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侯府小娇娘 >

第220章

重生之侯府小娇娘-第220章

小说: 重生之侯府小娇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都知道,这场仗自然不是一个凛王能够力挽狂澜的,但是没有凛王,恐怕,也没有今天的局面。
要知道,大历士兵要面对的,是狡诈战斗力极强的鞑靼人,所以凛王带领的士兵能够大获全胜,甚至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获得圆满的胜利,是极为难得的。
很多人刚开始都不看好这场战役,毕竟鞑靼人不是其他民族国家,所以,这才有刚开始谁也不愿意接这烫手山芋的情况,因为很可能不单止没法获胜回朝,甚至可能死在外面。
永贞帝高兴,一口气直接把悬空了三年多的户部尚书之位给了凛王担任。
听到户部尚书给了凛王,最惊讶的莫过于曾经是户部尚书的林之堂。
他这几年不敢乱来,表现的极好,但是自从永贞帝贬了他的官职,就没有再让他恢复尚书之位,而尚书之位一直悬空,永贞帝只让人暂代一职,这一暂代,就是三年多。
听到这个结果,别提林之堂多呕血了。
而同时呕血的,还有方左相和太子。
这户部尚书别看管理的是户部,看着权利不如兵部尚书,但是户部胜在油水多,捞的厉害。
这些年,林之堂在这户部可捞了不少银两,而他这些银两,都是为太子谋划的。
每一个想要争权想要壮大党派的人,都少不了钱银,户部油水多,对谁都是个极大的诱惑,可这个诱惑,就这么给了凛王了!
太子气的脸色铁青,但是在大殿之上,却又不敢表现的太过,只能呕着一口气。
至于四皇子昊王,这户部的人向来不是他的人,不管是以前的林之堂,还是后来暂代户部尚书的人,都与他无关。
虽然尚书之位落在自家这位向来不起眼的皇兄身上,让他有些震惊和不悦,但是能看到太子吃瘪,他还是表示很高兴的。
而就在这时,太子刚好抬头,便看见昊王似笑非笑的看着他,这种笑容,显然在讽刺他!
户部尚书突然落在自己头上,凛王先是一脸惶恐推脱的,但是永贞帝心意已决,也觉得凛王既然能把兵带好,自然能够把户部管理好。
凛王惶恐谢过,瞬间几家欢乐几家愁。
至于与凛王一起行兵打仗的众将士,永贞帝也不落后,一一嘉奖。
最后,永贞帝目光落在了在屡次战役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沈亦然身上。
“你是……当年在兵马司当指挥使的沈卿?”永贞帝记人虽然称不上过目不忘,但是沈亦然的事情他却知道的很清楚。
沈亦然不卑不亢的上前,行跪拜礼之后,才回答道:“回禀皇上,正是微臣。”
边疆的每一次的战役输赢都会传到永贞帝的耳朵,而这其中,当属一个被振威将军从前锋提携为副将的男子最为突出。
刚开始,听到这消息的时候,永贞帝是不大相信的,后来几次都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永贞帝便留了心眼。
朝臣太多,那些排不上名号的,一般永贞帝不会记在心里,倒是身边的贴身内侍王得全要都记住,遇到不知道的,王得全提醒一二就行,所以沈亦然这个人,不是永贞帝钦点的,自然不知道他是哪个门的指挥使。
后来京郊狩猎一事的发生,再到后来在宫内见过他两次,在王得全的提醒下,便知道沈亦然这个人了。
但是,永贞帝也仅限于知道有那么一个人,并没有放在心上。
就连后来沈亦然去了北疆的事情,身为日理万机的皇帝,永贞帝也是不知道的,毕竟这禁卫军的事情,有禁卫军统领在管辖。
而直到北疆几次胜仗传来,又从凛王和振威将军传来的信件中,知晓这人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这个重要作用下,大历士兵才能一次次的完败鞑靼人。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永贞帝自然会好好的调查一番沈亦然的身份。
而调查出来的结果却是,这沈亦然祖上是行商的,往上数几代,都不曾为官,到他这里,才进如军营磨练,最后一路升到兵马司指挥使。
那时候看到调查过来的结果,永贞帝当时只有一句话,“小小年纪,倒是个可塑之才。”
永贞帝极少夸赞人,很快夸赞也是不走心的,不过是宽慰的话,极少这般认真的夸赞一个人,这些,别人或许不知道,身为身边伺候的内室,王得全却知道的一清二楚。
如今,时隔几年,再看这个男子,永贞帝发现,这人要比几年前更加的沉稳干练。
北疆战事的部署和计划,在每一次打完之后,凛王和振威将军都会做一次简单的阐述。


第二百九十二章 升官 
永贞帝带过兵打过仗,所以知晓沈亦然在这方面的天赋。
虽然沈亦然去北疆的事情有些奇怪,但是他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打仗的能手,即便他不必带兵上战场,但是只要由他来部署,恐怕也是事半功倍。
永贞帝对沈亦然很满意,所以每一眼的打量,都带着赞赏。
王得全站在一旁伺候,能清楚的看见永贞帝眼中散发出来那种惜才的光。
“嗯,很好。”永贞帝笑着称赞道。
“朕听说,这一次大获全胜,有你一半的功劳,若不是你深入敌军腹地,恐怕,这场战役也没能结束的那么早。”永贞帝带着欣赏的目光夸赞着。
沈亦然虽然面上尽量让自己镇定,但是得到永贞帝的夸赞之后,心中还是激动。
激动之余,他不卑不亢的答道:“这并不是末将一人之功,若无众位将士的极力配合,没有送往的粮草裹腹,没有衣衫御寒,便是末将有天大的本事,恐怕,也是有心无力,而这一切,离不开皇上的英明领导。所以,皇上的夸赞,末将愧不敢当,这些,都是所有人的功劳。”
说起来,这粮草救急,还真有永贞帝一份功劳,当初举国捐款,才让北疆将士有粮食饱腹,有御寒棉衣穿。
如今,听到沈亦然这般将自己的功劳推给众人,还推给他这个当皇帝的,永贞帝看向沈亦然的时候,更加的满意。
当即,永贞帝大手一挥,直接封了个三品将军,赐号忠勇!
沈亦然知道这是必然的结果,但是听到这消息从永贞帝口中说出来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的激动的红了眼眶。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如今,沈亦然可谓是太高兴了,激动的快要哭了。
有了这个忠勇将军的头衔,那么,现在还有谁能轻视他的笙儿?
想到这个结果,沈亦然连忙感激的朝着永贞帝跪拜,“末将谢主隆恩。”
永贞帝封沈亦然为三品忠勇将军一事,对凛王和振威将军这些看着他一步步走过来的人来说,是必然的,毕竟,这个封号,是用命换来的,如果不是他,也许,这场仗还不一定能打赢呢,一个三品将军,算是对他的辛苦的回报。
可这只是对于少数人来说,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是一个极为不安的异数。
不管是太子还是昊王,都知道这沈亦然在没有前往北疆之前,与凛王的关系走的要近一些,至少,比他们近一些,他们两个连正面与沈亦然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他们没给,甚至对这样的人不屑。
可是,现在人用自己的忠肝义胆,用他的智慧,一跃成为三品忠勇将军,甚至永贞帝还给了他当初明威将军在四川一代管辖的五万兵的兵符!
五万兵不算多,但是也不算少,一个三品将军,拥有五万兵,这是个什么情况,他们不是不知道。
如果说,沈亦然投靠的人是凛王,那么,这五万四川的兵,就是凛王手下的了。
越想,太子和昊王便越害怕,最后,两人在目光对视之下,都感觉到对方眼中闪过的计算。
他们一定要比沈亦然纳入麾下,让他成为自己的人。
下朝之时,昊王故意放慢了脚步,靠着太子而走。
“太子皇兄,你万万没有想到,父皇会把户部尚书之位,交给三皇兄吧?”四皇子似笑非笑。
太子今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他此前多次想要找寻人暗杀凛王的归来,可没有想到,一直没法下手。
想到这里,他便憋屈的不行,如今,当初属于自己人掌管的户部,如今,居然变成半路杀出来的凛王的囊中之物。
可太子虽然脸色不大好,但是面对昊王的时候,他却还是笑的。
“三皇弟早年并没有在朝堂上担任重要职位,如今北疆鞑靼之战磨练,再入户部任职,倒也是一次不错的历练,父皇高明。”他说着,还朝着皇帝勤政殿的方向作了个揖。
昊王见太子这般大方回答,心中却在冷笑,没准心里有多恨呢,在我面前装出一副兄友弟恭,父慈子爱的样子。
不过,昊王也是个能装的高手,见太子这么说,也是笑着附和。
“太子皇兄说的对,说起来,三皇兄也是父皇的儿子,自然继承了父皇的聪明睿智,早年父皇怕他能力不够,一直在磨练他,如今三皇兄倒是能担此大任了。”
太子笑着点头,目光在四皇子脸上上下打量。
好一会,他才点头说道:“你说的是。”
随后,太子又听不远处的有人在说话,谈论的是那位刚封为忠勇将军的沈亦然。
他笑道:“说起来明威将军是四皇弟你的妻舅,如今,他退位,倒是没有想到,是忠勇将军接上这五万兵权。”
明威将军是四川有名的家族赵家的人,早年与三州孟姓大家族联姻,而如今娶了妃的昊王爷,他的王妃便是明威将军妹妹的女儿孟然,如今为内阁大学士孟家的嫡次女。
当初,所有人都以为,昊王要娶的,应该是宋右相嫡女宋玲,就连昊王也是这么认为的。
只是,没有想到,宋玲祖父去世,后来一连串的变故,倒让昊王耽搁不得了。
说起宋玲,昊王也是极为生气的,显然,宋家并不想把他们家的女儿送进宫,成为昊王妃,为此,在母后的多番试探下,宋家的人也一直在打太极。
最后,他也耽搁不起,比起太子一手的权利,自己的太单薄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娶了内阁大学士孟津文的嫡次女孟然。
虽然孟家不像宋家是百年大家族,人脉全在京城,但是孟家也算是权势巨大的家族。
孟然父亲为内阁大学士,叔父为了当朝大儒,而她的舅舅,为二品明威将军,管辖四川五万精兵。
而不管是孟家还是赵家,都是四川三州有头有脸的大家族,族中之人大多在朝为官。
昊王正是选中这点,才会娶了孟然。
只是昊王唯一没有想到的是,明威将军一次意外中箭,结果导致半身瘫痪,虽然官职未被降下,甚至还得到了永贞帝的好一番宽慰奖励,可是那五万精兵的管辖权,却与他无关了,全被收回。
等于说,明威将军虽然名声还在,但是却已经是个没有实权的人了。
昊王正是看中明威将军这五万精兵,没想到,没得意多久,就没了兵权,为此,他气了许久,连带着王妃也冷落了下来。
如今,这五万精兵的管辖权,居然落到了一个毛头小子手上,这个人,也没多大的本事,不就在这次鞑靼人战争中,稍微好运,得到了这一次胜利,一切全是他的运气,有什么实力?
生气归生气,但是昊王面上自然是不险,甚至表现的还是很高兴的,仿佛自己是被赞扬的那个人。
太子也不拆穿他,他现在更重要的是,怎么把那位叫沈亦然的将军拉拢过来,成为他的人。
永贞帝下朝之后,并没有马上去休息,而是让王得全去叫人,把凛王叫到御书房去。
看到王得全,凛王并不意外,毕竟自己这次也算是立了大功了,他的那个父皇必定有话要说的,至于说的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永贞帝看着桌子上的折子,目光却没有把这里头的字看进去一个,心里一直在想着其他事情。
直到听到王得全说,“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