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350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350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朱勇求情?

    而且居然是朱瞻基的心腹杜谦出马!

    这是什么意思?

    不少人都看向了张辅,心想就算是要求情,也该是武勋出面啊!

    难道是皇帝的暗示?

    夏元吉俯身到方醒那边,低声问道:“开始了?”

    方醒点点头,不但是他,所有人都直起了腰。

    重阳宴就是欢宴,不该提及这些丧气的事。可皇帝就主动提了。

    这是什么?

    开战!

    在事件之后,皇帝不动声色了许久,只是禁足了朱勇,派了方醒和闫大建去处置后事。大家都以为皇帝想让此事悄无声息的过去,如今看来却是错了。

    方醒看了上面一眼,看到朱瞻基面无表情的看着群臣,心中就知道了他的打算。

    所以当有臣子起身开始反击时,方醒把筷子放了下来,然后用力的咬着嘴里的蹄筋,嘎嘣嘎嘣的。

    “。…。。陛下,武人少了约束,如今越发肆无忌惮了,不说山东之事,上月在怀来就有百户当街殴人致死,另有……”

    一桩桩,一件件,武人跋扈的形象渐渐明晰……

    “都是废话!”

    武人被打压,出头的该是武勋,而武勋们确实是在准备出头。

    可第一个起身的却是坐在文官里的方醒。

    方醒起身后,只是一番话,就让众臣哑口无言。

    “陛下,臣在山东协助清理士绅,顺带清理了一番贪腐,至臣回来前,共计三百余人。”

    呃!

    尴尬的气氛顿时压住了刚才的慷慨激昂和同仇敌忾。

    你们文官也没好到哪去啊!

    方醒面无表情的看着那些武勋们在得意的冲着文官们挑眉,得意洋洋。

    他有些厌倦这种气氛。

    是的,文官也不干净,可武人干净吗?

    两只乌鸦站在一起,数落着对方有多黑……。

 第2132章 陛下三思

    沉默,这只是开胃小菜。

    方醒身处文官中,却看向了武勋们。

    这只是一个试探,并无实际意义。

    方醒缓缓坐下,夏元吉低声道:“别忘了,那些勋戚也在害怕自己的田地被收走了。”

    方醒想起刚才那些勋戚们慢腾腾的,好像在等着别人先出头的冷漠,不禁点点头,说道:“利益牵扯之下,罕有能从容的。”

    朱瞻基只是冷眼看着下面的闹腾,等方醒坐回去后,他淡淡的道:“成国公只是失职!”

    武勋那边一阵激奋,甚至有些嘈杂,文官这边却悄无声息。

    这是定性了!

    皇帝不是要稳住局势吗?怎么又在撩拨群臣了?

    方醒听到右边蹇义的呼吸渐渐的急促起来,就看了一眼,却看到蹇义正在盯着自己。

    方醒冷冷一笑,下巴朝着前方一排摆动一下。

    “陛下,臣以为清理田亩之事可以休矣……”

    卧槽!

    是哪位勇士?

    方醒顾不得和蹇义用眼神交锋,急忙偏头看去。

    杨溥的腰微微弯曲,然后挺直,如标枪般的笔直。

    “仅山东一地就隐忧百出,杀戮不断,放眼整个大明……”

    方醒冷冷的看着这一幕,脑袋里冒出个词。

    ——南方!

    “…。。。南方,陛下,南方繁华,一旦虎狼驱使,臣不知这天,这地……臣仿佛看到了血色,无数的血色,血流成河!”

    一盆盆菊花就在众人的眼前,杨溥的身边。

    从来喜欢蛰伏的他,今天居然出来了,而且还大胆的说出了无数人想说,却不敢说的想法。

    “陛下……”

    黄淮艰难的起身,然后走到菊花的中间,躬身道:“陛下,南方不可动,否则大明必定大乱,如此朝中进退两难。进,则是另造南方。退,北方也不会安生,必定会鼓噪,只求恢复原状,如此…。。”

    南方是大明的财赋重地,一旦出现动荡,大明就差不多瘫痪了。

    方醒看着杨荣和杨士奇他们,却看到了愕然。

    那么这就是突袭。

    有预谋的在宴会上突袭皇帝。

    而且有理有据。

    南方若是反抗,要多少大军去镇压?

    那边可不是北方,地广人稀。一旦闹起来,那可不是什么几百人围堵……

    想想上万人出现在官差的面前,出现在军队的前方,怎么办?

    想想那个场景,谁不怕?

    张辅的面色严峻,他不是害怕,而是在想着杨溥等人为何不在初期就进谏,而是要在山东一地差不多大功告成之际来劝谏皇帝。

    这是……

    他看向了上面的皇帝,皇帝却只是漠然的看着下面。

    他看向方醒,方醒正在微笑。

    讥笑!

    这还是君臣之争!

    君王强势,有足够的权利,臣子自然难受。

    没有谁愿意难受,所以寻到机会之后,群臣自然会反击。

    历史上……

    方醒有一瞬恍惚,他在想着在历史上,此时的朱瞻基是否已经扛不住群臣的反击,开了内书堂,让太监识字读书,然后把他们推出去和文官打擂台。

    “陛下,请陛下三思……”

    一个个臣子起身走到中间,然后躬身,然后进谏。

    菊花淡黄,从御座下一直延伸到大门外,菊香阵阵,娇嫩妩媚。

    秋风轻抚,微凉。

    却似利刃切割!

    “请陛下三思……”

    方醒依旧安坐,夏元吉依旧安坐…。。

    武勋们在安坐,他们的眼神闪烁,不知在想些什么。

    蹇义突然冷笑道:“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若不识这个,如何能辅佐君王?今日是朝堂,明日便是天下,轰然一动,何处安置大明?”

    方醒微笑道:“压下去就是了!”

    蹇义诧异的道:“你这是…。。。你当真认为这天下用长刀便可以所向无敌吗?”

    朱元璋当年也曾经这样认为,后来幡然醒悟,开始向士绅靠拢,然后才得了不少人的帮助,从而建立了大明。

    方醒摇摇头,不想和他说这个。

    朱瞻基坐在上面,手中还握着酒杯。

    “请陛下三思……”

    “三思什么?”

    朱瞻基把玩着酒杯问道,很平淡,但群臣都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

    今天皇帝突然抛出这个题目,不惜弄砸重阳宴,也要和群臣见个真章,那么他的杀手锏是什么?

    庭杖?

    门外站着不少太监、侍卫,要动手的话,正是好时机。

    登基之后,朱瞻基一直和群臣周旋,并未短兵相接。

    今日陡然出手,这是何意?

    杨荣只是起身,却没有掺和进去。他冷冷的看着站在菊花中间的文官们,说道:“逼迫陛下,这可是人臣之礼?”

    事发仓促,他需要梳理,需要梳理出带头人。

    他的目光从前方缓缓扫过,在黄淮和杨溥那里停留。

    是你们吗?

    杨溥依旧挺直着腰。

    这个一直在蛰伏着的辅政学士,今日终于爆发了一次。

    就像是老实人发火,总是能让人更加诧异一样,杨溥的出头吸引住了大部分目光,包括朱瞻基。

    黄淮却一直都有进谏之举,他拖着病躯,颤颤巍巍的喊出陛下三思时,格外的让人震撼。

    ……

    “这是逼宫!”

    宁寿宫里也是大摆宴席,朱瞻基的女人孩子们都汇聚一堂。

    李斌悄然到了太后的身侧,低声说出最新的消息。

    太后的脸上还带着微笑,只是却有些冷。

    下面那些女人都装作不经意的窥看着,心中猜测着前面发生了什么。

    端端和无忧在胡吃海喝,俩孩子已经约定了明日去方家好生玩一天,于是再无心事,吃的极为欢快。

    胡善祥在盯着被奶娘抱在边上的玉米。

    孙贵妃不顾太后的劝阻也来了,正挺着个大肚子坐在右侧第一位。

    端端鼓着腮帮子在努力的吃着,回头看到太后的面色有异,就两下把食物咽下去,然后问道:“皇祖母,您不吃吗?”

    无忧也讨好的冲着她一笑,担心自己和端端的计划被阻拦。

    两个孩子的可爱让太后心情好了些,她笑道:“本宫年岁大了,看着就心满意足,不敢多吃,免得撑坏了肚子。”

    胡善祥没多想,可孙氏却心中一凛,下意识的就扶住了肚子。

    心满意足,撑坏了肚子……这是在说我贪得无厌,觊觎凤位吗?

 第2133章 法理何在(为盟主‘聚宝山千户所千户’贺,加更!)

    “娘娘,不少人都在发难逼宫,兴和伯没动……”

    宫中没谁敢拦截太后的人,所以消息流水般的传过来。

    太后的眼睛微眯,冷冷的道:“不管。”

    她相信方醒不会不动,只是不知道在等待着什么。

    “你在等什么?”

    “米酒,要喝米酒!”

    这时下面端端和无忧开始闹腾起来,气氛热烈。

    太后微微一笑,说道:“去把甜酒热了,温温的給她们喝。”

    有了孩子之后,皇家这个大家庭终于是开始热闹了。

    太后看看被奶娘抱着的玉米,还有孙氏的大肚子,以及那个女娃,不禁感慨着……

    “你在等什么?”

    ……

    方醒一直在盯着刘观。

    皇帝需要炮灰,而炮灰分为高级和低级。

    方醒认为刘观就属于高级炮灰,所以此刻正是他出马的时候。

    而他自己不是不动,而是不能让人觉得皇帝就这么一些铁杆,有些孤家寡人的凄凉。

    刘观就在蹇义过去的第三张小几边上站着,他有些不安,不安来源于左边方醒的目光。

    这是逼迫的目光,也是威胁的目光。

    既然选择了队伍,那就光棍些,出去应战!

    他知道自己再无退路,所以出去了。

    朱瞻基一直在冷冷的看着群臣,见刘观出来,他的眉心微动,微微点头。

    刘观昂首道:“陛下,开弓没有回头箭,取消士绅免税已然在山东一地收尾,此刻反悔,这是朝令夕改,是拿陛下的名声来儿戏,不,不是儿戏,而是当做自己的垫脚石!此辈当诛!”

    我曰尼玛!

    一瞬间下面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暗自狂骂着刘观。

    好好的一次集体行动,明明是为国为民,可在刘观的嘴里就成了枯名钓誉,只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枉顾君王……

    黄淮怒道:“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杨溥回首看了一眼刘观,那眼神阴冷。

    “陛下,山东一地的赋税是多了,可人气萎靡,人人自危,无数忠心耿耿之士……悲愤难言,陛下,这是自毁长城啊!”

    杨溥的话引发了不少共鸣,顿时攻击的火力再次密集起来。

    刘观冷笑道:“什么忠心耿耿之士?本官在河间府见到的是什么?只是贪婪罢了,被抓了之后还不忘贿赂本官,可见秉性根深蒂固,这便是你等说的忠心耿耿之士?”

    呃!

    如果说刚才群臣叫嚣的是虚,那么刘观这个就是实锤。

    他是左都御史,手头上自然有不少官员贪腐的线索,只需运作一二……

    这是威胁!

    群臣用不配合来威胁皇帝,而刘观就用都查院来威胁他们。

    别调皮啊!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