千万可别变成了惊吓。”闻雪搂着茉莉看着孙鲁一哈哈大笑。
闻雪正笑得得意,脑袋上突然被人不轻不重地敲了一下,回头一看,彭飞又好气又好笑地看着她。彭飞一把拉过闻雪,说道:“老孙好不容易来一趟,昨晚坐的通宵火车,你可别耽误他的正事。”
闻雪连连点头,对着茉莉挤挤眼睛。茉莉又喜又羞,白了她一眼。马骏言靠着身后的雕像底座,看着他们四人对话,懒洋洋地笑着也不搭话。
时间已经接近正午,五个人在外滩附近找了个小吃店吃饭。看着窗外外滩的万国建筑群,看着对面浦东的东方明珠塔和高楼耸立的陆家嘴金融开发区,都觉得在这个十里洋场、冒险家的乐园,自己如同一颗芥子,无比渺小,却又同时觉得胸中激荡,真想在这花花世界滚滚红尘里翻滚一场,留下自己的身影才不枉此生。
“要是还能像原来一样,经常在一起玩音乐,就好了。”孙鲁一感叹道。
“这个也不是不可能。我看过了,我们专业等到大三就以专业课程和实习为主,到时候就会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到时候我去接点私活,既可以锻炼实践经验,又可以挣点小钱,两全其美。等经济上独立,我准备在校外租个小屋,这样时间空间都更自由,便于接活,又可以住,也可以供我们排练。”彭飞胸有成竹地说道。
“那太好了!那我更要常来魔都了!”孙鲁一煞是惊喜。
“可以找个离我们两所学校都比较方便的地方,房租我和你一起平摊。”马骏言说道。
彭飞点点头,在桌下拉过闻雪的手。闻雪侧头对他眨眨眼,你俩要同居?彭飞哭笑不得,狠狠捏了捏她的手,被闻雪又狠狠捏了回去。
他俩的桌下官司被一旁的马骏言看在眼里,落寞地淡淡一笑。
吃完饭,就是“外滩半日游”的项目。马骏言起身笑道:“你们几个成双成对,我可不要当电灯泡。学校还有很多姐姐妹妹们等着我呢,我就不奉陪了。晚上等你们回来,再一起吃饭。”说完潇洒转身就走。
于是,孙鲁一牵着茉莉,彭飞牵着闻雪,慢悠悠走在外滩的人行观光道上,吹着凉爽的江风,听着黄浦江上游船的汽笛声,感受着现代化大都市的氛围,看着来来往往的摩登人群,深深地觉得自己的人生画卷才刚刚打开,未来充满未知,让人心生畏惧,却又满怀憧憬。


☆、男女联谊会

开心的假期总是过得很快,转眼七天就过完了。孙鲁一在最后黄金周的最后一天踏上了返京的火车,没有买到坐票只能站着回去,这将又是漫长的一夜,年轻的心却永远热血沸腾,不知疲倦。多年以后,当他回忆起这四年里在京城和魔都之间的无数次往返,不得不感叹世事变幻,青春逝去,年华不再。
闻雪几人一起送走了他,也各自收拾心情,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国庆长假之后,各个高校都进入正常的教学模式,课程表和书本也已经发放到每个新生手里。
闻雪仔细看了看大一上学期的课程表,主要还是以基础文化课为主,专业课并不多,据说要从大三开始才会以专业课为主。她翻了翻基础课的书本,发现内容大多是高中已经学过的,立刻放下心来。她以本专业高考分数第一的成绩入校,对付这些课程绰绰有余。让她没底气的,是专业课。
她已经向高年级的学姐打听来了这四年主要的专业课内容,包括世界服装史、服装心理学、中国古代服饰、服装专业英语、服装设计、服装版型制作、立体裁剪、服装工艺与制作、服装设备、服装生产管理、市场学、服装外贸……内容涵盖面非常广,几乎揽括了时装行业从设计到制作到大规模生产到营销的所有环节,其中设计和制作所占的比例非常大,这对于她这个从没有学过画画、也从没有做过设计和制作的人挑战非常大。
除了这些技巧上的不足,最关键的是,她发现自己的眼界不够开阔、想象力不够自由、对于时尚的了解一无所知,对于服饰之美停留在最原始最朴素的感受上……换句话说,对于服装这个属于视觉领域的“美”,她连门都还没有摸到。
想明白这点的闻雪立刻行动了起来。没有课的时间,她基本都泡在图书馆里。服装学院在图书馆有自己专门的一间图书室,里面的书都是非常珍贵的设计类服装类的专业书籍,大开本彩色印刷,又厚又重,原装进口,从不外借,要看的人只能一次借一本坐在这间图书室里看,离开时必须先归还。这间图书室本来只对艺术类的设计专业开放,今年开始对服装学院的其他工科专业学生开放,但是每个班级只有两张借书卡,谁想用都需要提前预约。
文芳本身就酷爱设计艺术,又有绘画和设计的底子,闻雪和她一拍即合,两人约好等到借书卡一空出来,就一起去图书室看书。不知道是不是本专业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美学审美都很自信,还是根本没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两张卡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