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农门贵女有点田 >

第183章

农门贵女有点田-第183章

小说: 农门贵女有点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崇仁也道:“我和爹一块去。”

    “我们去看看鸭子。”李崇义和李崇道同时说道。

    父子几人前前后后赶紧溜了。

    李家的女人们也不敢在这里呆着了,纷纷说自己有事要离开。

    不大一会儿,屋子里就剩下了苏巧巧几个人,还有不明所以的李崇德。

    李婉婉后知后觉的反应上来,这会儿更是羞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狠狠的跺着脚,红着脸跑开了。

    十一看看她再看看苏巧巧。

    苏巧巧憋着笑,挥手:“赶紧去追吧。”

    十一和李婉婉刚跑开,苏巧巧这边就爆出一阵阵大笑。

    青竹更是笑得直不起腰来,好一会儿才边笑边道:

    “小姐,你还笑呢,要是婉婉小姐知道是小姐你让十一去的,估计得恼死你。”

    苏巧巧也有些囧,她就是忘了时间,随口说了那么一句,哪想到这个十一竟然真的去了,他难道不会看天色吗?

    “没事,打是亲骂是爱,他们两个这么一来,说不定还能发展更快呢。”苏巧巧尴尬的说道。

    小九和青竹都是脸色一红,青竹羞红着脸看苏巧巧:“小姐,你怎么能说这个呢。”

    小姐还是个小娃娃,这话说出来还不让人笑话了。

    苏巧巧也知道这话在这里女娃娃是不能说的,无奈的抽了抽嘴:“好了,不说了,咱们也去地里看看。”

    从屋里出来的时候,苏巧巧眼尖的瞥见不远处的拐角,李婉婉背对着十一站着,十一在后面焦急的解释着什么。

    苏巧巧心里暗笑,这还真是一物降一物。

    这个十一平时冷冰冰的,到了李婉婉这里,立马变成了小绵羊,被打了也不吱声,还得乖乖去解释。

 第236章:苏家变化

    地平整的很顺利。

    有了小岱村的事情,果岭村这边也乖了很多,不少闲赋在家的的壮年都来苏家平整土地,挣份工钱。

    半个月后,地平整了一半,苏巧巧就把棉花种子撒了,又弄了大缸,兑了灵泉水,让人把地全部浇了一遍。

    紧接着就开始种葡萄。

    本来葡萄苗是要培育出来再栽种的,但是苏巧巧手里的葡萄种子出自系统,生命力强悍。

    上次苏巧巧只是往自己二楼的平台上的土里撒了两颗,这会儿就已经长的很大了。

    所以,苏巧巧也没有打算鱼苗,直接让人先搭了架子。

    等几百亩地的架子搭好,他就带着人往每个架子边上种一刻种子,自己再领着芥子洒水壶齐齐撒了一遍水。

    又忙活了七八天,八百亩地的葡萄种子就全部撒完了。

    棉花总共种了五百亩,葡萄八百亩,苹果只有几十颗,但是苏巧巧还是预留了地打算做为苹果树园。

    后续不管是找系统兑换树苗,还是自己培育树苗,苹果树园都是一定要建起来的。

    所以剩下的七百亩地,苏巧巧就分了两半,一半留着栽苹果数,一半留着栽酸桃树然后嫁接桃树。

    所有的地也平完了,该种的也种的差不多了,小岱村和果岭村过来苏家干活的人也干了差不多一个月。

    苏巧巧给这些人结了工钱,又给评比出来的各方面表现好的人发了奖金。

    “这一阶段的活儿就干完了,这段时间都辛苦大家了……”

    苏书生不在,这事就得她自己来。

    客气话说完之后,小岱村的村长和果岭村的村长又说,以后地里要是再有什么活,还找他们村的人。

    苏家给的工钱不低,要是表现的好,还有额外的奖金,这点他们都很高兴。

    而且前几天两个村长也确实去了一趟葫芦村。

    因为离得远,他们以前都没有听过葫芦村这个地方,这次去看了,当真是震惊。

    那占地几百亩的牧场,高大的足有五米的荆棘墙,还有那一个个据说是大棚的东西,冬天竟然还能种出蔬菜来。

    尤其是葫芦村的小麦,更是让他们震惊。

    他们都是种了一辈子庄家的,再说他们家里也种着麦子,可是和葫芦村的那些麦子一比较,当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没得比。

    那麦苗长的绿油油的,这会儿才刚三月,竟然就已经开始抽苗了,整个比其他人家的小麦拔高了一截。

    他们还打听到,那些地都是苏家的,然后村子里的人家都以土地入股。

    村里的人闲下来都在苏家做活,要么在作坊,要么在大棚,要么就做些其他的事,一个人一个月竟然能拿一两多银子。

    有得人家好几个人都在苏家做活,一个月下来就能拿四五两银子,到了年底还有分红拿,日子过的好的让人羡慕。

    更重要的是,女人还能在作坊干活,一样有工钱拿,甚至不比男人们挣得少。

    两个人从葫芦村回来后就彻底震惊了,要知道,他们村最富裕的人家一年到头也就能能挣个十几两银子。

    可到了葫芦村,几乎家家户户一年就能挣十几两,多的甚至几十两。

    再想想之前苏书生让他们交钱入股的话,更是悔的肠子都青了。

    那哪里是让他们掏钱啊,明明是在给他们送钱,可他们竟然拒绝了,还说了那么难听的话,还带村里的人一起去找茬。

    两个人后悔了一路,回来后,就在村子里开了会。

    说了现在葫芦村的情况,两个村子里的人都是震惊,纷纷决定以后就跟着苏家干了。

    当然,对于这些,苏巧巧并不知道。

    只知道这些人干活的时候都特别的积极,还以为是之前敲打他们的事情起了作用。

    这会儿小岱村的戴洪飚和果岭村的常盛海两位村长一商量,就找到了苏巧巧。

    “苏小姐,不知道苏老爷什么时候再过来?”

    苏巧巧疑惑,挑眉看他们。

    “你们找我爹有事?”

    二人对视一眼,常盛海说出了心中的打算。

    “苏小姐,是这样的,我们两个去了一趟葫芦村,都很羡慕葫芦村村民们的生活,我们也想把土地入股,就想找苏老爷问问。”

    苏巧巧愣了一下,就说他们这些日子怎么变化这么大,原来还有这么一茬在里面。

    戴洪飚也连忙说道:

    “我们这里的地比葫芦村的地势还要好,地都是平整的,河流横穿土地,从来没发生过洪涝之类的事情,不管用来干什么,都是很好的,要不苏小姐和苏老爷商议一下,看看能不能把我们两个村的地也收了。”

    收小岱村和果岭村的地,苏巧巧还真没想到这么远,听他们这么说,就有些心动了。

    他们说的对,小岱村和果岭村的地都是平的,中间还有条河,很是方便,如果把这些地都平整了,那也是不错的。

    “行,这件事我回去和我爹商议一下,下次过来给两位答复。”

    想了一下,又道:

    “二位村长也去过葫芦村,想必是知道的,土地入股不是卖土地,所以你们一时半会是拿不到钱的,要等每年的年底拿分红,而且,一旦入股,要种什么,怎么种,你们就做不了主了。”

    “还有,如果当年的收成不好的话,你们也只能拿个保底的银钱,就是你们往年种地收获多少,我们就给你们多少,多余的就没有了。”

    苏巧巧给他们提个醒,毕竟有之前的事。

    他们之前和两个村子里的矛盾就是因土地而起。

    只是收成不好这点苏巧巧是一点不担心的,但也得给他们说清楚了。

    戴洪飚和常盛海二人去了一趟葫芦村,又专门找过王大伯。

    王大伯知道他们是小岱村和果岭村的,是苏家庄子那边村子的人,想着苏家以后能做大,就把葫芦村的情况如实说了。

    二人也了解了个透彻,所以这才来找苏巧巧的。

    这会儿听苏巧巧这么说,思考都没思考,就应了。

    “这些我们都在葫芦村了解过了,葫芦村是什么样的,我们也什么样,不管是挣钱还是不挣钱,我们都认了。”

    事实上,他们也不认为会不挣钱,毕竟葫芦村的例子摆在那里。

    “那其他的村民也都同意?”苏巧巧问道。

    二人都迫不及待的点头。

    “同意,我们都商议过的。”

    “既然这样,那我就回去和我爹商议一下,如果顺利的话,就等到今年秋收之后,我们正式量地入股。”苏巧巧笑着说道。

    戴洪飚和常盛海二人连连感谢,叮嘱苏巧巧一定要把话给苏书生带到了。

    又说:“苏小姐,我们以前就是有眼不识泰山,不知道你们是为了我们好,苏小姐一定不要和我们一般见识,这事一定要帮我们好好给苏老爷说说。”

    苏巧巧连连点头答应下来。

    知道他们能做到这样,也是难得的好村长,要是以前葫芦村王村长那样的,才不会为村子里的事过来低声下气的。

    戴洪飚和常盛海离开后,苏巧巧也笑了。

    虽说是找苏书生商议,但是这事到了苏巧巧这里也基本是定下来了。

    两个村子的地加起来有三千来亩,到时候这一片连起来,全部种上果树,中间的河也不用拦着了,里面全都用来养鸭子。

    然后这边就建上作坊……

    苏巧巧想着,自个儿先笑了起来。

    就在两个月前,她还在为几百亩地发愁,先走就有这么多地自动送上门来。

    事业发展的顺利,苏巧巧也开心。

    地平整完毕之后。

    常河常海父子也到了。

    再次见到苏巧巧,父子二人也都很惊奇。

    一年前到葫芦村的时候,他们是去给苏家建院子的。

    那时候的苏家还住着三间破屋子,只有一个牧场,鱼塘什么都还没挖,更没有成片的土地。

    一年后再见到,牧场扩建了,十几个大鱼塘挖好了,源源不断的鱼往外运。

    那从来没听过的大棚也一个个建起来了,多少酒楼饭庄争着定他们家的菜。

    现在还有这么大一个庄子,还要再建作坊。

    苏家的发展速度,让经常在外面跑的常河常海父子非常惊讶。

    他们经常在外面跑,也见惯了大户人家,可是还从来没有见过有那户人家发展这么快的。

    那些大户哪个不是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沉淀才一点点发展起来的。

    可反观苏家……这也才一年吧,就有了如此规模。

    几人说完了建作坊的事,常海就感叹的说道。

    “苏小姐了不得啊,这才多久,家里就发展成这样了,老朽实在佩服。”

    苏巧巧也笑:“哪里哪里,运气而已。”

    知道这是苏巧巧谦虚的话,父子二人也都不说什么,对苏巧巧,对苏家更是佩服。

    苏巧巧才十二岁,就能做到这样荣辱不惊,那苏书生也是一表人才,虽话不多,但和人打交道的时候进退有度,可一点不像是农家的遭汉子。

    也难怪苏家可以发展的这么快了。

    要是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以后的苏家绝对是不能小瞧了的。

    不,现在也不能小瞧了!

    父子二人暗暗庆幸当初接了苏家的活儿,和苏家相处的还不错。

    也暗暗决定,一定要把苏家的活儿做好了,好好交好苏家。

    苏巧巧带着二人去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