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451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451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善祥也觉得太后这是在为难张淑慧。

    张淑慧也想不通,不过许多事情躲是躲不过去的,所以她的心态倒是不错。

    “她们总不能打架吧,所以下午我就看着,多吃些,让她们变成斗鸡眼。”

    说起斗鸡眼还有个笑话,那就是无忧和端端比瞪眼。

    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娃在瞪着对方,而且一动不动,自然是让人发笑。

    可她们的毅力不小,等分出胜负时,两人的眼睛都是定定的,笑喷一堆人。

    待了半个时辰后,张淑慧带着不舍的无忧出宫。

    “母后,那边还有个弟弟,可不跟我们一起玩。”

    端端已经到了好奇心非常旺盛的年龄,经常在宫中乱跑,然后也会听到许多消息。

    她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胡善祥少不得要仔细的给她解释一下。

    “那个弟弟……还小,还不能和你们一起玩,娇嫩着呢,就和玉米一般,等大些就好了……”

    胡善祥说的艰难,端端却突然说道:“母后,他们说父皇喜欢那个弟弟,不喜欢玉米……”

    “姐姐!”

    在边上玩耍的玉米听到端端提到自己的名字,就侧身过来,笑的很可爱。

    胡善祥的身体僵在那里,看着站在自己身前的端端,良久叹息一声,说道:“那些人在胡说八道,你父皇喜欢玉米,经常会叫人带过去教导呢。”

    ……

    “那人家里查清了吗?”

    宫中依旧寒冷,但是暖阁里的炭盆已经被减少到了一个,好歹不用再频繁的掀开帘子透气了。

    安纶低眉顺眼的道:“陛下,那人叫做陶攀,家中千余亩地都是投献来的,自家中了举人之后就不思进取,整日吟诗作对……被收了田地之后,他整日在家中饮酒玩……喝醉了就骂,那日他撞死在城门里时,就是喝醉了。”

    朱瞻基沉吟了一下,说道:“那便不管他,还有,那些勋戚和各地的武将可有动静?”

    俞佳的头埋的更低了,说道:“陛下,勋戚有人在背后叫骂,名册和骂了什么奴婢这边都有,稍后呈上。”

    “至于武将……兴和伯在金陵时清理了一番,南方的武将都有些怕了,消息传到北方之后,就奴婢这边知道的,就有十多人和外间的商人士绅断了关系…。。。”

    朱瞻基把手中的奏章放下,起身在室内转了一圈,然后说道:“襄城伯李隆喜欢和文人交往,西宁侯宋琥倒是知机,可终究过于油滑,却和军中的杀伐果断不符,怪不得皇爷爷当年不肯重用他们。”

    他这是在自言自语,可这等话哪里是室内的俞佳和安纶能听的。

    于是两人都几乎把脑袋垂到了胸口,只求皇帝别再说这些事了。

    “武人惜身……”

    朱瞻基在门帘那里站住,俞佳急忙过去打起帘子,然后他步出暖阁,出去前却还说了一句话。

    “人性本私啊!看不透就不配做帝王!”

    宫中自然是没雪了,于是宋老实的活就少了些,每日洒扫完毕之后就找小鸟。

    积雪深厚时,宫中被冻僵了不少鸟儿,宋老实发现了一只之后就去拯救,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的成了爱鸟达人。

    朱瞻基走出宫殿,见宋老实在各个角度转悠,不时还蹲下去仔细看,就走过去说道:“这时节鸟儿都飞走了,你还找什么?”

    北方的春天不一定暖和,可植物却开始冒出了嫩绿,食物多了,鸟儿就得救了。

    宋老实抬头见是皇帝,就说道:“陛下,万事都说不定呢!昨日奴婢还救了一只鸟儿,只是它怕得很,一直在抖……”

    “万事都说不定……”

    朱瞻基冰冷的心中多了些暖意,点头道:“是啊!历朝历代的忠臣孝子都没断过,可见世间自有正气在,不该一概论之。”

    “。…。。后来奴婢找了米粒它也不吃,奴婢就把它放在屋里,等回头进去开门……它就飞跑了……没良心……”

 第2292章 太后请客

    杨荣很累,趁着中午吃饭的时间,他在值房里趴着打盹。

    大家都累,所以午饭后,连饭后茶和饭后的闲聊都省略了,不是打盹就是在闭目养神。

    杨溥的精神大抵是最好的,他眯着眼,看着桌子上自己写的那四个字在发呆。

    ——和,合;父,子。

    他靠在椅背上,深深的叹息一声,觉得后脑勺有些发麻。

    最近他在失眠,而且有些焦躁不安。

    失眠之后,按理该是没精打采,可他的精神却有些亢奋。

    君臣父子,四个字就道尽了世间的变化。

    君臣,父子。

    臣,百姓。

    这便是秩序,安守好这个秩序,大明的江山就不会乱!

    “泰西……”

    杨荣趴在桌子上突然含糊的说了一句泰西,杨溥的眼神一紧,却是叹息了一声。

    北方的清理已经结束了,此刻朝中最关切的就是出海的船队。

    金幼孜本是靠在椅背上打盹,听到杨荣的梦呓,他睁开眼睛,然后皱眉道:“恨不能插翅飞到那边去看看海上的局势。”

    杨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道:“是啊!泰西人野心勃勃,本官断定他们肯定会出来,至于何时会和兴和伯他们碰上还不得而知。”

    杨士奇也醒了,他揉了一下脸,说道:“放宽心,兴和伯别的不说,征伐之能,在本朝却是首屈一指,本官信他。”

    黄淮从桌子上直起腰,喘息着拿过茶杯喝了一口,这才说道:“兴和伯出外征伐确实是最让人放心,都安心吧,若非他有名将之姿,本官哪怕是撞死在皇宫外,也不肯让他安生。”

    杨溥和金幼孜听到这话,再看他颧骨瘦削泛红,不禁心中难过。

    这时杨荣也醒了,他喝了一口茶水,皱眉道:“好浓的茶,不过倒是提神。”

    他侧过脸,好像有些不愿意醒来,最后带着气性醒了,几口就喝了一杯浓茶。

    “兴和伯不会败!”

    杨荣忍住了哈欠,说道:“他既然预料到了泰西人会突破鼍龙湾,那么这一路必然会谨慎,至少哨探是会有的,若是不敌,他也会带着船队回来,至于以后……”

    他忍住了哈欠,却没忍住嗝,就用手遮挡了一下,然后说道:“只要兴和伯能回来,说出泰西人的厉害之处,大明自然能相应的打造出兵器,然后再次出击,击败他们。”

    金幼孜傲然道:“就算是金陵的船厂被焚烧了,可只要大明在,就算是在北方也能再起炉灶,然后艨艟巨舰再度出击,让世人见识见识大明的底蕴!”

    杨溥点点头,起身给黄淮重新泡了茶,在他感谢时低声道:“黄大人,多休养。”

    黄淮闻闻新泡的茶水,然后舒坦的道:“泰西人本官看了,都是野性十足之辈,大明要警惕,并守好海疆,所以那些说什么毁掉宝船,烧掉图纸的蠢货都该流放到苏门答腊去,让他们去为大明戍边,海疆的边。”

    杨荣赞赏的道:“黄大人此言正是,有了泰西人的威胁,大明的海疆却是不能再放松了,否则哪年就会再现海疆处处烽烟的一幕,我辈的耻辱啊!”

    黄淮喘息一下,笑道:“兴和伯别的没用,甚至是胡闹,可在对外征伐上,本官却是信他。”

    众人都点头,然后紧张渐渐消散,稍后就开始办公。

    专心之下,不知道是过了多久,外面有人低声道:“各位大人,太后娘娘请了勋戚的亲眷进宫……”

    大家的毛笔都停了,然后彼此看看,再看看。

    杨荣把毛笔放下,说道:“北边才将安定,可勋戚终究是被陛下这一下给弄的出了血,娘娘这是要安抚吧。”

    “诸位大人,陛下召见。”

    ……

    一个个贵妇被引进了宫中,而皇帝也同时召见了辅政学士。

    这是程序,因为历史上有昏君召见大臣的妻女进宫那个啥,朱瞻基也不想被人诟病,就同步开始议事。

    “兴和伯会归来,朕对此深信不疑……”

    ……

    宫中的路上,张淑慧遇到了一个贵妇。

    “可是兴和伯夫人?”

    那贵妇微微福身,看着张淑慧的目光有些挑衅。

    张淑慧一怔,却没认出这个贵妇,但还是福身道:“您是……”

    那贵妇却不回答,站直了身体,微笑道:“兴和伯家中听闻少有田地,果真是高瞻远瞩啊!”

    张淑慧听到了火药味,她马上就挑眉道:“不敢,方家只是伯爵,从来都不敢广收田地。”

    我家是伯爵,除去皇家赐予的田地之外,别的不敢要。

    方醒是皇帝的半师,张淑慧和皇后交好,若是真的收受些投献,谁敢置喙?

    此刻后面来了几个贵妇,引路的那些嬷嬷宫女都在看着这边。

    那贵妇见状就冷笑道:“夫人口舌厉害,我却是服气了,告辞。”

    这贵妇的眼中有忌惮之色,显然是担心事后的报复。

    张淑慧只是微笑着,继续往里走。

    家中有个睚眦必报的名声也不错,至少许多人都不敢来找麻烦。

    等到了地方后,一群贵妇都站在那里,三五成群,窃窃私语。

    “那人来了!”

    有人看到了张淑慧,随即目光聚焦。

    这次不但北方的士绅损失惨重,勋戚们何尝不是这样。

    那是田地啊!

    能子子孙孙传下去的田地啊!

    华夏人历来都注重聚财,喜欢在自己这一代就把子孙的事安排好。

    而田地就是最大的事!

    在场的人几乎家家都被清理了不少田地,没人敢不给。那些虎视眈眈的军队就是皇帝的意志,谁敢悖逆皇帝的意志,那么就要用代价来说话。

    一时间各种目光变幻着,张淑慧沉稳的走了进来。

    “淑慧,这边。”

    这时吴氏站了出来,一下打破了寂静。

    她微笑着伸手,张淑慧也微笑着走过去。

    两姑嫂站在一起,这便是英国公府加上兴和伯府两家的力量,想撼动这股力量的人家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

    吴氏瞟了那几个愤恨的贵妇一眼,低声道:“你托病不来就是了,何苦和这些人较劲。”

    张淑慧刚开始时有些紧张,现在却已经释然了。

    “太后娘娘可难得办一次宴席,不来就过了些。”

    “那你该带着无忧来。”

    提到无忧,吴氏有些咬牙切齿的,又爱又恨:“那丫头上次去府中玩耍,说是看弟弟,结果自家到处跑,把你大哥最爱的一盆兰花都给弄翻了,啧啧!你是没看到你大哥的模样……”

    吴氏说到这不禁就笑了,然后学着男人慨然挥手,“一盆花值当什么,给她玩耍。”

    两人就笑了起来,张淑慧说道:“那丫头在家被他爹给宠坏了,连那两条大狗都得听她的,不然就没好吃的……”

    吴氏想起了那个神气的无忧,不禁悠然神往:“还是你家好,闺女想怎么养就怎么养……”

    这话题就牵扯到张家的过往,以及那些女人。

    张家的女儿几乎都是用于联姻的,从皇帝的妃子到勋戚的妻子,张家用女儿编制了一道网。

    富贵之网!

    吴氏叹息道:“你是个运气好的,当初你若不是跑出来,多半是要另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