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医鼎天下 >

第411章

医鼎天下-第411章

小说: 医鼎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天白了他一眼:“你又不娶老婆,买房子干什么?”

春青反唇相讥:“谁说我不娶老婆?阿狸不就是我的老婆吗?”

秦天挠了挠头皮,没想到这个春青胆子还不小,竟然当中承认他爱上了一只狐狸。

“那个。。。。。。春青,阿狸毕竟不是人类啊,你和它不清不楚,难道就不怕人笑话吗?”

春青摆了摆手:“此言差矣,佛说,众生平等,只要有生命,大家都是一样的,阿狸除了不会说我们的语言,其他方面和我们没什么区别,而且她无欲无求,从来不向我索取票子车子化妆品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她老妈不逼着我买房子,也不收我一分钱的彩礼。”

秦天叹了口气,他终于明白春青为什么要和狐狸同床共寝了,不是因为他有恋兽癖,而是对残酷现实无奈的屈服,因为,可供选择的女孩子越来越少了。

不过这和某些砖家所说的男女比例失调关系不大,据秦天所知,目前在人口结构方面虽然出现了比例不均的现象,但是大致还能保持平衡,之所以会有大批男孩子找不到对象,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

首先就是多贪多占的问题,众所周知,当年一位伟人有这样一句名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老人家的本意是让大家摒弃吃大锅饭的懒惰思想,积极致富,然后再带动大家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但是事与愿违,这部分依靠国家政策或者特殊门路的人走上富裕道路之后就忘了本,露出了赤裸裸的资本家嘴脸,早把老人家的教诲扔到了脑后,满脑子打得都是自己的小算盘,除了追求名车豪宅等个人享受之外,还把目光投向了女人。

虽然国家在婚姻方面实行的一夫一妻的政策,但是上有对策下有政策,明的不行就来暗的,家里摆着原配,暗地里包养小三小四小五,据说最多的霸占着上百个,一头猪就拱掉了上百颗白菜,那么可供选择的白菜当然就会越来越少了。

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拜金主义愈加盛行,曾经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叫做笑贫不笑娼,在这种畸形思路的引导下,大批贪图物质享受的女孩子纷纷下海,为繁荣娼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据说鼎盛时期,一个南方城市全靠这个行业支撑,高中低档各类场所遍布大街小巷,可见从业人员数量之巨。

这种现象也造成了一部分适龄男青年找不到对象,举个例子说,本来一百个男人和一百个女人可以组成一百个家庭,但是其中十个女人走上了为公众服务的道路,只剩下九十个可供选择,在一夫一妻的现行政策下,势必会有十个男孩找不到老婆,社会上也就会多出十个光棍。

当然以上两个群体都属于不正常的畸形人群,大部分人还是恪守着伦理道德的,遵循着男婚女嫁的传统规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本来很正常的家庭组合也掺杂进了大量的其他因素。

这个因素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女孩本身,受众多文学作品的影响,每个女孩都有一个白马王子梦,她们都希望自己未来的丈夫英俊潇洒,风度翩翩,但是毕竟不是每个男孩子都具备这方面的条件,所以势必会有一部分人被淘汰出局。

第二就是女方父母的问题,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女儿过上好日子,而这个好日子的终极体现就是物质生活,所以很多父母在择婿的时候,对男方的经济条件都会有苛刻的要求,即使小伙子长得再帅,再讨女儿喜欢,假如房屋一间地无一垄,也很难入了他们的法眼。

况且当今社会依然有彩礼这种约定俗成的规则存在,不管男方是穷是富,要想娶老婆都得备上一份不菲的礼钱,而人都有攀比心理,张三家女儿要了五万,那李四家要的就只能比张三多,在这种竞争机制下,彩礼的数目也越来越大,从而也将一部分有貌无财的小伙子挡在了围城之外。

综合以上因素,要想在有限的资源中分上一杯羹难度是很大的,而像春青这样要钱没钱要貌没貌的穷屌丝,想要建立一个正常的家庭更是难于登天,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将目光投向了异类。

想通了这一点,秦天对春青的厌恶感消失了,出现这种骇人听闻的个例,不是他一个人的错。

秦天主动伸出了双手:“春先生,不好意思,刚才对你有些误会,请见谅。”

春青呵呵一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随便说是他的座右铭,他已经习惯了世俗异样的目光,秦天的反应很正常,更何况人家现在还真心实意的向他道歉。

“没关系没关系,咱们说正题,您到底喜欢什么类型的明星?”




第七百零三章  春青的建议

秦天摆了摆手:“你误会了,我不是那种人。”

青春撇了撇嘴,他知道现在社会说一套做一套的人很多,但是没想到秦天竟然也是个既当表子又要立牌坊的无耻小人。

“那你是什么人?”

秦天呵呵一笑:“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青春仰天大笑,活了三十岁,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把自己描述成圣人的伪君子,而且说这话时一点都不脸红。

“这是本世纪以来我所听过的最有趣的笑话了,秦先生,既然您已经脱离了低级趣味,还找我这个拉皮条的干什么?难道你找女明星不是为了玩儿?”

秦天点了点头:“你说对了,我对戏子不感兴趣,不过我确实有用得着她们的地方,所以才来找你帮忙。”

见秦天不似说笑,春青也严肃起来:“那您说吧,要什么类型的?”

秦天呵呵一笑:“只要是预产期在一个月左右的孕妇都行,类型无所谓。”

春青面露难色,秦天这个要求看似简单,但是难度却超过他以往任何一次任务。

“秦董,这事儿不好办啊,您有所不知,当红的明星基本上都不会让自己怀孕的,因为怀孕加生产的周期太长,至少也得一年以上,怀孕就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演艺生涯,好容易积累起来的人气就会归零,等生完孩子再回来的时候,一切又得重头开始,所以在明星里面找个孕妇很难,至于预产期在一个月左右的更是凤毛麟角,您这个要求太高了,我办不到。”

秦天满脸的失望,这件事筹划已久,而且他也对此抱有很大的希望,没想到竟然办不到。

这让他想起了一个小故事,曾经有一群老鼠饱受大花猫的困扰,大花猫凶悍无比,见老鼠就吃,吓得老鼠们连门都不敢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鼠们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在大花猫脖子上挂个铃铛,只要听到铃铛声就知道大花猫来了,给老鼠们撤退留下足够的时间,但是由谁来执行这个任务却成了最大的难题,谁都知道,给猫脖子上挂铃铛对老鼠来说就意味着死亡,关键是就算这只老鼠死了也未必能把铃铛挂上去,所以说光有好的想法是不行的,必须要落到实处才能体现他的价值。

如今的秦天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想法有了,找明星制造名人效应,但是这样的明星却无处寻觅。

秦天叹了口气:“抱歉,打扰了,是我考虑不周,再见吧。”

春青一伸手,挡住了秦天的去路:“秦董,您始终没有透露找明星的目的是什么,依我之见,您不如说出来,我帮您参谋一下,或许不用明星也能把事情办好呢。”

秦天思忱了片刻,虽然观音堂打开市场的策略属于商业机密,不能外泄,但是现在已经证实这个计划没有继续下去的可能,那就属于一纸空谈了,告诉他倒也无妨。

“是这样,我们观音堂是一家专业的产科医院,但同时也是一家新医院,没有知名度,我的下属们给我提了一个建议,邀请待产的明星到我们医院生孩子,让她们切实感受到我们高品质的服务,然后通过名人效应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上门。”

青春摇了摇头:“秦董,恕我直言,出这个主意的人就该杀,您也不想想,明星是干什么的?是靠演技赚钱的人,瞎话张嘴就来,连个倍儿都不打,他们的话能让老百姓信服吗?与其把钱花在她们身上,不如让广大平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比找明星强的多。”

秦天点了点头:“你说的这些我也考虑过,我们并不是把希望全寄托在明星身上,我们也打算邀请一部分普通老百姓入住,而且这个计划已经在实施了。”

春青看了他一眼:“哦?不知道秦董是怎么做的呢?”

秦天呵呵一笑:“很简单,我派人到计生局把预产期在一个月左右的孕妇名单搞到手,然后再派人上门游说,以免费的方式邀请她们入住,让她们体验到我们的服务水准,之后口口相传,形成口碑效应。”

春青摇了摇头:“不妥,虽然这种营销策略面向的目标很精准,但是您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上赶着不是买卖,现在的人疑心很重,没有几个会相信天上掉馅饼,所以我觉得您十有八九会碰壁。”

秦天挠了挠头皮:“那依你之见呢?”

春青伸出了两个手指:“双管齐下,第一,给入院待产的孕妇上保险,第二,和政府部门合作,以政府的名义搞一个惠民工程。”

秦天看了他一眼:“说说理由。”

春青呵呵一笑:“保险的目的是给老百姓吃一颗定心丸,同时也是对您的一种保障,您大概也知道,就算是三甲医院也不可能保证不出现任何医疗事故,一旦出现事故,就意味着巨额赔偿,您做免费活动已经投入不少了,万一出点问题,再恰巧碰上专业的医闹,恐怕您就得倾家荡产了,所以这个保险必须要上。至于和政府合作嘛,那纯粹就是利用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感,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过,其实现在有很多的私立医院,他们收费不高,服务也很热情,但是人们照样不买账,宁愿多花钱遭白眼托人找关系也要到公立医院去看病,这就是因为公立医院有官方背景啊。”

秦天茅塞顿开,难怪很多南方人会找著名的医院合作开展各类专科,原来利用的就是大家对官方背景的信任感。

“不过春青,我听说前段时间有个魏则西事件已经被曝光了,咱们现在再走这条路还行得通吗?”

春青摆了摆手:“你错了,我不是让你和公立医院合作,那样的话你这辈子就会附庸在人家旗下,打不出你的品牌知名度,我的意思是让你和政府合作,成立一个基金会。”

看到秦天似乎有些不理解,春青继续说道:“在政府部门中有一个机构叫民政局,主抓社会福利事务,你可以让他们牵头你出钱,搞一个产妇基金,只要是在你们医院坐月子的产妇都可以领取这笔钱来冲抵医疗费用,这个消息散布出去之后,你还怕没人上门吗?”

秦天一拍大腿,这个主意太好了,简直可以和新农合相媲美,但是新农合只是报销一部分费用,而自己这个基金会可是全免,力度比新农合要大得多。

“OK,就这么办。”




第七百零四章  开业当天

一旁的李香兰皱起了眉头,她之所以对秦天毕恭毕敬,无非是为了那一百万的广告费,现在秦天的问题解决了,广告收入的问题却悬而未决。

“秦董,那广告的事儿?”

秦天呵呵一笑,春青的建议给他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而春青是李香兰找来的人,以后医院搞好了,功劳也有李香兰一份,作为一个有恩必报的人,秦天怎么可能忘了李香兰。

“广告照做,不过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