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长相忆(重生) >

第5章

长相忆(重生)-第5章

小说: 长相忆(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祝大家国庆中秋双节快乐哟!!一定要很开心!

    
第6章 读信
经过一番沐浴打理,待真正收拾妥当,正衣危坐时,已过了大半个时辰。
岑伯恭敬地将信交给宇文凉后,便准备带着一干人等离开。
临走前担心他忘记时辰,特地嘱咐了一句。
“将军若要用膳,随时唤人就好。”
如此熟悉的语气……仔细想来,岑伯似是常常挂心这些小事。梦里的他从不以为有什么,只心安理得地受着。
后来岑伯不在,偶尔回头时,才忽觉少了什么。
宇文凉对着岑伯微微一笑:“您不必担心,我在路上吃了些干粮,一时还饿不着。倒是您,在门口等了我许久,怕是早就饿了吧。”
岑伯听着他的话,一时怔怔不能语。宇文凉鲜少这样和他说话,若有,那也是在他总角之时。自老将军和老夫人去世后,他的话就更少了。
“将军实在太客气了,这都是老奴应该的。”
宇文凉看着岑伯黑白相间的华发,梦中的场景愈发清晰起来。他离开人世之时,他还在北面的战场上,最后甚连周年的忌日都未能赶上。可回府后却听说岑伯临去前,回光返照,精神抖擞地做了好大一锅马料。
忍下心酸,宇文凉低着头,看着信上歪歪扭扭的既旻亲启四个字,轻声道:“我常年不在府中,一切都依仗着岑伯打理。您一定要照顾好身体,要不然,只有我一个人,哪里懂得了这许多。”
岑伯悄悄用袖子沾了沾眼角,应道:“老奴知道。”敛了敛情绪,又抬头笑道,“不过再怎么说,这将军府都不会只有将军一人的。”岑伯知道木木的存在,也知宇文凉与成薇的婚约。
宇文凉摸着手上的信封,努力在想,为什么未在梦境里见过它。想了会儿,却一无所得。
“岑伯曾有做过什么奇怪的梦吗?”
岑伯摇摇头:“老奴年纪大了,不常做梦了。”
宇文凉笑着,不经意道:“我倒好像做过今日的梦,在梦里,岑伯与我说着同样的话。”
岑伯闻言,眼光一亮,极为高兴的样子。
“老奴曾听说,梦里藏着前世今生,没准儿老奴上辈子也伺候着将军。”
宇文凉拿信的手一颤,险些将信落至脚下。
前世今生吗?
岑伯观他面色有异,不知是在何处说错了话,忙噤了声。半晌方道:“将军若是无事,老奴便先告退了。”
宇文凉和缓了脸色,朝他轻轻颔首。
岑伯关门的声音很轻,不过他常年行军打仗,耳目甚佳。听见确无人打扰,这才打开了第一封信,将信纸拿了出来。
木木是胡姬,他初见她时,她尚连熙国话都说不完整。如今写出的字迹虽如稚童般歪扭无力,言语间亦有不通之处,可他却瞧出她的认真。
既旻亲鉴:
雁城最近很太平,集市也很闹热,但方嬷嬷如何都不准我出门,尤其是多人的地方。我想您要是回来了的话,方嬷嬷应该就会同意我出门了吧?
木木亲笔
宇文凉看了看送信的日期,是泰禧六年九月,那时她应该才被诊出身孕。想到她噘着嘴不满,却又不得不听话的模样,宇文凉忍不住一笑。
第二封是六年十一月的。
既旻亲鉴:
方嬷嬷今日准我出门了,只是仍旧不能去人多的地方。说到人多,上封信我明明写错了,方嬷嬷都没有告诉我。这不是我的错,您不要笑话我。
另外,最近我时常觉得肚子在动,嬷嬷告诉我那是胎动,我觉得很有趣,您觉得呢?
木木亲笔
他今年廿七岁,木木小他四岁,便是廿三岁,这封信是去年所写,那她才廿二岁。虽说熙国的女子十五岁便行及笄礼,可商婚事,但车前国女子嫁人却较晚。放在故国,她怕是还在议亲。
这样小的心性……见她用有趣形容妇人怀子,宇文凉低声一笑,以为十分可爱。
第三封是泰禧七年新正时所写。
既旻亲鉴:
往年就算您不能回来,也会派人送来东西。今晚等了许久,方嬷嬷一直催我去休息。
书信到此,突然有了几个墨团。想是写信之人不知如何下笔。
嬷嬷说这样对孩子不好,我想了想,准备还是去休息。
但其实我还是想等到您的。
木木亲笔
今年新正他在湘城,因久攻通渠不下,心中焦躁烦闷,一心只扑在了兵书地图上,却忘记了还有人在等他,或者说,在等他的心意。
他印象中的木木是有些贪睡的,他每每叫醒她,总要费上一些工夫。若是他不叫,除了方嬷嬷,旁人也无那个胆子……而方嬷嬷于此事上又常扭不过她。
这样想着,她其实一直很听自己的话。
宇文凉低垂着眼,想着要不要将面人先行送过去。
第四封是七年二月的。
既旻亲鉴:
因为您一直在外打仗,嬷嬷说将信寄到军营有些不妥,就让人送到了昌邑的将军府里。我也是才知道这件事的,怪不得您一直没有给我回信。
如果您看到了,一定会给我回信的吧。
另外,您有没有觉得我的字写得好看了一些呢?
木木亲笔
这封信上的字大小虽仍有些奇怪,但较之以往,已不再歪扭无力,想来木木每日都在练习。
至于回信,他想到方才岑伯的话,若那梦境里果真是他的前世,那么他连信的存在都不知。
恍然间,他一下记起许多事情来,无一例外皆是木木的等待。
她的性情看似张扬热烈,其实却很能坐得住。在雁城时,他便常在外领兵,回到昌邑,又多了一个成薇。他留给她的时间着实不多,而她在熙国无甚好友,除却孩子,便几乎是孤零一人。
或许曾还有书信相寄,聊以慰藉。只是他从未理会过。
最后一封信是前日才寄过来的。
既旻亲鉴:
听说您打了胜仗,那就应当没有受伤了。
又听嬷嬷说了湘城的位置,以及您需先回昌邑面圣,诸多琐事加起来,想必您回到雁城已是很久之后了。不过我会按时书信告诉您这里的情况的。
另外,大夫说产期将至,我对熙国文字仍知之甚少,不知您能不能得空替孩子取一个名字呢?嬷嬷说可能会是个乖巧的女孩。
木木亲笔
今日是四月初八,离依米出生只剩半月。
宇文凉将信又细细读了几遍,眉心微皱。木木虽只字未提她的担心害怕,但他还是从字里行间中看出来了。
她一直都希望他能回去,从她得知自己有身孕时就这样希望了。
宇文凉握了握拳,起身从博古架上寻了一个样式简单的檀木盒子,将五封信细细收好,平整地放入其中。拿着这盒子,便有些不愿再放回原处,总觉得离自己远了些。
宇文凉环顾四周,想了想,走向了自己的床榻,将木盒轻轻放在了枕边靠里的地方。他看着盒子的位置,满意地笑了笑,站了会儿,才朝书案走去。
往常都有旁人替他研墨,今次他却不想假手于人。他想完整地写完一封信,给他的心上人。
慢慢磨着墨,闻着它的香气,宇文凉好像突然能明白幼时所读的五个字,上言加餐食。
……
宇文凉虽是武官,但护国将军府的家学并非只重兵法谋略,少时亦有夫子教授经史子集。且老将军对字要求甚严,自他五岁能握笔起,便需每日练字三页,随着年岁增长,三页也慢慢加至十页。
后来从军,便将练字一事荒废下来。但虽比不过摆弄文字的墨客,较之木木,却好上太多。
木木吾妻芳鉴:
我今日至府,才知晓你的来信,令你久候,实为抱歉。
新正时,因战事突起,未能及时派人将年礼送归家中,很是遗憾。然,我在湘城购得一物,虽无甚新意,却是我心之表,回雁城时,将一并带来。
至于你所书之字,确实大有进步,言辞之间亦通顺许多,如此甚好。
孩子的名姓,不若等我回家,我们一道商量定下。
产期既至,你便需好好听从大夫与方嬷嬷的告诫,安心等我回来。
一滴墨忽然落下,渲出一块墨点。宇文凉顿了顿,思量片刻,方才继续。
提笔时虽有千言万语,临写时却颇有些草草不尽,愿你勿怪。
另,归期应在本月廿二日左右。
念念。
既旻亲笔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小天使lxy一直的支持!!么么哒~

    
第7章 杏春
杏春馆既名杏春,周遭自然少不了杏花的加持。
春娘是个剔透的人。当年之所以相中杏春馆的位置,便是因为其位于乌衣巷的最深处,又与周边的商铺相隔约三丈,将杏花种在空地之上,便成了天然的隔断。
白日时分,乌衣巷中虽有人来往,但总归算是清净,适合杏春馆的歌舞伎专心练习。到了夜里,因去这里的人大多清贵,不似寻常纨绔,所点的消遣亦不过琴棋书画,歌舞曲弄,涵养甚好,故也鲜少有闹事之说。
偶遇几位极风雅的客人,只听上古礼乐,那阳春白雪的乐调一出,杏春馆在繁闹的乌衣巷中,愈发显得清幽宁远。
司徒钊停在杏花枝头下,抬头看着满树白色的花瓣。门前的小厮起先并未扰他,半晌见他似有动手的意思,才走至他的面前,恭敬道:“司徒将军,杏春馆的规矩您是知道的。若有谁摘了这枝头的花,以后便再不能踏入杏春馆一步了。”
司徒钊好脾气地笑了笑,低头瞧见了地上的落英,指了指:“那这里的我总可以带走吧。”
小厮弯腰:“当然。将军需要花囊吗?或者锦袋?”
司徒钊摇摇头,低头看着脚边的落英,径直蹲下身来,选了自以为最好看的一朵。也不和小厮多费唇舌,携着花就进了杏春。
司徒钊不喜欢吵闹,但也不见得他喜欢清幽,是以紫笙每次都会选二楼里侧倒数第三个屋子。久而久之,倒是成了习惯。
紫笙早听出他的脚步声,武人习惯的大步,却轻得无甚可闻。不过正是因为其轻,她才能轻易从鼓瑟重乐中辨别出来。
司徒钊初一见她,就将手中的花朵递了过去,不说话,只含笑看着她。
紫笙有些不好意思,但仍算大方地接过了花,一边还打趣道:“将军是从地上捡来的吧。”
司徒钊温和笑道:“你希望我去摘树枝上的?”
紫笙脸颊微红,故作自若地转着身子,去拿一旁的笙:“地上的就很好。”
司徒钊不为难她,任她取着乐器。
“最近有什么新的曲子?”
紫笙颔首:“春娘上月新谱了一支曲,不过——”
“恩?”
紫笙眉头稍展:“妾听着与她往日的风格颇有些不符。”
司徒钊知她意思:“那便吹来听听。”
宇文凉将信写好,端详了片刻,才去寻来信封,将其妥善装好。然后又将面人摆出来,看了会儿,才觉腹中饥饿,下意识唤道:“岑伯!”
也是恰好,岑伯因与烈风玩闹了会儿,来时迟了些,却正撞上宇文凉唤他。人还未进屋,便先吩咐婢女将饭菜端上。
宇文凉将信递给岑伯,笑道:“将这封信送至雁城吧。”
岑伯自是应了,虽然神色间略有迟疑。
宇文凉想了想:“我不在时,府中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岑伯将信小心收好,微微摆了摆头:“倒也不是什么大事。自将军离开昌邑,成国公府每至佳节,总会派人送来些节礼,老奴不好推却,便取价值稍贵之物装箱,以作回礼。”
宇文凉明白他说得不仅此事,眉宇间生出一丝阴郁:“成薇来过?”
岑伯见他直呼女子名姓,起先未反应过来,愣了会儿才接道:“那是国公府的嫡小姐,最是守礼,怎么会在将军不在时拜访。”
宇文凉脸色稍霁:“以后成国公府送来的礼,同别家的一样处置就好,不必有什么不同。”
两府既有婚约在前,这样的话便显得有些不近人情。岑伯不知他为何对国公府这般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