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571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571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桥上一片混乱,男子从怀里摸出了一个钱袋,刚扬起手,身后一只大脚猛地踩踏过来。

    手臂骨折的声音很清脆,但惨叫声却压过了桥上狼奔豕突的混乱声。

    钱袋被身后的那人捡起来,他回身喊道:“这就是偷钱的小偷!”

    钱袋在摇晃着,那些慌乱的百姓定定神,然后都一起看向了刚把长弓交给家丁的薛禄。

    “本候薛禄。”

    有看守这个集市的军士跑过来,等验证了薛禄的身份之后,都跪在地上请罪。

    薛禄的家丁把钱袋递给那一家三口的男主人,然后就收获了近乎于再生父母般的感谢。

    “他应当先问钱袋里是什么,一一对应后再还给他。”

    薛禄摇摇头道:“这不是问题,那一家三口也不是南方人,你该知道的。”

    “是的,你是意外,所以他们必须引开你。”

    “他们能在瞬息之间就想出了让老夫动容出手的法子,可见那指挥的人足智多谋。”

    “可他现在却跑了。”

    “你会放过他们吗?”

    薛禄转身,看到方醒穿着一身下等人的短打,不禁就笑道:“你也担心被截杀?”

    “截杀是没用的。”

    方醒在看着对岸,刚才一伙人趁着混乱的时机也跑了过去。

    “这是警告。”

    薛禄动容道:“你说是藩王?”

    方醒点点头:“最近几年不少藩王都在和武勋沟通,阳武侯,你是陛下信重的重臣,所以他们不敢找你。”

    薛禄的眼中多了厉色,问道:“谁?”

    方醒笑道:“这等事民不举官不究,最好低调些。”

    薛禄的眼神一凝,问道:“可是投鼠忌器吗?”

    对岸处,辛老七带着家丁已经追到了那伙人的身后。

    最后的那人突然转身扑去,辛老七闪身避过,身后的方六挥刀。

    “杀人啦!”

    对岸开始混乱起来,有人喊道:“官府捉拿贼人,都靠边,都到边上去,不许跑!”

    几个军士在指挥着人群往两边去,而中间的辛老七已经追上了敌人。

    刀光在对岸闪烁着,惨叫声清晰可闻。

    方醒微笑道:“是投鼠忌器,你得知道,革新从来都不是意气用事。”

    “所以陛下一再试探勋戚。”

    “是的,勋戚的堕落速度让陛下瞠目结舌,大多都没用了。”

    “那么……以后会是什么?未来的太子对勋戚是什么态度,不,是武勋,那些皇亲国戚谁管他们去死!”

    薛禄很认真的问道。

    对岸那些人已经被方醒的家丁和一路跟来的骑兵们围杀殆尽。

    方醒摇摇头,不知道是对那些贼人的实力失望,还是对武勋失望。

    “阳武侯,打铁还得自身硬啊!”

    方醒不想骗他,“连藩王都要分封出去,勋戚难道还想凌驾于藩王之上?”

    薛禄的面色惨白,方醒见了偏过头去,却没有劝慰。

    “那么今日这是谁?”

    方醒既然是有备而来,那么肯定是收到了什么风声。

    薛禄只是希望别是勋戚,否则皇帝会把勋戚这个团体打上不可靠的标签。到时候勋戚无能,加上不得信任,那真是一无所有了。

    方醒摇摇头:“别去查,没必要。”

    薛禄心中一松,觉得事情还有挽救的余地。

    方醒说道:“这些只是小事。”

    他的语气淡然,好像真是小事。

    革新不能把所有人当做对手,那样就是自己找死。

 第2470章 京城上空的怨气

    从朱瞻基登基之后,大明许久都没有这等大事了。

    所以宫里宫外都打起了精神来,各种警告和许诺比比皆是。

    “我……本宫有些担心。”

    明天就是册封太子的吉日,宫中紧张中带着欢喜。

    今日来了不少太监宫女,哪怕是在坤宁宫的外面站一会儿,也能欢喜的离去,仿佛这样就能沾些未来太子的福气。

    两个孩子已经被叫去了偏厅,胡善祥呆坐在床边。

    午后的太阳微微明媚,从窗户钻进来,照在她的身上。

    她侧着身,左脸被那明媚的光线照的有些娇艳,右脸躲在黑暗之中,带着些许惊惶和不敢相信。

    “怡安!”

    “雀尾!”

    室内只有她一人。

    一切仿佛都被定住了,连光柱中的飞尘都减缓了飞舞的速度。

    她呆呆的看着这一切,门外进来一个宫女,说道:“娘娘,怡安嬷嬷被叫去学规矩了,雀尾公公也在。”

    胡善祥哦了一声,然后摆摆手。

    她此刻才想起来怡安和雀尾要学习礼仪,明日若是不便,就将由他们带着玉米走完礼仪。

    皇帝说若是玉米闹腾,那就减掉大半程序。由他指派两人充作正副使迎了册宝完事。

    胡善祥摇摇头,眼中多了光芒。

    这是玉米的时刻,她真能愿意看着整个仪式简单的就结束了?

    “玉米呢?”

    门外那宫女再次出现,禀告道:“娘娘,殿下也在学规矩。”

    胡善祥点点头,喃喃的道:“是啊!要学规矩了。可怜我儿那么小……”

    人人都说该简化仪式,可胡善祥却咬牙让玉米去学规矩,为了让玉米乖一些,她让端端跟着去安抚。

    她就这么呆呆的坐在窗前,直至天色微暗,外面传来了脚步声。

    “母后……”

    胡善祥猛地冲了起来。第一下她的身体踉跄着,差点摔倒。

    她伸手在边上摆放花瓶的架子上扶了一把,然后继续冲了过去。

    架子摇晃着,上面的花瓶也在摇晃。

    “母后!”

    玉米的声音中带着委屈,胡善祥冲了出去。

    玉米被端端牵着站在外面,见到胡善祥冲出来,玉米委屈的道:“母后,累,疼。”

    胡善祥缓缓蹲在他的身前,然后拿起他的小手,看着那娇嫩的肌肤变得通红。

    她把小手放到嘴边,轻轻的吹了吹。

    “咱们不去了。”

    胡善祥轻轻的摸了摸玉米的膝盖,然后眼中含泪。

    玉米嘶嘶的叫疼,见胡善祥落泪,就伸手在她的脸上胡乱的抹了一把,说道:“母后,我大了。”

    胡善祥泪眼朦胧的看着玉米,说道:“我的儿,苦了你了。”

    ……

    “都准备好了吗?”

    朱瞻基问道。

    他的神色淡然,并未看到一丝喜气。

    从午饭后,皇帝的情绪好像就有些问题,不大高兴,有些郁郁。

    俞佳说道:“陛下,礼部今日都走了好几遍,胡大人说万事俱备。”

    朱瞻基点点头,然后独自走出暖阁。

    他缓缓走到了正殿的大门外,静静的看着里面。

    大殿恢弘,金碧辉煌,但朱瞻基却感到一股股冷气往身上钻。

    “这个位置很冷。”

    他缓步进去,一步步走到御座的前方。

    “朕想到了文皇帝在时,那时候朕站在下面,那时的大明和朕无关,很轻松。”

    朱瞻基昂首站在那里,好似陷入了回忆。

    “这里是皇爷爷定下的京城,三代帝王都坐在这里看着这庞大的大明,竭尽全力。现在朕将为大明准备好下一位帝王,一如文皇帝和仁皇帝时的那样……”

    朱瞻基微微摇头,自嘲道:“这就是帝王,许多时候还比不上市井人家。十年后,二十年后……朕终将垂垂老矣。这个位置将会换成另一人坐上去,能永恒的只有……希望……唯有大明永恒。”

    他负手站在那里,问道:“兴和伯怎么说?”

    已经赶回京城的曹斐说道:“陛下,兴和伯说没人敢谋逆,但是郁气大概是少不得的。他还说……”

    朱瞻基背对着大门方向,笑道:“他还说了些什么?”

    曹斐低下头去,说道:“陛下,兴和伯说京城上空此刻大概是怨气直冲云霄,得请龙虎山的张家来看看。”

    嗯?

    朱瞻基一下就笑了。

    “他总说宗教不可信,鬼神不可凭,这是觉得张真人家的道法无边吗。”

    俞佳觉得风头被曹斐抢走了不少,就抢在他的前面说道:“陛下,张真人道法深不可测,兴和伯大概是久仰而不得见,心中遗憾吧。”

    至于什么京城上空笼罩着怨气,俞佳觉得方醒这是拿国事在开玩笑。这话要是让外面的人听到了,少不得要生出些事来。

    “道法高深?”

    朱瞻基微微抬头,看着房梁,说道:“道家和我家源远不浅,道法的话……道法不及人心。”

    他微微点头,仿佛下了什么决心,然后回身道:“明日观礼的颇多,武勋……让他们也来吧。”

    朱瞻基一直没说明日的仪式是太子出面,还是由别人代劳,所以仪式的某些规格自然就在两可之间,等着皇帝的决断。

    宫中今日已经有多人在待命,就等着皇帝的决断,然后出宫去通知那些人明天赶早进宫。

    最好的马,最忠诚的侍卫,无数人都在为明日的仪式在准备着。

    而此刻的京城已经开始半戒严,街上多了军士,他们目光冷漠的在看着行人。

    顺天府的衙役,五城兵马司的军士,所有人,除非你已经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否则必须要出现在街头。

    一队队道人进了京城,他们低着头,默默跟着前方的官员前进。

    这是正一的道士们。

    街上那些行人都脚步匆匆,按照官府的说法,今日该采买的东西都赶紧买齐了,明日午时之前别想再买到东西。

    这个规矩比以往都严厉,但因为时间短,所以也没听到什么牢骚。

    京城中的几家寺庙突然梵音大作。

    无数经文被虔诚的念诵出来,那些老和尚在上首坐着,不时睁开眼看看下面的弟子们是否诚心。

    两个老和尚在外面散步,神态从容,竟没把什么册封太子的仪式放在眼里。

    “他们自己内部都是一团糟,正一和全真颇有些苗头。”

    “正一在蒙元时被全真压住了风头,心中不忿,后来全真自己得意忘形,辩难败于佛家,至此一路下滑。正一只是开始不错,有人曾经总领江南诸路的道家事务……”

    “全真曾经远赴大漠,为当时的蒙元始祖所喜,哪是正一能抗衡的。”

    “正一……现在张家就聪明了,不肯掺杂太深。”

    “可张家的天师就是蒙元人封的啊!”

    “本朝只是真人。”

    “是啊!真人。”

    “不管是谁,宗教可安抚民众,都是他们拉拢的对象。”

 第2471章 城外留宿

    天色已经黑了,可还有一半僧道都在外面。

    “明日城门会早开,你们到时进来。”

    一下放太多的僧道进城有些让人头痛,所以今天只是放了一半人进来。

    城门缓缓关闭,那些僧道各自成群往回走。

    城外就有安置他们的地方,却是那些旅店。

    有时候那些赶路的人错过了开城门的时间,就只能在城外住一宿。

    这些地方的住宿条件比不得城里,应急的居多。。

    不过出家人自然是不能挑剔环境的。

    一行人拉开距离,前后赶到了京城外的那片繁华地带。

    街道宽敞,房屋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