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晁氏水浒 >

第238章

晁氏水浒-第238章

小说: 晁氏水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谅为人刚直,相比自己的仕途,更爱惜百姓,因此才仗义执言,反对蔡京害民的变革。当初接到让他率永兴军归顺大梁的圣旨,百思不得其解,慌忙派人打探,后来听得是梁山兵马突袭了东京,皇室被一网打尽,顿时傻眼了。

汉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汉朝宗室很多,但是没有人可以代替皇上的地位。

夏启废禅让后,历朝历代都是家天下,而且这个家只是皇帝一小家子,不是皇族一大家子。皇族犯上,也是作乱。

赵佶一脉被一网打尽,也就意味着宋朝亡了。

全天下的人都在看各地官员的笑话,看他们如何抉择,从小接受的忠君教育,让他们接旨,但是理智又告诉他们不能接旨。

不少愚忠的臣子看到赵佶的圣旨,便哭着接了圣旨。

没有人敢去勤王,因为谁也不敢带兵去东京。到时大梁不用出兵,只要把赵佶推出来就行了。君辱臣死,没人敢让皇帝受辱。除非打定主意要造反,那勤王也就没有意义了。

任谅出身贫苦,思想斗争的同时,想的更多的还是百姓。他也知道西夏一定不会放弃这个机会,战火一起,百姓便要多苦多难了。

如果无人能抵挡住西夏,恐怕西夏会和安史之乱时的吐蕃一样,趁机侵占陕西,甚至祸害中原。因为安史之乱,唐朝皇帝是跑了的,大半天下还在皇帝的控制下,可以调动兵马抵挡吐蕃。而现在却是皇帝被俘,无人指挥,各州府恐怕都不会互相救应。

任谅自认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而且西军主力都在江南,就是老种经略相公出马,恐怕都挡不住西夏人。

就在任谅忧心忡忡的时候,种师道派人给他送来一封信,和他说了西北的情况,要想抵挡西夏,他们就必须投靠一个可以出兵增援的势力。宋朝皇帝被俘,群龙无首,很显然是第一个排除了。然后就剩下造反的晁盖、田虎、王庆了,王庆和田虎都是危害一方,只有晁盖替天行道,名声尚可。而且皇帝的圣旨也是让他们归顺大梁。更重要的是大梁已经答应了种师道会派兵援助。

任谅权衡得失后,便也答应了归顺大梁。他做了大梁臣子,也就没了其他想法。他也不是将门出身,并没觉得哪里就是他的地盘,所以对晁勇驻兵京兆府并没什么不快,何况晁勇刚刚许诺了他做第一任陕西总督。

第三百八十一章 刺杀

次日,晁勇便留林冲一万大军驻守京兆府,率四万大军往邠州而来。

进入邠州后,大军来回奔驰的哨探还是多了一些,毕竟进入了敌我不明的地界。

邠州没有归顺大梁,但是在老种经略相公的协调下也同意借道,让大梁的粮草通过流经邠州的泾水运到渭州。

经过邠州时,晁勇原本还想拜会一下邠州知州,但是邠州却是紧闭城门,一副怕大梁兵马偷袭的样子,晁勇也只好罢了这个念头。

过了邠州,再经泾州,就到的渭州境内。

泾州却是种家将的传统势力范围,已经归顺了大梁,大军到的泾州时,泾州知州却是早早就出迎了。

泾州知州却是交给晁勇一封老种经略相公的亲笔信。

晁勇也没在泾州休整,带着大军便往渭州而来。

渭州城外十里,须发皆白的老种经略相公站在最前面,左边是鲁智深等大梁将领,右边则都是番人,一个个肤色黝黑,满脸桀骜。

终于一身金甲的晁勇出现在远处,在日光的照射下,更是让人无法直视。

种师道看到英武不凡的晁勇出现,也是松了口气。

一月间,熙河路、秦凤路全部丢失。开括这一千里疆域,用了数十年,无数西北健儿为此丢了性命,一月间就丢了个干净。

罪魁祸首是大梁,但是种师道并不恨大梁。因为他知道没有大梁,这一切也会发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童贯对西夏连续用兵十几载,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全取了横山地区,让西夏无法从东面入侵。西边也打下了青唐州,离青海湖不过两百里。

昔日大唐名将哥舒翰攻占的石堡城,也就在那里。可以说宋朝西部的疆域完全可以媲美唐朝,只是北部没有大唐疆域大而已。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

西军也可以骄傲的说,番人不敢过临洮。

但是这一系列战果的代价就是西军主力打掉了大半,尤其宣和元年一战,刘法率的十万精锐全军覆灭,更是把西军所剩不多的精锐折损了大半。

老种经略相公知道西军的情况,所以他坚决反对联金攻辽。他上书的时候说“邀盗分邻”,邻居家来了盗贼了,我们和盗贼结盟,瓜分邻居。

原因不是这个,武将都有开疆扩土的欲望,只要条件许可,每一个武将都会想着开疆扩土,然后封侯拜相。这是他们拿起刀枪的那一天,便埋在骨子里的愿望。但是西军精锐丧失大半,联金攻辽,不用说以后会引狼入室,就是能不能打败辽国都很难说。

西夏这些年国力渐强,如果在把所剩不多的西军老兵折损在辽国,西北这些年取得的战果恐怕很快就会被西夏拿回去了。

因此老种经略相公坚决反对联金攻辽。

其实史实也是如此,童贯在西北用兵十几年,西军伤亡很大。然后又去剿灭方腊,又折损了一批精锐。所以才会在攻打辽国的时候,被辽国的残兵败将打败。北宋末对金国的战争更是如此,传说中的西军碰上金国,几乎是一面倒的形势。难不成西军是纸老虎,徒有其名?不是,金国对上西夏兵马,几乎没有取得什么胜利,反而要把辽国和北宋的一部分疆土让给西夏,让西夏牵制剩余的西军。而西军却是从西夏手里夺了横山,可见西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只是在西军最虚弱的时候,金兵南下了,所以西军也没有保住北宋。另一个证据就是南宋抵抗金兵出色的大将,基本都是出自西军。难道是因为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吗?也不能这样说,中兴四将中的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三人都已参军多年,对西夏的战争他们也都参与了,但是他们并没显示出亮眼的光芒,可见西军当时还是猛将辈出,群雄争锋。西军原本战斗力就很强,只要让西军缓过来,西军便会表现出他们强大的战斗力。

在老种经略相公看来,西军战果的丢失是迟早的事情。他并不恨大梁,但是眼睁睁看着祖辈流血打出来城池丢失,还是悲痛万分。

原本挺拔的腰板也弯了,这些日子他都在绞尽脑汁的思考对策。终于让他想出了一个计划,一个可以打退西夏,震慑番人的计划,而计划的主角就是太子晁勇。他的这个计划成功率还是很高的,一旦成功,可以彻底解决番人的问题,甚至可以把疆域括到更西的地方。

种师道虽然已经年过七十,但是晁勇第一见种师道时,种师道还是精神矍铄,腰板硬朗。没想到一个多月不见,种师道便有了垂垂老矣的样子。

晁勇看到种师道这个样子,忍不住就想下马问候。

种师道看出晁勇的动作,慌忙微微摇了摇头,抢先作揖道:“拜见太子。”

后面的鲁智深等人也都跟着一起见礼,旁边的番人也都七嘴八舌,奇腔怪调的见着礼。

晁勇一反常态,坐在马上,威严的道:“免礼,进城吧。”

种师道闻言,慌忙退到一边,给太子让出一条路来。

番人们退到路边,却是好奇的打量着老种经略相公说的“天神下凡”的太子。

坐在蹄至脊八尺多高的照夜玉狮子上,晁勇便更显高大威武。金甲上反射的阳光,更是让近处的人们无法直视。

因此晁勇所到之处,路边的番人无不低头。

等到晁勇过去,种师道这才领着一众大梁武将和番人部落首领跟在后面回城。

离城还有五里之时,远处天空突然出现一支响箭,尖厉的啸声顿时划破天空。

众人看这支响箭来得蹊跷,不由都警惕起来。

种师道也对晁勇道:“太子小心。”

“砰”

“砰”

种师道话音刚落,路旁五六丈处,一处地皮突然掀起,五个人从中跳出来,手中强弩对准一马当先的晁勇扣下,五支锋利的箭矢便射向晁勇。然后五人便持着利刃向晁勇扑来。

正是死士的做法,无论如何,他们都无法逃脱,所以他们也不想着逃跑,直接冲过来,如果强弩没有射杀目标,那他们也可以在护卫反应过来前,扑杀目标。

众人看到这般情形,不由大急。

近距离的五只强弩攻击,没有人可以躲开。而且西夏的强弩近距离威力很大,五六丈的距离足以射穿任何坚甲。

“啊”

种师道绝望的大叫一声,没想到他的计划还没开始实施,就要失败了。该死的西夏死士,该死的士卒,自己明明让他们仔细检查沿途的道路,以防西夏死士刺杀太子的。

西夏人要在那里挖坑藏身,总要一段时间,挖出来的土也总要找地方扔,这都是可以发现的破绽,这些该死的士卒。若是太子死了,你们也别想好过。

正当所有人都觉得太子无法幸免时,晁勇却是冷笑一声,右手插入马鞍上的鹿皮手套中,在空中一抄,五只弩箭便都抓在手里。

他听任谅说了西夏死士的事情后,便一直提防,虽然一路都平安无事,但是晁勇却更加小心。(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最接近终点的地方,人的警惕性也会最低,也是许多杀手下手的地方,因此晁勇特意准备了这副手套,便是想等愚蠢的西夏人送上门来让他立威。

晁勇看了看已经扑到跟前的五人,手臂一扬,五只箭便飞了出去,正中其中三人。

中箭的三人当即翻身摔倒在地,脸色发青,显然弩箭上有剧毒。

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神下凡

正当晁勇考虑如何帅气的干掉剩下两人时,只见其中一人突然抬起手来。

晁勇见了也顾不得多想了,马背上挑起,连环两脚,便把两人踢翻在地,然后飘然落地。

两人脖颈直接被踢断,脑袋大幅度的耷拉着死去。

这时种师道、鲁智深等人刚刚扑到跟前,准备护卫太子。他们也都是下意识的行为,心中还是觉得太子很可能会丧命在弩箭下。

但是看到陷入“死境”的太子,突发大发神威,不但一把抓住五支弩箭,还在眨眼间击杀了五人,不由都松了口气。

晁勇踢开那个抬手的人手掌,一蓬蓝汪汪的铁砂便流到地上,看颜色便知道又是剧毒之物。一旦让他撒出去,他也只能躲到照夜玉狮子后面,首当其冲的照夜玉狮子必然不保。

种师道松了口气,马上跪倒在地,道:“罪臣该死,让西夏死士潜伏到此刺杀太子。”

晁勇慌忙扶起种师道,道:“相公必然是注意力都放到前线了,才疏忽了这边,何罪之有,快起来。”

“天神下凡”

“天神下凡”

一众番人此时才反应过来,直接跪倒在地,虔诚的呼喊着。即使会说汉话的人,此时此刻,也都本能的用着自己的语言。

通晓羌话的种师道听着番人们的呼喊,就知道他的计划可以去掉很多枝节了。

晁勇虽然听不懂羌话,但看番人一个个磕头如捣蒜的样子,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挥手道:“都起来吧。”

“谢天神”

“谢天神”

一众番人看“天神”发话,这才叩谢着爬起来。

他们头脑简单一些,看到晁勇居然能抓住近处射来的弩箭,便觉得太子真的是天神下凡,也没有多余的考虑,哗啦啦便跪了一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