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秦帝师 >

第118章

大秦帝师-第118章

小说: 大秦帝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冲是个厚道人,自然不会故意折磨赵王,衣食住行都很优待,是以赵王并没有吃多少苦头,他之所苍然而老,只是因为亡国之痛的打击太沉重了。当然,周冲要把代表王者的王袍王冠给拔掉。

秦王冷眼扫视赵王,冷笑道:“就你这点胆色,也配做王上, 哼!”不再理睬赵王,让他直挺挺地跪着,对周冲道:“还有一件礼物可是在这盒子里?”

周冲从虎贲卫士手里接过盒子,递给秦王,道:“王上,这盒子里可是先昭襄王费尽心机,用十五城易而不得的和氏璧呀!”

“啊!和氏璧!”周冲话音一落,屋里立时响起一片惊讶声,内史腾的声音最是响亮。

秦王猛地站起来,道:“和氏璧!太好了!”打开盒子,只见一片玉光出现在屋里,柔和明亮,给人一种沐阳在温暖的冬日暖阳里的舒适感。秦王从盒里捧起和氏璧,端详半天,才道:“果然是好宝贝,好宝贝。”

走到赵王前面,喝道:“抬起头来。”赵王应声抬起头,秦王指着和氏璧,道:“你是知道的,当年先祖昭襄王为了此璧费尽了机心,不惜以十五城相易,最终却是没有得到。你知道原因在哪里吗?原因在于赵国有两大能臣,一个是完璧归赵的 相如,另一个是能征善战的廉 颇。

“你地先祖虽不是很好,却比你强,他敢于信任这两人,是以先祖昭襄王一生有两件憾事,一是没有得到这和氏璧,另一件就是兵败  城下,终先祖一生都没有复仇。今天,寡人为先祖了却心愿意,得到和氏璧,雪了  之耻。有李牧司马尚这样的良将,你却不敢信用,你是不得不用。

“赵迁,你还有什么话说吗?”

赵王浑身哆嗦着道:“王上,臣无话可说。”

秦王袍袖一拂,不再理睬赵王,道:“寡人能成今日之功,周先生之力也!周先生,你说这和氏璧用在哪里最合适?”

对于这事,周冲早就胸有成竹了,道:“王上,周冲以为可以让玉工雕琢成国玺,上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以此代代相传。不如此,不足以彰此宝璧,不足以垂王上之功于后世。”

这主意出得确实好,屋里人齐声附和。

秦王笑道:“如此宝璧,刻成国玺,再好不过了。若论书法,李斯生有一双巧手,小篆无人能出其右。不过,韩非也不在他之下,嗯,就让韩非来写这八个字。”

历史上,这八个字是李斯写地,没想到历史重来时居然是韩非来 写,周冲有点晕乎乎的,心想也许这是对李斯居心不良地惩戒吧。

秦王把和氏璧放回盒子里,道:“赵高,收好了。”

赵高忙道:“王上放心,奴才明白。”

秦王大袖一拂,道:“趁着天气好,赶紧晒粟草,带上赵迁,走,去会会司马尚。”大步而出。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十八章 西线决战(十三)

“启禀将军,秦军开过来了。”小校向司马尚报告。

司马尚由于长时间的疲劳,正以手支头打瞌睡,闻言猛地惊醒,霍地站起身来,虎目中精光四射,道:“传令:准备战斗!”小校领命而去。

“来吧,秦王,你今天又有什么花样?”司马尚手按剑柄,大步而出,会合众将大步行去。来到营寨边,只见秦军列着整齐的队形,阵中驰出一行人,正是秦王带着周冲,尉缭,王翦,蒙武,内史腾一干人,任冲带着虎贲卫士押着赵王跟来。

来到近前,秦王一拉马缰停了下来,抱拳道:“司马将军,寡人有礼了。”司马尚的所作所为的确让人钦佩,秦王才以礼相见。

司马尚还礼,道:“王上,外臣有礼了。王上亲临,不知有何见 教?”

秦王笑道:“司马将军,寡人知你忠义,但寡人请问将军,你如此固执,徒使两军将士的鲜血长流,于心何忍?天下归一,势在必行,周天子八百年天下八百年征战,黎民苦战国,苦不堪言,寡人于心不忍,决心兴义师,一统天下,还百姓以康宁,将军何故逆天而行?将军请听寡人一声劝,放下武器,归顺我大秦吧。寡人在这里向将军承诺:任由将军纵横天下!”

以秦王之才,说给你纵横天下的天地肯定能够做到。对于这一点司马尚不敢有一点怀疑,他铁了心要尽人事,至于成功与否那就听天由命了,不能堕了威风,道:“谢王上美意,外臣心领。司马尚请问王上,可曾听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一说吗?司马尚身为赵国人。身为赵国将军,自是一腔热血为赵国流尽,请王上不必多言。”

对于司马尚,秦王很是欣赏,心里一百二十个愿他归降,可秦王心里也明白这事太难。长声大笑,道:“请问司马将军,赵迁已为寡人阶下囚,将军尽地是哪门子的忠?你的一腔热血又为谁而流?你的忠肝义胆,除了寡人,没有人赏识。”

手一挥,任冲押着赵王上前,秦王指着赵王道:“司马将军,你还认得他吗?”

司马尚看得明白,从马背上跳下来。拜伏于地,道:“臣司马尚参见王上。臣司马尚奏请王上:两军阵前。司马尚不能全君臣之礼,还请王上恕罪。”

这就是自己不得已。迫于李牧压力而任命的将军,没想到他的表现出人意料,坚守到现在,他的忠心已经没有一丝怀疑,赵王心神激荡,一下给司马尚跪下,道:“司马将军,我愧对你呀!当日。我是不得已而任命你为西线守将,对将军多有疑虑。今日想来,我无面目见将 军。”说到后来,已是双泪齐下,哭成了泪人。赵王也是人,他心里虽然对秦王很是恐惧,可是当此之情,心神激荡之下,说出了真心话。

万未想到赵王居然给自己下跪,司马尚也是吓了一大跳,道:“王上,臣无能,不能为国分忧,不能击退暴秦,让王上受辱了。臣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臣本该一死以谢王上,可臣受王上重托,肩负西线安危,数十万将士性命操于臣之手,臣向王上请命,请王上暂缓臣数日性命,解却西线安危,全了将士们的性命,臣自当向王上请罪,以死谢王上!”虎目中地热泪大颗大颗地滚落,衣襟上湿了一大片。

赵王哽咽着道:“司马将军,你的忠心我都知道了,都知道了。将军,请听我一声劝,投降吧。邯郸没了,我被俘了,赵国亡了,你为谁坚守?数十万将士的性命呀,他们不应该死在这里,请将军发发慈悲,全数十万将士的性命。”

这话不全是为了自己的性命着想,也是一番真心话。赵国亡了,对赵王的打击很大,思前想后,造成这一切地都是自己的无能,没有用忠臣,在心里愧对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想保全他们的性命。

赵王劝降是司马尚意料之中的事,以他想来赵王劝降是为了芶全自己的性命,没想到他却有如此情意,司马尚心里一阵激动,道:“王上所命,臣本该遵从。但臣肩负数十万将士的性命,还得与将士们商讨,若将士们愿战,司马尚不敢后人,若将士们愿降,司马尚则降。”站起身,扫视将士们,问道:“你们愿战,还是愿降?”

众将齐声吼道:“战战战,我们是赵人,赵人没有孬种!血战到 底!”

“血战到底!”将士们齐声呐喊,惊天动地,无比的杀气弥漫在其中。

按理,赵王前来劝降必然会使赵军士气低落,没想到不仅没有低落不说,还高昂若斯,实是出乎任何的人意料。

周冲一个劲地在心里赞叹:“久闻燕赵之地多豪士,果是不假,忠诚之士!”

赵王难以置信地看着司马尚,道:“司马将军三思呀,数十万将士的性命,这值吗?”嘴一张,一口鲜血喷得老远,仰面便倒,晕了过 去。

内史腾看着倒在地上地赵王,嘴一撇,道:“刚才还象一只摇尾巴的狗,现在又心疼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啥嘛东西。”

秦王地看法与他不同,道:“任冲,把赵迁带下去,送回咸阳,要韩非好好安顿,不要亏待了他。这个赵迁,在位时昏庸无能,尽用奸 人,现在后悔也晚了。不过,还算是个人,还知道心疼将士们的性 命!”

任冲带着虎贲卫士扶着赵迁下去。

秦王对周冲道:“周先生,我军屡次攻打,都给这道濠沟阻挡住 了,始终不能越过去。寡人无策,才把先生请来,先生以为要如何才能攻入赵军营寨。”

血战已经不可避免,周冲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沉思了一下,道:“王上,周冲有一策,不仅可以越过濠沟,还可以破坏赵军地寨 栅。”

沟寨栅都是秦军进攻的障碍,要是能够破坏,那可是天大的美 事,众人闻言无不是大喜。王 做梦都在想这种美事,迫不及待地道:“周先生,什么办法?快讲!”

他所言,正是众人心里所想,尽皆看着周冲,静待他的妙策。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十八章 西线决战(十四)

“放松点,放松点。”秦王对一干工匠说道:“你们别听那些别有用心人的屁话,他们说我大秦是暴秦,见人就杀,你们就信啦。他们还说我们大秦要吃人肉,要是那样,我们秦国何必重农商,奖励喂猪,养畜牲。他们就知道胡说八道,却没有想到要是我们以人肉为食,人要十几年才能长到百多斤,我们不早就给饿死了。”

一席谈心似的家常话很有效用,那些颤颤兢兢的工匠不再害怕,看着秦王的目光也柔和了许多。

秦王接着道:“你们都是寡人的客人,是寡人请来的客人。寡人派人调查过了,你们都是能工巧匠,技艺不凡。你们知道吗?象你们这样的能工巧匠,要是在我们大秦,不会是现在这样子。你们现在是吃不 饱,穿不暖,父母妻子无钱养活,只能过着狗一样的生活。这位是沈 青,是我们大秦国有名的良工,来,沈青,你给他们说说我们大秦国的良工过的是什么日子。”

沈青接到秦王的旨意,连夜赶来,气还没有喘上一口,就给秦王拉来训话,应一声,往前一站,实话实说:“别人我不知道,就说我沈青吧。我沈青是工匠出身,我这人没有别的长处,就一样长处,手巧。你们看,我的手长了很多老茧,做工做的。就是这双手,做出来的活儿那才叫一个漂亮。让人见了就得服气。

“人生来就有一技之长,这不算什么,你们都有这本领,你们中有些人比我做得好。可是呢,沈青比你们幸运,沈青幸运地是生在大秦 国,有咱的天地,更幸运的是。咱有一个好王上,王上发现咱,把咱从最低微和工匠提升为大秦的臣子,管理制造一事,我管的人就有好几十万呢,你们羡慕不?”

秦国国富兵强。工匠待遇比六国工匠好得多,这点早就有所耳闻,再听了沈青的话,工匠们眼里满是艳慕之光,不住点头。

沈青打击他们,道:“你们也想当官?美吧,你们。我撂句话:干不好,你别想当官!不服气,是吧?那好啊,我们今天来比比。看谁 能,谁不能。都出来吧。”

他的话音一落。一群工匠大步而来。沈青指着他们道:“你们知道他们是哪里人吗?他们都是韩地人,以前是韩国人。自从跟了咱王 上,他们的巧思巧手都有了用处,活做得好了,吃得也好了,人也精神了。你们看这个李三,我第一次见到他,瘦得不成样,就差一张红红地猴屁股。现在。你们看看,比我都还精神。他现在管的人有好几千 呢。”

工匠与工匠之间有共同语言,一席话激得工匠们心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