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510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510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低声的说着这个判断,于是有人眼睛发亮,有人不屑一顾。

    张辅看着两人进来,心中暗自艳羡。

    作为张家的家长,他何尝不想在官场上有人助力!

    可他是武勋,一旦开始结党,那就要随时准备着掉脑袋。

    马苏两人不但是方醒的弟子,更挂着皇帝门生的名号,以后的前途啊!

    张辅微微摇摇头,压住心中的羡慕,说道:“今年的大朝会晚了两日,怕是会有些大事。”

    这是含蓄的提醒,方醒说道:“无碍,最大的事都过去了。”

    这同样是提醒。

    马苏说道:“老师,清理投献才是最大的事,过了之后,弟子觉得本朝才是真正的盛世,以后的史书上值得大书特书。”

    李二毛也说道:“老师,大朝会拖到了现在,弟子想着会不会是有些人经常提起了祖制,动不动就用祖制来压陛下……”

    张辅叹息道:“德华,我如今倒是羡慕你了,文皇帝当年不肯把你定在文武之列,让你两边乱窜,如今看来却是硕果累累,让人羡煞啊!”

    方醒拱拱手,张辅知道他的意思,就出了棚子。

    杨荣也来了,和杨士奇在一起说话,见状就说道:“英国公和兴和伯倒是知道分寸,不肯给人口舌的余地,这样倒是好啊!”

    杨士奇微笑道:“如今大明蒸蒸日上,最怕的就是结党。一旦有人结党,那必然就是多事,再想做事怕是就难了。”

    杨荣点点头,“是啊!党争误国,青史斑斑,谁能狡辩?”

    杨士奇知道他说这话的意思,就低声道:“陛下大手笔动了士绅,朝中是有些结党的苗头,那几人在上蹿下跳,听说已经有了雏形,要小心啊!”

    朱瞻基可不是能容忍结党的人,要是他再次施展雷霆手段来打压,文官一系真的没脸见人了。

    那边金幼孜也来了,他走过来,杨荣也没避着他,说道:“旁人如何本官管不着,可咱们却万万不可结党,否则大明的未来堪忧。”

    金幼孜听到是这个话题,想起最近朝中的气氛,就说道:“不是堪忧,陛下一旦震怒,朝堂之上怕是会为之一空啊!”

    杨士奇知道他这是气话,就说道:“那些人就是倚仗着陛下不能把朝堂上的官员一扫而空,这才敢暗地里在串联结党,可恨!”

    杨荣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他无奈的道:“从南北清理之事来看,当今陛下就是个手腕强硬的,就算是现在不动,以后这些人也讨不了好!”

    金幼孜看着前方缓缓打开的掖门,说道:“士绅的怨气大,但主要是百姓的怨气也不小,所以陛下才为难,所以他们才敢试探着抱团,哎!”

    左右掖门缓缓打开,仪仗先进去了。

    百官都开始聚拢站好,等待信号。

    此刻天空中依旧能看到几颗星宿,星光有些惨淡。

    稍后里面的仪仗站好了,就传来了钟声。

    文武官员排好队,从左右掖门进了午门。

    进了午门,一路到了金水桥边上,大家开始重新整队。

    一个太监在边上大声的喊道:“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不得站错了地方。”

    徐景昌和方醒站在一起,低声道:“不文不武的站哪?”

    方醒今天站在了武勋这边,闻言笑道:“那就站中间。”

    文武官员相对站着,静静的等候陛见。

    稍后一声鞭响,群臣依次过去,一直到了奉天殿前,在台阶那里站好。

    稍后皇帝就来了,有乐声响起,等他入座后,又是一声鞭响,有人喊道:“入班!”

    接下来就是程序,等行礼完毕之后,就开始奏事。

    可这是大年初三,官员们都在放假中,有什么事好奏报的?

    大朝会大朝会,实则就是一个过场。

    可过场也得要走,而且要走好。

    胡濙出班了,咳嗽一声之后,他开始念诵着一篇背好的文章。

    这篇文章的内容大抵就是赞颂大明去年一年的功绩,赞美皇帝的励精图治,以及群臣的勤勉努力。

    “马屁精!”

    徐景昌低声吐槽道。

    方醒也觉得大朝会没啥意思,还不如在家里睡懒觉。

    等一篇又臭又长的奏章背诵完了之后,天边终于出现了云霞。

    这个时候最冷不过,有怕冷的官员都显得缩头缩尾的。御史见了也没有弹劾他们失仪,也算是感同身受了。

    “诸卿一年辛劳,朕感同身受,都辛苦了。”

    朱瞻基的开局不错,群臣也赶紧给他道劳。

    君臣其乐融融间,刘观出班,咳嗽一声后说道:“陛下,臣在南方待了许久,见百姓虽可饱腹,可余钱却不多。臣也想着劝了他们养些家畜挣些活钱,可终究缺了本钱,余粮不足以喂养,就搁置了。”

    戏肉来了!

    群臣都打起精神,仔细听着。

 第2379章 皇帝发难

    刘观什么时候关注过民生了?

    他才将在南方大开杀戒,弹劾了不知道多少官员。

    此刻才回京没多久,这人居然摇身一变,就成了菩萨?

    朱瞻基坐在上方也看不清楚大部分臣子的神色,但他却知道大明已经出现了结党的趋势。

    那些人利用打击士绅的机会开始抱团,却不是取暖,只是想互相帮衬,以获取更大的利益。

    结党!

    朱瞻基的眸色冷了几分。

    “吃饱穿暖,这是基本的要求。大明开国数十载,先驱除鞑虏,其后在民生上着力不少,如今算是有了温饱,皆是太祖高皇帝、文皇帝、以及先帝的功劳。”

    这是政治定调,群臣也没敢走神,都仔细听着。

    朱瞻基端坐着,神色肃然。

    “纵观史册,如大明这般的罕有,诸卿可满意了吗?”

    君王垂询,杨荣出班道:“陛下,我巍巍大明,自当不朽。今日饱腹只是一,臣愿看到二,乃至于三,如此致仕之时也可夸耀乡里,史册之上荣耀千古!”

    杨荣的声音清越,他侧身看着文官这边,说道:“本官遍阅史书,我大明这等明君辈出的朝代未曾见过,诸君当勉力辅佐君王,关切江湖,如此,大明当超越千古,成就大盛世!”

    这一番话既有对皇帝的肯定,也有对同僚的鼓励,堪称是铿锵有力。

    不少臣子心中激荡,只觉得盛世就在眼前,而自己以后就是缔造这个盛世的一员。

    朱瞻基微微点头,杨荣以前机变无双,现在却把这个机变用在了首辅的职位上,多了几分稳重。

    这才是首辅啊!

    他心中满意,却不由自主的在思量着可以替代杨荣的人选。

    杨士奇不错,但稳重有余,机变却差了许多。

    金幼孜立场过于坚定,不是首辅的合适人选。

    黄淮……

    朱瞻基微微摇头,黄淮的身体终究有些隐患,加之他是坚定的反方派,所以朱瞻基不会考虑他,

    所谓的反方派,实则就是反对革新的一派,虽说没结党,可暗中自有默契。

    而杨溥更是不适合。

    杨溥的城府颇深,但近几年却渐渐的话多了起来。这不是性子变了,而是局势变了。

    这等人朱瞻基自然是要盯着的,他在倒是好说,若是他有个意外,幼小的继承人哪里磨得过这等人。

    这些心思看似很长,但电光火石间,不过是一瞬而已。

    群臣开始赞颂,这也是今天的主题。

    等赞颂结束后,按照规矩,朱瞻基做个总结就该结束了大朝会。

    他目光缓缓看过群臣,群臣纷纷低头,就像是春风中的嫩叶。

    “朕登基几载,幸得诸卿辅佐,才有了大明的今日。”

    他看到了方醒,那厮看似恭谨,可朱瞻基敢打包票,方醒肯定是在琢磨着回家怎么去哄闺女。

    心中微微一笑,朱瞻基说道:“君臣相处之道你等想必都该知道,朕以为当以国事为先,聚力为上。”

    群臣在听着,连方醒都在听着,因为他觉得味道不大对。

    “聚力,君臣聚力最好,可朕看了史书上的聚力却大多是臣子,也就是……结党!”

    朱瞻基的话仿佛是一记炸雷,炸的群臣都有些发蒙。

    杨荣更是心中发愁,觉得皇帝太沉不住气了,居然在大朝会上向那些人开战。

    时机不对啊陛下!

    方醒也有些愕然。朱瞻基居然会突然发难,这个也出乎了他的预料。

    所谓大朝会,大,就是指朝会的地方大。

    大伙儿都站在外面呢,冷风吹着,不少人都在吸着鼻子,没法不大啊!

    另一个大就是人多,有资格出席的官员,甚至包括各国使者都要来参加。

    奉天殿的前方站满了朝臣,周围几堆大汉将军挺立着,精神倍儿好。

    群臣的精神却不大好,被皇帝吓到了。

    结党啊!

    这个指控太严重了。

    皇帝一旦指控你结党,什么首辅,什么尚书都没辙,除非是大家齐心协力想把皇帝压制住,否则你就赶紧请辞吧,否则等皇帝压不住火气时,直接开口让你滚蛋,那时候里子面子可都没了。

    心中有鬼的人自然惶然不安,心中没鬼的也在担心皇帝对臣子越来越严苛的态度。

    “朕听闻诸卿闲暇时多有感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官一任,尽力辅佐。可朕想说的是,结党不行!”

    “结党就是朝争的开端,渐渐的整日只顾着盯住对手的错处,一心只想着把他们弄下去,这样的人,何以为官?”

    杀气渐渐充盈,那些心中有鬼的官员都战战兢兢的,有人的身体甚至都开始了摇晃。

    朱瞻基看着下方的官员,声音柔和了些:“为官不易,要珍惜。”

    这几乎是最严重的警告。

    方醒听到了些味道,就出班说道:“陛下,臣以为结党之人大多心术不正,此等人就该赶出朝堂,让后人知道朝堂之上不是结党营私之地。”

    群臣愕然,心想这厮冒出来干什么?

    而且哪朝哪代不结党?

    方醒吸吸鼻子,继续说道:“臣好歹也看了些史书,不管是汉唐还是前宋,实则都是亡于党争。”

    他看着群臣,诚恳的道:“结党就是祸国,诸位不可不警惕,否则到时候掉了脑袋还说自家是忠臣,忠的比太后娘娘养的那条狗还忠。”

    卧槽!

    那些文官几乎想扑过来和方醒拼命,几个冲动的被身边的同僚给拉住了,可那鼻息咻咻,面色通红的模样,就和被绳子拉住的看家狗一个样。

    恶毒啊!

    居然把大家比作了狗!

    方醒愕然道:“方某只是说了那些结党之人,诸位为何要对号入座呢?”

    噗!

    那几个扑的最凶的官员中,一人突然仰头喷出一口血来,然后就往后倒去。

    方醒这次是真的愕然了,觉得自己的嘴是不是太毒了些,居然把人骂吐血了。

    “假的!”

    徐景昌虽然对朝政不大了解,可眼睛却毒。

    方醒收回‘关切的’眼神,徐景昌垂首低声道:“刚才他看了一眼陛下,然后才仰头吐血,那一眼可没什么惶然,都是算计。”

    方醒刚才没注意那边,此刻听了这话,就看过去。

    “来人呐!”

    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