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长相忆(重生) >

第53章

长相忆(重生)-第53章

小说: 长相忆(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衑一怔。
宋衡瞧了眼妹妹,笑道:“看来衑儿这次真是写了一篇好文章,竟然接连有两位大儒想要收她为弟子。”
宋誉面色不改:“哦,还有这回事。不知另一位是谁。”
“这人父亲也熟悉,乃郑学士的同僚,程老先生。”一边观察着父亲的神色,一边接着笑道,“因为避嫌,还未能看过衑儿的笔法。眼下倒是愈发好奇了。”
“这次考察的是刑论。”宋誉淡淡一笑,“衑儿对熙国的律令很是有些想法。”他望向宋衡,“她不仅指出了当今律法中的矛盾不妥之处,还给出了改进之法,并辅以事关民生的田赋、兵役等制度做了详尽的论证。尽管其中部分改制显得并不可行,但这是因她从未接触过政事,不知具体情况的缘故。”
说着忽然起身向身后的书架走去,从第二排第五格里抽出了两本书:“衑儿超过你,不过迟早的事。”
宋衡笑道:“衑儿天资聪慧,被她胜过,实属自然。”
宋誉轻哼了一声:“别当为父不知你为何要跟过来。”他转身看着他,淡淡道,“从现在开始,你不许说话。”见宋衡欲反驳,补道,“否则就直接出去。”
宋衑朝宋衡微微摇了摇头。
书房内一时安静下来,唯有宋誉翻动书页的声音。
片刻后,他放回书,转身坐下,抬头平静地看着宋衑。
“知道为什么你文章虽好,程纪却只给了你第六的名次吗?”
“衑儿不喜背书,帖经和墨义两处答得不好。”
“还有呢。”
宋衑眉心轻蹙。
“若你能说出缘由,为父便不再插手。”抬手指了指漏壶,“给你半盏茶的时间。”
宋衑下意识握手成拳,低头敛目沉思。
宋誉默不作声地注视着她的神情。
漏壶的水滴一点点地落下。
宋誉扫了宋衡一眼,眉梢微挑:“过来磨墨。”说着拿出一张纸,取出一支笔,准备草拟明日将要上疏的奏折。
提笔写下了两个字后,屋内忽然响起了宋衑的声音。
“是爱重。”
宋誉没有抬头,一边说着继续,一边在纸上写上了第三个字。
“衑儿是熙国第一位参加科举的女子,又是宋府的小姐,一举一动皆受人注意。眼下只是乡试,后面还有会试与殿试。若是一开始便站在极高的位置,那么之后该当如何?不过第六名,就已牵扯出诸多事来,程老先生若真给了衑儿第一,向衑儿射来的暗箭怕是会令人防不胜防。”顿了顿,“其实不仅是衑儿,宋府在朝堂之上,已有一位右相和御史,如若衑儿风头过猛,只怕会遭人忌惮。再者,世人皆不信女子能从政为官……凡事当从长计议,步步相随。”
宋衑吐出一口长气,慢慢道:“衑儿不能让世人相信的东西,时间可以。”
宋誉放下笔,望向她,眸中若有所思。
“看来你早就做好了决定。”
“郑老学士德高望重,学识渊博,著述甚丰,然而其中庸之姿,虽乃儒家大成,却非衑儿所慕。程老先生之脾性,衑儿素有耳闻,但观其文字,常觉豁然通达,如入无人之境。”宋衑拱手正色道,“既然程老先生先有伯乐之功,后有爱重之劳,衑儿怎能不投桃报李,尊师以孝。”
宋衡看着妹妹,嘴角微翘。
宋誉笑着摆摆头:“真是老了,做不了衑儿的主了。”
宋衑低头抿嘴一笑:“瞧爹爹说的,明明是衑儿长大了。”
“郑学士那里,为父自会向他解释。”宋誉收起笑,告诫道,“你不可因此事生出骄躁之心,这几月需好生在家准备春闱。记性差不碍事,勤能补拙,到时总能记得两三句。”
宋衑掩饰住心中的雀跃,恭敬应道:“是。”
作者有话要说:1、日常么么哒~
2、感谢小天使寒时柒灌溉的营养液~么么哒~
3、下一本预收《十二楼》,戳专栏即可找到~~【最近都会来打广告了hhh】

   
第71章 宋衑番外二
殿试放榜,宋衑位于二甲中的第三,赐进士出身。
科举及第者,大多会先去文渊阁当两年编修,然后才能进入六部或是分派至地方,接触实事。但鸿胪寺因职责是管辖番邦礼交,内事不涉,并非士子心仪之所,一向人员少缺,倒是让宋衑得以直接进入。
鸿胪寺卿孟深,太康郡主府的世子,年二十五,长宋衑九岁。为人刚板冷硬,不喜多话,是以负责具体与外使商谈者,多为少卿祝昇。
这日孟深正与祝昇讨论遣车前使者一事,吏部的人恰好送来了新人名册。
看到“主簿,宋衑”时,孟深眸光微动。
祝昇会意,笑道:“下官听闻,这位宋主簿与大人您算是师出同门。”孟深是程纪的第二个学生。
“老师说她不错。”孟深面色平静。
“能得程老先生的赞许,下官倒是对这位宋主簿有些好奇了。”
孟深将名册放至一旁,淡淡道:“车前一行,派谭椿去。”
谭椿擅车前语,行事亦素来稳重,但念其新婚燕尔,祝昇便未曾提他。熟料孟深早已做好了决断。
虽知晓这位寺卿的脾性,祝昇仍旧想再试试。
“谭府前几日才办了喜事——”
“第一次出使车前,万事都需妥当。”孟深抬了抬眼皮,“况且离出发至少还有两月。”
祝昇无可奈何,拱手道:“是。”
上任第一天回府后,宋衑便被宋衡寻着问道:“怎么样,为官可是你所想象的样子?”
“还行吧。”宋衑摸了摸下巴,“总归我现在只是个小吏,仅需负责处理一些文书,算不得难。反倒还有闲暇看看老师让我读的书。”
宋衡点点头,记起什么,眉梢一挑:“你觉得鸿胪寺寺卿如何?”
“妄议上者,怕是不好吧。”
宋衡啧了一声:“衑儿你初入官场,竟然没有半分不怕虎的气性吗?”
“我又不是哥哥。眼下不过一芝麻小官,还是慎言为好。”
见衑儿神色认真,不似玩笑,宋衡收起戏闹之色,语气略有感伤:“一年而已,衑儿就长得这么大了。”
宋衑抿嘴一笑:“待嫂嫂腹中的孩子出世,哥哥你便没心思管我了。”
宋衡弹了弹她的额头:“想得美。”
宋衑连忙捂住额头,故作不满道:“我品级虽低,但好歹也算朝廷命官,哥哥你以后可不能随便欺负我。”
“小丫头还真是长本事了。”宋衡一把将她抓过来,捏着她的脸,神情难得像个小孩子,“我就欺负你怎么了。”
“我要向爹爹告状!”
“你去。”
“那我要向娘告状!”
顶多一顿饭吃不了:“你去。”
找到他的死穴,宋衑呵呵一笑:“我要向嫂嫂告状。”
宋衡微顿,然后将手拿开,理了理袖子和衣领,好一幅风清霁月。
“不许去。”
宋衑转了转眼珠:“那哥哥你去给我买寿福楼的小笼包。”
“你不是朝廷命官吗?”
“朝廷命官也要吃饭的!”
宋衡板着脸和她顽闹了会儿,方才展颜答应。
宋衑眉眼弯弯,正欲说些什么,却见兄长神色几变,古怪非常。纳闷地顺着他的目光转过甚去,身子立时一僵。
宋誉立在孟深的身边,神色平静。
“犬子犬女在家时常聒噪不堪,让孟大人见笑了。”
孟深看了一眼宋衑,见她白皙的脸颊忽然变成红色,知晓那是被宋衡捏出来的痕迹。他垂下眼眸,忽然就记起白日她来鸿胪寺报到时的模样。
“右相言重了。”孟深取出袖中的书,“家师令孟某定要上门拜访一次,以全同门情谊。”
宋誉对着宋衑淡淡道:“还不快见过师兄。”
宋衑回神,上前疾趋几步,拱手道:“孟大,孟师兄好。”
“衑儿请你师兄到正厅去吧。”宋誉朝孟深轻轻颔首,算是告辞,正准备动身回到书房,脚步却突然一顿,侧身扫了一眼宋衡,慢慢道,“你母亲近日也想吃寿福楼的小笼包了,一会儿记得多买些回来。”
宋衑连忙埋着头,忍笑不言。
宋衡笑道:“不知父亲想要什么馅儿的。”
“三鲜吧。”意识到不对,不动声色地瞟了瞟孟深,见其神色如常,方才慢吞吞补道,“你母亲喜欢吃。”
宋衑侧头,朝宋衡咧嘴一笑:“爹爹都发话了,哥哥你还不快去。”
看出妹妹偏心父亲,也不顾忌孟深在场,捏着她的鼻尖,笑道:“肉吃多了不好,我给你买些白菜馅的。”
宋衑下意识道:“我要吃牛肉的!”话音刚落,想起身边还有外人,立刻收了娇态,握拳咳嗽了一声,正色道,“兄长说得有理。”
宋衡笑着摇了摇头:“还是算了,免得被你记仇。”不等宋衑反驳,便向父亲和孟深告辞,朝府外走去。
宋誉亦回了书房。
宋衑面上再无戏谑之色,对孟深十分恭谨。
“师兄,这边请。”
孟深将一直握在手中的书卷递给她,眉目平淡:“见礼。”
宋衑连忙双手接过,一看,竟是《杜长风集》,语露惊喜:“师兄何处得来这本书?”
她果然很高兴。老师倒是清楚她的喜好。
“因缘巧合。”
宋衑曾耳闻过他的性情,是以也不在意他的言辞省略,当即拜了一礼,笑道:“这礼实在过于贵重。还请师兄给我十日的期限,待我将书誊抄一遍——”
孟深截道:“不必。此书乃我手抄之本。”
宋衑一愣。
孟深便看着她。
“师兄您送的书都是——”
“我还未给别人送过。”听着有些奇怪,孟深蹙了蹙眉,难得补道,“原本珍贵,不便赠人。”
宋衑面色微讪:“师兄说得是。”心里忍不住想,怪不得孟深到这个年纪都未能成家。
孟深见她耳朵发红,以为是自己注视过久,飞快地将视线移开。
“若无事,那便告辞了。”
“师兄不去正厅吗?”
“天色近晚,不打扰贵府休息了。”
若是真去正厅,宋衑还不知要如何与他说话。心下松了一口气,不再挽留:“那请让我送师兄出府吧。”
孟深点了点头。
……
宋誉不愿女儿过早涉及政事,私下吩咐吏部对她不予理会,是以宋衑在鸿胪寺主簿的位置上,一待便是两年。
鸿胪寺的日常实在松闲,宋衑每日完成公务后,便会在府衙内四处走走。她官职虽小,但因为宋誉与宋衡,同僚对她倒是客气,偶尔还会向她讲解些条例。宋衑求之不得,皆是虚心收下。
至于闲暇,便要完成老师布置的课业——因她少了两年编修之历,需得由此弥补。宋衡常调侃宋衑,称她虽已是朝廷命官,日子过得却更像位学生。
宋衑每每闻言,只是一笑,并不放在心上。她确实要学的东西太多,远非科举答题时的两三行所能容纳的。
作者有话要说:1、日常么么哒~
2、感谢小天使大橘为重投掷的地雷~么么哒~

 
第72章 宋衑番外三
宋衑回府时,恰好遇见了兄长宋衡。
“衑儿眼看就要十八了,不知想要什么生辰礼物?”宋衡一边笑,一边用手比着她的个子,语气略有惊诧,“平时一直看着倒不觉得,怎么衑儿忽然长高了这么多,都到我肩膀了。”
两岁的小侄儿从宋衡的身后冒了出来,迈着小短腿跑到宋衑面前,软糯糯地咧嘴一笑:“姑姑。”
宋衑眉梢一挑,蹲下身仔细打量,见他衣着整齐,不像是疯闹过的模样,笑道:“果果是要回去了吗?”宋衡与宋誉父子俩虽早已和好,但宋衡并未搬回相府,仍旧住在十里外的宋府。
果果连忙点头,记起什么,将身上的小荷包举到宋衑的面前,眼睛眯成一条缝:“姑姑快看,这是祖母送给果果的。”
果果喜欢吃糖,昭容长公主疼他,又担心会坏了乖孙的牙,是以常做些不黏牙的糖,分量亦不多,只是浅浅两三层。
宋衡走上前,摸了摸果果的头,叮嘱道:“你近来在长牙,糖更要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