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九零年代金饭碗 >

第1章

九零年代金饭碗-第1章

小说: 九零年代金饭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零年代金饭碗》作者:秦直道

文案:
那个时候,没有点钞机,没有验钞机,没有摄像头,用的是小算盘,穿的是白大褂,可那个时候却是小城工行最辉煌的时候,也是小城工行人最幸福的时光……

友情提示:
1。九零年代土著女主角 小城姑娘张美玉
2。种田文+慢热
3。女主追求怦然心动,在与几个男配擦肩而过后,才遇到了她的初恋——路程。
4。女主视角,女主张美玉,男主路程

内容标签: 情有独钟 种田文 现代架空 年代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张美玉 ┃ 配角:宋晓琪,秦怀远,周天成,徐磊,路程 ┃ 其它:人民医院储蓄所




第1章 炫富
一个美好的秋日的早晨,正是上班的高峰期。
公交车上人挨着人,可司机还是照样得在公交车站把车停下来。
下车的人没几个,上车的人永远比下车的人多。
整个车厢就像一个沙丁鱼罐头。
这阵势吓不倒张美玉。
她把背在身后的那个精致的小皮包转到了胸前,迎着人群,轻松地挤上了马上就要爆裂开的公交车。
张美玉很有经验地挤在了车门后那一方窄窄的角落,使得自己的半边身子不受任何人的打扰。
张美玉喜欢坐车,喜欢盯着窗外疾驰而过的树木、房屋、陌生人发呆。
这个时候,她其实什么都没看到,她的思绪像张开了翅膀,在漫无边际地飞扬。
哪怕在这样一个拥挤的公交车上,她也习惯性地把头转向车窗,享受着别人无法理解的快乐。
这条从家到单位的路,她已经走了三个月了。
三个月前,张美玉从省城的银行学校毕业,拿着学校发的派遣证走进了人人羡慕的工商银行的大门。
在这个偏僻的小城市里,银行是一个多么让人眼红的单位呀。
不说工资比所有的单位高得多,就是逢年过节,银行的福利都让人羡慕不已。
银行发米,发油,发面,甚至连黑木耳,松花蛋,白皮点心,洗头发的洗发水都发。
最炫富的是每年的正月十五那一天。
天刚擦黑,小城里所有的银行就像约好了似的在家门口放起了烟花爆竹,璀璨的烟火照亮了半边天……
小城里所有的人都走出了家门,欣赏着这一年一见的美景,羡慕着这么一个有钱的单位。
在这几家银行里,工行实力最强,也最会显摆。
它总是第一个燃起爆竹,“咚、咚、咚”,响雷似的鞭炮声给随后的五彩缤纷渲染好激动人心的情绪。
等到各家银行都点起了爆竹,它已经开始了天女散花。
半个来小时后,别家银行的烟花渐渐消散了,它会突然再来几个最炫的造型,好像在向全市人民彰显自己的雄厚实力。
你别说,这一招还真有效,所有的人都说还是工行最有钱。
小城里大多数人都把钱存到了工行,他们觉得工行才是银行界的老大,把钱存到工行放心。
工行盖起了小城第一家高层建筑,电梯“呜”的一下从一楼跑到十三楼,于是工行大楼成了所有小城人都知道的地标性建筑。
张美玉有幸成了工行的一员。
她每天在邻居们艳羡的目光中走出家门,走进单位,又在回家的路上,收获了很多刮目相看的眼神。
美玉的妈妈是一名小学教师,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种说法:
工行行长家的儿子在美玉妈妈的班上上学,于是美玉妈妈就利用这个师生关系买通了工行行长,结果美玉就进了工行。
张美玉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传言简直是哭笑不得。
妈妈的确是小学老师,可她早已经多年不教书了,只是在教务科打打杂,连个学生家长都认识不了,还能认识什么银行行长。
张美玉是靠着自己的本事参加高考,考上了银行学校,毕业后自然顺理成章地进了银行系统。
在银行学校读书的时候,张美玉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一行,可人家都说银行好,银行工资高,于是在物质刺激下,她也觉得有这样一份高收入的工作也挺好。
银行学校是省人民银行直属学校,每一个拿到学校录取通知书的人都等于说拥有了一个银行的招工名额。
于是乎,就有一些明明可以上重点大学的学生放弃了进名校的机会,而进了这样一个中专学校。
张美玉也属于这种情况。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她那教了一辈子书的班主任老师惋惜地对她说:“美玉,你真的可惜了,你的分完全可以上师范大学,以后老师的待遇会越来越好,不要只看眼前。”
19岁的张美玉哪懂这些,甚至觉得老师在杞人忧天。
可不是吗,班主任老师可是正经八百的北京师范大学的老牌毕业生,逢年过节,还不是照样陪着做小生意的老婆摆地摊吗?
本科学历再好,毕业了,能拿几个工资?
张美玉从拿到高考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起,就成了金融系统的一员,毕业后不是进这家银行,就是进那家银行,有幸她进了效益最好的工行。
张美玉第一个月的工资就拿了五百多,而这个时候,她工作了一辈子的妈妈却还是三百元的薪水。
张美玉看到工资卡的时候心里特美,她把钱全部取出来交给了妈。
妈妈从中抽出伍拾元钱给她当零花钱,欣慰地说:“妈能不老吗?美玉都能挣钱了。”
妈妈把这些钱给张美玉存了起来,她无限憧憬地对张美玉说:“妈不花你的钱,都给你存着,等你以后出嫁的时候,我要用这些钱给你置办一份丰厚的嫁妆,好好地把你嫁出去。”
张美玉听了这话,脸有点发烫,她才二十一岁,连个男朋友都没有,说什么嫁妆呢?
公交车在车流中不慌不忙地前行着,等到张美玉终于有了一个座位的时候,她该下车了。
车停在了市人民医院的门口,售票员扯着嗓子喊“人民医院到了,下车的快一点呀。”
张美玉费力地“突出重围”,刚一跳下车,公交车司机就迫不及待地脚踩油门,绝尘而去。
小城里的人早都习惯了公交车司机和售票员对乘客的“不耐烦”,也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反正上了人家的车就得看人家的脸,你有能耐自己走。
张美玉看着飞驰而去的公交车,心里暗暗地骂了一句“跑那么快,找死!”
她整理了一下被挤得有些凌乱的头发,把胸前的小皮包又放到了身后,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到了离站牌不远的储蓄所——人民医院储蓄所。
这是张美玉工作的地方,她是工商银行人民医院储蓄所的一员。
储蓄所的卷闸门紧闭着,显然今天她是第一个到的人。
张美玉打开皮包,取出一串钥匙,找到最大的那把黄铜色的钥匙,走上前去。
她伸出左脚,熟练地踩住卷闸门的底边,右手拿着钥匙插进了锁眼,费力地向右扭动半圈,打开了锁子。
锁子一开,左脚不由自主地向上弹起。
张美玉赶忙收回左脚,只见卷闸门缓缓升起,不一会儿就升到了头顶。
她走进储蓄所,推开柜台边的小铁门,进了营业室内。
营业室不大,也就二三十个平方的样子。
张美玉几步走到自己出纳的位置,从身上取下皮包,放在桌子上,随即进了卫生间,拿起一把扫帚,一边哼着刘德华的歌,一边欢快地扫起地来。
这间储蓄所其实是一套临街的两室一厅的房子,打掉了主卧、厨房和客厅的隔墙,就成了一个不算宽绰的营业场所。
张美玉弯腰用簸箕铲垃圾的时候,看见了一双小巧的穿着尖头皮鞋的脚,一抬头,记账员宋晓琪走了进来。
不等张美玉说话,宋晓琪笑嘻嘻地说:“美玉真勤快。这阵子,我可轻松多了。”
张美玉心里想笑,“你一直很轻松,从来就没有劳累过。”可嘴上却说:“谁扫都一样,又没多少活儿。”
宋晓琪走进营业室,悠然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从随身的背包里取出一面小圆镜,对着镜子照了几下,一边照,一边努力地睁大了眼睛,好让自己的眼睛变大一点。
宋晓琪的五官其实很好看,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眼睛有点小。细长的眼睛略微向上挑起,再配上高颧骨,让人觉得无法接近。
张美玉铲完垃圾,手脚利落地把扫帚,簸箕放到角落里,端起垃圾桶出门倒垃圾。
宋晓琪欣赏完自己的美颜,走进卫生间拿起一块湿抹布出来,给储蓄所里所有的桌面都增加了一点水分。
然后,她抖着手里的抹布,进了卫生间,在水池子里仔仔细细地把抹布洗得干干净净,又手持抹布走了出来。
这一回,她认认真真地把自己的桌子擦了又擦,直到自认为纤尘不染的时候,才停下了手。
不一会儿,张美玉提着空垃圾桶回来了。
她走进卫生间洗净双手,回到自己的座位前,拿起椅子靠背上的白毛巾,擦干了湿漉漉的手,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打开办公桌最下面的小抽屉,拿出一瓶孩儿面的儿童营养霜,拧开盖子,用手指挖出一点来,仔细地涂在了双手上。
宋晓琪看见了,忙伸出自己的纤纤玉手说:“给我也来点,瞧我这手,天天摸那些臭烘烘的人民币,都粗成什么样了?”
张美玉笑着说:“你好高雅,视金钱如粪土。”
“那当然,别人的钱在我的眼里就是粪土。你瞧瞧咱们每天收的那些钱,上面什么味没有,不是粪土是什么?”
这个时候,陈姐提着一袋子菜慢慢悠悠地走了进来。
陈姐喜欢上班前买菜,她说这个时候的菜最新鲜,等到中午下班的时候,菜就蔫了,买不成了。
今天上班的三个人全都到齐了,张美玉抬头看了看墙上的钟表,8点15分,她站起身来,走到储蓄所的门口耐心等待库车的到来。
在银行,装钱的箱子叫库箱,那保卫科送库箱的车子就叫库车。
张美玉是出纳,出纳的职责就是清点现金,接库,送库。那么每天早上8点15分,站在储蓄所门口等待保卫科的小伙子来送库箱子就是她的职责范围。


第2章 漏洞
一辆白色的金杯车缓缓地停在了储蓄所的门口,车门一开,下来了两个年轻的小伙子,身材虽不魁梧,但结结实实。
一个小伙子提着一个20英寸大小的白铁皮箱,另一个则腰间别只短木|仓跟在后面。
白铁皮箱就是库箱,里面放着储蓄所日常营业所需的现金和公章以及空白存单。
两个小伙子就是保卫科专职送库的送库员。
按照规定,送库员必须把库箱送到储蓄所的柜台里面,可如今约定俗成的却是出纳员在门口接库,自己提进储蓄所。
张美玉紧走两步从小伙子手中接过库箱子,转身往所里走,还没等她走进储蓄所的大门,两个小伙子已经跳上库车扬长而去。
张美玉常常在想,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劫匪冲过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从她的手中抢走库箱子。
箱子并不沉,张美玉轻轻松松地进了柜台,反锁上铁门,舒了一口气。
她把库箱子放在自己和宋晓琪的正中间,没有急于打开箱子,而是拿起搭在椅子靠背上的工作服穿在了身上。
这个工作服是一件白色的确良的大褂,就像医生穿的白大褂,不对,分明和医生的白大褂一模一样。
张美玉第一次见到这件工作服特别惊奇,她真想不通工行的有关人士怎么能有这么一个奇葩创意。
储户进了储蓄所,就像进了医院的诊室,有一种走错门的感觉。
不过很快,她就发现了白大褂的好处。
她天天趴在柜台上办业务,手里拿的不是红印泥就是蓝印泥,不小心就抹到了身上,回家洗都洗不掉。
这白大褂多好,袖口又是松紧带,怎么都弄不脏衣服。每隔两天抽空洗一洗,等到这件颜色不白亮了,再到所长那儿去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