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综]太虚剑意 >

第73章

[综]太虚剑意-第73章

小说: [综]太虚剑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少龙额头上又是一大滴冷汗落下来。

这都是什么问题!

他怎么知道啊?!

但话已出口,他现在想换个“某家”的名号也不行了,只能硬着头皮说:“……呃,清虚真人慧眼如炬,我、我……”

“我”了几声,项少龙还是“我”不出个下文来。

什么当家学堂,君子六艺,姓名就算了,还氏和字,现代人谁起这个?!

元宗似是终于笑够了,又板起脸来正色道:“清虚真人,我看项壮士并非歹人,就放了他去吧。”

项少龙心中大叫“好人”,满脸期盼地看向瑶光。

瑶光微微蹙眉,转头对元宗说:“此人来路不明,已知你我身份,此刻或许并无歹心,来日若有歹意,总是隐患。前几人你都除了,却独独对他另眼相看——我也不问缘由,除非你能保证他绝不会出卖我二人,否则今日我绝不叫他活着离开。”

元宗沉默片刻,对项少龙到:“兄台,你也听到了。如今你有两个选择,一是加入墨家,同是诸子百家,总不会自相残杀;二——”

项少龙头皮发麻,二还用说吗,眼前不就有根树枝吗!

这是强拉入伙啊?!

大丈夫能屈能伸,总不能壮志未酬身先死,他还想活着回到现代去呢!

于是项少龙僵硬地笑了笑,点头。

“那就请元先生……多照顾了。”

元宗闻言一笑,道:“今后你我便同是墨家兄弟了。清虚真人,如今可以安心了。”

瑶光丢掉手中树枝,静静一笑,坐回了原处,清了清嗓子,道:“项壮士新入墨家,想来诸事不熟,我就来说说诸子百家好了,也免得将来遇上其他诸子百家之人项壮士一问三不知。”

项少龙见对方气定神闲,丝毫看不出刚才扬言要灭掉自己以绝后患,顿时佩服得五体投地。

武当门下,果然不凡……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值班一整天,刷后台惊讶地发现羽绯心投了一颗深水鱼雷!!!顿时惊喜不已!!

特此加更庆祝,这是本文收到的第一颗深水鱼雷啊!抱羽绯心啃!

另感谢VI&TA、弦上丝缕、忆首卿歌的地雷。



项少龙已经把墨家和某些邪教组织等同了………………不加入就干掉你什么的………………

☆、第80章 诸子百家

且不管项少龙心里是怎样把武当捧上了天,又怎样对这个吃人的年代有了更加生动的认识;至少瑶光说要来“说说诸子百家”那就是当真实打实地来介绍了;这些内容对项少龙来说无比新奇;充满了冲击力和吸引力;因为这些都是早已湮没在时光中的秘闻;在二十一世纪,别说那些早已消失的百家;就算是还有流传的儒家和道家;又是否还是如今的儒家和道家呢?

答案是否。

项少龙对道家的了解基本上仅限于各类小说中的描述了;什么牛鼻子道士、羽化登仙;大部分小说里往往还不是好人;刚愎自用,往往会被主角当踏脚石来踩翻;结果瑶光开口没两句,他就知道全然不是那么回事了。

“道家与别不同,旁的诸子百家若想要入门,师承极为重要,譬如儒家、医家,绝难自学成才,而道者不同。大道三千,无处不在,一念悟道,即我同门,但凡有心叩问道途,均可以道友相称,与出身固然毫无关系,便是昔日师承也无关紧要,农墨儒法,皆可化入道门。如今世上,道家以老子所传函谷一脉为著,因而世人说道家,多半指的是函谷|道家。函谷|道家分为天、人两大剑宗,掌门信物名剑雪霁在两宗之间轮流供奉,如今雪霁应在天宗松珑子手中,天宗素来主张避世,人宗有所不同。”

瑶光停下来稍加思索,她知道的“逍遥子”怕是多少年后才会当上人宗掌门,咸阳宫内所藏七国书籍也不可能对道家内务有多少描述,此刻她还真是摸不清楚,遂续道:“项侠士需谨记,道家子弟若是在外走动,定是修业小有所成,切不可怠慢,纵不为友,勿与为敌。”

阴阳家有阴阳术,道家有道术——她都拿不准此时的道家是不是掌握着许多后世失传的道术。道家人是最不能“以貌取人”的,这一点她自己再清楚不过。

项少龙连连点头,心道眼前这么鲜活一个例子,自己是活得不耐烦了才要没事挑衅道家吗?金老的书里武功都是越早越强,这明代的武当已经这么叼,战国时期的道家岂不是更叼!

“多谢清虚真人教诲。”

瑶光也不多做客气,笑着点了点头,继续道:“墨家之事自有墨家巨子教你,我一外人也就不多言。在诸子百家之中,如今声名最盛的正是先前项侠士说到的‘儒家’。”

说到这里,瑶光忍不住又笑了笑。

说起儒家,她就会想到齐鲁三杰,伏念、颜路、张良。儒家养成的气质也是很难仿效,项少龙别的不说,偏挑着这个说,实在太假。

项少龙也是脸上讪讪,尴尬地笑着,心中忽一动。

先前对方称呼自己还是“壮士”,如今换做“侠士”,是否是关系较前亲近的原因?

瑶光笑道:“儒家始祖当推孔子,孔子门徒三千,达者七十二,其传承遍及七国,以桑海小圣贤庄为正统,儒家这一代的当家应是荀子,门生没有三千也有三百。儒家弟子仿圣贤、通六艺,允文允武,六艺之中最出名的乃是‘礼’,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可知儒家对‘礼’何等看重。项侠士先前不知六艺也敢冒名儒家,着实勇气可嘉。你记好了,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

项少龙干笑几声,“清虚真人教导,我自然铭记于心。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

说到这儿,项少龙又是一顿。他从前似乎也看过这六个字,当时也没仔细想,如今想想看,礼仪、音乐、骑射、文史也就算了,为什么还有数学夹在里头?现在教学中语文和数学是两种课程,完全不同,为何儒家推崇的六艺会将数学单列出来?

这问题在国学被炒热之后也多得是人探讨,项少龙心中忽地有种奇妙的感觉,暗觉那些专家也只能盲人摸象,自己如今却能问问这个时代的人,这种心情太过奇妙了。

于是项少龙问道:“请教清虚真人,为何六艺之中有‘数’?”

瑶光闻言微怔,而后展颜一笑,道:“项侠士此问甚好。我从前读书也有此问,师尊答曰,人可不知文,不可不知数。我仍感疑惑,师尊又道,诸子百家皆学数,只是侧重有所不同,而儒道墨研之精深。我欲再问,师尊却不愿再答,着我自行思考。我毕竟是道门中人,如今虽知道家学数为何,却不敢有十分把握说知道儒墨两家学数为何。如今墨家巨子在此,项侠士不妨请教。”

项少龙还在消化这一段半文半白的话,心中略有些疑惑——倚天屠龙记里面的张三丰虽然是一代武林宗师,但文学水平好像并不特别高吧?怎么听着这话像是遍览群书、博通百家一般,奇哉怪也。

元宗忽地被瑶光点名,不由得笑道:“我正听得津津有味、如在云端,真人却忽地将我拉回凡尘……真人又何必谦虚,真人博知诸子百家,又怎会不知我墨家学说。真人说墨家学数,连我自己都一头雾水。还请真人不吝赐教。”

项少龙不由得来了精神。

墨家巨子都不知道墨家学数,结果道家武当的人却知道?这是怎么?

瑶光不禁笑道:“墨家机关,木石走路——这非攻机关术中饱含‘数学’奥义,元先生研之多年,又岂会不知?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这些数算应用,元先生可觉得熟悉?”

元宗顿时恍然大悟,双目射出惊诧神色,赞赏不已地看着瑶光,连声道:“道家弟子果真不凡!原来墨家也学数,我直至今日方才知晓——无怪先师曾道,诸子百家,唯道家深不可测。今日始知天才英秀何意!”

瑶光笑而不答。

项少龙起先听得云里雾里,等听到了方程、勾股,他忽地起了一种熟悉感,思索片刻后脱口而出:“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成书时间不详,总结了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是算精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后世研习者众多。

瑶光一笑,道:“许多数算道理早已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掌握它的人也未必知道自己所掌握的这些是‘数’中知识,实则无一刻离得开数。墨家研数,是究其应用、化其逻辑,道家研数,是为求道。我说一句话,二位怕是都很熟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有一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其中固然有‘道’,又岂无‘数’?”

元宗点头道:“我虽不研道家经典,但细细听来,确实如此。”

项少龙心中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从一到二,二到四,四到八,这是乘法,八八六十四卦则是平方运算。

从一到二,二到三,三到正无穷——可以看成了加法无限运算,但也可以看成是更加复杂的数学运算最后求极限的结果。

原来在这么早的古代,古人就已经开始研习数学,甚至研讨到了让他这个现代人也惊愕的地步,从前他觉得古人一定呆呼呼的、什么也不懂,这种错误的印象到底是怎么来的?

到底是谁什么也不懂啊——?

等他回到现代,他非得找一些人好好谈谈人生啊!

瑶光于是笑道:“道门研习《周易》,儒家也研习《周易》,两家都对卜算有所心得,四象八卦这般复杂,若是数算上学的差些,那就断不可能在卜算有所成了。道家研数,大致如此,儒家学数,也有一些是为了治国平天下所用。个中内情,项侠士若是有心探索,今后可结识一二儒家友人详询。”

项少龙愣愣地点头,只觉得今天真是大开眼界。

儒道墨三家之后,其他诸子百家瑶光也就几句话带过,虽是如此,依旧叫项少龙听得如痴如醉,大感所行不虚。更难得的是,瑶光不但与他说了诸子百家,还在其中夹杂着说了一些当今格局、天下大势、各路英豪,寥寥几句,却是切中要害,文采出众、妙语纷呈,听得人只生怕漏掉一句,哪里会有走神疏忽。

项少龙甚至在瑶光叙述的间歇想到,如果从前文化课那些老师有眼前少女一半本事,他怎么会这也没记住那也没记住,什么填鸭教育,和这种讲座相比弱爆了好吗!如果这是在现代开讲座,一张票卖它个两千块一点都不贵!

这一翻谈话一直到了日落,不得不散场。

项少龙听得意犹未尽,忍不住问道:“明日还能再听真人讲解吗?”

瑶光微微一笑,道:“行走七国所需的基本常识我已说的差不多了,明日就该是你的巨子教你墨家所学了。”

元宗立刻对项少龙鼓励地笑了笑,道:“兄台天资聪颖,必会掌握我墨家所学。”

项少龙听了大半日,对诸子百家、尤其是墨家已大为改观,全不像先前那般排斥了,而且他也得知如今的世界似乎和历史记载有所不同,心中竟起了一股“是否能改变历史”的跃跃欲试之感。更何况他已清楚,这位墨家巨子元宗改换观念,希望为天下找寻一位帝王,这和他自己的目标十分吻合,对方又这般真诚相待,让他从初入江湖懵懂无知的小子脱胎换骨,于情于理,他实在没有再拒绝的道理。

项少龙欣然应道:“那就麻烦巨子了!”

元宗十分满意地笑笑,对瑶光低声道谢后转回屋里去准备晚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