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989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989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俭笑道:“殿下估摸着也该后悔了吧。”

    “谁知道呢?”

    汪元意态从容的喝了一口茶,淡淡的道:“因果因果,种因得果,慨莫能外。”

    小炉子里的松果突然炸响了一声,吓了黄俭一跳。等火星散没后,他才笑道:“火星,倒是个吉兆。”

 第1605章 好大的狗胆

    “难办呐!”

    金陵国子监祭酒沈步伟愁容满面的道:“那些学生冲出大门,去为言秉兴打抱不平,这不是愚蠢吗?本官看兴和伯至少有一句话是对的,那就是抱团,不管对错的抱团。”

    司业雷进皱眉道:“昨日就拦过,可有人在里面叫嚣着什么舍生取义,都不省心啊!”

    监丞陈勋板着脸道:“大人,该收拾收拾他们了,免得整日以为这国子监都装不下他们,不折腾就不舒服!”

    从国子监的角度来说,学生涉及政事本就是忌讳。

    朱元璋的话还在耳边,当年的惨痛教训还在这代人的记忆里,可随着两代雄主的离去,那股被压下去的蠢蠢欲动又开始泛滥了。

    沈步伟砸吧着嘴说道:“兴和伯的那番话虽然有些犯忌,不过倒是暮鼓晨钟,那些学生可有反省?”

    雷进苦笑道:“有人在煽动,下官已经拿了那几个学生,就等着陈大人动手了。”

    陈勋冷冷的道:“这等害群之马,本官当然是要严惩,大人,最好是杀鸡儆猴,赶几个出去。”

    沈步伟闭上眼睛,看着好似在打盹,轻声道:“别想了,若是赶出去,保证金陵城中会更热闹,那些人巴不得咱们这般做,到时候……咱们有错在先,不能再给殿下添麻烦了……”

    ……

    “此事不麻烦,分开看就是了。”

    朱瞻基说道:“言秉兴和言鹏举是人犯,可言鹏飞却一直老老实实的,而且听闻他往日对父兄多有规劝。要把他们区分开,不能让好人受了委屈,否则以后谁还愿意扶正祛邪?!”

    刑部尚书王舒越想了想,说道:“殿下,那言鹏飞往日为了顾及家中父兄的名声,多半是躲在后面操控掌柜,不过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不说罢了。如此看来……好,臣就照此行文北平。”

    朱瞻基点点头,说道:“大市场不能乱。”

    王舒越心领神会的道:“是,臣知晓了,会让人宣扬一番。”

    等回到了刑部,王舒越就安排人去宣扬朱瞻基明察秋毫的英明举措。

    “记住了,大市场不能乱。”

    王舒越交代道:“殿下仁慈。要让大市场的人知道,殿下在挂念着他们,让他们放心,好好的做生意,只要不偷税,不耍滑,谁都不会动他们。”

    于是刑部的官员特地去了大市场,去了言鹏飞那里,当着大家的面,大声的宣布了朱瞻基的决定。

    在言鹏飞一家子感激零涕的时候,外面的人都有些醒悟了。

    “这是千金买马骨!”

    “殿下表明了对大市场,对交了税的商人的支持。”

    大市场的商人们都欢欣鼓舞,为这个积极的信号举杯畅饮。

    而一股暗流在金陵城中慢慢的聚集着。

    关于方醒在言秉兴家说的那些话,被人几乎一字不漏的记录下来,然后到处传抄。

    “得意忘形,那人肯定要倒霉了!”

    “就看陛下会不会做出反应了。”

    “肯定会!”

    “他都把国子监的学生比作了乱臣贼子,陛下若是不处置他,大家都尴尬了呀!”

    “他只是说那些学生无知!”

    “可他后面说了,照此下去,这些学生就会有不臣的心思,这难道不是信口开河?”

    ……

    外界议论纷纷时,来自北平的使者打马冲进了金陵城。

    顿时万众瞩目着朱瞻基的驻地,有人诧异北平的反应是不是太快了些,难道是飞过来的?

    “他完蛋了!最少会灰溜溜的滚回北平去!”

    “金陵只剩下了殿下,这个……清静了不少啊!”

    就在这万众瞩目中,使者见到了朱瞻基。

    “安纶?”

    朱瞻基和方醒看到来人都楞了一下,然后照例准备接旨。

    安纶的脸上全是小口子,这是一路疾驰的代价,他抽着脸说道:“殿下,并无旨意,陛下有话交代。”

    朱瞻基带头,大家束手恭听。

    安纶的嗓子有些沙哑,他干咳一声说道:“陛下令兴和伯马上进京,不得耽误。”

    朱瞻基的眸色一冷,问道:“为何?”

    突然调方醒进京,而且没有目的,朱瞻基的心中不禁有些怒火。

    在朱瞻基看来,方醒就是自己的人,哪怕是他的父皇要调动,至少得给一个说法,否则就是过线了。

    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关系最为微妙,彼此之间需要维持一个平衡。当这个平衡被打破时,那就是惨剧。

    不管是皇帝觉得太子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还是太子觉得皇帝要削弱自己,近而把自己赶下去,都是双方最大的矛盾点。

    安纶舔舔嘴唇,然后看看左右。

    朱瞻基举起手,包括方醒就往外走。

    安纶说道:“兴和伯留下吧。”

    方醒心中一个咯噔,不是害怕,而是担心。

    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让朱高炽冒着和朱瞻基闹翻的危险把自己调回京城去?

    等人走后,安纶沉声道:“奴婢出来之前,陛下被李时勉气病了。”

    朱瞻基的身体一个摇晃,方醒扶着他,问道:“陛下现在如何了?”

    安纶说道:“奴婢出来时,听说陛下已经醒了,正和公主用膳。”

    朱瞻基稳住了身体,低喝道:“李时勉做了什么?”

    安纶低声道:“李时勉上了奏章,陛下看到后就气的不行,后来令人打了李时勉十板,回头御医就去了陛下那里。”

    朱瞻基冷笑道:“别糊弄本宫,说吧,根源在哪?”

    一份奏章就能气病朱高炽,那这个皇帝的承受能力未免也太差了些。

    安纶看看方醒,最后被朱瞻基的眼神逼着说了实话。

    “外间传言陛下的私密事,多有不堪。”

    “大胆!”

    朱瞻基面色铁青,问道:“朝中有多少人参与其中?”

    安纶摇头,惶恐的道:“殿下,奴婢不知啊!”

    “罢了,他肯定不知道。”

    方醒说道:“外间的传言扩散,陛下想必早就知晓了,只是没有追究,李时勉在这当口风闻奏事,那就是火上浇油。”

    安纶感激的看了方醒一眼,说道:“是啊殿下,外间传言的事东厂早就禀告给了陛下,陛下大抵认为愚民无知,谁知道传到了百官的耳中,偏偏又遇上了那个李时勉。”

    朱瞻基对李时勉有印象,还不错,可此时他却恨声道:“连漏泄禁中语都不懂,这是蓄意的吗?”

    朱高炽的仁终于让朱瞻基觉得和软弱差不多了,不过他急调方醒进京,这就是有改弦易辙的思量。

    随后朱瞻基招来了六部尚书,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说了此事。

    “有人得寸进尺!有人暗中观望!有人煽风点火!”

    朱瞻基给这个事定下了基调,然后冷冷的道:“自古而今,能把君王给气病的,敢于拿君王造谣的,有几人?那些人好大的狗胆!”

 第1606章 独木难支的老金忠(为盟主‘亂’贺,加更!)

    朱高炽并未宣扬此事,可朱瞻基却觉得不能忍。

    而且若是任由此事发酵下去,朱高炽好色而不顾孝期去亲近女人的名声就落实了。

    这等君王秘闻历来最为大家津津乐道,一分都能给你写成十分。

    “你等要站稳了,若是南方谁敢乱传谣言,抓了再说!特别是读书人,查明就抓!”

    百姓愚昧,吓唬一下就成了,可读书人不同,他们会在自己的书里暗自记录这些事,慢慢的传下去,那就是板上钉钉了。

    六部尚书齐齐应诺,对于北平那边的六部遇到这等事,他们自然是要鄙夷一番,并幸灾乐祸一番。

    ……

    “我要回京一趟,会尽量在你生孩子之前赶回来。”

    方醒有些不舍和内疚,他拿出个小瓶子,说道:“这里面的东西不可轻动,除非是你病了,那就每次吃一颗,每天吃三次,好了马上就停。”

    莫愁接过瓶子,小心翼翼的放进了自己装契约的小匣子里,然后上锁。

    看着她强装镇定,方醒叹息一声,就把她揽在怀里。

    莫愁无声的哭泣着,方醒叹息道:“殿下在金陵坐镇,你这里自然无忧,我会尽快赶回来。”

    莫愁在他的怀里仰头,哽咽道:“老爷您是做大事的,千万以国事为重,妾身在金陵会安心养胎,等着您回来。”

    有了身孕的女人情绪会异常,方醒点头道:“你放宽心,我只是回去当一条鲶鱼,等把北平搅得乱七八糟的就算是完事了,然后就能回来。”

    方醒匆匆的安排好了莫愁,然后和朱瞻基通了气,就带着家丁们出发了。

    ……

    “他走了?”

    曹瑾故作轻松的问道。

    曹安拿着一本书在看,闻言他微笑道:“父亲,孩儿会刻苦读书,到时候去北平见识一番天下英才。”

    ……

    “他走了。”

    汪元似笑非笑的说道:“金陵今日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暗自欢喜。”

    黄俭笑道:“他这是折腾过了头,老师,知行书院的那些学生又准备出发了,可方醒被召回,大抵是要责罚,那些学生……”

    汪元微笑道:“要有礼有节,千万不要出人命,那些蠢货要是弄死了人,就算是方醒在北平蛰伏,可殿下还在呢!”

    黄俭点头道:“方醒被责罚,殿下在金陵大抵也只能蛰伏了,南方也算是安定了。”

    两人相对一笑,汪元随即叫人上酒菜,算是庆贺一番。

    可酒才喝了一杯,有人就来报信。

    “初宪公,六部传出的消息,李时勉气病了陛下,陛下急招方醒进京。”

    “呯!”

    “呯!”

    两只酒杯落地,酒水四溅。

    ……

    “陛下,各地卫所如今操练松弛,城墙坏了也不修,上官无所事事,从而贪暴,陛下,臣请派人拿了那些人回京处置。”

    金忠越发的老迈了,可他却再也没有上书乞骸骨,每天坚持着。

    坚持什么?

    杨荣等人看着这个文官中的异类,目光复杂。

    从李时勉事件后,金忠就开始了搅屎棍的生涯,每日看到不顺眼的就开喷。

    乾清宫中多了一个老迈的咆哮声,他敢于指责任何人,哪怕是首辅杨荣。

    只是今天金忠却并未就此而冲着武勋喷口水,所以孟瑛赶紧出班道:“陛下,如今外敌并无威胁,各地都司卫所都有些懈怠了,臣等正商议着派人下去巡查,发现即处置。”

    可金忠却拿出奏章道:“保定侯,本官这里名册都有了,掩饰太平,互相庇护可不是臣子之道。”

    孟瑛躬身请罪,金忠的目光看似没有焦距的四处瞟着,说道:“有的人整日不琢磨正事,就想着怎么争权夺利,就想着怎么四处拉拢人,就想着去逼着陛下。这些人都是乱臣贼子,不得好死!”

    大殿内鸦雀无声,金幼孜几番面露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