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604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604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朱这是觉得我也官僚了吗?

    方醒可不敢让老朱误会,急忙说道:“陛下,那陈小奴被抓的时候痛哭流涕,嘴里喊着大哥,多半是含恨出手,这个倒是和别人无关。”

    方醒心中遗憾,他本想把这事栽赃在朱济熿的身上,可吴中讲了一回义气,他却不好出手了。

    朱棣身体转过来,沉声道:“拟旨!”

    杨荣抢先出班,朱棣说道:“晋王朱济熿品行不端,去了两千石的爵禄!”

    这个神转折一下子让人懵住了,只有方醒马上想到了朱棣的意思。

    马贼的来历很有可能和晋王朱济熿有关,那么此事的收尾,归根结底还是在朱济熿的身上。

    杨荣想了一下,飞快的拟好旨意,然后拿给朱棣过目。

    朱棣看了一眼,厌恶的道:“用印吧!”

    莫名其妙的圣旨让人心中没底,不过这是老朱家的事,没人愿意多干涉。

    文官们甚至于都巴不得消减老朱家子孙的爵禄,只是一般没人会去进谏。

    杨士奇说道:“陛下,苏德身死,大明必须要派人去瓦剌解释此事,瓦剌使团剩下的人该如何安置?”

    朱棣皱眉道:“问问他们可还有能做主的,没有就叫人去一趟,至于安置,鸿胪寺那边看着办好了。”

    杨荣的精神一振,赶紧安排下去。

    方醒告退,没出去多远就看到了婉婉躲在大树的后面,正左顾右看,不知道在找什么。

    方醒笑着走过去,婉婉恰好回头,被吓了一跳。

    “小丫头干什么呢?”

    鬼鬼祟祟的婉婉看着让人发噱,方醒看看左右,然后和她一起往边上去,那些躲在不远处的‘侍卫团’都赶紧跟上。

    婉婉边走边偷偷的看方醒,那小模样让方醒不禁莞尔道:“可是有事吗?”

    “方醒,他们说有人要杀你。”

    宫中消息的传播速度很快,方醒对此很了解,可居然都传到了婉婉这里,这个不大好吧。

    方醒回头,一个嬷嬷上前道:“伯爷,是郡主听到的。”

    小丫头的好奇心无止境啊!

    方醒摸摸她的头顶道:“没事,死的是异族人。”

    婉婉小大人般的哦了一声,然后眼珠子转动道:“方醒,那你还要出远门吗?”

    “我出去干啥?不出去!”

    小丫头的想法常人难以揣摩,方醒笑着让人护着她回去。

    ……

    “方醒被刺杀?死了没?”

    朱高燧懒洋洋的问道,同时张开嘴,身边的美人送了一块糕点进去。

    “殿下,方醒无事,那刺客误杀了瓦剌使者苏德。”

    朱高燧没有一点动容:“祸害遗千年,他若是死了,宫中此刻必然会有动静。”

    来人面色古怪的道:“殿下,宫中确实是有动静了,不过听说是陛下斥责晋王的旨意已经发出,并削了晋王两千石的爵禄。”

    “哈哈哈哈!”

    面对着自己盟友的倒霉遭遇,朱高燧不忧反喜,大笑起来。

    “呸!”

    朱高燧张嘴,有美人跪地献上痰盂。

    自从上次被那臭气给熏惨了之后,朱高燧的嗓子一直都没有完全康复。

    想到这个,朱高燧冷笑道:“朱济熿不老实,父皇此举正好帮了我。”

    敲打朱济熿,让他知道自己没了退路,才能一心一意的跟着赵王府走。

    ……

    “兴和伯被刺杀?”

    朱瞻基得到消息就急了,贾全赶紧把事情交代清楚。

    “……那个刺客就是马贼,从刑部大牢中越狱,刺杀兴和伯。事后陛下下旨,削了晋王两千石的爵禄。”

    “朱济熿干的好事!”

    朱瞻基起身道:“去刑部看看,那些剩下的马贼让他们看紧了,若是再有越狱的,吴中就等着去官吧!”

    一个出色的官员并不是不会犯错误,他和庸官的区别在于,庸官会不停的犯这种错误。而出色的官员却会举一反三,汲取教训。

    ……

    “缩骨功啊!”

    方醒回到家就让家丁们试试从临时弄的栏杆缝隙中钻过去。

    辛老七试都不用试,身材太魁梧了。

    最后大家一致推选了小刀来试试。

    “那我可就来了啊!若是能钻过去,晚饭你们给我加餐!”

    小刀笑眯眯的走向栅栏,先前杀了一个刺客的事情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情绪。

    栅栏之间很窄,方醒估摸着自己连肩膀都进不去。

    看得出小刀在放松身体,这让方醒不禁微微点头。

    胳膊,肩膀都顺利过去了,到了胸口时,小刀感觉到了压力,他用力呼出一口气,身体憋了些,然后慢慢的磨着。

    “过去了!”

    小刀终于挤过去了,得意洋洋的冲着家丁们招手:“都记得啊!晚上要给我加餐!”

    方醒在脑海中对比了一下小刀和陈小奴的身材,觉得小刀还要瘦小一些。

    “果然是藏龙卧虎啊!”

    要是那晚马贼们组织更严密一些,计划更周全一些,方醒要想全部拿获的难度太大了。

    辛老七说道:“老爷,这等手段对筋骨损伤大,没有那个天赋的人练不得!”

    方醒点点头,把脑海中的那个念头丢弃了。

    小刀好歹为方家立过不少功劳,这等伤身体的法子还是算了吧。

 第994章 来自于朱棣的信号

    感谢书友:‘aeonsea’的万赏!

    。。。。。。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刺客的事让刑部和五城兵马司灰头土脸的时候,外间流传着一个数据,关于藩王的子女人数的数据。

    朱高煦拽了一句文,不满的道:“我说你这是坐着说话不腰疼,本王家大业大的,若是没有爵禄,谁来养我?”

    “少生点。”

    方醒觉得老百姓的孩子要求不高,可以多生,藩王什么的,生一个对于大明来说就是一份负担,最好还是去做绝育吧。

    朱高煦振眉道:“整日在家无所事事,不生孩子做什么?”

    “生出来谁养?”

    方醒把玩着一个玉葫芦,觉得这些人……

    朱高煦楞了一下,理所当然的道:“不是有爵禄吗?还要谁养?”

    “爵禄是哪来的?”

    方醒看看玉葫芦,觉得被自己把玩了几天之后,滑润了许多,正好给土豆。至于平安的,他继续把玩就是了。

    从女儿出生就开始准备嫁妆,这是富贵人家的作法。

    而方家有两个少爷,方醒也没特别扩张什么家产。在他看来,等自己老去时,他会总结两个儿子的各自特点,然后把家产全都分了。

    “千万别出败家子啊!”

    这边在担心儿子变成败家子,朱高煦那边却想了想后,理直气壮的道:“爵禄不就是朝中给的吗,难道还是谁给的?”

    哥不和你讲道理,不然会吐血!

    “是不是你传的话?”

    朱高煦牛眼一瞪,不过没生气:“你小心那些人阴你。”

    好兄弟,一被子!

    ……

    得到了朱高煦的事先通气,在面对着朱棣时,方醒有了打算。

    “这话是谁在外面说的?”

    朱棣的表情看不出喜怒,方醒笃定的道:“陛下,绝不是臣说的,若是臣要散播,必然……”

    呃……

    不小心就把自己的手段给卖了呀!

    朱棣盯着方醒,讥诮的道:“哦!咱们的兴和伯也有些心得啊!说说,今日你给朕说说。”

    老家伙!不依不饶的!

    方醒有些窘迫的道:“陛下,若是臣……肯定会先在某个藩王的地盘散布这些话,然后慢慢的扩散到京城来。”

    嗯!还算是实诚,没敢欺君。

    朱棣的面色缓和了些,在场的只有大太监,就在他以为此事还得要另外去查时,朱棣却毫无征兆的发飙了……

    “愚蠢!”

    朱棣戟指着方醒喝道:“你那些雕虫小技,以为朕不知道吗?”

    你知道些什么呀?

    方醒暗自腹诽,表面上依然是毕恭毕敬,老老实实的模样。

    “在金陵,你让那些青皮去传话,可有?”

    朱棣冷笑着道:“若不是朕冷眼旁观,你以为那些青皮真能把话传出去吗?愚蠢!”

    方醒心中一惊,合着当年在金陵他令小刀去结交青皮,这一切都是在朱棣的眼皮子底下啊!

    纪纲在当时就已经被朱棣猜忌了,这等事情若是被他查到,必然会用于打击方醒。

    所以这事儿不是锦衣卫发现的!

    那么……那么东厂的雏形是否在当时就开始运作了呢?

    而东厂假如在当时就开始了运作,谁是头领?

    黄俨不可能,他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不可能再去掌管这个部门,否则他就准备等着朱棣一死,自己不是就去守陵就是三尺白绫。

    那么……

    方醒瞟了大太监一眼,然后请罪,正准备灰溜溜的告辞,朱棣淡淡的道:“瞻基跟着你就学了这个?浩然正气何在?”

    方醒尴尬的出宫,一溜烟就去了太孙府。

    朱瞻基今日没去宫中,此时正在作画。

    “树上也没嫩芽,池水看着萧瑟,地上还有烂泥,我说你这是在画什么?春?还是秋?”

    朱瞻基听到方醒的声音,手上一抖,幸好没滴墨。

    俞佳在边上捂嘴偷笑,朱瞻基的画技不错,哪有方醒说的那么不堪!

    朱瞻基也不知道是在想什么,伸手就准备把这幅画给毁掉,可方醒的动作更快,一把抢过来,嫌弃的道:“也就是能给土豆和平安当做摹本练习一二,等他们长大了就不能看喽!”

    看到方醒小心翼翼的等着墨干,朱瞻基不禁笑了。

    等墨干掉了,方醒连裱糊的钱都不愿出,递给俞佳道:“听说府里有人会这个,顺便裱糊一下,我下次来的时候带回去。”

    这是连麻雀腿上都要刮出二两肉的狠角色啊!

    等俞佳走后,看到朱瞻基的眉间有得意之色,方醒就说道:“你高兴的太早了,陛下已经知道是你叫人去传的话!”

    方醒满意的看到朱瞻基的得意变成了愕然和惊慌,然后才说道:“这事你没做好,不过我在金陵时的小动作也被陛下发现了,只是一直没说而已。”

    方醒想起了历史上的许多皇帝,他们的行事方式都有共通之处。比如说发现了臣子的把柄,他会暂时握在手中,只等着在最佳的时机拿出来,或是震慑,或是治罪。

    朱瞻基郁闷的道:“皇爷爷可有发怒?”

    “没有,只是斥责我教了你这些东西。”

    “陛下的意思是说,君王要秉承正气行事,莫要用这种小手段。”

    方醒笑道,朱瞻基的心中一松,不好意思的道:“小弟只是想着为以后造势,谁知道……是东厂吧?”

    这种手段朱瞻基确实是跟方醒学的,在事情还不能立即解决之前,先造势,把利弊起因广而告之。

    等时机成熟时,前面的造势就起作用了,能减轻不少阻力。

    朱瞻基担心的是朱棣会觉得他行事格局小,更担心朱棣反对拿藩王来开刀。

    下面的藩王精明的不少,只要让他们知道朱瞻基的举动和朱棣的态度,随时都能让朱瞻基吃瘪。

    “殿下,陛下派人去了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