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29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29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醒?

    纪纲摇摇头,他不认为方醒有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制造出这般效果流言的能力。

    那是谁?

    这时今天那辆马车就映入了纪纲的脑海中。

    官宦人家的女人,而且还透着股居高临下的味道。

    办过许多案子的纪纲深知女人的小心眼。多少男人就是忽略了女人的小心眼,最后落了个凄凉结局啊!

    “该死的!”

    如果再有第二次机会,纪纲发誓一定不会搭理方醒的讥讽,直接拿下那个女人。

    到了皇宫门口,守门的人看到一个布衣男子准备靠近宫门,就喝道:“哪来的野人,还不快快离去!”

    纪纲垂下的头抬起来,凌厉的目光在守门军士的身上一转,然后就说道:“纪纲求见陛下。”

    “啊!”

    刚才喊话的军士几乎被吓瘫了。

    这位可是活阎王啊!要是被他记恨上了,那还得了!

    马上有人进去传话,而纪纲就在这渐渐阴沉的天空下站着,身姿笔直。

    而此时的朱棣正在听一个太监说着刚听到的流言。

    “连王爷都不怕吗?有趣!”

    朱棣的手指头敲打着奏折,嘴角还带着笑意,可看到这个笑意的人都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

    “一介家奴也敢呼喝王公吗?”

    朱棣的这话更是让人心悸,所有人都垂首不语,生怕自己遭殃。

    锦衣卫成立之初的定位就是天子家奴,只对天子负责。有明一朝中,只有张居正这位大佬敢把锦衣卫视作自己的家奴。

    “陛下,纪纲在宫外布衣求见。”

    一个太监禀告道。

    朱棣不动声色的道:“让他来。”

    等太监走后,朱棣才沉着脸哼了一声。

    如果是往常的话,这等流言并不值当朱棣这般生气。可纪纲昨夜才从大牢中放出来,私心一想,这人会不会为了自己的脸面对别人这般说呢?

    关键是这个流言不是纪纲在牢中时放出来的,如果是那样的话,朱棣肯定不会搭理。

    这些道理纪纲也知道,所以他才马上就来宫中请罪。

    走到暖阁外,看到御座上的朱棣目光幽幽,冷冷的看着自己,纪纲的脚一软,就跪在了地上,膝行进去。

    “陛下,臣有罪!”

    纪纲才好的额头因为用力的磕头都破了,殷红的鲜血留在了地砖上。

    朱棣冷眼看着纪纲磕了十多个头,才问道:“你有何罪?”

    君王永远不要轻易的被人猜到心思,不然屁股下的位置就不稳了。

    纪纲一怔,然后伏地道:“陛下,臣今日得罪了方醒,结果城中就传出了臣不怕王公的流言,臣有罪。”

    朱棣的目光一闪,问道:“为何事?”

    纪纲早在路上就想好了理由,于是就故作惶恐的道:“臣今日在巡查锦衣卫坐探,结果遇到了方醒,他堵住臣的路,还用言语羞辱了臣……”

    “于是臣就口快的回了几句,后来就……”

    说完后,纪纲偷偷的看着御座下的那双脚,看到脚没动后,这才暗自出了一口气。

    暖阁内静默了一会儿后,朱棣突然冷笑道:“你倒是会说话,可却不知道方醒那人的本性!”

    方醒是什么本性?

    说实话纪纲不知道,可他不相信皇帝会知道,于是就抬头看过去。

    朱棣的表情像是在回忆着什么往事,然后说道:“那人惫懒,可却不会主动羞辱人!”

    目光转向纪纲,朱棣冷道:“朕若是没猜错的话,今日当是你先惹了他!”

    这如同亲眼所见般的一番话让纪纲的身上都湿透了,他喊道:“陛下饶命,臣只是不忿方醒的得意洋洋,所以才说了些话,陛下饶命……”

    纪纲在担心,他担心皇帝是不是有了自己的情报渠道,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他这条狗可就不值钱了。

 第218章 想装硬汉的纪纲,教导太孙的方醒

    暖阁内的气氛有些压抑,大太监收拢自己的脚尖,目不斜视的看着脚下的砖缝,仿佛那里藏着宇宙诞生的秘密。

    纪纲垂首,无力的想着自己和方醒对上后的倒霉事。

    难道他就是我命中的克星?

    朱棣冷眼看着纪纲,沉声道:“拉下去,二十棍!”

    纪纲的身体一震,俯首道:“谢陛下。”

    他确实是要感谢朱棣,二十棍只是小惩和警告。惩罚他的肆意,警告他此后要记住自己的身份。

    你只是天子家奴而已!

    “陛下,在何处施刑?”

    进来的侍卫可不会怕纪纲,他们才是皇帝最贴身的人,纪纲之流不过是狗而已,随时都有可能被打死的野狗。

    朱棣拿起一份奏折,摆手道:“就在乾清宫前,让那些人看看,以警醒跋扈者!”

    乾清宫,虽然皇帝不在,可洒扫的太监宫女不少。当名字能止住儿啼的纪纲被绑在长凳上时,所有人都站着。

    大太监作为监刑者站在边上,先宣告了皇帝的命令。

    “……大家都看看,此后做事当记住本分二字,否则纪纲就是你们的前车!”

    纪纲觉得自己受到了屈辱,他挣扎着喊道:“不要绑着我,这点疼痛还无法让我……”

    在几十名太监宫女的注视下,一个肤色发白的男子在宣誓着自己的武勇。

    纪纲居然这般悍勇?

    要知道被打板子的人多半都撑不住,为了困住那股子挣扎的力量,连绑人的绳子都是加粗的。

    两名侍卫犹豫了一下,旋即还是把木棍塞在了纪纲的嘴里。

    “咬紧了!不然舌头不保!”

    这个画面太美,可大太监却冷笑道:“我大明的规矩什么时候因人而异了?动手!”

    这时候还没有什么外八字和内八字,所以两名侍卫只是按照往常的力道挥动着板子。

    “噗!”

    纪纲的屁股颤动着,上面传来的剧痛让他不禁闷哼了一声。

    “噗!”

    大太监在边上冷笑着,纪纲在宫中也多有跋扈,连他的徒子徒孙们都抱怨多次了。

    不过纪纲在宫中显然也有关系,大太监就看到几名内侍都低下了头。

    “噗!”

    “呜……”

    纪纲觉得真是有些高估了自己,屁股处传来的剧痛让他奋力的想躲避和挣扎着,只是在绳子的束缚下动弹不得。

    “噗……”

    “呜呜……”

    二十棍打完后,纪纲的臀部已经变成了红色。

    ……

    当纪纲被丢出宫门时,外面那些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是谁?我怎地看着像是纪纲?”

    “咦!抬头了,就是纪纲!”

    “啧!这位不是深得陛下的信任吗?咋滴被打成了这样!”

    “活该!”

    “纪纲的手上有多少条人命了,我看啊!要是他不知道收敛,以后多半是掉脑袋的命!”

    “纪纲的人来了,都闭嘴!”

    庄敬等人已经带着马车来了,到了近前,庄敬先恶狠狠的逼退了那些视线,然后才堆笑道:“大人,小的们已经准备好了伤药。”

    你麻痹!

    这时候你跟我说伤药,这是想刺激我吗?

    纪纲的额头上全是冷汗,只是在咬牙忍着剧痛。

    王谦上前扶起纪纲,一脸沉痛的道:“大人,陛下不过是一时恼怒,终有释然的一天,咱们先回去吧。”

    纪纲闷哼一声,然后拒绝了旁人的搀扶,自己走到了马车边上,坚持着滚了上去。

    “走!”

    朱瞻基得知纪纲被重责了一顿后,心情轻松的回到了太孙府。

    “殿下,早些时候方先生送来了一幅字,让帮忙做个匾。”

    俞佳把字送上。

    朱瞻基接过一看,就笑道:“这是夏大人的手笔,德华兄居然能求到他的字,真是让我吃惊啊!”

    俞佳本想着方醒应该找朱瞻基题字的,却去找了夏元吉,他担心朱瞻基会发怒,所以拖到现在都没有去办。

    “第一鲜?这个名字不错,赶紧去办吧。”

    其实是俞佳想多了,朱瞻基作为皇太孙,要是他的字出现在一家酒楼的牌匾上,那才是大笑话。

    紧锣密鼓的忙碌了几天之后,位于朱雀街的酒楼今天就要开张了。

    一大早,方醒就到了这边,看着人把牌匾挂上去。

    “掌…掌柜的……小人…”

    方醒正想着今儿会有谁来捧场,就听到身后有些怯怯的声音。

    回头一看,居然是这几天一直在洒扫的那几个女人。

    这几天方醒给的伙食不错,所以这些女人的脸上少了些蜡黄,多出了几丝血色。

    为首的女人叫做扁娘,是这几个女人中的头,她怯怯的道:“掌柜的,我们能干活,能洗刷,能帮厨,您能收下我们吗?”

    这些女人能出来和男子抢活干,家中的情况肯定都比较差。

    所以方醒马上就愕然道:“咦!我不是前日就答应了吗?怎地没人告知你们吗?”

    几个女人瞬间惊喜交加。方醒这人手散,这几日干活下来,每天的伙食让这些人都憧憬着掌柜的千万要看上自己。

    可没人通知我们啊!

    感受着这些人的喜悦,方醒笑道:“都去忙吧,契约等掌柜的来了再跟你们订,都放心,我不是黄世仁。”

    黄世仁是谁?

    这个疑问在几个女人的脑海中一闪而过,随即她们就喜滋滋的去了后院,准备自己找活干。

    贾全走过来说道:“方先生,您还真是菩萨心肠。”

    方醒淡淡的道:“都是我大明的百姓,能给个方便我当然不会吝啬。”

    贾全叹道:“这几日我看到那几个女人吃饭都只吃白饭,那些菜都被她们收起来了,大概是想拿回家去吧!”

    哎!

    方醒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

    正好朱瞻基到了,方醒就把这事告诉了他,告诫道:“民生艰难啊!你要记住了,以后有人吹嘘什么大治,盛世什么的,你莫要得意忘形,时刻都要记得我大明依然有人吃不饱,穿不暖。”

    朱瞻基闻言也是点头受教,然后唏嘘道:“那时我跟着皇爷爷去乡间查看民情,真是苦啊!”

    小农经济就是这样,看天吃饭,一旦发生点意外,随时都有可能破产。

    朱瞻基肃然道:“德华兄,小弟会记得这些,悯民为本。”

    贾全在边上垂首听着方醒在继续教导。

    “悯民只是一种态度,可要想从根子上解决百姓的温饱,那就不能只靠着种地,更不能只靠我大明这点土地。”

    “眼光要远,要看到大明以外的地方去。”

 第219章 开业大吉

    吉时一到,鞭炮炸响,一群孩子马上就围了过来,拍手叫好,眼巴巴的等着打赏。

    方家庄有十名家丁,因为辛老七的存在,所以排名排到了十一位。

    而排在十一位的方十一此刻就像是个生意人般的喊道:“东家有交代,钱就不给了,每人两个大包子。”

    方醒是担心这些孩子的背后有人,所以干脆就给吃食,好歹能填饱肚子。

    大门打开,方十一对着围过来的人群喊道:“今日小店开业,就餐者一律五折,还请诸位贤达进来一试,小店当不会让大家失望……”

    邓大年在青竹居的门口撇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