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480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480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嘴里凶,手中却温柔的抚摸着孩子的脊背,就像是夜间哄他睡觉时一样。

    马车到了大道上,速度提升了些。

    稍后出城,莫愁就把帘子掀起来,让欢欢看看外面。

    她一个人带着欢欢在神仙居居住,而女人又不方便抛头露面,所以欢欢出来玩耍的次数不多。

    孩子在看着深秋的北平郊外,莫愁在想着远在金陵的方醒。

    “小姐,北方人对南方清理投献可是幸灾乐祸呢!都说老爷是杀星,那些南方人讨不了好。”

    要弟经常听到那些食客说话,各种消息都有,比青皮的消息还灵通。

    莫愁抓着欢欢的脖颈衣领,说道:“都知道北方清理了,南方就没有幸免的道理,不然北方和南方就要分裂了,陛下肯定不干。至于老爷……那些士绅不是好人。”

    到了方家庄之后,莫愁带着欢欢去见张淑慧和小白。

    三人见礼,无忧带着欢欢在院子里玩耍。

    “夫人,土豆的伤如何了?”

    莫愁今天是来探望受伤的土豆,还带了些药材。

    张淑慧苦笑道:“还好,汉王殿下的伤药灵验,伤口都结疤了,御医也请来看过,说是再妥帖不过,土豆小,最多半月就能脱疤。”

    小白去门外看看两个孩子,然后进来说道:“汉王殿下就是这般操练自己的儿子,土豆还小,这次摔下马来,幸好没被摔断骨头,不然以后会有麻烦。”

    她见张淑慧面色有些沉,就劝道:“夫人,要不还是叫回来吧,等少爷回来了,辛老七他们也能教土豆。”

    张淑慧没应声,莫愁也劝道:“老爷说自己武艺不精,不过领军打仗在国朝却无对手,土豆以后是要承袭爵位的,还是让老爷教他兵法为好。”

    张淑慧叹息一声,说道:“夫君说过,许多事要看孩子的兴趣,他若是对领兵打仗没兴趣,夫君也不会勉强他,所以……”

    莫愁愕然道:“那……那岂不是要感谢汉王殿下了?”

    小白笑道:“可不是吗,土豆被汉王殿下拎着在那边操练了许久,隔几日回一次家,那脸上都晒的黑乎乎的,不过却壮实了好多。”

    张淑慧有些难以抉择,说道:“夫君说以后任由土豆自己选择,可夫君号称大明名将,而且还是开宗立派的文宗,土豆现在两边都不沾,愁人啊!”

    小白最快的道:“夫人,少爷说以后可没什么仗可打了。”

    张淑慧的愁绪瞬间消散,瞪了她一眼道:“我记得,只是想着要给他找事做,不然去当纨绔吗。”

    这时秦嬷嬷从外面来了,她一进来就放低了声音,“夫人,刚有人说老爷的信使进京了。”

    ……

    一件血衣被俞佳提着,朱瞻基起身看了一眼,仿佛是有些不忍,就偏头过去。

    杨荣也看了一眼那件破烂的血衣,上面被狗牙撕扯破的地方看着全是黑色,

    “。…。。郭候已经被兴和伯令人凌迟于闹市,金陵城中对士绅颇为不满……”

    杨士奇在读一份奏章,这份奏章几乎和送血衣的信使同步到达,可见速度之快。

    朱瞻基摆摆手,眼中怒火升腾。

    “秉性残暴,该死!”

    皇帝的怒火来的比较快:“那些地方官吏联手糊弄,任由逆贼坐大,查。霍严不是上报多次吗,去查,看看都是被谁给拦截了,查清楚!”

    随后皇帝的怒火就转到了东厂和锦衣卫,安纶和沈阳都派人赶去安乡县调查此事。

    而皇帝也并未隐瞒他怒火的来源,投献诡寄顿时成了过街老鼠,皇帝眼中的渣滓。

    而霍严的遭遇也成了京城的谈资,大多是震惊。

    可第二天却有人告病求去,引发了一场从上到下的波动。

    “新晋进士郝坤上书,只说自己病入膏肓,想归乡养病。”

    金幼孜的面色似笑非笑,语气也有些古怪:“他本是观政结束,吏部给他安排去安乡县……”

    杨溥讶然道:“蹇义不是求去吗?怎地那么快就安排好了安乡知县的人选?”

    蹇义已经几次告病了,皇帝却压住不同意。

    谁也不知道皇帝的心思,但继任者却不大得皇帝的青眼倒是真的。

    金幼孜继续说道:“后来有人检举,说昨夜郝坤还和朋友一起喝酒,酒后发牢骚,说不敢去安乡县,宁可回家去种地。”

    值房里一阵静默,人人愕然。

    良久,杨荣说道:“安乡那边必定是清理干净了,他为何不愿去?”

    金幼孜摇摇头道:“不知道,大概是因为胆小吧。;

    aa2705221

 第2335章 国势

    大雪来了。

    整个北方都在这场连绵大雪的笼罩下。

    王知是京城边上姚家村的村民。近日大雪,姚家村已经进入了冬眠模式,而坐不住的王知却想出来找些活计。

    天还没亮他就准备进城。

    天空是诡异的蓝色,星宿一颗也没有,但地面的积雪依旧反光让人难受。

    王知眯着眼,尽量不去看积雪处。

    前天村里就有个傻子看雪看多了,然后‘眼瞎’了。村里的老人告诫他们,不要长时间盯着雪看。

    这里是官道,从开始大雪时,官府就用工钱招募来了不少百姓清理,所以只有薄薄的一层雪。

    王知跺跺脚,感受了一下用三层牛皮做的鞋底的牢固,然后就听到了马蹄声。

    马蹄声缓慢,只是听着密集。王知赶紧站在路边,低头等候马队通过。

    那边有个大驿站,以前许多进京面圣的官员和外藩使者都会在那个驿站休息,第二天沐浴更衣进城。

    是哪里的官员?

    外藩使者是不可能的,因为那些使者还跟着兴和伯方醒在金陵。

    马蹄声渐渐接近,王知把脑袋埋的更低了。

    马蹄声很清晰,然后在他的身前停住了。

    王知有些心慌,却不敢抬头。

    他的双脚交替在地上轻轻的踩踏着,仿佛这样能让危险远离。

    “可是边上的村民?”

    有人突然问话,紧张的王知如释重负的抬起头来说道:“是,小的是姚家村的人。”

    借着机会,他也看清了这些人。

    一百余骑就静静的停在官道上,一个男子已经下马,正缓步过来。

    “这边原先可有投献的?”

    北方的清理早就结束了,所以男子的问话让王知放松了下来。他判断这人多半是长期在南方为官,然后不清楚北方的事。

    “回大人的话,姚家村没有投献的,边上的普下村倒是有,后来被清理了……”

    王知的口齿清楚,而且说话也没有那种结结巴巴的慌张,让男子很是满意。

    “那清理了之后,现在普下村原先的投献户的日子怎么样?”

    王知说道:“大人,他们有些牢骚,说是一小点便宜朝中也要夺了去,可见……”

    他的目光闪烁了一下,男子笑道:“既然是路边问话,自然过后就忘,而且这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换做是旁人也会这般想。”

    说着男子的身后有人过来,手中拿着一串铜钱。

    王知的心头一跳,赶紧说道:“大人,那些人说了不少大逆不道的话。”

    “村夫的话,不足以定罪。”

    王知一听就反心了,就说了不少那些人的事。

    “。…。。他们收回了田地,重新置办了地契,过的还行,只是……觉得比以前差了些,手中的活钱少了些。”

    男子点头道:“多谢你的这些话了,告辞。”

    有人递了铜钱过来,王石不由自主的伸手接了,然后才想起要告罪。

    “我们回家!”

    先前问话的男子上马后喊了一声,那些骑兵都欢呼起来,然后纵马而去。

    王石看看手中的铜钱,想了想,最后还是放弃了进城找活的打算,喜滋滋的回家。

    回家。

    冬季的家最让人留恋,不管是温暖还是寒冷。

    方家庄里炊烟阵阵,在一片白色的衬托下格外的醒目。

    方五带着两个家丁,身后是几辆马车进了方家庄。

    大清早庄上的大多还没起床,白茫茫一片中,方五喊道:“是我们回来了。”

    随即远处就来了一人,却是家丁。

    “五哥!”

    “老爷呢?”

    “老爷去城外等候开门,然后进宫觐见陛下。”

    方五已经忍不住对妻儿的思念,不住的看着主宅那边。

    他进了主宅,却不能马上回家。

    稍后有丫鬟出来,方五把方醒的行踪和功过大致说了一遍,然后才去了自己的院子。

    “。…。。方五说老爷海战大胜,金陵清理也很顺利,已经稳住了大局,老爷就回来了。”

    丫鬟在转述方五的话,却没见张淑慧的嘴角微微翘起,而小白已经是喜笑颜开了。

    张淑慧坐在椅子上,无忧趴在她的腿上,听完后就欢喜的道:“娘,我要去接爹回家!”

    张淑慧没好气的道:“你爹多大的人了,那还要你去接。”

    “要的要的!娘……”

    ……

    “陛下,兴和伯回京求见。”

    朱瞻基才吃了早饭,就有人来禀告方醒回京的消息。

    他喝了一口茶,缓缓感受着茶水的淡淡苦涩。

    来禀告的太监没遇到过这等情况,就求助的看向俞佳。

    朱瞻基吞下茶水,说道:“去乾清宫议事,请了兴和伯去。”

    ……

    方醒进了大殿,见礼之后,朱瞻基见他肌肤黝黑,就说道:“兴和伯辛苦了。”

    一番寒暄之后,方醒禀告了此行的两大事务。

    “。…。。泰西人仓皇而逃,水师顺势掩杀,最后仅存三十余艘船时,天色将黑,臣想着留些人回去报信,免得泰西以后传闻海外有什么妖魔鬼怪,让他们数百艘战船莫名其妙的失踪了,那样不好。”

    方醒一本正经的说道:“臣觉得妖魔鬼怪不可怕,可怕的是大明水师,能让任何敌人闻风丧胆!”

    朱瞻基点头道:“全数留下的话,泰西人会疑神疑鬼,然后会再次出来寻找,所以不如留些人回去,也算是一个警告,若是以后不识趣,那就别怪大明言之不预也!”

    “好!”

    报捷的信使和方醒等人的奏章都没有方醒刚说的精彩,群臣都不禁面色微红,精神振奋。

    方醒说道:“泰西经此一战后,几年之内必然不敢窥看大明,如此大明方可专心内政。”

    朱瞻基说道:“当初水师出海前朕就说过,若有一战,此战必然就是大明打击海上挑衅的一战。此战之后,大明海上无忧,就去了一个方向的大敌,可喜可贺。”

    群臣躬身道:“臣等为大明贺,为陛下贺!”

    朱瞻基负手站在上面,微笑道:“泰西人野心勃勃,而哈烈肉迷也在观望,所以此战去了一个大敌,剩下的……朕自然会酌情处置。”

    他的眼神锐利,让人想起了文皇帝。

    杨荣突然冒出个念头,皇帝不会想学文皇帝吧?

    他心中一紧,就出班说道:“陛下,肉迷遥远,哈烈败军之将不足言勇,臣以为他们不是大明的威胁。”

    朱瞻基说道:“时移世易,朕不会穷兵黩武。”

    群臣再次歌颂了一阵,朱瞻基冷冷的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