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534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534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去少数得用的武勋之外,大部分勋戚都被皇帝看做了吵架时的帮手。

    吵架也分层次的,市井骂街自然大多只是为些鸡毛蒜皮的事儿,而朝中吵架站队,却涉及到国运。

    所以这些吵架高手们自然觉得自家牛笔,暗地里又通过联姻等手段互相连成了一片蜘蛛网,谁敢来挑衅,就网过去,然后慢慢吸干它。

    过完年,方醒带着土豆在城外等到了张辅一行。

    “大哥保重!”

    方醒知道张辅此行还肩负着阻拦追兵的任务。

    黑刺的人去解救俘虏,若是成功,哈烈人羞怒之下肯定是要追击的,弄不好还会边墙震动。

    所以检阅边墙诸军只是一个任务,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枕戈待旦。

    张辅说道:“那边路太远,除非是想一战决胜负,否则哈烈人必然不敢长途奔袭,所以只是有备无患罢了。”

    他既然清醒,方醒也就放心了。

    马队远去,溅起些微尘土。

    方醒回身,见有几个锦袍年轻人骑马出城,竟然穿的单薄。

    那几人被冷的面色发青,却还不忘摆出风流名士的派头来,然后一路打马而去,风中的背影看着有些发颤。

    春天的气息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来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庞大的帝国自然也是如此。

    开朝第一件事,皇帝就令各地官府要盯着下面,做好春耕前的准备工作,别一心只想当甩手掌柜。

    “……若是有那起看到百姓耕种繁忙还要出游踏青,顺便饮酒作乐的官员,就地免了!”

    年后的第一次朝会,皇帝看样子依旧是延续了去年的作风,没打算给官吏们留面子。

    “读书是本分,可做了官,那就要管事,什么事都不会,都不懂,那朕要你来作甚?百姓辛辛苦苦交了税,养你作甚?那还不如养条狗,至少还能看家护院!”

    皇帝越发的刻薄了啊!

    不过杨荣却深以为然,出班说道:“陛下,往年春耕时,有些官员五谷不分,就借着劝耕的名头出去游玩,那些百姓见了都背后嘲笑,还编了不少话,实在是没有体统。”

    朱瞻基忍住了更刻薄的话,说道:“不懂就要学,去田间地头和那些老农学,别怕脏了自己的衣裳,脏了自己的玉趾。”

    咳咳!

    杨士奇干咳了两声,觉得皇帝对当今的官员意见太大,终究不是好事。

    方醒也在,他出班说道:“陛下,都察院和东厂锦衣卫都可以去暗访,还有一个,按察使应当有这方面的功用,可最近一些年,大明的按察使好像就成了摆设,没啥作用了。”

    按察司大抵相当于一个地方的公检法,可近些年各地的按察使却落了下风,竟有些变成布政使下属的感觉。

    朱瞻基点点头,深以为然的道:“下旨申饬,各地按察司和光同尘,朕深厌之。”

    皇帝都不开个头,不说鼓励一番,竟然直接就用了深厌之这话,可见是真的厌恶了那些和光同尘的按察使。

    杨荣苦笑着拟好旨意,朝上无人反对,就算是成了,等着散朝后按照程序发下去。

    朱瞻基目光转过来,说道:“泰西人被敲打了回去,哈烈人和肉迷人联手自保,大明今日煌煌,武人功不可没!”

    年后的第一次朝会,皇帝居然骂了文官,夸赞了武人。

    这个很难得啊!

    武勋们与有荣焉,朱瞻基含笑道:“除去海上之外,大明许久都未曾征战,诸卿尚能饭否?”

    这话问的是武勋。

    顿时群情激昂。

    不,是激动了。

    徐景昌第一个站出来,不知道是不是和皇帝有默契,激动的差点落泪了。

    “陛下,臣几次大战都没捞着,每日在家中操练不辍,只是没有报国的机会啊!”

    随即武勋们都开始出班表态,看他们的模样,分明就是恨天无把,恨地无环,只说皇帝没给自家机会,不然定能扬威异域。

    朱瞻基听了频频点头,很是受用的模样。

    等武勋们消停些后,朱瞻基说道:“过年休息了一阵,诸卿不会懒了筋骨吧?”

    又是一阵自夸后,朱瞻基赞许的道:“果真是国朝的栋梁。”

    这话让人脸红,但方醒瞅了一眼,连徐景昌都一脸镇定的站着,仿佛自己真是大明的栋梁。

    朱瞻基说道:“许久未曾征战,朕想看看诸卿的……子弟可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在后日吧,各家的子弟在武学聚聚,朕也会去看看,人嘛………四品以上武将的子弟都去,亲戚们也去,好歹让朕看看他们的成色,好量才取用。”

    兴奋宛如潮水般的退了回去,朝堂就像是退潮后的沙滩,一群寄居蟹从寄居的贝壳里伸出脚爪,想找个地方钻进去。

 第2415章 倔强的土豆

    要亮剑了!

    朝会才散,武勋们就急不可耐的往外跑。

    而所谓的亮剑,大概也是方醒在快散朝时的玩笑,说是各家的子弟都来亮个剑,看看是骡子还是马。

    而徐景昌这货不急也就罢了,竟然等散朝了之后问方醒是剑还是贱。

    那话至今还在武勋们的耳边萦绕着。

    “兴和伯,剑非剑,还是贱?”

    这厮真的是讨打,若非是挂念着要赶紧回家安排家中的小子们做准备,今日徐景昌绝对会被围攻。

    皇帝前面夸赞大家,后面再来这个,分明就是先扬后抑。

    有文官看到武勋们脚下甚急,就故意大声说道:“这可是陛下的恩典啊!只要陛下校阅时露一手,以后不说旁的,前程肯定是有了吧。”

    这话说的很是有道理,几个武勋都减慢了脚步,然后面露微笑,仿佛家中的小子武艺无双,兵法能气死孙子。

    金幼孜见武勋们大多焦急,只有方醒慢条斯理的和徐景昌走在后面,就故意问道:“兴和伯可是胸有成竹吗?”

    土豆和平安都是书院的学生,却不是从小就开始练武和学习兵法的武勋子弟,所以大家都觉得这次方家肯定是要出丑了。

    方醒没回头说道:“胜败又如何,我家的孩子不是纨绔。”

    这话很含糊,金幼孜还想取笑时,杨荣却点了一句:“当年文皇帝可没说兴和伯是武勋。”

    卧槽!

    大家这才想起了这一茬,顿时觉得方醒果真是气运无敌。

    文皇帝是要把方醒留给子孙用的,而仁皇帝在位时间很短,所以来不及调整这些,可当今陛下呢?

    当今陛下分明就是和他穿一条裤子的!

    这些念头在群臣的脑海中闪过,黄淮说道:“他家可以不用参与。”

    这是一个漩涡,一个校阅就能让勋戚们原形毕露,大部分都会成为皇帝眼中的渣滓,而得了头彩的也会被孤立。

    皇帝这是不准备再利用勋戚来和文官争斗了吗?

    杨荣眉间多了阴郁,杨士奇见了就过来问道:“可是担心朝政失控吗?”

    杨荣机变无双,闻言他眯眼看着远去的方醒说道:“咱们若是占了上风会得到什么?”

    杨士奇说道:“尽可施展所学。”

    “你还是那一套啊!”

    杨荣叹息道:“前宋就是文官主政,跛脚了!”

    杨士奇不同意这个看法,说道:“前宋那是亡于党争,和文官主政有何关系?”

    这是为政之道的差异,若是放大就是政争,甚至各自结党。

    杨荣的神色沉凝,眸色闪动着,正好杨溥过来,三人笑着说了几句,杨荣却接了开始的话说道:“文官主政是好,可没了武人牵制,本官怕党争就少不了啊!”

    对此杨溥大不以为然,不过他却不肯和杨荣辩驳,只是笑着说起了另一个话题,把这事给转了过去。

    ……

    方醒回到家中,就问了土豆的去向。

    而土豆此刻就在冯家。

    事情过了都有十天了,可陈家一直都没动静,听说连陈钟都在府中少了歌舞,只是酒却喝了不少。

    这竟然像是郁郁不乐的意思。

    冯家提心吊胆了许久,年也没过好。

    土豆是借通报消息的事来到了冯家。

    “泰宁侯府最近很老实,他们家出去采买的管事都不敢耀武扬威了,而且说是放了十多个年纪大的丫鬟出来配了小厮,以前可不会。”

    冯有为也知道些泰宁侯府的事,所以闻言就诧异的道:“难道那侯府竟然变慈善了?”

    土豆不知道,不过按照他得的消息来看,陈钟更像是被谁给吓坏了。

    ……

    在朝会上,陈钟一直在避开方醒。

    开始他觉得不忿,更觉得自己有些怯弱了。

    等方醒和皇帝配合着把勋戚们引进沟里后,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庆幸没有在朝中挑衅方醒。

    回到家中,他让人让叫了儿子来,然后开始叮嘱他一些细节。

    “此次校阅非同一般,关系到以后爵位的承袭和具体的差事,你的武艺算是普通,兵法也只是普通,所以开始别冒头,等看清了那些人的本事再出手,不过要记住了,别去招惹方醒家的小子!”

    陈钟提起这个就恼火,等儿子走后,就叫了周东来。

    “看门的人要换稳沉些的,还有,那事……涉及的人……”

    ……

    土豆回到家中就被叫了进去。

    “……你还小,去了只是看戏。”

    见他来了,正在和平安说话的方醒微微点头,面色不冷不热,让土豆心中有些不安。

    无忧和欢欢都在边上,被各自的母亲带着,很老实的听方醒说话。

    “陛下刚决定的事,后日在武学,各家勋戚的小子,有出息的都可以去试试,陛下亲自校阅,以后会择优录用。”

    方醒在看着他,土豆毫不犹豫的道:“爹,孩儿愿意去。”

    方醒的脸上露出了微笑,边上的张淑慧心中松了些,随即就是担心。

    “为父有三子,欢欢还小,都还没启蒙,自然不能去。”

    “爹!”

    那边的欢欢喊了一声,方醒笑了笑,见莫愁在给他挠背,就说道:“等你大了再去。”

    土豆接着话头说道:“平安也还小,此事孩儿愿一力担之。”

    平安没有争执,在他们这种年龄,小一岁就是一岁的劣势,体力和身体各方面都会差距很大。

    方醒很满意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就说了具体的事:“个人的武勇今后不再是主流,但是,这也不可或缺,不过更多的却是火器,所以你和平安去,若是操练,那就上火器,别人若是挑衅打斗,有老七他们在,别去逞强。”

    土豆一一应了,然后外面来了丫鬟,说是家丁们在外面等着二位少爷。

    方醒鼓励的道:“去吧,不是操练什么,熟悉一下火器罢了。”

    等他们出去后,方醒才给不满的妻妾说了自己的打算。

    “咱们家没成年的孩子,按理为夫是可以和陛下说说,免了咱们家的孩子去校阅,可你们得想想,家中孩子不大的不只是咱们一家,别人都去了,土豆不去,以后他会不会觉得自己软弱无能?”

    孩子大多是倔强的,就像是发现了土豆和那个冯霖的小暧昧,可方醒并未如别人家大人般的打散他们,甚至暗地里还出手相助。

    张淑慧算是将门的女儿,所以有些顾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