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742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742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椋褪桥率潞蟛呕岱⑾肿约撼钥髁恕!

    “他看的远,这就是他的好处。不计较一时得失,着眼于将来,这就是大臣风度。”

    朱棣对方醒的评价颇高,而朱瞻基在边上忍笑。

    朱棣看了一眼就摇头道:“你可是说他那个宽宏大量的名声?那是他给自己竖起来的盾牌。他的敌人遍天下,若是不竖起个盾牌,早就被口水给淹死了。”

    朱瞻基点头:“皇爷爷,就像是兰坚,其情可悯,可却不知大局,贸然弹劾,最后葬送了自家。这世上终究还是愚人多啊!”

    朱棣摇摇头道:“那些人是没有涉足进来,没有消息他如何判断?若是人人都知道了,那天下大概就是要沸反盈天了。”

    朱瞻基看着那些开始洒扫的太监,心中微叹。

    在大局没有稳定时,许多时候愚民是很有必要的,否则天下大乱就在眼前。

    可大明终究在前进的路上,并未原地踏步和退步,这就是希望。

    晨曦渐渐被朝阳所替代,阳光照在琉璃瓦上,反射出无数光芒,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1217章 驱逐(为盟主:‘狼屠屠狼’贺,加更!)

    感谢书友‘狼屠屠狼’的盟主打赏,第二十七位盟主,感谢!

    ……

    “公之于众!”

    朱棣一声令下,还在休假的百官们都开始忙活起来。

    那些早些年被安置在北平和周围的俘虏都被驱赶在一起,在冷风中瑟瑟发抖,看着可怜之极。

    大过年的这是要干什么?

    城门外,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几千人在寒风中茫然无措。

    一千多军士无奈的站在外围,大过年的他们也不想出远门,可这事儿是朱棣亲自抓的,谁敢偷懒?

    “都听清楚了!”

    刑部一个官员慢条斯理的走到前方,一开口就是满堂彩。

    “好嗓子!”

    干这种活计的必须要有一副好嗓子,这才有天朝上国的形象。

    “历次北征所获俘虏,本该遣往四方劳作,可陛下仁慈,将你等视为大明百姓。”

    大明对这些俘虏还算是不错,如果换做明军被俘虏,不死就是侥幸,活下来也是生不如死。

    顿时一种复杂的情绪在围观的百姓中酝酿着。

    “可就在前几日,有人谋杀了御史兰坚,后续更是胆大包天,居然当街刺杀朝中的两名御史,罪不可赦!”

    兰坚?

    那不是被……兴和伯给杀的吗?

    而且那兴和伯仗着陛下的宠信,居然还安然无恙。

    可是这事儿和这些草原战俘有何关系呢?

    “前日刑部侦知凶手的所在,连夜抓捕,经过审讯,凶手乃是原先的俘虏,其中带头的是朵颜三卫曾经的头领,动手的有瓦剌人,也有鞑靼人。而他们的目的就是想嫁祸于兴和伯,扰乱大明的朝纲。”

    为了名正言顺,表面上的功劳归于了刑部。

    什么?

    兰坚和那两名御史居然是被这些曾经的俘虏杀的?

    杨荣和杨士奇等人站在城墙上看着,唏嘘着。

    去了朝鲜才归来没多久的黄俨干笑道:“这次兴和伯算是蒙受了不白之冤,可若不是他平时跋扈,那些人怎会设套坑他?若是他能从这次事件中汲取到教训,那才是善莫大焉。”

    这人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啊!

    杨荣皱眉道:“指使者乃是朵颜三卫的贵族,黄公公莫要弄错了,说出去别人笑话。”

    黄俨振眉道:“咱家可不知道这些细节,不过朵颜三卫本是大明的藩属,最后却……嗬嗬嗬!”

    这个死太监!

    哪怕和方醒再有矛盾,可黄俨这种污蔑朵颜三卫乃是方醒逼反的说法,依然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赞同。

    黄俨的话里暗示着方醒当时直接灭掉了建州女真人,导致朵颜三卫唇亡齿寒,最终对大明生出反叛之心。

    “兴和伯来了。”

    方醒不是一个人,而是和孟瑛一起上来的,这让杨荣的眸子一缩。

    这人难道已经学会了妥协之道?那真是让人畏惧啊!

    愣头青不可怕,可怕的是老狐狸!

    比如说洪武年间的那位胡惟庸,大家都觉得此人是老狐狸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其人居然能逼的朱元璋这位大佬痛下杀手,可见他的手腕之一斑!

    方醒和孟瑛走到前面,两人还相互拱拱手,看着就像是一对朋友。

    下方已经宣读完了,那些军士开始分队,把各处的人驱赶到一处,然后各奔东西。

    黄俨笑呵呵的凑过去说道:“兴和伯蒙冤昭雪,可喜可贺呀!”

    方醒斜睨着他道:“方某蒙什么冤了?”

    尼玛!还是那个愣头青啊!

    黄俨很少被人这样针对,他嗬嗬的干笑着,“兴和伯这是何意?”

    方醒不屑的道:“陛下都没给方某定罪,何来的蒙冤?谁敢说兰坚是方某杀的?长舌妇!”

    长舌妇,这话就算是说女人都受不了,何况是男人!

    在场的官员们不少都曾想过是不是方醒杀的人,这下被讥讽为长舌妇,再深厚的脸皮神功也挡不住脸红。

    “方醒!你不要太得意!”

    黄俨压低声音,阴狠的道:“太子也与你生出了隔阂,你的好日子长不了!咱家且等着痛打落水狗的机会,嗬嗬嗬!”

    这话只有方醒和孟瑛听到,孟瑛觉得黄俨也太肆无忌惮了些,居然把不少人心中的想法都说出来了。

    “烂屁yan!”

    方醒冲着黄俨不屑的道:“我尊重郑和,我尊重那些为了大明而奋斗的内侍,可你这种人,抱歉,我把你称呼为人,侮辱了大家,你这种狗,也配和方某谈论这些事吗?滚!”

    黄俨气的指着方醒,期期艾艾的说不出话来,孟瑛劝道:“二位,就此罢了吧,否则闹大了,大过年的惹的陛下动怒就不好了。”

    黄俨想起方醒才将被人冤枉,朱棣多半是安抚,就忍下了冲动,冲着孟瑛说道:“保定侯果然是雅量,居然能同这等人并肩而立,换了咱家,宁可跳下去也不愿和此等贼子并立。”

    孟瑛在心中大骂着黄俨拖自己下水,强笑道:“口角之争罢了,大家和和气气的岂不是更好?”

    方醒突然侧身道:“保定侯果然是八面玲珑,方某佩服,告辞了!”

    尼玛!果然还是那个宽宏大量的兴和伯,找到机会就怼了孟瑛一回。

    孟瑛和文官联手挤走了方醒,此事做的颇不地道,所以被方醒讥讽了一句,那脸色马上就变的淡淡的。

    “黄公公,孟某告辞了。”

    孟瑛觉得右边那些人的眼神有些古怪,尴尬之余,他也走了。

    至于黄俨,孟瑛作为朱棣的心腹,和他无冤无仇,若是黄俨事后报复,那就是脑残,给自己树敌的脑残。

    方醒上来一趟,结果就喷了黄俨和孟瑛,杨荣面色轻松的道:“兴和伯冲动了呀!”

    杨士奇点头道:“那黄俨就是个小人,背地里经常干些挑拨离间的事,得罪他不明智啊!”

    杨荣笑道:“他得罪的人越多,就越安全,所以这是好事。”

    这时有人探出头去看看城下,回身说道:“兴和伯和太孙殿下一起走了。”

    杨荣闭上眼睛叹息道:“殿下终究是……哎!”

    杨士奇说道:“正常,兴和伯为殿下出头,殿下的性子又不是那等薄恩寡义的,肯定不肯躲避。再说了,若是殿下躲避了,咱们会怎么看?”

    没有担当!

    杨荣苦笑道:“都不妥当啊!陛下那边也在放任。”

    杨士奇劝道:“今日北平城将会噤声,你我还是安心回家继续过年吧。”

    北平城的不少人今天确实是噤声了,被这个消息给扰乱了心思。

    那些人在心中诅咒着,诅咒为何是那些草原俘虏动的手,哪怕是换做一个权贵也好啊!那样方醒又多了一些敌人。

 第1218章 生涩的于谦,失望的朱瞻基

    感谢书友:“风起叶落雪”的五万打赏!

    还是专门注册号来打赏,有心了,谢谢支持!

    感谢书友:“aeon sea”的万赏!

    感谢书友:‘金猫大侠’的万赏!

    感谢书友:‘亂~,’的万赏!

    ……

    就在这些纷扰中,朱瞻基和方醒来到了方家,见到了被方醒赞许为是个做事人才的于谦。

    于谦正在和解缙谈论文章,两人最近倒是有些忘年交的意思,很是亲近。

    “父亲,殿下来了。”

    解缙难得遇到合胃口的小子,正得意的说着文章的要诀,以及朝中的政事,这个如果遇到策问的话,了解比不了解的占便宜。

    所以解缙不在意的道:“他来他的,难道还要为父去迎接不成?且去且去!为父还有些经验要说。”

    而于谦已经起身了,束手而立。

    “见过殿下。”

    解缙尴尬的转身,看到方醒和朱瞻基站在门外,就干咳道:“老夫正与廷益商谈正经事……呃!见过殿下。”

    在朱瞻基来方家时,解缙多半会暂避,只是今天朱瞻基居然跑到他家来了,这个是避无可避了,尴尬的很啊!

    朱瞻基点点头,看到多少有些无措的于谦,就笑道:“德华兄说于谦是个大才,所以我来看看,倒是打扰了解学士,请见谅。”

    解缙悻悻的道:“廷益是不错,既然如此,老夫暂时避一避。”

    解缙的性格有些孤拐,他要是留下来,估摸着会忍不住爆出一两句不合时宜的话。

    等解缙父子一走,朱瞻基就亲切的道:“坐吧。”

    此时的于谦还年轻,面对着大明皇储有些紧张。

    朱瞻基笑着问了他对朝政的一些看法,而于谦的回答让方醒也是觉得尴尬。

    “殿下,下面的官吏该整顿了。”

    于谦提起这些事满脸的怒火:“那些官吏收粮时如狼似虎,当面做手脚,被看到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百姓若是敢提出质疑,当场打个半死都是轻的,那些小吏最狠毒,他当场不打你,等过了半月,就带着人去到你家中,随便找个理由就把一家人给带到牢里去……”

    至于去到了牢里的后续,不需要于谦说,也不需要朱瞻基去想。

    “小吏狠毒,上官睁只眼闭只眼,知县贪鄙,知府坐视,都不是好东西!”

    方醒在后面冲着于谦压压手,示意他坐下,然后说道:“既然提出了问题,那必然要有解决之道,否则就和那些读书人一样,只知道发牢骚,那可不行。”

    朱瞻基笑了笑,大言不惭的文人文官他见得多了,如果于谦只是这点儿水平的话,他会对方醒的眼光失望。

    于谦愕然,略一思忖之后说道:“按察使衙门不够用,而且他们也懒,不愿意得罪人,学生以为应当给予他们真正的权利,就算是布政使也能查得!”

    这话有点儿意思,不过还是不够。

    朱瞻基有些失望,可方醒却双手抱胸,微笑着。

    于谦果然是于谦,他把脸一板,说道:“地方上多是当地乡绅治理,其中良莠不齐。地方不宁,大明就不宁,学生知道大明现今宽松了不少,那么地方上应当多放些人,几年一轮换,做得好的就提升,普通的就调换了一个新地方去,这样朝堂之上才能掌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