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601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601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子监从永乐年间就开始了没落,和科学关系不大。”

    方醒觉得有些人大抵是走投无路,准备狗急跳墙了。

    而在宫中,朱瞻基得了消息,不禁拍着额头道:“朕倒是忘记他出去了差不多两年,他又是个不喜做表面文章的人,罢了罢了。”

    “陛下,国子监如今师生皆无心功课了。”

    朱瞻基收了笑容,冷冷的道:“洪武年间,那些所谓的高才都抱着蒙元人的牌位不肯出仕,太祖高皇帝一咬牙就重振了国子监,哪怕出来的学生不合格,可一步步的教导,一颗颗人头作为威慑,总算是把大明最危险的时刻度过了。”

    “永乐年间科举渐渐平稳,国子监实则就成了鸡肋,可他们还不自知,一个个都想挤进去,然后混个官来做做,这等事从此断绝,以后也不能再有!”

    两名起居注官马上就记录下了这话。

    朱瞻基见到他们肃穆的神色,说道:“再过几十年,这也是祖宗之法了吧,一代代帝王生灭,一代代起居注流传下去,可能看出里面关窍的有几人?”

    两个起居注官都面色凝重的在记录着。

    只要对时政了解的人都知道皇帝这话的震撼之处,更关键的是这话里的态度会不会延伸下去。

    比如说权贵高官们致仕或是逝去之后,皇帝常常会简拔他们的儿孙。

    以后这种萌荫是不是就没了?

    杨荣等人默不作声,若是以往的话,他们大抵会建言一二,可现在他们没有立场去说话。

    等回到政事堂后,杨士奇忍不住骂道:“那些蠢货干的好事,以后国子监就成了臭狗屎,帝王心中的垃圾堆!”

    “方醒回来了。”

    杨溥的话让大家都陷入了沉默。

    “那个疯子回来了,陛下把他派出去那么久,这期间……科学子弟被清除了多少?”

    “一百余人!”

    杨荣叹道:“他们想弄方醒,可方醒不在,于是就把矛头对准了陛下和科学,下手够狠的,其中三十余人说是渎职和贪腐。”

    “这是要挖根啊!”

    当方醒回京的消息散开后,气氛凝滞的京城终于活跃了些。

    “方醒回来了!”

    神仙居的二楼,几个商人在喝酒,窗户大开着,有人一直在往下看。

    窗户边的商人手中握着酒杯,不时轻啜一口。

    “当初那些人可是准备要弄死他,如今那些都被陛下承受了,方醒会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不过按照目前的形势来说,陛下既然动了手,那么接下来就该是平稳,兴和伯怕是要憋屈一阵了。”

    “憋屈?”

    一个商人放下筷子,一脸智商满溢的优越感说道:“连陛下都要让他出去避祸,他这不是憋屈,而是走运了。”

    “哎哎哎!别吵!”

    这时坐窗户边的商人回头道:“莫愁带着孩子出门了,看样子是去方家庄。”

    “不该是马上陛见吗?”

    几个商人面面相觑,然后有人说道:“会不会是……闹翻了?”

    方醒和皇帝的交情非同一般,真要是闹翻了的话,那些士绅大概要狂欢了。

    几个商人有些忧郁的挤在窗户前,看着楼下大门外。

    莫愁让欢欢先上马车,然后回身交代了要弟几句。

    几个读书人从侧面走过,见到笑意满腮的莫愁后,他们脸上的愁云让人以为天色阴霾。

 第2515章 一尚书,一学士

    “整座北平城都在等着你发飙,可你却在家里逗弄孩子。”

    张辅比方醒早回京两个多月,全程目睹了那场叩阙,所以担心方醒回来会展开报复。

    可到了方家后,方醒却不在,最后还是在河边找到了他。

    欢欢和无忧坐在边上看渔网,方醒和张辅在边上散步,家丁们在周围游走。

    张辅居然胖了一些,这个发现让方醒有些想笑。

    “你也黑了。”

    张辅有些窘迫的指指方醒的脸。

    方醒摸摸脸道:“到了我这个岁数,小白脸就是毛病,所以还是黑些好。”

    张辅微微叹息,“土豆他们还小,所以你不能过于莽撞了。”

    黑些好,那就是不顾及自己的形象。

    “陛下是底线。”

    方醒的话让张辅无话可说,只得嘟囔道:“你啊你,陛下那是钓鱼呢!”

    “这是决战,我不在……”

    方醒有一种被朱瞻基背叛了的感觉。

    张辅不知道他的想法,于是劝了一阵后,就被无忧邀请一起去起网。

    “鱼!鱼!”

    欢欢跟在无忧的身后欢喜的拍手。

    渔网被缓缓拉回岸边,当看到挂着的鱼后,两个孩子都兴奋的不行。

    无忧带着欢欢取鱼,最后得了半提篮,就跑过来显摆道:“爹,好多。”

    “好闺女,好儿子,走,咱们回家做酸汤鱼!”

    方醒夸赞着孩子们,无忧带着欢欢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在前方,他和张辅在后面说话。

    “国子监完了,德华,得饶人处且饶人,不然又是一场风波。”

    ……

    方醒进城了。

    在回京的第二天早上,他打着哈欠出现在皇城外。

    稍后俞佳亲自来迎,给足了面子。

    “兴和伯这一次出行辛苦了。”

    俞佳主动和方醒寒暄着,方醒也有一句没一句的回答着,很是淡然。

    从朱瞻基登基之后,方醒就有意和俞佳、贾全这些人拉开了些距离,只是为了避嫌。

    俞佳一直在等着方醒问自己宫中的事,可一直等到了方醒进去陛见前依旧无话。

    他的胆子依旧大!

    俞佳觉得那些说方醒出京是避祸的言论可以消停了,谁信谁就是傻子。

    方醒禀告了这一路出行的情况,最后提及了跟着自己回京的阿台。

    “阿台在塞外多年,功劳不小。”

    朱瞻基简单的下了定义,有功,但是很抱歉,阿台此后也只能享受富贵了。

    “汉王叔在华州如何?”

    朱瞻基目前最关注的就是这个。

    提起汉王,方醒也轻松了许多:“殿下在华州很自在,臣离开之前,殿下带着人已经出发了,准备探索出更适合定居的地方,为后期的移民做好准备。”

    朱高煦的性子是绝对坐不住的,才到乌龟镇就下令清理人口,所有的壮丁都要接受操练。

    其后他更是派出斥候深入内陆,然后亲自带队出发,准备在华州的内陆建立一个大型定居点。

    “臣此次带回来了不少金银,都是从华州和南海诸地出产的。”

    “好!只是夏元吉的身体,怕是……”

    夏元吉不行了,当方醒到了夏家时,夏元吉已经陷入了昏迷之中。

    他坐在边上,回想着两人之间的过往,良久不肯离去。

    生老病死本是规律,可方醒临走时还精神抖擞,还能骂人的夏元吉却已经再也起不来了。

    走出夏家,方醒站在外面,眯眼看着蓝天。

    “兴和伯。”

    沈阳来了,他也胖了不少,原先阴森森的那张刀疤脸也多了和气。

    这就是生活!

    方醒此刻才理解了帝王为何喜欢寻求长生不老之道。

    他们在进入中年之后,会看着自己的前辈不断在衰老而惶然,当这股惶然从量变转为质变后,宠信方外人就不是什么稀奇事。

    “那些人频繁聚会很有钱,钱从哪来的?”

    “兴和伯,是几位豪商,他们的背后有些人。”

    “那些人很了得吗?”

    方醒伸出手去,阳光照在手心上,暖洋洋的。

    沈阳为难的道:“兴和伯,为首的一个商人……”

    方醒摇摇头,目视着沈阳问道:“谁的人?”

    他知道这人的来头不会小,否则哪怕是尚书也不会让沈阳犹豫。

    沈阳低声道:“是杨士奇的儿子。”

    “杨稷?!”

    方醒几乎就是脱口而出。

    沈阳点点头道:“杨稷一直在老家,这次有江西豪商在里面搅合,商人已经拿下了,可他供出来自家的生意里有杨稷三成的股子。”

    方醒捂额道:“杨稷可掺和进来了?”

    沈阳迟疑了一下,“不知道,那豪商供认杨稷掺和了叩阙之事,可却没有书信的证据,还说什么看了信之后,送信人当即就把信给吃了。”

    方醒差点想捧腹大笑,他摇摇头道:“杨稷不可能那么傻,还吃书信,那不是扯淡是什么。”

    沈阳也失笑道:“锦衣卫传递信息都没那么夸张,下官自然大半不信,只是这个豪商就是靠着杨稷才渐渐做大的……”

    方醒也有些头大了。

    辅政学士里唯一不让方醒生出反感的就是杨士奇,而杨士奇对自家的儿子也是夸赞有加,每每说杨稷在老家是如何的规矩,如何的不生事。

    “当年杨大人把杨稷弄回了老家去,也没安排个职位,这就是大公无私。可杨稷……”

    沈阳摇摇头道:“锦衣卫收到了一些消息,说杨稷在老家不大安分,有些纨绔。”

    “纨绔?”

    方醒想起了有商人向杨稷买杨士奇字画的往事,而当时他提醒过杨士奇,可杨士奇却对杨稷深信不疑。

    “纨绔有许多种。”

    方醒面无表情的道:“有的只是喜欢出去显摆吹嘘,不务正业。有的欺压乡邻,无恶不作,你说的是哪一种?”

    沈阳微微低头道:“下官……地方上有人说杨稷的手上有人命。”

    “可确实?”

    方醒盯着沈阳问道。

    沈阳苦笑道:“下官在得知消息后就已经派人去江西查探,消息很快就能传回来。”

    方醒回身看着夏府的大门,说道:“夏大人怕是不行了,杨士奇再下去,朝中就会有些震荡,时机不好啊!”

    沈阳目光闪烁道:“兴和伯,那您的意思是……”

    方醒拍拍他的肩膀,认真的道:“不要去揣测这些,作为锦衣卫指挥使,你需要的是判断对错,而不是去判断这人背后的势力有多大。”

    沈阳拱手道:“下官错了。”

    他想起了纪纲,那位可不就是从这些小处开始的吗。

    而且东厂一直在想揪到锦衣卫的大错,要是被捅上去了,那就是沈阳想和杨士奇勾结的大罪。

    沈阳想到这里时,不禁汗流浃背。

    方醒饶有深意的道:“要站稳了。”

    沈阳拱手道:“多谢兴和伯提醒。”

    方醒说道:“回去吧,此事……我先去找杨士奇问问。”

 第2516章 大明不是你的试验品

    方醒来到了政事堂,这是他第一次造访这里。

    “诸位大人辛苦了。”

    方醒笑眯眯的拱拱手。

    里面的几位辅政学士惊讶了一下,然后杨荣起身相迎,说道:“兴和伯可是稀客,快请坐。”

    这不是什么稀客不稀客,政事堂就是处理政事的地方,到目前为止就没见到有勋戚来过。

    方醒笑了笑,对杨士奇说道:“方某有些事想和杨大人谈谈,不知可方便吗?”

    杨士奇以为他是来找自己谈政事,就起身道:“那就到外面走走吧。”

    两人前后出去。

    出了政事堂,等周围无人时,方醒才问道:“杨大人,贵公子可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