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逐鹿记 >

第412章

隋末逐鹿记-第412章

小说: 隋末逐鹿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来了?”

宇文南瞧见王薄脸上的神情有了变化,慌忙问道。

王薄没有搭理他,只是点了点头,随后招呼城墙上的心腹卫士将一根系着一个大箩筐绳索放了下去,不一会,一个人就坐在箩筐中被卫士们哼哧哼哧地拉了上来。

“怎么样?对方怎么说?”

不等那人步出箩筐,王薄一把抓住他的手,语速极快地问道。

那人笑了笑,在王薄的帮助下踏出箩筐,然后倒头就拜。

“主公,小的幸不辱命!”

“甚好!甚好!”

不等那人将话说完,王薄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刚要高声大笑,瞧见左右之人后,忙收住了笑声,向那人询问详情。

历城公,食邑三百户,这就是高畅许给王薄献城投降的报酬,至于那个宇文南,也有食邑一百户的赏赐,能够保住性命,同时又有封赏,虽然,高畅拒绝了王薄继续率领自己余部的请求,王薄也已经心满意足了,如果,高畅全部答应了他的要求,他反倒要担心高畅会不会卸磨杀驴了!

五凤二年,五月五日,子时。

变民军首领王薄打开了聊城西门,将城外的夏军放入城中,聊城告破,宇文化及建立才没有多久的许国就此覆灭,原本,宇文化及已经在皇宫的高台上准备了大量柴草,准备在城破之时和自己的皇后及各位嫔妃一起举火自焚,然而,夏军来得太急,他没有来得及自杀,与自己的弟弟宇文智及以及一干亲信皆被夏军俘获,裴矩等随他一起从江都北上到聊城的原隋王朝的大臣们也被高畅生擒活捉。

至此,高畅解决了南下的最后一颗钉子,终于可以全无牵挂地南下,逐鹿中原。

第六十四章 善后

取聊城之后,高畅并未进入聊城,住进宇文化及所建宫,他只是命令城内的降军全部出城来,进入事先为他们准备好的军营,另外,让尉持恭率领了三千士卒进入聊城维护治安,和从前一样,夏军军纪严明,秋毫未犯,虽然,许国的皇宫内有着杨广,宇文化及时期一千多美貌如花的宫女,像强奸,调戏什么的事件一件都没有发生,士卒们紧守外围,一些随军的女神官进入后宫,安抚那些宫女。

这次南征,除了军中将士外,还有一些文官随行,军队占据地盘之后,他们就会负责起当地郡县的政务,按照夏国的律令施政,安抚百姓,这其中,领头之人就是王琮,杨善会,张玄素等旧隋降臣。

将宇文化及以及其同党生擒之后,王琮等人甚是兴奋,纷纷面见高畅,希望将宇文化及挫骨扬灰,凌迟处死,随后,他们向高畅进言,希望允许他们身着白衣去参拜萧皇后,为大隋君主尽最后一番忠孝之心。

对于他们的请求,高畅自然准许,没有阻拦。

只是,王琮变本加厉地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高畅也能身着白衣,率领他们去觐见萧皇后,毕竟,高畅曾经也是隋臣,若是摆出这样的态度,当能得到天下那些仍然忠于大隋的士子大臣们的好感,在统一天下的途中,就会少了许多麻烦。

王琮地请求其实并不过分。他也是站在高畅的角度在考虑问题,虽然,他对隋王朝仍有旧情,不过,所做的事情也不过是做戏而已,表示他们并非不忠不孝之人。实际上,现在他们既然投降了高畅,大隋也已经覆灭,他们就会一心为高畅所打算了,忠臣的涵义不过如此而已!

只是,王琮的建议却并不为高畅所采纳。

若高畅是窦建德之流,没有明确的官制,没有所谓地施政纲领。仍然如草寇一般的作态,他或许就会采纳王琮等人的意见,因此而得到那些旧隋官员的好感和拥戴,然后得到他们的效力,不要说全天下那么多的旧隋官员,就拿聊城内那些原大隋王朝的高官来说,若是得到了这些人的效力,政权当会很快地稳定下来,再夺取天下的道路上,也会轻松许多。毕竟,在这些人的背后,站立的是许多延续许久势力庞大的世家大族。

然而,高畅现在所建立的政权有着明确的施政纲领,有着虽然紧缺却也能够胜任的文官集团,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旧隋官员。对高畅来说,不是助力,反倒是一种阻力,能够获得他们的效力对高畅来说自然是好事情,只是,这些家伙每个人背后都有庞大地家族支持,若是让其登上高位,不仅那些很久以前就跟随高畅的文官。如宋正本,秋长天,顾旦等人会不满,高畅也会担心有了背后那些大族支持的他们会尾大不掉。在他们的帮助下,那些世家的实力会获得极大的发展,对高畅日后地统治不利。

再说,这些家伙刚一投诚过来,并没有建立什么功勋,只因为仗着他们以往的名声,以及背后的家世就登上高位,这不是夏国的用人之道,高畅实施的是论功行赏,无论是谁,若是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功劳,是不可能一步登天的,像尉持恭,刘黑,罗士信等降将,他们的军职都只是代理,只有他们立下大功,打了许多胜仗之后,方能将代理那两字去掉。

更何况,高畅建立地是神权和政权合一的国家,若是登基为帝,他就是华夏帝国的第一任神皇帝,作为天上神君的转世分身,他又怎会为凡间地一个帝皇身披白衣,以臣下之力祭奠对方呢?

所以,高畅拒绝了王琮的建议,只是准许王琮等旧隋降臣自己举行祭奠杨广的仪式,他也没有去参拜什么萧皇后,而是让女官去将萧皇后和杨广那些未曾在兵变中被杀的嫔妃请到了军营中,与她们见上了一面。

与萧皇后的会面,高畅自然不会以臣下的礼节相迎,同样,也没有让萧皇后拜见自己,就像普通人的会面一样,互相行礼致敬,随后分东西坐下。

萧皇后现在也不过是三十多岁,接近四十岁,保养得非常好,虽然经历了丈夫被杀,随后被乱军裹挟,一路颠沛流离等一系列不顺心的事情,从外表上看,仍然保持着雍容华贵的姿态。

将之推倒?

呵呵,这只是某些无聊人的遐想而已!

虽然,萧皇后

持着美丽的容颜,不过,高畅是不会对这具肉体有什他也不会带着恶意去揣测萧皇后在宇文化及的军中有没有被别人使用过?他与她见面。只是摆出自己的态度,八五八书房安抚那些旧隋大臣们不安的心而已!

两人见面的时间不长,一刻钟不到,只短短地说了一些话,大部分是高畅在说,萧皇后只是轻微地低声回应,其余的时间就是沉默了!

会谈中,高畅对萧皇后说,他可以让她居住在宇文化及修筑的聊城皇宫里,也可以让她去冀州居住,日后,他若攻下东都洛阳,也可以让她回到东都去,如果萧皇后不愿意待在夏国的地盘上,不管她去什么地方,高畅都会派人护送而去,绝不阻拦。

对于高畅的决定,萧皇后自然不会反对,反正反对也没有用,她说她考虑一番再答复高畅,随后,会面就中断了!

之后,高畅会见了那些旧隋大臣,一共数十个人,满满地挤在高畅的中军大帐之中,分左右两行站立,这其中,代表人物有裴矩,崔君肃,何稠,柳调,虞世南,欧阳询等人。

高畅告诉这些人,若是他们愿意留下来为大夏王朝效力,他高畅无比欢迎,只是,为夏王朝效力,就要遵循夏王朝的制度和规矩,在当官之前,他们必须像当初的王琮,杨善会,张玄素等人那样进入学习班学习,成为灵宝神教的信徒,方能出任官职。

如果,不愿意为大夏王朝效力,高畅也不会勉强,不管他们想要投奔东都洛阳,还是关中李唐,高畅都不会阻挡他们,甚至,还会向他们提供食物和旅费,就算是派兵护送出境也没有问题!

听了高畅的话,众人面面相觑,在觐见高畅之前,他们还在担心自己等人的老命,听到高畅的说话,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投效大夏王朝,居然要先进学习班,他们这些人,都是时代的精英,高畅这样做,完全是拒人于千里之外啊!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是的,高畅就是想拒绝这些家伙的投诚,他的制度行之有效,这些官员未必合适他们的位置,何况,杨广之所以死得这么快,大隋王朝之所以亡得这么快,与这些只顾自家家族的家伙有着莫大的关系啊!

这些家伙,留下来是麻烦,杀了更麻烦,不如礼送出境为妙。

虽然,高畅缺乏文官,不过,灵宝神教熏陶的年轻人才靠得住,是做实事的人,这些老臣,就算他们愿意为高畅效力,也只是暂时的替代角色,终究会被代替。

对于高畅的这番表态,人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许多人认为高畅是在试探自己,不过,也有不少人勇敢地站出来,向高畅说自己愿意离去,去关中的家族大多在关陇一带,去东都的则是洛阳,阳等地的高门,对这些人的请求,高畅一一答应了。

出乎高畅意料的是,还是有一些人选择了留下来,其中,代表人物就是裴矩,这让高畅很有些疑惑,只是,在当前的情况下,也不好问,也只好罢了!留待日后再说。

聊城陷落后,投降的骁果军士有一万来人,对这些人,高畅也是这样处理的,愿意留下的留下,不愿意留下的礼送出境,这些人大多是关中人,他们选择了离开,高畅这样做,日后若是进入关中,所受的阻力也就不会这么大了!

宫中的那一千多宫女,愿意出宫回乡的,高畅也会供给她们食物和旅费,愿意留下来的,也会有所照料,总之,所作所为,当得仁义这两个字。

至于宇文智及,杨士览,元武达,许弘仁,孟景等江都政变时的宇文化及党羽,高畅并没有和他们见面,让军士在那些旧隋官员的面前,将他们就地斩首,头颅高挂在大军营门之外。

随后,高畅召见了宇文化及,见面之后,宇文化及只说了一句,我不负夏王,我帮夏王报了杀祖之仇!

高畅什么话也没有说,沉默了片刻,挥挥手,示意左右将宇文化及拖了下去。

数日后,宇文化及和他的另外两个儿子在聊城外被高畅斩首,步了大儿子宇文成都的后尘,那些选择离开夏国地盘的大臣,官兵,宫女们也开始逐一还乡了!

第六十五章 生擒徐圆郎

在聊城被高畅率军攻克,宇文化及建立的大许王朝覆间,在鲁郡方向须昌的战场上,李靖率领的一万夏军和徐圆郎所率的三万人仍然处在对峙阶段。

两军初次对垒时,徐圆郎部将刘满率领万余部众乘李靖的左军罗士信正在扎营之际突然奔袭而来,想乘罗士信立足未稳打他一个措手不及,然而,那次会战,他不仅没有吃掉罗士信的三千部众,反倒被对方以少击多,被罗士信打得丢盔卸甲,狼狈而回。

罗士信部兵力不足,故而只能击溃却无法全歼,随着刘满逃回徐圆郎大营的也有五六千人,阵亡和被俘的也只有千余人,其他那些士卒大多逃匿荒野,就此消失无踪了。

吃了个亏之后,徐圆郎再也不敢率军出城和夏军野战,只好眼睁睁地瞧着李靖将营寨建在城外不远的山坡上,在夏军筑营的时候,他甚至不敢派出轻骑前去骚扰。

当初想一战击败李靖的雄心壮志就像水面的气泡一样消散了,这一刻,他只想固守须昌城,用深沟高垒,以及须昌城那高大的城墙来应付夏军的进攻,就像上次一样,迫使夏军粮草不济,不得不退兵。

面对坚城,以及防守严密的徐圆郎部,李靖似乎也没有强攻的打算,每日派出千余士兵来须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