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711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711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瞻基摇摇头,两人就在院子里的石凳坐下,木花送来了茶水。

    手摸着滚烫的茶杯,朱瞻基说道:“陈德找到了我。”

    “德华兄,千万别以为他没担当,这人意志坚定,不然皇爷爷也不会让他去统领玄武卫。”

    方醒的是凉茶,他喝了一口,慢悠悠的道:“他当然有担当,这几日都来过几次了,只是都在庄外徘徊。这是想坑人呢!”

    老朱既然不让方醒插手玄武卫的事,自然有他的考量,可陈德这种私下接触却会让朱棣恼怒。

    朱瞻基愕然道:“怪不得他会找上我,原来是没敢进来啊!”

    “算他懂事,否则我不介意私下给他一个教训。”

    石凳有些冰,方醒这时才完全坐下去,他说道:“相比较之下,宋建然就缺乏了担当,教授别人的过程,也是自己复习提高的一个过程,总是怕担负责任,这样的人不堪重任!”

    “朱雀卫,皇爷爷取的忠心,可宋建然却不甘心当看门人,他想出去建功立业,所以我怀疑他是不是有意在教授玄武卫时留了几手。”

    方醒觉得朱瞻基的猜疑有些无端,“你想多了,毕竟还有聚宝山卫在那,若是宋建然留一手,难道他不怕被人察觉,继而被陛下处置吗?别把那些人当做傻瓜,若是傻瓜,我敢打赌,宋建然今日最多是一个百户官。”

    方醒盯着朱瞻基,严肃的道:“莫要揣度!只可分析,切记!”

    一个皇帝若是随意的猜测臣下,然后根据这个揣测去做事,方醒觉得大明的前途无亮。

    朱瞻基点头,说道:“这个太孙做的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居高临下的看人,总觉得自己手握生杀大权,自然会有些飘。”

    “你知道就好。”

    这个话题不能多说,说多了……方醒担心朱瞻基的叛逆心态会爆发。

    “德华兄,玄武卫本是在京诸卫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自视甚高,此次北征丢人之后,有些颓废了,若是长此以往,皇爷爷怕是会解散玄武卫。”

    “解散了我也不会去教授,那是大忌。”

    朱瞻基点头道:“我知道,只是觉着可惜。而且……朱雀卫和玄武卫以后会轮流看守京城,关系重大啊!”

    “你在担心谁?”

    方醒问道:“是赵王吗?”

    朱瞻基点点头道:“赵王行事隐晦,自从迁都之后,他在北平的权利都没了,小弟分析了一下,觉得这种失落很难让他忍下去。”

    原先的北平城,军政之事都要先禀告朱高燧之后才能去做。

    可现在呢?

    老朱一到北平,对不住了,若是朱高燧还敢保有这等权利,御史百官们会喷死他!

 第1168章 军制的弊端

    方醒眯眼看着前方,婉婉和土豆一起进来。

    “赵王的事你最好别过问,不然外界会认为你在排除异己,至于造反,我想他不敢吧,毕竟手头上没有多少人。”

    方醒胡乱的忽悠着朱瞻基。

    不过想起北征时朱棣对朱高煦慈眉善目的模样,朱瞻基也只得忍了。

    年轻人的耐心差,换做其他人,大抵会隐忍下来,去搜罗证据,去监控着朱高燧。

    朱瞻基心中一凛,点头应了,准备把陈德这事给忘掉。

    在没有成为太子之前,朱瞻基的头上有两层婆婆,所以他也只能仗着自己年纪小,犯些小错。

    没错,就是犯些小错!

    若是朱瞻基表现的完美无缺,那置他爹、太子朱高炽于何地?

    “玄武卫之事也不是不能解决,只是却不能用这种方法,否则是在为难陛下!”

    方醒若有所思的道,在草原他弄了些东西给朱棣吃,而朱棣毫不犹豫的就吃了。

    这是一种信任,在他周遭都是敌人的情况下,这等信任尤为难得。

    “书院若是失去了陛下的庇护,挡不住朝野汹涌的物议。而我若是失去了陛下的庇护,天下文人都想要我的命,所以,我不想失去陛下的庇护。”

    方醒的话很直接,可朱瞻基却认同了。

    “我从小就被立为皇太孙,同样是靠着皇爷爷的庇护,否则想取而代之的……罢了,此事不提也罢,德华兄,你说说还有何办法。”

    方醒悠悠的道:“武学!”

    “武学?”

    朱瞻基有些诧异,武学是朱元璋所设立的,在前几年被朱棣给废掉了。

    “对,武学!”

    方醒起身活动着身体,说道:“我不知道陛下为何要废掉武学,难道是想重兴将门吗?”

    朱瞻基的面色一整,“德华兄,将门之事不可重提!”

    将门就意味着垄断!

    “现在不是将门吗?”

    方醒反问一句,让朱瞻基有些无言以对。

    想想那些世袭的职位,那出来不是垄断是什么?

    “以前武学在时,那些将官子弟必须要入学,学不好就滚蛋,可如今只有世袭,却无学习,出来的那些人可值得信任?”

    “若是不值得信任,大明为何要养着他们?”

    方醒对这等世袭爵位下的糜烂非常的不以为然,“我也有私心,我更爱自己的子女,所以我想尽力让他们对大明有所益处,若是不能,那就是米虫,休想得到爵位!”

    “老子吃了俸禄儿子接着吃,孙子接着吃,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特么的!吃垮了大明对谁有好处。”

    方醒难得发一次牢骚,朱瞻基只是含笑听着。

    “那些将官不能世袭,否则就是在自废武功!”

    不可否认,这种制度下依然出了戚继光这样的大将之才,可大明那么多年,那些将官子弟中出现了几位戚继光?

    更多的是文恬武嬉,集体沉沦。

    “武学啊……”

    可要想恢复武学……

    “学生们是谁?”

    这个很关键,若还是那些将官子弟,那实际上还是将门的雏形。

    方醒无奈的道:“最好当然是良家子,可你知道的,大明的军户制度在这了,谁愿意从军?”

    大明的军户制度实际上就是在变相的制造将门和兵门。

    “老子是名将,儿子兴许更适合去做生意,所以这种把一个人的子子孙孙都固定在一个职业的作法,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得,这事要不你去和陛下说说吧,我就不去了,免得挨骂。”

    方醒毫不客气的把锅甩给了朱瞻基,自己却逍遥的去了书院。

    书院中,关于李嘉从军的事还在是议论的热点,方醒进了教室就被学生们追问看法。

    学生要大胆的向老师提出问题,甚至是质疑,这是方醒允许的权利。

    所以他必须要解答。

    看着这些满是朝气的学生,方醒说道:“这个要看个人的抱负,一样米养百样人,有的人想平安度过一生,有的人想过上好日子,这些都无可厚非。”

    “你们也可以。”

    方醒不喜欢强行把学生的未来,用某些高大上的理想给绑住。

    “我的学生,他就算是想回家守着媳妇孩子过日子,我也不会反对。”

    学生们都有些惊奇和兴奋,这可是和主流思想相违背的说法啊!

    方醒看了边上的解缙一眼,笑了笑,说道:“马苏以举人之身去了兵部历练,没有品级,就是一个小吏,可他却甘之如醇,这一点我很欣慰。”

    “至于李二毛,他的选择更是让我欣慰。为何?”

    方醒说道:“我希望你们富于冒险精神,不要畏惧前路的坎坷和不明朗,大胆去做,失败了也不要怕,从头再来罢了!”

    方醒说完就往讲台下走,有学生起身道:“山长,您还没说李嘉从军的事呢!”

    方醒回头道:“此事我可以说说,不过我更希望你们独立思考一番,不管结论是什么,总会对你们有好处。”

    走出教室,方醒对一起出来的解缙说道:“他们的年纪不小了,我说的再高尚,再忧国忧民,可我相信他们转头就忘,那何不如让他们自己去思索,不管答案是什么,我都不会意外!”

    方醒是不意外,因为他的胸中充满了愤怒!

    “这该死的军户,若是不改,军中就别想招到好兵!”

    解缙无奈的道:“那是祖制,再说若是没有勾选和军户,大明从哪去招军士?”

    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唯一的方法就是取消军户的户籍限制,并提高待遇。

    可这难度……

    方醒郁闷,就回家带了家丁去找朱高煦。

    ……

    汉王府豪奢,而且是好不避讳的豪奢。

    张天静对方醒的态度有些热络,一路介绍着汉王府的建筑物。

    “那大殿就是殿下在雨天时练武的地方,那柱子都换过好几次了。”

    “这边是殿下夏日乘凉饮酒的地方,荷叶飘香,鱼头攒动,再来点风,不亦快哉!”

    方醒看着那个水榭,随口道:“里面的鱼可好钓?”

    这等煮鹤焚琴的话按道理应该是要被鄙夷的,可张天静却叹道:“殿下没耐性,鱼竿都被折断了十几根。”

    “没有情调的家伙!”

    方醒眼馋的道:“等哪日在家中也弄一个湖,夏日泛舟湖中,睡一个午觉,那滋味肯定不错。”

    “方醒!哈哈哈哈!”

    正说着,一艘中等画舫驶来,船头上站着朱高煦,身后还有几个娇滴滴的女人。

    “哎!你家王爷好享受啊!”

    等画舫靠岸,方醒和张天静上去,朱高煦已经乐不可支了。

    “方醒,本王此次北征没杀过瘾,你说说,还有哪边要厮杀的!”

    方醒心中郁闷,随口道:“殿下,海外,海外还有不臣。”

    看到方醒一坐下就拎着酒壶灌酒,朱高煦大乐,坐在他的对面,笑道:“你也有吃亏的一天?哈哈哈哈!”

 第1169章 游湖,牢骚,落水(月初,求保底月票!)

    开学了,祝爵士的学生书友们:今年学业大进!牛气冲天!!!

    。。。。。。

    朱高煦这个人有些矛盾,他对外人从不假颜色,对于自己看的顺眼的人却是义薄云天。

    所以方醒认为他适合做朋友!

    看到方醒有些郁闷,朱高煦就不再调笑,问道:“是何人?等本王去收拾他!”

    方醒把酒壶放下,打个嗝,叹息道:“是祖制。”

    呃……

    朱高煦一怔,咬牙琢磨着。

    这人真是适合做朋友!

    看到朱高煦真的是在想办法,方醒端起茶壶喝了一气,然后嚼着茶叶说道:“我想奏请陛下开武学,可却因为祖制之故,不可能招到好学生,心烦!”

    朱高煦一听是这个,就安心了,叫人再送一壶酒来,说道:“你这得是多无聊啊!那些卫所的将士子弟不就是最好的人选吗?干嘛还得从外面找学生?”

    方醒烦躁消除,懒洋洋的道:“那些都是军户,代代相传,难道代代都是好汉?就说太子殿下,生了那么些儿子,可也不是人人都能成材的吧?”

    朱高煦对着那些女人挥挥手,马上丝竹之声响起,两个女人就在边上起舞。

    “瞻基不错,只是还嫩些,瞻墉就是个没眼力见的,换做是本王,肯定打死。瞻墡看不出,不过长大肯定也没出息,至于剩下的那些,都是被教着不许冒尖,要乖乖的,没出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