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 >

第92章

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第92章

小说: 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检视了大家的学习进度和读书积极性之后,丁石头又玩了一个数字游戏,通过她不断报数,被点到学号数字的学童就要举手,然后她再用加减法来点出另一个学童。

    比如先喊十,学号十的学童就举手,再喊六,学号六举手,她说十减六,那么学号四的学童就要举手了。若是喊十加六,那就是学号十六的学童举手。

正文卷 第329章 受人之托

    大家在一些即兴进行的小游戏和互动中,将术学和口诀也背得越来越熟练。

    而他们至今还没有摸过书。

    这也是家长们对丁老师越来越佩服的地方,九九塾学不但束修低,还在为学童家节约成本的基础上,把学童们都教得很好。

    反观江夏塾学,启蒙学童们一个个老气横秋、摇头晃脑的,背起书来却并没有比九九塾学后启蒙的学童好多少。

    反而是九九塾学的学童们说起故事来头头是道,让江夏塾学的学童们常常听迷了,因为他们的夫子没讲过。

    这是有送学童过来的外村家长偷偷和丁石头讲的。

    当时丁石头就叮嘱他们千万不要往外说,若是传给了江夏塾学知道,难免得罪人,而她只是一个没有功名在身的后辈。

    大家听了便理解地闭紧了嘴,也不拿自家娃子和江夏塾学的娃子去比较了,万一连累了九九塾学,可就良心不安了。

    但是五月初九那天,许多娃子在江夏塾学读书的家长们去给夏老秀才贺寿,亲眼看见丁石头射箭夺了第一。

    他们想起最近听说的关于九九塾学的许多事情,也向丁石头私下打听了上学情况,有些人家就心动了。

    今天就有几个家长受人之托,趁着丁石头喊了解散,让刘学贵去拿点心来分时,喊住了正要去喝茶的丁石头。

    “丁老师,请问九九塾学还能添几个位子吗?”作为代表的王家福的爹压低了声音,似乎生怕别人听到。

    “添几个位子?”丁石头一脸诧异地看着对方。

    以前对她置疑最多、现在对她也是最信服的家长,端午前一天还送了五个粽子给她呢。

    “是这样,我们村有几个今年在江夏村塾启蒙的娃子,他们的爹昨天来找我……”

    王家福的爹便低声解释起来。

    说话不敢高声,也是不想在事情谈成之前传出去。

    他们可都听说了,因为南城村开了九九塾学,南城村的学童们都被江夏村塾拒收了,而最早被逐出江夏村塾的,就是南城村村长的孙子。

    “今年启蒙的能收,应能跟上咱们的进度,但上学太久的不好收,毕竟我是从头开始教,怕耽搁大家学业。”

    “若是读过几年的学童想来,要凑得出一个班,我才会接收,人少不好带。超过六年的不收了,但想来旁听或是探讨学问还是可以的,像我们村就有不少人在旁听。”

    丁石头将几种情况都说了一下,话不能说得太硬,她是要将塾学扩展的,五十个人她带得下,但不是她满足的结局。

    今年人手不够,明年若刘学贵加入,四书五经可以交给他来解决,她继续带启蒙班,为初学的孩子做学习定型。

    而且她一直认为,识字、读书、明理、修身齐家,就是学习的目的,是教育精神。

    功名利禄,等读过十年书之后,再去做选择吧。

    五岁左右启蒙,十年后也才十五、六岁,正是勤学考等级的时候,在参加科举的过程里,自然会收获更多大人的观念。

    或者说,在十五、六岁决定去参加科举或者不参加科举时,就已经成长为大人了。

正文卷 第330章 她该怎么做?

    “好,我回去跟他们说说,夏季束修都交了,如果要来就是七月。”王家福的爹听了丁石头一翻解释,顿时露出笑容。

    他就认为送娃来九九塾学是明智之举。

    那些家长走到一旁嘀嘀咕咕了一阵后,各村只留下一个家长,其余人便先回家了。

    丁石头今天的第一课就在外面做了所有知识点的巩固,并没有进敞屋里教认字。

    因为一直在动会精神一点,站在黑板前认字她怕站着会睡着。

    而丁点则在刘学贵到来之后,就回屋睡觉去了,他年纪还小,撑不住了。

    好在刘学贵如今都会来这边读书,需要帮忙时一点也不含糊。

    丁石头也说过,等明年他参加完县试和府试之后,就可以正式来当夫子,五两银子的薪俸都谈好了。

    因而,丁石头现在也有带弟子的意思,对刘学贵传授了许多教学经验,让他慢慢熟悉起来。

    至少在约束学童们的问题上,已经能做到游刃有余了。

    但今天王家福的家长传达了外村已经上学的学童家长的意愿,她就要为已经兴隆起来的教学事业早做谋划了。

    原本计划是明年收到新一批启蒙儿童后,就将这一批交给刘学贵教千字文和对课。

    今年主要是定型年,学的东西很多但不集中,明年才算正式起步。

    等大家正式接触千字文时,会发现好多字是认识的,学习对课时,也会发现对课的基础知识,早在背书时就背得很熟了。

    这种不循常理的授业模式,让刘学贵和村里许多少年们都敬服不已,也让那些少年们又重新拾起书本,在家苦读。

    就为了在丁石头抽空教导他们时别落在小伙伴后面了。

    这一切都在丁石头的计划中,可今天知道有人想插班,就不得不将明年的计划提前了。

    如果到时真有已经上过几年学的学童要进来,她该怎么做?

    收下,就要另外成班,也会彻底得罪江夏村塾,而她在夏老秀才寿宴上表现那么低调,不就是为了不得罪他们?

    如果不收,她又舍不得稳定的束修白花花地溜掉。

    一个半两,二十个就是十两银子。

    每个月多赚十两,谁不乐意?

    第二堂课,丁石头让刘学贵拿字牌给学童们辨认,叮嘱他认完字牌,就让大家在沙盘上自行练习。

    而她去厨房和了一盆面,就回屋睡觉去了。

    一夜不睡问题不大,一夜都在地洞里干活,手臂、脖子、肩膀都是最酸痛的,结果她还挑在今天教大学学习五步拳,也是考较耐力了。

    但这是教学计划,接下来还要继续挖地洞,若是今天就拖学习进度,以后怎么弄?

    刘学贵已经知道丁石他们去寻姨母下落的事,很认真地带完剩下的课时,等学童们都放学后,就锁了敞屋门回家去了。

    小福姐妹最先醒来,见她和丁点在睡,就把衣裳都洗了,等丁点起来,就去村口买肉回来做馄饨。

    ……丁石头这一睡就睡到了午后,洗了个冷水脸,就等小福下了一碗馄饨大口吃起来。

正文卷 第331章 赢得了信赖

    下午恢复了正常上课,放学时又带着大家把五步拳练了十遍,这才放学童们离开。

    丁石头锁了敞屋门,提醒刘学贵晚饭后过来一趟,江虎子他们也过来交流学习情况,她正好有事要商量。

    刘学贵答应着便回去了。

    丁石头回到屋里拿了竹纸出来就开始裁纸。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已经裁完了,现在想裁千家诗的纸面。

    按她教字的进度,下半年就用得到了。

    现在大家的知识储备量已很丰富,只不过还没有与实际的文字与写法联系起来。

    “老大,我来帮忙。”丁点走进来看见老大坐在桌前截纸,立刻把袖子一卷就要帮忙。

    “手膀子还痛吗?”丁石头抬头看了他一眼,手底下继续对折纸张。

    “还有点酸,比早上好多了。”丁点笑嘻嘻地趴在桌边拿过一张纸。

    “你别忙了,我就做个样本出来,晚上让虎子哥他们来做。”丁石头立刻拦下丁点的手,就在刚才她想到了这个主意。

    “也行,那我去帮忙做饭,让她们几个晚上早点睡觉。”丁点记起早上回村时江虎子说过的话,便转身要走。

    “嗯,你晚上也早些睡,不要看书了,手臂过劳就要休息才能缓和。”丁石头叮嘱着,很快就裁完一张纸。

    但在丁点走后,她又接着裁,直到有一百张小纸片之后,才叠起来看了看厚度。

    纸面不大,她研了点墨就提笔写下一首五言诗。

    排了一下版,纸面上用比印刷版略大的字体刚好写下四列还有些空余,再在底部空白处用现代排版法,用小些的字体写下诗的作者、背景和诗意。

    第一次试验没有成功,又换了一张纸,将上面的列距拉近一点,不影响辨认和美观,在空出更多的列向空余写下作者的名字和背景,为底部横向文字腾出空间。

    写完之后吹了下墨,她点点头很满意这张的效果,就搁到了一旁,起身去厨房帮忙。

    一百张纸能积攒一百首诗,初期能巩固百家诗也是一大成绩了,不知道今年能不能教完。

    学童年纪太小了,恐怕得明年才能教完呢。

    晚上天刚擦黑,少年们就结伴过来了,他们到堂屋搬了竹床和凳子就在院子里坐下了。

    丁石头看了大家交上来的抄写任务,虽然字迹谈不上多漂亮,但都很工整、认真。

    她把这些纸各自叠放在一起,一本一叠分放到书桌上,就出来和他们说了今天王家福的爹跟她说的事情。

    “这是好事,说明咱们九九塾学已得到更多人的赞同,让更多人想来了。”江虎子一听很高兴。

    这也说明丁石不但在南城村站稳了脚跟,也在附近村子赢得了信赖。

    “我觉得咱们要稳住,今年别再收了,明年再扩大收学童会稳当一点。”刘学贵却有些忧心。

    “从上次的事可见夏家秀才心胸狭窄,若不是丁石示弱没接受文课比试,咱们不会有这么安宁的日子。”

    若让夏家知道他们的学生都跑九九塾学来了,不会善罢甘休的。

正文卷 第332章 这一战在所难免

    “你说得没错,但也正因如此,咱们更不能怕他们,不然以后更难为。”江虎子看向刘学贵说道。

    一个一直没有断过读书的人,与他们早就下地干活的人,就算站在同一个立场,思考问题还是有差异的。

    “这就好比打架,你越软弱、人家就越横、越喜欢打你,你若强一些、不怕死地杠上去,人家反而会畏怯起来的!”

    两相争斗不怕死的胜,这是人之本性。勇敢的人总比软弱的人更有胜算。

    听了江虎子的话,刘学贵拧着眉却也没有说话了。

    他是既认同江虎子说的道理,又怕丁石杠不过人家。

    夏家三秀才,如今正是风头更盛时。

    “真要打架,咱们一起上,就怕夏家人书读多了,跟你拼阴谋就惨了。”张忠在一旁提醒大家。

    他们只是一群少年人,打架有的是人手和力气,玩阴谋算计,他们确实不行。

    “但是丁石的塾学做得这么好,迟早闻名杭城,说不定明年学童就更多了,就算去过江夏的人不过来,那些村子里也有人明年要启蒙的,也会过来这边了。”

    刘学华也开口道,和刘学贵有几分相似的脸上也是满满的忧虑。

    其他少年们原本因为江虎子说的打架论而气势昂然,结果被张忠一提醒,也是都成了苦瓜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