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735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735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想干嘛?”

    ……

    等于谦见到方醒时,一时间震惊于他的年轻,不禁脱口道:“学生于谦,见过伯爷,敢问伯爷如何能文武双全。”

    方醒也是一愣,他昨天见过这个年轻人,可没想到他居然是于谦。

    于少保啊!

    大明力挽狂澜的两位人物,一是于谦,二就是张居正。

    可若是让方醒来说,于谦的重要性比之张居正要高出一大截,若无他,当时的大明就要迁都了。

    两人都是相对发愣,于谦拱手道:“是学生孟浪了,兴和伯见谅。”

    方醒笑着请他坐下,说道:“看你的模样莫不是来赶考?”

    于谦毕竟是意志坚定之辈,也不说自己的遭遇,只是向方醒请教了科学的事儿。

    “科学啊!就是总结了一些事物的规律,你可以理解为格物,算了,我想儒家肯定不喜欢科学和他们挂靠,你便理解为研究万物的学识。”

    好大的口气!

    于谦问道:“世间万物多不胜数,伯爷,科学果真能一一钻研吗?”

    方醒说道:“万变不离其宗,再繁杂的事务,只要肯钻研,就能找到其中的规律,比如说冶炼白银的灰吹法,那就是利用铅和白银互溶,但熔点又不同的特性,而其中就是找到了白银和铅的一些规律,才能提炼。”

    “这个和工匠有共通之处。”

    于谦坦然的道,没有因为有诋毁科学之嫌而惶然。

    “看来你没有看过科学的那几本书,不过人各有志,不可勉强。”

    方醒没有收集名人的嗜好,所以起身道:“看你的模样,多半是没了住所,若是愿意,那就在这里暂时住下吧,前院的解先生可以请教。”

    于谦本想拒绝,可最后还是接受了方醒的好意。

 第1206章 不出户,知天下

    感谢“壕无人性”的书友“赵三华”的百万重赏。因为没有存稿,加更会不定时,慢慢来。

    ……

    住在前院的客房里,于谦数数剩下的宝钞,他不准备给。

    方家不差钱,更不会拿考生来牟利,若是硬要给,那就是把方醒的好心当做了驴肝肺。

    午饭很丰盛,一个小盆,几样肉菜堆在上面,满满当当的。

    于谦不好意思的道:“学生借宿就已经够麻烦了,这般款待,如何敢当?”

    送饭的是厨房的春生,他得意的道:“方家这几天人人都吃这个饭,可不是专为你做的。”

    于谦有些纳闷,他算是官宦世家,只是到了父亲这一代就选择了大隐隐于市,不入官场。

    所以他的家境也不算差,可和方家的下人们吃的饭菜一比,他觉得自家有些抠门了。

    而且等饭菜一入口,于谦终于知道那些文人为何会说兴和伯一家好吃了。

    那扣肉入口即化,甜咸得宜,爆肥肠和炒猪肝更是下饭的好菜,让于谦不知不觉把一小盆饭菜都吃完了。

    吃撑了的于谦去了外面散步,在庄里转了一圈回来时,正好遇到一老头在大门口逗弄一条大狗。

    大狗看到他就呜咽了几声,老头喝道:“铃铛不得无礼!”

    那大狗鄙夷的看了老头一眼就往内院跑,于谦发誓,那狗眼里真的是鄙夷。

    老头悻悻的冲着于谦招手道:“小子过来,陪老夫走走。”

    “是。”长者相召不能辞。

    两人在前院转悠,老头突然问道:“你对取消军户户籍怎么看?”

    于谦心中有了些猜测,说道:“学生以为,只要能保证那些退役之后的军士有事做,能养活家人,那便是好事,利国利民的好事。”

    “有趣!”

    “那你认为重开武学之后,能否让百姓入学?”

    于谦想了想,皱眉道:“学生以为不该,武学本是武人之地,百姓进来还得从头学,混杂之后,学业参差不齐,不好。”

    “有点意思,小子可是于谦?”

    于谦躬身道:“学生正是于谦,见过解先生。”

    解缙抚须道:“德华对你评价颇高,说你有割席断交之勇,亦有不食周粟之倔,若是能多些务实,以后可为名臣。”

    于谦没有谦虚,而是坚定的道:“学生以文山公为榜样,不敢说名臣,此生只愿为大明努力。”

    “文山公啊!”

    解缙唏嘘道:“文山公啊!气节壮千古!”

    这话只是赞美文天祥的气节,却没有赞美他的功绩,于谦昂首道:“解先生,宋末时,朝纲混乱,文山公直指其弊,可惜不为所用,一生起伏。”

    解缙笑道:“后生小子也敢妄议古人吗?老夫教你一个乖,若是要评议古人,你首先得做事,不做事你怎么知道古人在那个位置上想的是什么,他当时能否做的更好。”

    于谦正色道:“解先生此言大善,所谓不出户,知天下,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解缙饶有兴趣的看着他,笑道:“你这小子倒是大胆,老子也是你能诽谤的吗?”

    于谦梗着脖子道:“学生只知道理,却不知其它。”

    “哟!是个有趣的小子,来,陪老夫喝酒去。”

    解缙今日很不爽,因为解祯亮居然带着媳妇和孩子进城玩去了,而他只是矜持的说要在家写一篇文章,就被儿子给甩在家中。

    不孝子啊!

    把老夫的孙子都带走了!

    于是于谦就倒霉了,刚吃撑了,又陪着解缙喝了一通,席间还被套出了底细。

    等他从解缙家出来时,就听到了一段话。

    “老师被陛下解除了武学筹备的资格,这是文武合谋,你不必过多担忧,老师正想在家逍遥一段时日。”

    “今日五军都督府突然召集了人手议事,据说是在商议武学教授的课程,还有其它的章程,这是急不可耐的要把老师撇开啊!无耻!”

    “见到老师你就说是来拜年的,别提这些事……”

    于谦觉得自己偷听了别人的话很不道德,不过酒意上涌之后,他跌跌撞撞的回到客房,一觉就睡到了半夜。

    醒来之后,他灌了一肚子的冷茶,然后起来洗把脸,就看着白惨惨的月光发呆。

    ——文武合谋,只是为了把方醒从武学里赶出来,这……

    在地方上见识过不少官吏德性的于谦觉得自己还是把朝政想的太简单了。

    文武合流所针对的对象,那么方醒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就这样,于谦拥被等到了天亮,迫不及待的去求见方醒。

    方醒正在睡懒觉,被吵醒后就不耐烦的道:“那就是个倔的,而且还有些自负,头痛啊!”

    不过为了自己的形象,他还是让张淑慧打理了一番,等出去时,已经是威严与儒雅齐飞的大明兴和伯。

    一见面,于谦就不客气的道:“伯爷,学生从未听说哪位勋戚能在成为太孙殿下的老师之后,还能文武皆沾,就算是您没有权臣之心,可等到那时,黄袍加身也是一个绝大的诱惑。”

    这厮的胆子真大啊!

    方醒摇摇头,“你还不懂,等你弄清了大明文武的架构之后,再来与我说此事,现在嘛,你还是赶紧去做文章吧。”

    于谦讶然道:“您是反对儒学的,为何……”

    “我不反对儒学。”

    方醒觉得那些文人们太不要脸了,一竿子把他扫进了非此即彼的恶人中去。

    “我反对的是儒家,或者说是儒教,明白吗?”

    于谦明白了,躬身道:“谨受教!学生会好生复习,多谢伯爷指点。”

    方醒笑道:“我没有什么可以指点你的,你若是有疑惑,可以去向解先生父子请教,想来不会让你失望。”

    看着于谦转身,方醒觉得自己有些忽略了这位于少保的性格。

    土木堡之变后,在一片迁都的呼声中,这位敢在大明军队精锐尽失的情况下,坚守北平,而且还守住了,可见他的性格里有着宁折不屈的一面。

    而在朱祁钰已经坐稳了帝位之后,也先说要放英宗回来,朱祁钰担心自己皇位不保,更担心会被清算,就问了于谦。

    结果这位于少保一力担保:必须要接回来,至于皇位的归属,有臣在呢!

    最后的结果众所周知——当过皇帝的人,就没有愿意下野的。

    于是兄弟相争,于谦成了炮灰。

    “老爷,英国公来了。”

    方醒一怔,说道:“请到书房来。”

    张辅的到来肯定是为了武学之事。

    果然,在书房一见面,张辅就说道:“你原先应当以为只是文官反对你插手武学,可没想到孟瑛也暗自动手吧?”

    方醒无奈苦笑:“此事是我失算了,孟瑛的手段不怎么高明,可却善于隐藏,小弟小看了天下英雄,吃一次亏也当做是教训吧。”

    张辅满意的道:“你要知道,孟瑛是保定候,只要他在武学扎下根来,以后那些人都是他的学生和故旧,子子孙孙受用无穷啊!”

 第1207章 压榨下的一线阳光(为盟主‘水、若寒’贺,加更!)

    感谢书友:‘水、若寒’的盟主打赏,第二十六位盟主,谢谢!

    。。。。。。

    五军都督府里热火朝天,经过几天菜市场般的争吵,总算是达成了一致,人人都面露微笑,如释重负。

    孟瑛也是如此,作为主持‘分肥’的人,他一直在协调各方利益,心力交瘁,现在只想回家好好的休息几日,坐在书房里看看书。

    回身看着那些一脸满足模样的家伙,孟瑛皱眉道:“都回去吧,此事在外面不可议论。”

    一群武夫啊!

    孟瑛摇摇头,真想把这些家伙扔进武学中回炉再造。

    等人都走了之后,一个心腹才敢问道:“侯爷,此事没有英国公等人的参与,咱们就把学生的名额给分配完了,他们会不会……”

    院子里有几堆雪,地面上依然看不到绿色,孟瑛神思恍惚的道:“英国公和安远候他们拒绝来此议事,就是做给陛下看的。他们想安享富贵,而本候却坐在这个位子上无可奈何。”

    “若是不能在武学动工前把名额定下,各方势力都会借机安插人手,谁敢拒绝那么多人?谁敢得罪那么多人?难啊!”

    心腹也是赞同道:“侯爷,也只有兴和伯那等愣头青才会同时得罪文武百官吧。”

    孟瑛苦笑道:“他不是愣头青,罢了,也算是吧。和他比起来,本官确实是蝇营狗苟了。”

    “走,去找金忠说说。”

    金忠也不来参会,只是冷眼旁观着。

    等到了金忠家,才得知金忠去了城外大市场,不但是他去了,不少官员和百姓都去了。

    孟瑛想着无事,就出城去了大市场。

    今日的大市场真是人山人海,就只差锣鼓喧天了。

    随从看着前方的人群有些为难,孟瑛却毫不犹豫的往里挤。

    一片叫骂声中,那些百姓看到孟瑛的锦袍都沉默了,默默的挤出一条通道,让他通过。

    在和平年代,没有百姓敢和官员争锋,哪怕只是看热闹。

    孟瑛微微颔首,走到了最前面,然后脸上的微笑就凝固了。

    大市场是一排排的,中间就是宽阔的街道。

    为了保证车辆通行,这些街道都被铺上了石板。

    石板路不错,至少在雨天时不会坑坑洼洼,没处下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