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世界求生存 >

第31章

红楼世界求生存-第31章

小说: 红楼世界求生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一个当时无权无势的四皇子,让荣国府的上上下下大失所望。

现在竟然是四皇子继承皇位,四皇子的后院除了正妃,其他的女人并不多,且那些女人的身份都不高,现在四皇子作皇帝,必然要大封后宫,元春作为荣国府的嫡出姑娘,身份不低,说不得能封个贵人,如果幸运的话,成为一宫主位也不是不可能。

难怪当年就有人说元春以后会大富大贵,现在可不就是了!成了一宫主位后,再生一个小皇子,贾家到时也是皇子凤孙的外家,荣国府更进一步指日可待。

荣国府从前些日子的慌恐不安中,迅速恢复过来,在知道大姑娘成为新皇的后宫一员后,大宴宾客,好不欢喜,从上到下,都沉浸在一种巨大的喜悦之中。

☆、40第三十九章

这一年的春节;对于普通的小老百姓而言,同其它年份没有任何的区别,只想着怎么尽量花少一些的银钱,也能让家人过个好年。除了当初坚定跟着四皇子李珉的人,对于很多官宦世家而言,这个年就有些不是滋味了。

林海在扬州收到京城传过来太子、大皇子和三皇子逼宫的消息时,颇有一种果然如此,尘埃落定的感觉。同时还得到消息知道,在这场不成功的宫变中;太子是在老皇帝的面前当场自杀身亡,大皇子是被三皇子的杀死的;当晚没有死的但也带着兵进宫的三皇子也被圈禁了。

林海不知道这场宫变中;四王爷李珉参与多少;不过林海知道,这场宫变,绝对少不了四皇子李珉在其中的推波助澜。太子带人杀入皇宫想逼宫,怎么可能那么巧,大皇子和三皇子都得到消息,并且得到消息以后,还就两人都带着人一起杀过来,林海估计其中少不了曾经的四王爷,现在的皇帝的探子在其中鼓吹助阵。

大概是因为太子和大皇子已当场死亡,所以老皇帝也并没有对自己的这两个儿子府中的其它孙子、孙女有其它举动,只是将他们和三皇子一样,都圈禁在各自的府中,不得外出。

这几天扬州的巡盐御史府里,林海、几位幕僚先生,包括林睿都在天天关注着京城的消息。看到宫变后,多少朝廷大臣、世家大族被问罪、抄家、流放,又收到消息后知道皇帝自成宫变以后,身体健康十分另人担忧,几位幕僚实在希望能马上听到四王爷的好消息。

几个幕僚先生,是等着看老皇帝到底能不能立四王爷为太子,林海父子两人是知道原剧情,所以是等老皇帝退位的消息。这些天从京里传来的一直是有关清洗官员的消息,没有等到老皇帝禅位予四王爷,他们父子也在暗中着急,生怕出来什么蝴蝶效应,等来的不是他们预料的结果。

不过幸亏这种等待的时间不长,在他们整天处于担心、纠结的时候,终于等来了最终的结果,当今并没有再立太子,而是直接禅位与四皇子诚义亲王李珉,正如他们所愿的,四皇子最终将登上帝位。

所有曾经四皇子的支持者,包括扬州巡盐御史府里的一众人等,也最终放下了心来。虽然至从前面三个皇子死的死,圈禁的圈禁,四王爷的也开始走到了人前,但在这些皇子中,因为以前有前三位皇子太夺人眼球了,四皇子在大多数的心目中,从来就不是帝位的继承人,一直没有人看好过。

四王爷的支持者,虽然知道四王爷从很早就开始做了许多准备,但不到最后一刻,谁又能肯定最后的结果就会如自己所愿呢?不说从这场博弈中获得从龙之功,让自己甚或整个家族更进一步,最起码在这场改朝换代中,因为站对立场,不会被新帝清算,来保证家族的传承,所以这些人真是恨不得日夜祈祷四王爷李珉能马上上位。

因为康文帝宣布禅位的时候,已经是快到年三十的前几天了,老皇帝禅位、新帝登基仪式这么短的时间显然没办法准备妥当,所以只能延到年后举行。不说到时各地朝贺的大臣能不能赶过来,礼部准备这场仪式也要花不少时间

再有了,至开国以来本朝传承了5代,还没有哪一个皇帝是活着的时候退位的,现在新皇登基大典,太过隆重了,怕上皇看着也不会喜欢,你们这些人是不是早想着他退位了;过于简洁了,又怕新皇以为你们还想着上皇,不给新皇面子。礼部尚书并下面的一干官员,天天愁得不得了,整天商量来商量去,力求务必要将这个禅位、登基大典办好,既不会让上皇失落,又要让新皇满意。

最后经由钦天监和礼部协商,将这场禅位登基大典定于新一年的二月二十三,这个时间让礼部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新皇的登基大典,也顾及了在外地要进京朝贺的官员,也算是两全齐美。

林海也在这次朝贺的官员名单之中,看来今年年初的时候,就派二管家林远进京,修缮整理林家在京中的府邸真是正确的决定。林海从来到这个红楼世界的几年时间里,一直也没有机会进京,不知道现在的林府是什么样子,那些留下来看守房子的人有没有尽心看护房子。

因为了解到京中守房子的都是以前贾敏的陪房,就是有什么事林远也不好处理。所以在派二管家林远过去的时候,就让他同时带几房人一起去,并交待他了解情况后,直接让原来的几房人回扬州,林海到时会根据他们这些年的工作态度,对他们进行处理。

林海接旨以后,就让人请来两位幕僚和林昀过来,有事他们商量。

“过两天我就要进京了,你们应该都知道,每次新帝登基,都会加开恩科,你们几个也都已经有了举人的名头,这次逸之、清和、德润你们三人不如和我们一起进京,准备参加这届的恩科考试如何?”

“多谢如海兄,我们也正有此意,新皇登基今年一定会加开恩科,想着正好与您一起进京。”赵泽忙回答道。

“多谢堂叔!”

“我这个巡盐御史的位置不知道还会坐多久,不过我会尽快上折子请辞,新皇能立马同意当然最好,就是不同意,应该也会派人来。现有周涛在,到时再派一两个人基本就能接手我这边的大部分工作,你们两位作为我请来的幕僚,也不宜再做下去,正好有这个机会,只要你们这次成绩不错,凭你们在我这里六七年的幕僚经验,不难给你们补一个职位。”

赵泽和李拓听了,十分高兴,他们给人做幕僚,有经济上的原因,更有就是给自己找个靠山、人脉的想法,现在林海明确的这样提出,也难道他们高兴。

林海这样说,也并是喜欢自找麻烦,既然别人迟早都会知道他们二人的身份,就是四王爷应该也知道跟着自己多年的这两个幕僚,也就没有必要避着。再有同他们两人这么些年相处下来,也知道他们的为人,并不是奸滑大恶之人,官场之上大家本就是相互提携帮忙,现在能帮为什么不帮一下?

“至于德润,你现在的书办这个职位,也主要是为我办事的,到时有新人来就是不马上让你离开,大概你以后也难得到重用,不如趁此机会辞了这个书办,跟着我们一起进京参加考试,能得进士之名最好,不能也没关系,以后是继续跟着我还是有其它想法都可以。”

“我听堂叔的安排!”

林海将同扬州知府曾俊文和驻军守备韩文翰一起,共同坐船进京。出发的时候很近,为了不耽误时间,特意让方嬷嬷协助黛玉准备进京的物品,因为有上次的事情,所以这次准备的行礼当中,不光是衣物,一些受寒发热等的常用药材和伤药也准备了不少。

林睿看到府里都在忙着父亲准备进京的事,晚上找到林海,想着能不能让自己也出去放次风。

“爹,这次进京能不能带上我呀?来到这里几年了,除了扬州城,都没有出过一次远门。”林睿看着林海可怜兮兮的说道。

“少扮可怜了,这次虽然是走水路,不过为了赶时间,都会加快行驶,沿途除了补给,肯定不会停下去游玩。你要跟着我们到京城,一路上就是呆在船上,不可能边走边玩,还有到了京里,也没什么时间让你去玩。

最重要的是,你这几年虽然天天坚持锻练,但也就是同其它同龄孩子差不多,我是怕你身体受不了,这次时间比较赶,所以才决定不带上你的。

我在扬州呆了这么多年,京中的一些同年朋友都没有走动,现在到了京了,肯定也要趁这个机会将这些关系捡起来。你要跟着去,肯定要跟着我一起去拜访,你身体受不受得了?如果不去,也就是天天呆在府里,不可能有那个时间带你去出玩,那和在扬州有什么区别?”

林海停了片刻,想起来似的,加了一句,“哦,你如果跟着我,这次还可以去贾府拜访一下,大概能见到那个风流多情种,神瑛使者贾宝玉。”

“放心吧,我身体现在好了很多,我清楚自己身体状况的。让我跟着去吧,我让人准备我的行礼?”

“这么想去?算了,想去就去吧,不过这次如果你跟着去的话,家里就剩黛玉一个,肯定要不高兴了,那你明天负责哄好黛玉,不然你就不用去了。”

“没问题,说话算话?”

“行了行了,早点去睡吧!”

“知道!”

不知林睿最后怎么同林黛玉说的,反正第二天准备的行礼中,又加上了林睿的衣物。不过在准备林睿衣饰的时候,林黛玉故意选一些林睿不喜欢的鲜艳颜色的衣服,但正是这个时候一些小孩子经常穿的。林睿平时喜欢穿的是浅色系或者黑灰一类的,这些鲜艳的颜色除非是节日过年的时候,平时林睿是基本不穿,这次林黛玉偏偏都给他准备这些鲜艳的颜色,也算是帮自己出出闷气。

通过京杭大运路,林海一行人乘坐官船,也没什么盗贼水匪这么不长眼,敢对着官船下手,一路急行,在路上十分顺利,在二月一十九日就到了京师码头。

林睿站到船头,看到整个京师码头,官船占了一大半,应该都是各地走水路进京朝贺的官员,人声鼎沸,一片繁忙景像。林海牵着林睿走下船,在船上呆得时间太久,现在乍一回到陆地上,还是感觉人摇摇晃晃的,好像一直坐在船上。

一下船,林海就碰到好几个相熟的官员,大家相互寒喧,行礼打招呼,因为大家都是长途旅程刚到京,现在也没什么的精力多作交谈,打过招呼后也就各自散去离开了。

提前到京的二管家林远前些天已经接到老爷要来的消息,估摸着到达的时候,这几天林远天天带着人来码头等人。所以林海一行人一出了码头,就看到管家林远等在一旁,见到林海一行人,林远忙上前招呼行礼,引着他们走向林家等在外面的车轿。

韩斌和曾俊文京中都有家人在,所以出了码头后,一行人就分开了,林昀、李拓和赵泽自然随着林海到了林府居住。

不光是林睿,林海本人也是第一次亲眼看到这个几百前的京城,这个他们曾经居住了多年的城市。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一片热闹喧嚣的古代都市的生活画卷。林海父子看着眼前的场境,在这个时空的街道上,再也看不到任何熟悉的场境,看着这些让人无端的有些惆怅。

林睿看着外面的街道,轻轻的叹了口气,林海看到儿子这样,也明白儿子的心情,只能好笑了摸摸他的头,搂着他坐好,“好了,别叹气了,闲了后,我再带你出来逛逛吧。”

进入林府,看到青瓦素墙,褐色门窗,整个房子的布局自由,结构不拘定式,给人一种雅致精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